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32)
2023(9741)
2022(7920)
2021(7014)
2020(5538)
2019(12461)
2018(11866)
2017(22152)
2016(11910)
2015(13105)
2014(13184)
2013(12952)
2012(12383)
2011(11326)
2010(11973)
2009(11304)
2008(10341)
2007(9700)
2006(8902)
2005(8344)
作者
(33919)
(27671)
(27574)
(26072)
(17645)
(13242)
(12558)
(10863)
(10604)
(10204)
(9514)
(9369)
(8911)
(8910)
(8758)
(8737)
(8084)
(8077)
(8065)
(7803)
(7211)
(6800)
(6785)
(6468)
(6404)
(6328)
(6305)
(6274)
(5702)
(5542)
学科
(52462)
经济(52422)
(32014)
管理(31983)
中国(26728)
(26403)
金融(26403)
(24663)
银行(24654)
(24219)
企业(24219)
(24068)
地方(21874)
(16868)
业经(14638)
(13438)
(13354)
方法(12739)
农业(12150)
中国金融(11182)
(10864)
地方经济(10671)
数学(10515)
数学方法(10440)
(9599)
贸易(9581)
(9200)
(8763)
财务(8726)
财务管理(8713)
机构
学院(161805)
大学(157148)
(68505)
经济(66791)
研究(60524)
管理(56512)
中国(54471)
理学(45778)
理学院(45217)
管理学(44571)
管理学院(44263)
(35293)
(34123)
科学(33811)
中心(30269)
(30218)
(27590)
(27019)
研究所(26670)
财经(25235)
(23534)
北京(23377)
(23081)
(22944)
师范(22851)
(22662)
(22192)
银行(22055)
经济学(21086)
(20736)
基金
项目(97879)
研究(78029)
科学(76299)
基金(66393)
(56287)
国家(55690)
社会(48702)
科学基金(47548)
社会科(46221)
社会科学(46214)
(41181)
教育(35447)
基金项目(34236)
编号(33404)
(33128)
(28261)
成果(28148)
自然(27075)
资助(26998)
自然科(26390)
自然科学(26388)
自然科学基金(25890)
课题(25100)
发展(23479)
(23041)
重点(22649)
(20977)
(20849)
(20604)
(20134)
期刊
(87722)
经济(87722)
研究(57311)
中国(45209)
(36802)
金融(36802)
(27126)
教育(25944)
(25772)
管理(23033)
学报(20451)
科学(19599)
农业(17823)
大学(16382)
技术(16022)
业经(15831)
学学(14895)
经济研究(13697)
财经(12669)
(10891)
问题(10815)
图书(9430)
(9120)
(8718)
论坛(8718)
(8331)
职业(8321)
国际(8191)
理论(8148)
(8052)
共检索到285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少波  
<正>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新时代新征程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目标任务。信用评级作为债券市场关键的基础设施之一,在建设金融强国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1987年我国首家信用评级机构成立至今,30多年来,我国信用评级行业从无到有,不断规范,逐步壮大。近年来,评级机构准入制度由审核制转为备案制、取消强制评级政策相继落地,信用评级行业正加速由“监管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进入转型调整阵痛期。评级机构应积极拥抱变革,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加旺  
<正>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长足进步,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显著提高。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普惠金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我国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举措和具体安排,勾勒出以高质量普惠金融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普惠金融的价值内涵进一步丰富,
关键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党雪   石慧   徐浩   齐瑞福  
推进保险业创新发展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部分,对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质效具有重要意义。从粤港澳大湾区的实践来看,巨灾商业保险发展可以降低灾害风险对经济的影响,提升社会的整体巨灾应对能力,促进区域内跨境商业活动的顺利开展。文章解析了粤港澳大湾区巨灾商业保险的发展背景、制度设计和金融服务支持现状,深入分析了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巨灾商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个体覆盖问题、市场供给约束及法律保障制度缺陷,结合日、美三大著名湾区巨灾商业保险的发展经验,围绕金融高质量发展,从需求侧出发刺激巨灾保险需求、从供给侧出发释放巨灾保险活力、发挥政府职能推进高质量巨灾商业保险制度设计、探索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巨灾商业保险制度四个方面,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巨灾商业保险发展的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丽  梁鹏  
贸易强国一定是产业强国,贸易发展加速产业发展。中国建设贸易强国,要有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政策引导,通过统筹国内外和境内外商品市场、统筹境内外服务市场、统筹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促进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促进境内外经贸规则有序对接、促进跨国经营市场主体发展壮大、促进内外贸监管方式有机衔接,推动内外贸市场高质量融合发展;要努力构建自主贸易体系,掌握贸易的主导权、渠道的控制权、商品的定价权和市场的话语权;要跳出低附加值层面,让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要打造一流的贸易企业尤其是内贸外贸融合发展的一流企业;要有理论支撑。打造贸易强国,离不开流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而实现流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解决好去中间化和再中间化的问题,加快发展物流业。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要更加重视扩大内需,以创造消费者价值为核心重构零售业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钱文挥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以新气象、新作为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和“三农”发展,为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刘向军   石丽萍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使命要求。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助于解决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问题,同时也为教育强国建设凝聚了强大力量。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要紧扣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运用习近平文化思想增强学生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以新时代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增强时代新人的使命担当的时代任务。围绕时代任务,要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顶层设计为主线,以建设“针对性”和“吸引力”兼具的思政“金课”的高效课堂为抓手,以打造一批“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大先生”为手段,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与教育强国建设同向同行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保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伟  
