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4)
2023(5845)
2022(5282)
2021(4741)
2020(4403)
2019(10383)
2018(10415)
2017(20437)
2016(11222)
2015(12847)
2014(13143)
2013(13282)
2012(12536)
2011(11316)
2010(11556)
2009(10858)
2008(10924)
2007(10115)
2006(8651)
2005(7750)
作者
(33959)
(28523)
(28272)
(27179)
(18016)
(13641)
(13155)
(11141)
(10589)
(10000)
(9630)
(9558)
(9104)
(8935)
(8913)
(8911)
(8849)
(8373)
(8224)
(8145)
(7057)
(7027)
(6911)
(6544)
(6475)
(6408)
(6315)
(6309)
(5730)
(5693)
学科
(48026)
经济(47981)
管理(32258)
(31834)
方法(26010)
(25993)
企业(25993)
数学(23354)
数学方法(23170)
(14011)
(12598)
(12163)
中国(11375)
(11158)
银行(11136)
(10608)
(10061)
金融(10059)
(9890)
贸易(9887)
(9807)
(9587)
地方(9178)
业经(9115)
(9072)
财务(9057)
财务管理(9023)
企业财务(8575)
农业(8154)
(7501)
机构
大学(166367)
学院(164587)
(69294)
经济(67705)
管理(64756)
理学(55494)
理学院(54884)
研究(54039)
管理学(54006)
管理学院(53695)
中国(44709)
(34904)
科学(33712)
(33021)
(30369)
(28164)
中心(27248)
财经(26236)
业大(25773)
研究所(25613)
(25383)
农业(23995)
(23732)
北京(21890)
经济学(21644)
(20277)
(20141)
师范(20059)
经济学院(19766)
财经大学(19548)
基金
项目(108068)
科学(84377)
基金(78742)
研究(76732)
(68766)
国家(68239)
科学基金(57957)
社会(48278)
社会科(45770)
社会科学(45754)
基金项目(42409)
(42166)
自然(38299)
自然科(37418)
自然科学(37405)
自然科学基金(36750)
(35699)
教育(35475)
资助(32782)
编号(31360)
成果(25554)
(24683)
重点(24360)
(22679)
(22112)
科研(21445)
课题(21112)
教育部(20933)
创新(20760)
大学(20207)
期刊
(71885)
经济(71885)
研究(45957)
中国(29369)
(26884)
学报(26681)
(26363)
科学(23677)
管理(20915)
(20639)
金融(20639)
大学(19617)
学学(18617)
农业(17249)
技术(13702)
财经(13118)
教育(12952)
经济研究(11455)
业经(11281)
(11115)
问题(10027)
(9842)
理论(9348)
技术经济(8965)
统计(8868)
实践(8584)
(8584)
(8103)
(8060)
(7893)
共检索到241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晓剑  张强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再一次证明了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有限理性条件下,信用评级机构与监管主体行为博弈复制系统中存在五个均衡点,且在四种不同的情况下,演化趋向于不同的均衡点。分析结果证明,想要促进信用评级机构的公正行为,需要监管主体从四个方向入手:强化惩罚力度、充分发挥声誉约束、缩小非公正评级额外收益及提高监管效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亚臣  朱轩辰  刘梦珂  
在我国高速发展的商业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ommercial 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CMBS)市场中,评级机构对投资方、发行方都起到重要作用。为保证评级工作的规范化和公正性,完善监管制度,文章从博弈论角度出发,研究了评级机构的不规范行为,并结合现阶段我国CMBS市场情况建立静态与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导致评级机构违规行为的深层次因素,以及提高监管机构监管效率的最优策略,并给出相应建议以降低评级机构违规概率,保障我国CMBS市场在国内的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周宏  温笑天  夏剑超  方宇  
本文以评级机构与发债企业的串谋行为为切入点,分析评级机构的数量选择对企业债券信用风险监管的影响。通过建立博弈模型,本文分析了评级机构数量与串谋风险的关系,结果发现评级机构数量越多,串谋的风险越大。之后,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评级机构数量与垄断风险和寻租风险间的关系,证明了只有当串谋风险、垄断风险和寻租风险的总和最小时,评级机构数量水平才是最优的。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超斌  葛翔宇  易卫民  
文章从发行公司、评级机构和监管部门三方的角度出发研究信用评级合谋的行为特征及其监管策略。通过建立某种动态博弈模型对案例和参数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首先发行公司的净收益总是为正,因此具有与评级机构合谋的动力,其信用评级的虚假程度与发行公司和评级机构的贴现因子以及查处概率成反比。其次评级机构一般往往倾向于合谋,其合谋收益分成比例由发行公司和评级机构的贴现因子的比例关系决定。再者监管部门付出的监管成本越大,信用评级的虚假程度就越低。据此给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永  田志鹏  何亚琴  张水泉  
2009年底欧债危机爆发后,标普、穆迪和惠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接连调降希腊以及葡萄牙、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致使危机愈演愈烈。欧盟对三大评级机构的质疑与批评声四起。结合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次贷危机中的失职表现,加强对评级机构的监管与改革又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树祥  梁巧转  伍勇  
