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31)
- 2023(6476)
- 2022(5426)
- 2021(4763)
- 2020(3703)
- 2019(8474)
- 2018(8397)
- 2017(15694)
- 2016(8351)
- 2015(9127)
- 2014(9206)
- 2013(9225)
- 2012(9075)
- 2011(8373)
- 2010(8789)
- 2009(7920)
- 2008(7750)
- 2007(7143)
- 2006(6688)
- 2005(6467)
- 学科
- 济(40542)
- 经济(40505)
- 业(22374)
- 管理(22026)
- 地方(16587)
- 企(16454)
- 企业(16454)
- 中国(15793)
- 银(12475)
- 银行(12467)
- 行(12205)
- 农(11966)
- 融(11648)
- 金融(11648)
- 制(11017)
- 业经(10847)
- 地方经济(9388)
- 方法(9236)
- 发(8742)
- 农业(8519)
- 财(8226)
- 数学(7509)
- 数学方法(7456)
- 贸(7238)
- 贸易(7225)
- 易(6872)
- 体(6869)
- 环境(6801)
- 发展(6493)
- 展(6473)
- 机构
- 学院(117820)
- 大学(114768)
- 济(50026)
- 经济(48754)
- 研究(46367)
- 管理(41771)
- 中国(40160)
- 理学(33684)
- 理学院(33237)
- 管理学(32779)
- 管理学院(32545)
- 科学(26912)
- 京(26407)
- 财(25073)
- 所(24131)
- 中心(22324)
- 研究所(21339)
- 农(20699)
- 江(20447)
- 财经(18320)
- 北京(17641)
- 范(17100)
- 州(17062)
- 师范(16931)
- 院(16894)
- 经(16496)
- 省(16402)
- 农业(15503)
- 业大(15261)
- 银(14930)
- 基金
- 项目(70584)
- 科学(55257)
- 研究(54422)
- 基金(48667)
- 家(41948)
- 国家(41521)
- 科学基金(35131)
- 社会(34405)
- 社会科(32616)
- 社会科学(32613)
- 省(29024)
- 基金项目(25308)
- 划(23929)
- 教育(23800)
- 编号(22588)
- 发(21974)
- 自然(20667)
- 自然科(20170)
- 自然科学(20167)
- 自然科学基金(19797)
- 资助(19573)
- 成果(19012)
- 发展(18018)
- 展(17686)
- 课题(16897)
- 重点(16149)
- 部(14921)
- 创(14777)
- 性(13901)
- 国家社会(13865)
共检索到208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田勇 褚蓬瑜
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征信、金融和谐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在当前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中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始于2005年,2007年国务院批复扩大试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明
信用评级起源于金融市场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需求。与美国相比,欧洲信用评级业的起步较晚。本文对欧洲评级机构的发展和监管演变进行了分析,对欧美评级监管框架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国外评级的研究将有益于我国信用评级的规范和发展。
关键词:
信用评级 金融市场 信息不对称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永 田志鹏 何亚琴 张水泉
2009年底欧债危机爆发后,标普、穆迪和惠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接连调降希腊以及葡萄牙、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致使危机愈演愈烈。欧盟对三大评级机构的质疑与批评声四起。结合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次贷危机中的失职表现,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与改革又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评级机构 信用评级 监管 探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罗平 尚静
和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对于评级机构,我国面临的不仅仅是监管与规范的问题,还有一个发展的问题。在监管中使用评级结果必须是在确保评级质量的前提下由点到面逐步推开。首先,明确评级机构获得监管当局认可的条件。其次,建立对评级机构资格评估以及动态监管的正式程序。最后,完善退出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康雷宇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们认识到信用评级机构也存在诸多问题与缺陷,然而信用评级作为缓解市场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制度安排,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里有力地推动了金融乃至经济的发展。充分借鉴国际社会对本次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体系总结的经验教训,有利于我国完善信用评级体系制度建设,积极发挥信用评级机构在资本市场发展中的风险揭示作用,提升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本文回顾了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历程,分析金融危机对信用评级的冲击及问题,以及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改革方向及最新动态,最后研究了信用评级体系发展的趋势以及对金融市场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信用评级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柳永明
