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02)
- 2023(5570)
- 2022(4001)
- 2021(3574)
- 2020(2909)
- 2019(6448)
- 2018(6659)
- 2017(13214)
- 2016(7016)
- 2015(7937)
- 2014(8133)
- 2013(7844)
- 2012(6843)
- 2011(6047)
- 2010(6276)
- 2009(5908)
- 2008(5933)
- 2007(5540)
- 2006(5258)
- 2005(5052)
- 学科
- 济(29430)
- 经济(29399)
- 业(23287)
- 管理(22081)
- 企(19804)
- 企业(19804)
- 制(10925)
- 中国(10810)
- 方法(10347)
- 银(9744)
- 银行(9739)
- 行(9360)
- 业经(9201)
- 农(9162)
- 财(8492)
- 数学(8184)
- 数学方法(8127)
- 融(8076)
- 金融(8076)
- 体(7532)
- 地方(6488)
- 体制(6335)
- 农业(6128)
- 贸(5752)
- 贸易(5744)
- 易(5582)
- 务(5568)
- 财务(5551)
- 财务管理(5531)
- 企业财务(5354)
- 机构
- 大学(100217)
- 学院(100057)
- 济(42877)
- 经济(41883)
- 管理(39070)
- 研究(33485)
- 理学(32816)
- 理学院(32523)
- 管理学(32043)
- 管理学院(31863)
- 中国(30000)
- 财(22059)
- 京(21191)
- 科学(18754)
- 财经(17116)
- 中心(16772)
- 所(16494)
- 江(16273)
- 经(15557)
- 农(15539)
- 研究所(14748)
- 经济学(13478)
- 北京(13302)
- 业大(13121)
- 州(13071)
- 财经大学(12780)
- 范(12283)
- 师范(12156)
- 院(12153)
- 经济学院(12091)
- 基金
- 项目(63834)
- 科学(50968)
- 研究(47448)
- 基金(47014)
- 家(40573)
- 国家(40251)
- 科学基金(35139)
- 社会(31705)
- 社会科(30076)
- 社会科学(30071)
- 基金项目(24566)
- 省(24306)
- 自然(21675)
- 教育(21460)
- 自然科(21247)
- 自然科学(21244)
- 自然科学基金(20907)
- 划(20140)
- 编号(19279)
- 资助(18726)
- 成果(16307)
- 重点(14348)
- 部(14262)
- 发(13676)
- 国家社会(13469)
- 课题(13341)
- 创(12852)
- 性(12578)
- 教育部(12497)
- 制(12239)
共检索到1591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高汉
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信用评级机构已经多次与重大的金融事件有关:1970年Penn Central运输公司的破产案、1994年的橙县破产案、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1年安然破产事件和2002年W orldCom破产事件,再到2008年的次贷危机,无不存在信用评级机构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就显得非常重要。通过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强化信用评级市场的竞争和减少对信用评级的依赖是如此的重要。而2006年的《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案》和2010年的《恢复美国金融稳定改革法案》的相关规定也正好体现了这一点。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嘉
信用评级是发行人、投资者和金融机构评估信用风险和遵守监管要求的第一站,是进入资本市场的先决条件,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市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权力。通过对美国信用评级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考察,从信用评级的市场价值、认证功能和公共部门形成监管依赖等方面分析监管依赖的成因,分析由此导致的消极后果,梳理美国各联邦机构对《多德-弗兰克法案》中针对消除信用评级监管依赖的第939A节的实施情况,分析其改革进程中面临的困境,建议正确认识信用评级的市场价值,弱化对信用评级的监管依赖,进一步完善信用评级的法律制度。
关键词:
信用评级 监管依赖 监管困境 法律
[期刊] 征信
[作者]
武钰
1933年启用依赖评级的监管规则(RDRs)以来,学者研究了RDRs监管对评级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RDRs监管明显地助长了评级风险。今后,监管当局应弱化金融监管对评级的依赖,通过取消NRSRO或类似指定、允许适度的评级竞争,有限使用发行人付费模型,并限制发行人付费模型下发行人对评级机构的选择权,强化评级机构法律和社会责任等方式,减轻RDRs监管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信用评级 金融监管 RDRs 评级风险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永 田志鹏 何亚琴 张水泉
2009年底欧债危机爆发后,标普、穆迪和惠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接连调降希腊以及葡萄牙、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致使危机愈演愈烈。欧盟对三大评级机构的质疑与批评声四起。结合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次贷危机中的失职表现,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与改革又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
评级机构 信用评级 监管 探讨
[期刊] 征信
[作者]
武钰
评级机构以高效、专业的信息处理技术,促进了资本市场发展。受美国依赖评级的金融监管(RDRs)影响,其评级业的发展分为5个具有不同特征的典型阶段。RDRs视角下评级业发展的研究表明,美国为纠正金融市场失灵而建立的RDRs金融监管体系存在四种典型的无效率。该研究对我国的RDRs监管及国内评级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评级 评级业 评级机构 金融监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久彪 马广珺