我国金融标准化事业为服务改革而生,经历二十余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在金融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金融标准化发展迅速纵观国际和国内标准化发展历史,金融标准化与其他行业的标准化进程相比起步比较晚。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瑛瑛  
<正>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金融资产)在中信集团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以下简称《论述摘编》),切实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逆周期金融救助功能,为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贡献力量。近日,中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中信金融资产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正均就学习贯彻《论述摘编》有关情况接受了《中国金融》记者的专访。
关键词: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唐建伟   邓宇  
准确、全面把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明确金融工作的方向和路线,从系统层面深刻理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对指导金融改革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学习和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金融系统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应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服务“国之大者”,不断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本文首先回顾历次金融工作会议内容、议题以及金融改革措施;其次从“金融强国怎么建、五篇大文章怎么做、金融监管体系怎么改、金融风险怎么防、金融宏观调控怎么调”五个方面解读本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最后对国有商业银行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涵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加快教育强国建设和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任务。教育强国就其本体特征而言,是由一系列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具体教育领域的强国建设所构成;就其价值特征而言,意味着“通过教育使国家强盛”(石中英,2023),教育强国具有“普遍惠民的重要民生价值”“助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与升级的价值”“提升创造力的科技价值”和“增强文化自信的价值”(朱旭东,2018)等。无论是从本体特征还是价值特征看,职业教育强国都是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体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书国  
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要求教育发展思想、发展水平、发展模式和服务方式都要发生全方位、整体性和本质性的变革、提升和跃迁。实施以质图强战略,从突出优势、增强能力、拓展空间、抓住关键、实施改革、创建生态六个方面集中发力,实施一系列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的战略行动,让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更多、满意度更高、安全感更强,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教育强国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之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瑞   保继刚   魏小安   张凌云   崔凤军   陈荣   严旭阳  
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旅游强国的内在要求。文章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就新征程中如何认识旅游强国、如何实现旅游强国战略、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如何理解旅游业的新定位和新赛道、如何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如何担负起旅游学术共同体的时代使命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应要特别关注如下议题:1)从新时代新征程出发,重新思考旅游强国的提出背景、底层逻辑、关注重点、产业定位、衡量指标和建设思路;2)实现旅游强国目标,需创新税制、优化旅游统计、培养高层次人才;3)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为纲,重点关注市场、产业、理念、统筹、体系等方面问题;4)在旅游业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的背景下,疗愈旅游是符合旅游业新定位的一个新赛道;5)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需以市场为导向、以人民满意为中心、以投入产出为旅游投资基本导向,需在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实现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6)在旅游发展新征程上,学术共同体应承担重要职责和历史使命,及时回答时代之问,夯实科学探究学理之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峰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金融要为实体经济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国有大型银行作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必须增强责任担当,主动靠前发力,全面深度融入,在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头雁效应”。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重大使命,是地方经济社会转型的内在要求,也是金融机构争相抢抓的重要战略机遇。
关键词: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刊  
<正>编者按: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开启了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新的里程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杰   李佳   王荣   李学敏  
<正>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北部边疆,地域广阔,总面积达118.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聚集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生态基地和安全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到内蒙古进行考察调研,五次参加全国人代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强调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为内蒙古的经济社会明确“五大任务”的战略定位,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