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57)
2023(4228)
2022(3618)
2021(3362)
2020(2898)
2019(6358)
2018(6301)
2017(12370)
2016(6590)
2015(7190)
2014(7254)
2013(7146)
2012(6519)
2011(5861)
2010(5852)
2009(5343)
2008(5411)
2007(4822)
2006(4185)
2005(3887)
作者
(19761)
(16430)
(16080)
(15597)
(10496)
(8008)
(7584)
(6270)
(6241)
(6081)
(5633)
(5580)
(5335)
(5239)
(5159)
(5047)
(4954)
(4803)
(4748)
(4674)
(4156)
(4037)
(3865)
(3849)
(3769)
(3691)
(3630)
(3623)
(3386)
(3302)
学科
(23163)
经济(23129)
管理(22476)
(22227)
(19824)
企业(19824)
方法(12429)
数学(10396)
数学方法(10231)
(9198)
(7325)
财务(7303)
财务管理(7291)
企业财务(7129)
(6258)
(6250)
业经(6064)
(6039)
银行(6031)
理论(5777)
技术(5744)
(5652)
中国(5635)
(5005)
金融(5005)
(4704)
信息(4625)
(3976)
(3830)
贸易(3828)
机构
大学(95291)
学院(93340)
管理(38052)
(34844)
经济(33976)
理学(32684)
理学院(32329)
管理学(31747)
管理学院(31552)
研究(29769)
中国(24158)
(19830)
科学(18896)
(18424)
(16034)
中心(15685)
(14981)
财经(14896)
业大(14058)
(13834)
研究所(13706)
(13590)
农业(12445)
北京(12157)
(11702)
(11626)
师范(11462)
财经大学(11311)
经济学(10522)
(10486)
基金
项目(65111)
科学(51881)
基金(48717)
研究(45684)
(43320)
国家(43000)
科学基金(37250)
社会(29173)
社会科(27750)
社会科学(27744)
基金项目(25575)
自然(25113)
(24718)
自然科(24637)
自然科学(24630)
自然科学基金(24261)
教育(21254)
(21143)
资助(19952)
编号(18368)
成果(15936)
(14443)
重点(14407)
(13773)
(13024)
创新(12902)
科研(12769)
项目编号(12643)
国家社会(12619)
(12525)
期刊
(33071)
经济(33071)
研究(24596)
中国(18273)
学报(17546)
(15733)
科学(14065)
(13240)
管理(12994)
大学(12373)
(12142)
金融(12142)
学学(11502)
教育(9454)
图书(8895)
农业(8655)
财经(7677)
技术(7176)
情报(6870)
(6480)
理论(6077)
书馆(5784)
图书馆(5784)
经济研究(5722)
实践(5683)
(5683)
财会(4988)
(4873)
业经(4726)
科技(4626)
共检索到137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宗新  周聪  
近年来,超预期的违约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信用评级机构专业能力的质疑,信用评级是否拥有前瞻性的企业信息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话题。通过区分不同类型的信息集,本文从债券市场信息环境视角出发,分析具体的评级行为和评级外部环境,评估评级机构的前瞻性企业信息挖掘能力。研究结论表明:(1)评级调整显著有利于改善债券市场的信息环境,评级机构具备前瞻性企业信息的挖掘能力,而与评级下调不同,评级上调并无显著影响,并随着评级调整强度的提高而信息挖掘能力提升。(2)评级机构的信息挖掘能力针对不同的评级行为存在异质性,对于信息披露不足的企业而言,私有信息的获取行为有助于挖掘信息,而对于公告信息披露充分的企业而言,公告信息的整合加工行为则难以挖掘到有效的信息。(3)评级外部环境会影响评级行为,剧烈的评级市场竞争会引起评级膨胀,而较低的声誉约束和监管强度在导致评级膨胀现象的同时,会减少评级机构对信息的挖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边泓  周晓苏  
“决策有用观”目前已经被我国许多学者在“如何定位我国会计目标”问题上所认同,基于这一点对如何定义和理解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投资人如何使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这个长期未解的问题,本文尝试使用数据归纳的方法,结合行为金融学中对于投资者理性程度的认识,说明无论投资者理性程度如何,会计指标都不能对预测未来收益变动状况提供支持,反之,会计信息是通过投资者的认知偏差在其决策中发挥了作用,从而探讨了会计信息的前瞻性究竟如何体现的问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陈亮   陈利利   许海云   魏超   苏娜   尚玮姣  
[目的 /意义]专利挖掘是获取技术情报的重要途径,在近年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驱动下,专利挖掘不仅在方法自动化、智能化和挖掘深度、精确度上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且展露出数据与算法紧密融合的发展新范式,亟需通过综述形成对其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全面认识。[方法 /过程]将文献调研活动的主要环节连成闭环“检索→筛选→梳理→查漏→拓展和再次检索”并持续更新、反复迭代,调研范围包括国内外专利挖掘的相关论文、专利、数据集、算法竞赛评测活动、专利信息服务平台乃至代码托管网站和模型托管网站,并在叙述内容中穿插专家访谈、竞赛选手交流会以及笔者学术成果评审意见中获得的相关信息,最终完成对专利挖掘的系统综述。[结果 /结论 ]专利基础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较之前增长较快,专利挖掘方法的训练和性能评测逐步具有数据基准和统一测度标准;专利挖掘前沿方法紧跟智能技术发展步伐以实现技术升级和性能提升,而统计学习、人工规则、软件工具等传统方法也在学习成本、实践成本和方法效果的平衡中得到优化和发展;专利挖掘的研究范围实现了从数据处理、规范化到专利基础服务和技术情报分析的全面覆盖,并开启了专利智慧法律的探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盛夏  李斌  张迪  
文章研究如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来预测中国上市公司的信用评级变动。选取了中国2003—2015年可得信用评级的记录,得到330条信用评级变动的记录。随后利用包含传统的线性分类器和最近提出的Ad-a Boost及随机森林分类模型等五类模型进行了实证。实证结果显示,随机森林分类模型对信用评级变动的预测能力最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朴  
不良贷款率指标被广泛应用于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实践,但在度量信用风险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银行单纯依靠它容易误判信贷资产面临的风险长期以来,国际银行界普遍将不良贷款率作为衡量信用风险的主要依据之一,各大银行在年报中都会较为详细地披露银行的贷款分类。然而,就反映资产质量变化的及时性和前瞻性而言,不良贷款率指标尽管通过努力可以做到及时,但难以做到前瞻。近期,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尽管有所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新生  谭有超  程昱  
