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60)
2023(16250)
2022(13669)
2021(12774)
2020(10990)
2019(25298)
2018(24636)
2017(46819)
2016(25259)
2015(28484)
2014(28063)
2013(27846)
2012(25623)
2011(23107)
2010(22602)
2009(21181)
2008(20833)
2007(18279)
2006(15647)
2005(14028)
作者
(74303)
(61978)
(61834)
(58830)
(39302)
(29951)
(28237)
(24343)
(23645)
(21751)
(21231)
(20766)
(19539)
(19539)
(19402)
(19312)
(18798)
(18396)
(17891)
(17794)
(15260)
(15162)
(15063)
(14140)
(14081)
(13965)
(13804)
(13433)
(12487)
(12260)
学科
(104871)
经济(104765)
管理(71022)
(68226)
(55503)
企业(55503)
方法(53563)
数学(48461)
数学方法(47954)
中国(28526)
(28080)
(26648)
(24927)
(24595)
银行(24448)
(22973)
(22561)
贸易(22547)
(22022)
业经(21219)
(20325)
(19143)
金融(19140)
(18109)
财务(18067)
财务管理(18025)
农业(17603)
地方(17223)
企业财务(17146)
技术(14973)
机构
大学(362521)
学院(358436)
(153380)
经济(150617)
管理(140417)
理学(122061)
研究(122049)
理学院(120749)
管理学(118733)
管理学院(118085)
中国(99778)
(75775)
科学(74773)
(69156)
(66600)
(61284)
中心(58550)
业大(56645)
财经(56383)
研究所(56323)
农业(52971)
(51586)
(51345)
经济学(48438)
北京(47250)
经济学院(44018)
(43413)
(43000)
师范(42412)
财经大学(42369)
基金
项目(247938)
科学(195541)
基金(184712)
研究(172587)
(163801)
国家(162545)
科学基金(139110)
社会(112416)
社会科(106876)
社会科学(106847)
基金项目(97427)
(93931)
自然(92350)
自然科(90343)
自然科学(90312)
自然科学基金(88773)
(80896)
教育(79133)
资助(76301)
编号(66612)
重点(56173)
(55709)
成果(52962)
(51902)
(51633)
科研(49061)
创新(48445)
国家社会(48223)
教育部(47711)
计划(46790)
期刊
(153147)
经济(153147)
研究(100798)
中国(63796)
学报(62123)
(57914)
科学(55238)
(53716)
管理(48562)
大学(46282)
(44763)
金融(44763)
学学(44020)
农业(37682)
技术(29018)
财经(28081)
教育(27658)
经济研究(26533)
(23986)
业经(23446)
(21361)
问题(20825)
(19483)
统计(19063)
(17707)
技术经济(17614)
理论(17601)
国际(17299)
(17187)
世界(16384)
共检索到521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艳红  李亚平  黄泽民  
以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发生信用评级调整的中期票据为样本,对信用评级调整对中期票据信用利差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信用评级机构相对于投资人能够获得更有效的信息进行信用评级,但是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其往往会给债券发行人虚高的评级,当发行人信用评级调降时会滞后于市场给出调降评级,但当发行人信用状况改善时却会主动调升债券发行人信用评级。投资人对于信用评级调降的债券会存在过度反应,而对于信用调升的债券反应却是滞后的。随着投资人对发行人信息的不断收集,投资人对于债券发行人信用风险的认识会向信用评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合怡  贝政新  
基于Longstaff和Schwartz的公司债定价模型,从信用风险度量的角度对我国中期票据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回归结果表明:股票市场波动率、无风险利率、利率期限结构的斜率等结构化模型变量对中期票据信用利差产生显著的影响,但基于低频数据的流动性衡量指标在模型中不显著。引入宏观、发行主体和债券构成要素等因子后的回归结果表明:产出指标、债券评级与信用利差负相关;债券新增供给量、久期及发行主体的权益乘数与中期票据的信用利差正相关。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岚  杨长志  
基于2008年4月至2009年11月的月数据,本文实证结果表明,中期票据信用利差的变化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中期票据月成交频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PMI以及M2与M1同比增速之差的变化负相关,且回归系数大多显著。然而,模型解释力不足30%,与国外实证结论一致。同时,模型解释力随财务杠杆的上升和信用资质的降低而提高,随剩余期限的缩短和股东背景的增强而提高。后者与现有研究相悖,主要原因可能是中期票据发行利率及收益率存在顶板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标  王晰  孙晓林  
从宏观经济、企业特征和发行结构三个层面,研究了中期票据发行信用利差的影响因素。通过Shapley值分解发现,企业特征和发行结构对中期票据信用利差的影响较大,而在单个因素中,信用评级、国企背景、企业规模和无风险利率四个因素对中期票据信用利差的影响较大。该结果表明,在中期票据发行利差的形成过程中,具有较高信用评级的大型国有企业能够在市场中以较低的成本融资。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亚平  黄泽民  
本文以2010年1月至2016年9月发行的中期票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证实在中期票据市场上信用评级能够减少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显著影响发行人的融资成本。发行人通过债券增信能够降低融资成本,通过专业担保机构进行的增信比关联企业的增信更有利于降低发行人的融资成本。研究还发现城投债和国有企业性质的产业债存在隐性担保,这种隐性担保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行人的融资成本,隐性担保的行政级别越高、财政实力越好越有利于降低发行人融资成本。对于不同主体评级的中期票据增信效果是不同的,当发行人和担保人或隐性担保人的信用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雄元  张春强  
