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60)
- 2023(11322)
- 2022(10070)
- 2021(9426)
- 2020(7918)
- 2019(18330)
- 2018(18326)
- 2017(35726)
- 2016(19506)
- 2015(21907)
- 2014(22035)
- 2013(21727)
- 2012(19713)
- 2011(17740)
- 2010(17666)
- 2009(16412)
- 2008(15937)
- 2007(13938)
- 2006(12271)
- 2005(10907)
- 学科
- 济(73830)
- 经济(73712)
- 管理(61983)
- 业(56362)
- 企(48793)
- 企业(48793)
- 方法(34504)
- 数学(29521)
- 数学方法(29196)
- 财(22224)
- 农(19184)
- 中国(18710)
- 制(18658)
- 业经(17535)
- 学(15899)
- 务(14242)
- 财务(14175)
- 财务管理(14146)
- 地方(14124)
- 企业财务(13430)
- 理论(13082)
- 贸(13055)
- 贸易(13048)
- 银(12868)
- 银行(12831)
- 易(12657)
- 和(12603)
- 环境(12549)
- 体(12527)
- 农业(12440)
- 机构
- 大学(276857)
- 学院(273982)
- 管理(112176)
- 济(107020)
- 经济(104534)
- 理学(97429)
- 理学院(96382)
- 管理学(94879)
- 管理学院(94376)
- 研究(88270)
- 中国(66194)
- 京(58764)
- 科学(54114)
- 财(52122)
- 所(43353)
- 财经(41389)
- 农(40699)
- 中心(40273)
- 业大(40083)
- 江(39599)
- 研究所(39316)
- 经(37499)
- 北京(37091)
- 范(35370)
- 师范(35077)
- 院(32188)
- 州(32184)
- 经济学(31606)
- 农业(31493)
- 财经大学(30886)
- 基金
- 项目(189368)
- 科学(149154)
- 研究(140579)
- 基金(137761)
- 家(118697)
- 国家(117724)
- 科学基金(101931)
- 社会(88082)
- 社会科(83408)
- 社会科学(83388)
- 基金项目(73821)
- 省(73538)
- 自然(66252)
- 自然科(64647)
- 自然科学(64635)
- 教育(64261)
- 自然科学基金(63466)
- 划(61722)
- 编号(57869)
- 资助(56303)
- 成果(47372)
- 部(42074)
- 重点(41655)
- 创(39555)
- 课题(39337)
- 发(39161)
- 制(38140)
- 创新(36878)
- 教育部(36454)
- 项目编号(36227)
- 期刊
- 济(117253)
- 经济(117253)
- 研究(82243)
- 中国(50773)
- 学报(41703)
- 管理(41351)
- 财(40171)
- 科学(38623)
- 农(37030)
- 大学(32053)
- 教育(30687)
- 学学(30046)
- 农业(25464)
- 融(24754)
- 金融(24754)
- 技术(23154)
- 财经(20174)
- 业经(18836)
- 经济研究(17683)
- 经(16969)
- 问题(15115)
- 理论(15038)
- 图书(14513)
- 实践(13938)
- 践(13938)
- 科技(13581)
- 技术经济(12730)
- 现代(12670)
- 业(12248)
- 版(12202)
共检索到3973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顾琴琳
信用评级报告作为公共产品,由政府免费提供其服务存在诸多弊端。研究"谁受益谁付费"原则、道德风险理论与监督机制,发现选择市场收费形式提供信用评级服务具有内在的理论基础。具体分析向谁收费、收费标准以及收费的事后监督制度,说明现阶段采用信用评级收费机制具有现实可行性。
关键词:
信用评级 政府免费提供 市场收费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童建军 曲福田 陈会广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睿君 丁琼 王婷
本文分析公路收费机制的现状,剖析现有的公路收费机制存在的问题,根据现实状况和部分地区公路收费体系可能做出的变化,提出了完善公路收费机制的改革路径,从健全公路收费价格监测机制的制度保障、完善公路网体系建设、优化收费公路的结构、注重不同等级公路的平衡发展以及差别收费与特殊收费相结合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公路收费 价格杠杆 公路网体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增福
本文对资信评级机构的收费模式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认为由于声誉机制的作用和信息交易中搭便车因素的影响,中小型评级机构只能够对投资者收费,大型评级机构才可能采取向证券发行人收费的模式。中国的资信评级机构从历史信誉和公司规模都是中小型机构,采取对证券发行人免费评级、向投资者收费的模式是当前我国评级机构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信用评级 收费模式 搭便车 信誉机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赵旭 尹熙琛 高攀 胡斌
针对水利枢纽通航拥堵问题,探讨了引入拥堵收费机制的通航改善策略。首先,在考虑过坝方式异质性的条件下,通过建立过坝成本函数来反映船舶在过坝时段及方式上的转移规律,并据此分析了缓解通航拥堵的关键船舶类型。其次,采用双层规划模型,以过坝系统总成本与船舶经济-环境成本为上下层优化目标,探寻了通航建筑物收费和翻坝运输降费的协同机制。最后,以三峡工程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载货量船舶是导致通航拥堵的主要船型,引入收费机制能显著改善通航拥堵状况,但会增加过坝系统的总成本;翻坝运输可以弥补大坝通过能力的不足,却无法在特定时段上缓解通航拥堵;实施翻坝公路降费与拥堵收费的协同策略,能在增加通航效率的情形下进一步控制总成本,但降费幅度要与其通过能力相匹配。
关键词:
拥堵收费 通航建筑物 翻坝运输 双层规划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晓玲
停车收费是目前谈论比较多的话题,本文对此也浅作探讨。文章首先介绍关于城市交通需求的一般分析,指出控制交通需求的最好办法是停车收费,随之对道路拥挤严重的深圳地区实施的停车新政作了介绍,并论证了停车收费具有的价格杠杠作用。最后简单说明如何利用价格杠杠引导城市交通需求。
关键词:
停车收费 城市交通 拥挤 价格杠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媚 丁方然 佟茜瑶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医疗技术劳务价值逐步凸显,国家对于建立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并明确指出应逐步提高技术劳务收入占比。该研究基于医疗价格改革"优化结构,有升有降"的原则,借鉴马克思价格与价值理论,并且结合医疗服务产品的特殊性,以医疗质量差异化因素为切入点,提出医疗服务弹性收费机制,旨在顺应国家医改精神与公立医院发展方向,探索优化医疗服务收费机制,最终提出完善医疗保障配套政策、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等相关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小金
前几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犹在,信用评级机构面临严重的"声誉危机"。本文通过借鉴声誉溢价模型,分析不同收费模式下声誉如何影响评级机构行为,认为现有的收费模式并不是导致"声誉失效"的原因,而是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应建立起声誉机制并实施有效的监督。
关键词:
信用评级机构 声誉机制 收费模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尤华
当前,我国全面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缩小按项目收费数量,扩大按病种收费范围,是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目前我国医疗机构仍以按项目收费作为主要的收费方式,单病种收费方式的推广进展缓慢。本文结合单病种收费在我国开展实施的现实情况,分析了这种收费方式的相对优势,总结了目前单病种收费推广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完善单病种收费机制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俏娆
2020年下半年我国中高信用评级的国有企业债券违约事件增加,引发债券市场震动。地方政府债券作为我国债券市场的一大品种,其评级和兑付问题也因此广受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广西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机制展开研究,发现目前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存在信用评级主体与债券实际使用主体不一致、信用评级机构难以保持中立客观、现有评级框架难以支持全面评估政府主体信用、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度不足等问题,据此逐一分析原因,并提出改革债券发行模式等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信用评级 评级体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晓薇 安小雪
我国债券市场刚性兑付被打破后,不断出现高评级债券违约事件。为此,监管部门积极发展多种评级,以期提高债券评级质量。通过理论建模与实证分析,研究了不同付费模式信用评级如何综合发挥校验作用。基于博弈模型的理论分析发现,不同付费模式评级发挥校验作用的机制在于投资者的反应:当投资者付费和发行人付费两种模式评级差值增大,投资者不以单一评级结果进行债券定价,而是根据评级差值调整债券价格。基于2011—2020年企业债评级数据的经验证据显示,随着评级差值增大,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会降低后续评级,且评级差值对单一信用评级与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负向关系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发行人付费评级机构提供的偏正面的私有信息会降低债券信用利差,而以中债资信为代表的投资者付费评级机构提供的私有信息则不会显著影响债券信用利差,均体现出单一评级模式在定价方面的弊端。因此,监管部门应继续鼓励发展投资者付费评级模式,并鼓励机构投资者发展内部评级,以充分发挥多种评级模式的交叉校验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傅俊辉 戴雅婷 张卫国 刘玉芳
本文分析了卖空机制对信用评级膨胀的理论影响和作用机制,并采用2011—2021年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卖空机制可以显著抑制信用评级膨胀,并且这种抑制效应在内生性检验和其他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卖空机制对信用评级膨胀的抑制效应是通过真实盈余管理和信息披露质量渠道实现的;(3)卖空机制对信用评级膨胀的抑制效应在内部控制质量较低、分析师乐观偏差较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低与发行者付费模式的公司中更加明显。
[期刊] 征信
[作者]
房友军
由于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与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存在一定差异,催生出信贷市场评级收费的多种模式。从不同角度对信贷市场信用评级收费模式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不同收费模式有其存在的环境基础和客观依据。当前,我国信贷市场信用评级收费模式的发展路径是,"借款企业向评级机构付费"模式将在一段时期内存在,"商业银行向评级机构付费"是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阶段性需求,"借款企业向银行付费,银行向评级机构付费"模式应是评级收费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信贷市场 信用评级 收费模式 商业银行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帅
目前我国信用评级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国内一些学者针对信用评级收费模式的探讨有鲜明的国情特色。国际三大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穆迪、惠誉)皆采用发行人付费模式,借助西方国家完善的监管体系与三大机构自身的公信力可以保证评级结果的相对公正与有效。与之相比,我国信用评级采用发行人付费易出现评级购买等负面问题,但投资者付费因"搭便车"导致可操作性差。为此,我国评级机构应暂时保持发行人付费模式,同时还应完善监管体系。
关键词:
信用评级机构 投资者付费 发行人付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韩玎 鲁篱
基于对信用评级结果的依赖,评级机构的错误评级给投资者造成了巨大损失。评级机构因评级中的欺诈、重大过失而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日渐增多,美国、欧盟的相关判决表明其开始不断强化信用评级机构的民事法律责任。但在设计信用评级机构法律责任机制时应当确保各方都有审慎的激励、确保权责相一致。而诉由的选择、对评级机构的过错认定等都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
信用评级机构 评级失准 民事赔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