文章选取沪深两市2005-2009年953家公司共4 765个样本,在控制了内生性后研究发现:从全样本看,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前瞻性信息与信息不对称显著正相关,即由于受到管理者主观上故意虚假陈述和客观上预测误差的影响,前瞻性信息质量较低,并没有起到缓解管理者与外部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作用;然而在市场化进程较快的地区,由于虚假陈述动机受到一定抑制,前瞻性信息与信息不对称显著负相关;当公司处于生命周期成熟期时,前瞻性信息系数未通过显著性检验,但在成长期,前瞻性信息与信息不对称显著正相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春燕   郑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批上市公司通过披露前瞻性环境信息来释放绿色信号,但“傍绿”现象时有发生。本文以2001~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考察前瞻性环境信息披露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披露前瞻性环境信息后,支付的审计费用显著上升。机制检验表明,前瞻性环境信息披露使得审计风险和成本增加导致审计费用上升。异质性检验发现,产权性质、是否为重污染行业、是否为国内“十大”审计、董事会规模在企业披露前瞻性环境信息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中存在差异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常青  钟娟  王毅辉  
文章选取上证A股97家上市公司2005年、2006年年报中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自行设计的前瞻性信息披露调查表及前瞻性信息披露指数对我国上市公司前瞻性信息披露动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管理层主要根据公司的当前业绩和对产品市场竞争的考虑等实际状况选择一个最有利的前瞻性信息披露政策,资本市场压力并不是其披露政策的主要决定因素。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何璐伶   沈烈  
此前研究主要关注历史信息与审计师决策,本文考察年报前瞻性文本信息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年报前瞻性文本信息与审计定价显著负相关。机制检验发现,年报前瞻性文本信息能传递企业未来持续经营信号,降低审计师所感知的持续经营风险,进而降低审计定价。异质性检验发现,当年报披露语调更积极、披露未来经营计划内容更丰富时,二者负向关系更显著;且这种负向关系仅在企业未来盈余反应系数更高和分析师关注更多以及审计师行业专长较低和忙碌程度更高的样本中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年报前瞻性文本信息披露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被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审计意见的概率。本文为理解审计师决策依据提供了新的理论参考,并为现有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的研究作出增量贡献。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邹涛  黄源  张福炎  
基于 Internet 的信息挖掘是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网络信息处理领域中的一项新课题。本文介绍了网络信息挖掘的概念,并给出了在 World Wide Web 上针对文本信息进行信息挖掘的算法和步骤。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谢赞春  
对环境问题的"近视"和短见会削弱一个国家环境保护的意愿和能力。"世变则事变",环境审计作为环境建设保驾护航的特殊产品,一直以来都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但环境审计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文章用新的研究视角即前瞻性视角对环境审计做进一步的研究,以期发挥环境审计的突出作用。前瞻性视角下的环境审计以前瞻性思考为前提,它继承了传统环境审计的特点及功能,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发展,是传统环境审计的异化形式,即预测分析式审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垒   刘青德   李宽  
本文利用2015—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发债数据,实证检验了ESG评级分歧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评级分歧会导致市场信息恶化,加剧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债券信用利差。机制分析表明,ESG评级分歧会加剧投资者的有限关注约束程度,促使其更加集中于市场信息的获取,这一现象与有限关注理论一致。该结论在考虑了债券价格中异质信息含量和考虑市场定价交易机制后依旧成立。情境分析发现,发债企业的政府和市场担保属性有利于降低在ESG评级分歧背景下投资者要求的风险补偿,而相对于仅国内评级机构之间产生的分歧,国内外评级机构之间的分歧对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更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葛艳辉  
信息披露问题的提出由来已久 ,而保险作为特殊的行业 ,其信息披露制度并没有充分地体现保险行业特征。本文从现行保险业信息披露制度的局限性出发 ,提出了保险业信息披露所涉及的新信息 ,进而对保险业信息披露的方式进行实质性的创新。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汐若    王彬    孙光国  
本文利用2016—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证监会随机抽查如何影响上市公司前瞻性信息披露。研究发现,证监会随机抽查降低了上市公司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进一步考察发现,在非国有企业和盈余管理程度较强的公司中,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降低更明显;产品市场竞争程度和外部监管力度会削弱随机抽查对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的降低作用。随机抽查抑制前瞻性信息披露水平后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云涛  
证券市场上的前瞻性信息(forword-looking information),又称为"预测性信息"或"软信息",是指以企业未来可能发生的事项和可能采取的行动为基础的,关于企业的各种未来信息或有助于预测的信息;区别于表述客观可证实的历史性事件的"硬信息"。据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1994年的实证研究结果,前瞻性信息主要包括管理部门的计划、机会与风险的评价、实际经营业绩与以前披露的机会、风险及管理部门计划的比较等,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着企业发展的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