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29)
2023(2897)
2022(2391)
2021(1960)
2020(1574)
2019(3470)
2018(3150)
2017(5727)
2016(3178)
2015(3361)
2014(3359)
2013(3296)
2012(3065)
2011(2548)
2010(2757)
2009(2321)
2008(2300)
2007(2134)
2006(1858)
2005(1692)
作者
(8512)
(6763)
(6706)
(6529)
(4447)
(3155)
(3114)
(2634)
(2552)
(2429)
(2375)
(2325)
(2277)
(2216)
(2075)
(2065)
(2047)
(2036)
(2001)
(1855)
(1762)
(1708)
(1622)
(1621)
(1583)
(1546)
(1537)
(1457)
(1398)
(1367)
学科
管理(12397)
(10188)
(9828)
经济(9816)
(9168)
企业(9168)
(7518)
银行(7517)
(7215)
(6666)
(5704)
金融(5704)
(5265)
方法(4838)
数学(4272)
数学方法(4248)
中国(4238)
(4061)
财务(4056)
财务管理(4042)
企业财务(3909)
(3694)
体制(3489)
制度(3437)
(3437)
业务(3047)
业经(2888)
银行制(2761)
(2655)
贸易(2646)
机构
大学(39833)
学院(39417)
(16943)
经济(16526)
管理(16524)
中国(14159)
理学(13699)
理学院(13589)
管理学(13476)
管理学院(13399)
研究(11832)
(10598)
(8402)
财经(8024)
(7756)
(7353)
银行(7205)
中心(7194)
(6605)
(6511)
财经大学(6140)
人民(5847)
科学(5697)
(5597)
金融(5487)
(5382)
经济学(5380)
北京(5361)
(5257)
国人(5218)
基金
项目(26089)
科学(20962)
研究(19577)
基金(19510)
(16660)
国家(16558)
科学基金(14872)
社会(13214)
社会科(12677)
社会科学(12676)
基金项目(10111)
(9633)
自然(9277)
教育(9253)
自然科(9087)
自然科学(9087)
自然科学基金(8955)
(8070)
资助(7879)
编号(7553)
(6199)
成果(6067)
重点(5815)
国家社会(5771)
(5584)
教育部(5559)
课题(5296)
(5282)
人文(5239)
(5227)
期刊
(16402)
经济(16402)
研究(13297)
(11433)
金融(11433)
中国(9698)
(9266)
管理(6269)
学报(4734)
教育(4264)
财经(4150)
科学(4121)
大学(3986)
学学(3785)
会计(3713)
(3713)
(3473)
技术(3233)
财会(3121)
经济研究(2771)
理论(2654)
实践(2478)
(2478)
农业(2221)
业经(2182)
通讯(2064)
会通(2063)
(2004)
统计(1987)
国际(1923)
共检索到66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邓博文  曹廷贵  
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中备受指责,被认为是危机的重要推手,社会各界均呼吁加强对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欧美迅速出台了新的法规强化监管。但加强评级行业的监管能否改善评级质量,学术界却看法不一。本文的研究发现,通过加强监管,可以改善评级质量,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非对称性监管优于对称性监管。美国对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力度不足是次贷危机前评级泡沫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各国需要采用非对称性监管模式,加大复杂性金融产品评级的监管力度,防止评级高估,提高评级质量。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凤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信用评级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金融中介服务。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发展至今初具规模,但在监管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借鉴次贷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以保障信用评级行业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优势,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万先  
近期,有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因利益冲突违规行为遭受处罚,引起广泛关注,矛头直指债市评级虚高和等级区分度不足等问题,影响实体经济融资效率,可能诱发系统性风险。为此,笔者认为,要借鉴国际经验,积极与国际接轨,加强利益冲突违规行为监管,做好规则制定和评级付费模式改革,探索建立评估业统一监管体制,推动债券市场和评级业健康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凤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信用评级将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金融中介服务。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发展至今初具规模,但在监管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借鉴次贷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以保障信用评级行业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优势,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钟磊  
后危机时代,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改革措施,加强对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通过剖析信用评级监管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以后危机视角下信用评级业国际监管改革为鉴,重新审视我国信用评级监管现状,提出适合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的监管政策及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姜楠  
随着我国经济信用化程度的加强,信用评级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存在发展桎梏。新时期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信用评级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必须改变评级理念,创新评级技术,进行产业升级,同时构建新的政府监管框架,打造自主经营的民族信用评级机构,获取国际信用评级话语权,从而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罗春婵  
由于信用评级是对风险的评价,国际组织、各国监管当局以及利益相关者会对信用评级设定规则并进行监管。基于监管者对信用评级的使用和依赖,信用评级变动会引发金融头寸调整而导致经济金融领域的变化,会使受到评级约束的不同主体的投资行为和业务模式发生改变,形成评级变动的阈值效应。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永  田志鹏  何亚琴  张水泉  
2009年底欧债危机爆发后,标普、穆迪和惠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接连调降希腊以及葡萄牙、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致使危机愈演愈烈。欧盟对三大评级机构的质疑与批评声四起。结合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次贷危机中的失职表现,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与改革又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文  王腾飞  
在回顾国际评级机构监管改革与演变的基础上,对比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主要措施与改革思路及存在的不足,分析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历程和监管现状。提出为促进我国评级行业持续发展,应明确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并重的监管思路,加快法律体系建设、优化监管框架,建立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规则,建立全国性的信用评级行业自律组织,强化公司的内部治理,限制利益冲突、加强信息披露,建立评级机构问责机制及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莹  
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欧盟非常注重对评级业的监管。目前,我国评级业监管缺乏完善的信用评级法规、统一的监管主体、评级机构市场准入及监管认可制度、有效的监管措施和手段等。为构建我国评级业监管体系,应尽快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监管体系,统一评级机构市场准入条件,完善评级机构的监管认可机制,强化对评级机构执业及规避利益冲突管理,推动组建行业协会,促进评级业自律管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琳  曹瑞  范家琦  
本文梳理了欧美日韩及新兴市场国家信用评级行业的准入制度和市场现状,阐述国外信用评级行业监管改革的主要趋势和最新经验,进一步结合新兴市场国家评级行业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完善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准入制度与监管框架的措施建议。研究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以及监管部门准入与监管政策制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晶妹  王欣妍  
本文从信用评级业存在与发展的市场前提入手,分析制约评级业现时发展的桎梏,认为在全球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古老的信用评级正面临着生死抉择与历史机遇,信用评级业必须创新理念、革新技术、升级业态,从传统的行为与等级预测升级发展为信用资本定价。在此基础上,全文论证并阐述了信用是资本、信用评级是资本定价、信用评级涉及社会资源再分配的理念,认为必须构建新的政府信用监管框架,成立"中国信用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级信用研究中心、打造我国自主经营的相关航母机构。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游  
在本次金融危机中,发现信用评级机构存在的问题是一大收获,投资者开始怀疑信用评级机构评级的准确性。国际证监会组织修改了外部信用评级机构的行为准则,加强了对评级过程质量和完整性、评级独立性和利益冲突的要求。IOSCO对《信用评级机构基本行为准则》(以下简称《基本行为准则》)的修改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实行IOSCO的信用评级三大监管支柱精神,加强对本国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本文总结了我国信用评级监管的现状,提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平  许国平  李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柳永明  
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活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美国信用评级监管的NRSRO制度及其引发的广泛的争论,认为根据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要整顿我国目前信用评级的市场秩序,就需要统一监管机构和监管标准,建立完善的评级认可制度,并运用法律的手段实施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