国外知名评级机构在美欧债务危机中的不良表现,我国评级行业社会公信力不足的事实,使得制定规范的信用评级监管政策成为摆在我国监管机构和学者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根据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现状,本文从市场准入监管、业务行为监管两个方面,探讨了对评级机构的业务条件、身份条件、市场退出机制、内部治理、信息披露、利益冲突防范、评级结果公布等进行规范的政策设计,将对我国评级行业的健康发展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春婵
在对不同主体的信用评级监管依赖以及评级亲周期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评级亲周期性促使危机时期信用评级下调,信用评级下调会使商业银行为满足资本充足率的要求进行资产负债表调整,会使受到评级约束的不同主体的投资行为和业务模式发生改变,会通过评级扳机条款导致借款人流动性压力增加,进而强化金融危机传导,并且,金融危机的传导和恶化会由于信用评级亲周期性再次引发评级下调,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关键词:
信用评级 监管依赖 亲周期性 危机传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邢天才 詹明君 王文钢
本文以我国2010—2014年的企业债和公司债为样本,构建了新的声誉指标,分析了声誉机制和评级机构竞争对债券信用评级质量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高声誉的评级机构出具的债券信用评级具有较高的评级质量;评级机构竞争加剧了评级虚高,降低了债券信用评级质量;声誉机制能够抑制评级机构竞争导致的评级虚高,提高债券信用评级质量。本文为衡量我国评级机构声誉提供了新的视角,有助于辩证地看待评级机构竞争的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柳永明
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活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美国信用评级监管的NRSRO制度及其引发的广泛的争论,认为根据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要整顿我国目前信用评级的市场秩序,就需要统一监管机构和监管标准,建立完善的评级认可制度,并运用法律的手段实施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
关键词:
信用评级 金融监管 NRSRO制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晓剑 张强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再一次证明了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有限理性条件下,信用评级机构与监管主体行为博弈复制系统中存在五个均衡点,且在四种不同的情况下,演化趋向于不同的均衡点。分析结果证明,想要促进信用评级机构的公正行为,需要监管主体从四个方向入手:强化惩罚力度、充分发挥声誉约束、缩小非公正评级额外收益及提高监管效率。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 杜迎伟
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纷纷开始重塑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体系,以更好地发挥信用评级在经济金融中的作用。我国应借鉴美国和欧盟在信用评级监管框架方面的经验,立足我国国情,从监管目标、监管内容、监管部门的权力、监管方式等方面构建我国的信用评级监管体系;同时,为推动信用评级市场的规范发展,我国还应健全法律体系,建立信用评级认可和管理制度,完善信用评级监管组织体系,强化信用评级机构内部管理体系。
关键词:
信用评级 监管体系 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田勇 褚蓬瑜
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征信、金融和谐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在当前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中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始于2005年,2007年国务院批复扩大试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晓 罗龙飞
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体系的健康与稳定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自2008年金融危机十年以来,信用评级机构一直备受争议,改革信用评级业,加强信用评级监管已成为国际共识。本文全面梳理了信用评级监管的国际经验,介绍了我国的情况,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国际经验 监管 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强 张宝
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评级机构未能及时向投资者提示结构化金融产品的潜在风险是其原因之一。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不但没有起到"社会监管者"的作用,还推波助澜使金融市场更加动荡,这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问题。回顾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历史变迁,指出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建议,这对加强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促进评级行业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华 刘建华 张璐
回顾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监管历史沿革,结合江苏无锡地区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的发展情况,分析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监管存在的问题,借鉴信用评级监管国际经验,认为应加快监管立法,完善监管指标体系,健全信用评级行业自律组织,以确保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的有效监管。
关键词:
担保机构 信用评级 金融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