利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对海关缉私部门和走私商之间相互作用时的策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企业进行走私活动的收益大于不走私的收益、海关缉私部门对走私企业处罚力度过轻或对缉私检查的成本过高时,走私必然发生。要确保走私的发生率降低,就必须对进行走私的企业进行严惩,降低其的预期收益。同时,要加强缉私队伍建设。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维刚  
运用博弈论分析方法,对我国资产评估机构监管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从理论上揭示资产评估机构、监管部门的行为动机及博弈均衡结果,说明在现有的制度安排下,各行为主体的行为选择及相互作用机理,并依博弈分析的结果对我国资产评估机构的监管提出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嘉  
信用评级是发行人、投资者和金融机构评估信用风险和遵守监管要求的第一站,是进入资本市场的先决条件,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市场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权力。通过对美国信用评级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考察,从信用评级的市场价值、认证功能和公共部门形成监管依赖等方面分析监管依赖的成因,分析由此导致的消极后果,梳理美国各联邦机构对《多德-弗兰克法案》中针对消除信用评级监管依赖的第939A节的实施情况,分析其改革进程中面临的困境,建议正确认识信用评级的市场价值,弱化对信用评级的监管依赖,进一步完善信用评级的法律制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明  
信用评级起源于金融市场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需求。与美国相比,欧洲信用评级业的起步较晚。本文对欧洲评级机构的发展和监管演变进行了分析,对欧美评级监管框架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国外评级的研究将有益于我国信用评级的规范和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柳永明  
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活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美国信用评级监管的NRSRO制度及其引发的广泛的争论,认为根据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要整顿我国目前信用评级的市场秩序,就需要统一监管机构和监管标准,建立完善的评级认可制度,并运用法律的手段实施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课题组  杜迎伟  
金融危机后,许多国家纷纷开始重塑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体系,以更好地发挥信用评级在经济金融中的作用。我国应借鉴美国和欧盟在信用评级监管框架方面的经验,立足我国国情,从监管目标、监管内容、监管部门的权力、监管方式等方面构建我国的信用评级监管体系;同时,为推动信用评级市场的规范发展,我国还应健全法律体系,建立信用评级认可和管理制度,完善信用评级监管组织体系,强化信用评级机构内部管理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田勇  褚蓬瑜  
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征信、金融和谐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在当前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中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始于2005年,2007年国务院批复扩大试点,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晓  罗龙飞  
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体系的健康与稳定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自2008年金融危机十年以来,信用评级机构一直备受争议,改革信用评级业,加强信用评级监管已成为国际共识。本文全面梳理了信用评级监管的国际经验,介绍了我国的情况,提出进一步完善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有所裨益。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强  张宝  
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评级机构未能及时向投资者提示结构化金融产品的潜在风险是其原因之一。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不但没有起到"社会监管者"的作用,还推波助澜使金融市场更加动荡,这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问题。回顾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历史变迁,指出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建议,这对加强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促进评级行业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华  刘建华  张璐  
回顾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监管历史沿革,结合江苏无锡地区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的发展情况,分析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监管存在的问题,借鉴信用评级监管国际经验,认为应加快监管立法,完善监管指标体系,健全信用评级行业自律组织,以确保担保机构信用评级的有效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