本文以2009—2012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中期票据为样本,检验信用评级的债务融资成本效应在我国债券市场的适用性与作用机理。结果显示:(1)信用评级越高,中期票据融资成本越低,且相对主体评级,债项评级融资成本效应更强;(2)发行前主体评级调增和较低的评级机构声誉均会减弱信用评级的融资成本效应;(3)国有产权和公司上市也会削弱信用评级的融资成本效应,但募集资金仅为还贷时,信用评级的融资成本效应更大。这些结论有助于丰富信息披露、债务融资成本及声誉机制类文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亚平  黄泽民  
本文以2010年1月至2016年9月发行的中期票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证实在中期票据市场上信用评级能够减少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显著影响发行人的融资成本。发行人通过债券增信能够降低融资成本,通过专业担保机构进行的增信比关联企业的增信更有利于降低发行人的融资成本。研究还发现城投债和国有企业性质的产业债存在隐性担保,这种隐性担保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行人的融资成本,隐性担保的行政级别越高、财政实力越好越有利于降低发行人融资成本。对于不同主体评级的中期票据增信效果是不同的,当发行人和担保人或隐性担保人的信用水平差别越大,降低融资成本的效果越明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文丽  
中期票据市场的启动在我国金融业引起强烈反响。本文从国内外关于中期票据的定义出发,剖析了我国中期票据的金融创新之处,介绍了成熟市场中期票据发行的准备工作和参与者职责,解读了我国中期票据市场的管理规则,总结了我国推出此业务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它会给银行业带来的影响,最后针对银行业提出大力推进此业务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仝冬冬  徐春骐  黄德斌  
本文以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所有已发行的中期票据为分析样本,并选择宏观经济景气指数、无风险利率及其斜率、Shibor利率、M2、CPi、沪深300指数及其波动率等指标,使用协整理论以及ADL-ECM模型对3年期和5年期中期票据发行利差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5年期中期票据的平均发行利差及其波动率低于3年期中期票据。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期限中期票据发行利差均呈现出总体上升的波动趋势,但3年期的上升趋势比5年期明显;除股市波动率外,不同期限中期票据发行利差和其余影响因素均存在协整关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玥璠  李富强  苏峻  
流动性越高,金融产品的价格就会更加市场化。本文通过考察中期票据的流动性,验证中期票据比以往的相似融资工具——企业债更加适合市场的需求,进而对中期票据和企业债两种融资工具在发行制度和理念上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中期票据在制度上更加适应市场化需求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张雪莹  李琳  
中期票据主要是指一种经监管当局一次注册批准后、在注册期限内可以分批发行的企业融资性票据,与公司债相比,中期票据在筹资成本、发行灵活性和筹资保密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文章介绍了国际中期票据市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在传统中期票据基础之上的结构化中期票据品种的主要原理和发展状况。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胡志成  赵翔翔  
中期票据作为一种广义的融资性票据,具有发行方式非常灵活等显著特点。本文通过研究,认为中期票据对企业债、公司债以及银行贷款具有一定的替代效应,反映了相关监管机构鼓励优质企业利用金融市场进行直接债务融资的意图,以降低企业间接融资比例,优化企业财务结构,提高企业融资效率,实现融资成本的灵活配置,提高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的能力。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廖士光  
本文以发行中期票据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配对样本研究以及Logistic判定分析方法,从企业财务特征视角深入研究影响企业发行中期票据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期票据已经成为企业代替中期贷款的重要融资形式;同配对样本相比,发行中期票据的上市公司具有较大的规模、较高的财务成本以及较低的财务杠杆和经营风险,即公司规模与财务成本越高,财务杠杆与经营风险越低,则公司发行中期票据的概率越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萍  
中期票据在我国系新生金融工具。其作为直接债务融资类型,贯彻了私法意思自治理念,彰显了融资便利化属性。从中国现有法律规定来说,中期票据不仅违反了《票据法》的规定,而且还对《公司法》、《证券法》的法律制度提出了严峻挑战。中期票据在中国的发展是先实践、后立法模式,从未来制度完善的角度来看,要为中期票据发行定价提供价格形成机制,提供票据流转的市场化设施,包括中期票据有纸化的设计。同时,也要注意风险监管和控制,相应制度包括信用机制的完善、风险防范和法律责任制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管征  赵永清  
当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增加时,要么惜贷增加安全资产配比,要么以更高的净息差来弥补或覆盖可能造成的违约损失。在构建信用风险影响商业银行净息差的理论模型基础上,采用2011年至2015年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信用风险对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信用风险增加显著提升商业银行净息差水平,这表明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基本完成,商业银行在实际业务运作过程中更可能采取风险溢价来弥补信用风险。基于上述研究证据,商业银行切实加强信用风险管理,虽然可能降低净息差水平,但一方面能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推进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