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活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美国信用评级监管的NRSRO制度及其引发的广泛的争论,认为根据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要整顿我国目前信用评级的市场秩序,就需要统一监管机构和监管标准,建立完善的评级认可制度,并运用法律的手段实施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
关键词:
信用评级 金融监管 NRSRO制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晓剑 张强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再一次证明了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有限理性条件下,信用评级机构与监管主体行为博弈复制系统中存在五个均衡点,且在四种不同的情况下,演化趋向于不同的均衡点。分析结果证明,想要促进信用评级机构的公正行为,需要监管主体从四个方向入手:强化惩罚力度、充分发挥声誉约束、缩小非公正评级额外收益及提高监管效率。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 杜迎伟
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纷纷开始重塑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体系,以更好地发挥信用评级在经济金融中的作用。我国应借鉴美国和欧盟在信用评级监管框架方面的经验,立足我国国情,从监管目标、监管内容、监管部门的权力、监管方式等方面构建我国的信用评级监管体系;同时,为推动信用评级市场的规范发展,我国还应健全法律体系,建立信用评级认可和管理制度,完善信用评级监管组织体系,强化信用评级机构内部管理体系。
关键词:
信用评级 监管体系 路径选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晓 罗龙飞
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体系的健康与稳定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自2008年金融危机十年以来,信用评级机构一直备受争议,改革信用评级业,加强信用评级监管已成为国际共识。本文全面梳理了信用评级监管的国际经验,介绍了我国的情况,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国际经验 监管 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强 张宝
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评级机构未能及时向投资者提示结构化金融产品的潜在风险是其原因之一。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不但没有起到"社会监管者"的作用,还推波助澜使金融市场更加动荡,这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问题。回顾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历史变迁,指出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建议,这对加强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促进评级行业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华 刘建华 张璐
回顾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监管历史沿革,结合江苏无锡地区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的发展情况,分析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监管存在的问题,借鉴信用评级监管国际经验,认为应加快监管立法,完善监管指标体系,健全信用评级行业自律组织,以确保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的有效监管。
关键词:
担保机构 信用评级 金融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邓博文 曹廷贵
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中备受指责,被认为是危机的重要推手,社会各界均呼吁加强对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欧美迅速出台了新的法规强化监管。但加强评级行业的监管能否改善评级质量,学术界却看法不一。本文的研究发现,通过加强监管,可以改善评级质量,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非对称性监管优于对称性监管。美国对信用评级行业的监管力度不足是次贷危机前评级泡沫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各国需要采用非对称性监管模式,加大复杂性金融产品评级的监管力度,防止评级高估,提高评级质量。
关键词:
信用评级 信用评级质量 监管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彭宇松
近期欧债危机表明,信用评级已成为影响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可是当前却被控制在少数美国信用评级机构手中。因此,构建可持续发展而有公信力的信用评级业是中国维护切身利益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信誉机制理论框架剖析了中国信用评级市场,认为自发需求不足和信息化水平低对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和公信力构成巨大挑战,而依靠行政力量推动则强化了监管的必要性,迫切需要提高监管方式的有效性。
关键词:
信用评级 信誉机制 特许权价值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袁敏
在过去近百年的时间里,美国的资信评级业扩张明显,在资本市场的作用日益重要,评级业的监管也日益完善。本文回顾了美国评级业的监管历史,对2006年新发布的资信评级机构改革法案进行了介绍,并总结和评论了美国证监会2007年发布的"注册为全国认可统计评级组织的评级机构监管"规则提案征求意见稿的相关内容,以期为我国的评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资信评级 评级机构 美国评级业 评级监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袁敏
从国际上看,不同的国家对资信评级机构资格的认定采取了不同的监管方式,较为典型的主要有美国SEC1994年的“概念公告”和1997年的规则提案中提到的“五原则”,以及国际清算银行下属的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新资本协议中提到的“六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