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05)
- 2023(18540)
- 2022(16237)
- 2021(15308)
- 2020(12984)
- 2019(30387)
- 2018(30348)
- 2017(58910)
- 2016(32305)
- 2015(36938)
- 2014(37274)
- 2013(36784)
- 2012(33801)
- 2011(30482)
- 2010(30879)
- 2009(28733)
- 2008(28636)
- 2007(25872)
- 2006(22618)
- 2005(20284)
- 学科
- 济(129982)
- 经济(129803)
- 管理(98234)
- 业(92799)
- 企(78187)
- 企业(78187)
- 方法(62765)
- 数学(54754)
- 数学方法(53872)
- 财(37023)
- 农(35344)
- 中国(32996)
- 制(29067)
- 业经(28653)
- 学(27932)
- 地方(24550)
- 贸(24115)
- 贸易(24101)
- 务(23830)
- 财务(23728)
- 财务管理(23670)
- 易(23362)
- 农业(22878)
- 理论(22852)
- 企业财务(22407)
- 银(21872)
- 银行(21813)
- 行(20653)
- 融(20478)
- 金融(20472)
- 机构
- 大学(469011)
- 学院(468490)
- 济(185023)
- 管理(183637)
- 经济(180747)
- 理学(158150)
- 理学院(156398)
- 研究(153244)
- 管理学(153223)
- 管理学院(152376)
- 中国(117424)
- 京(99896)
- 科学(95681)
- 财(89021)
- 所(78384)
- 农(77653)
- 中心(71110)
- 研究所(70743)
- 江(70707)
- 业大(70577)
- 财经(70381)
- 经(63614)
- 北京(63406)
- 农业(60709)
- 范(60641)
- 师范(60043)
- 州(56903)
- 经济学(55492)
- 院(55138)
- 财经大学(52146)
- 基金
- 项目(311632)
- 科学(243906)
- 研究(225850)
- 基金(224883)
- 家(195725)
- 国家(194106)
- 科学基金(166627)
- 社会(139775)
- 社会科(132387)
- 社会科学(132349)
- 省(122677)
- 基金项目(118842)
- 自然(110311)
- 自然科(107732)
- 自然科学(107704)
- 自然科学基金(105727)
- 教育(105716)
- 划(103000)
- 资助(94588)
- 编号(93244)
- 成果(76239)
- 重点(69629)
- 部(68657)
- 发(65089)
- 课题(64471)
- 创(64167)
- 科研(59899)
- 创新(59892)
- 教育部(58793)
- 大学(58570)
- 期刊
- 济(204351)
- 经济(204351)
- 研究(136858)
- 中国(89719)
- 学报(74629)
- 财(71109)
- 农(70137)
- 管理(67517)
- 科学(67460)
- 大学(56463)
- 学学(53147)
- 教育(52044)
- 农业(47217)
- 融(44140)
- 金融(44140)
- 技术(42794)
- 财经(35062)
- 业经(33595)
- 经济研究(31774)
- 经(29855)
- 问题(26933)
- 业(24446)
- 技术经济(23337)
- 理论(23152)
- 图书(23089)
- 统计(23000)
- 版(22325)
- 科技(21241)
- 实践(20942)
- 践(20942)
共检索到691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梁涛
评级机构的成功建立在因其发布准确和可信的评级而享有"声誉"的基础之上。本文分析了当前信用评级市场声誉机制失效的具体表现,运用C-F模型分析信用评级市场的声誉机制,对当前国际信用评级市场声誉机制失效的原因进行剖析,并且结合我国评级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规范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行为、促进声誉机制发挥作用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声誉机制 C-F模型 利益冲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小金
前几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犹在,信用评级机构面临严重的"声誉危机"。本文通过借鉴声誉溢价模型,分析不同收费模式下声誉如何影响评级机构行为,认为现有的收费模式并不是导致"声誉失效"的原因,而是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应建立起声誉机制并实施有效的监督。
关键词:
信用评级机构 声誉机制 收费模式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余明阳 刘春章
论述了品牌声誉是品牌形象的一致性,通过顾客在品牌实力与品牌形象的对比中获得,论述品牌传播形成了顾客关于品牌的知识,而品牌体验则生成了体验声誉并以品牌力的形式储存起来,表现为品牌实力对品牌力的投入。将索洛模型用于构建品牌声誉增长的模型,解释了品牌体验水平的改变使品牌处于不同的稳态中。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帆 武恒光
"走出去"已成为会计师行业发展的目标之一,然而海外发展必然会与境外审计师产生竞争。运用KMRW声誉模型与垄断限价模型,分析发现,境外在位者审计师的竞争策略为:在进入者进入初期利用声誉优势阻止其进入,在进入者声誉建立后则采用价格竞争。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应保障审计质量并树立利益相关者对审计质量的信心,以尽快在境外建立声誉;随后根据均衡条件区分在位者成本类型,采取不同的定价和措施,以应对价格竞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孙回回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银行信贷风险加大,从而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声誉作为一项战略性无形资产,同时又是一种有效的信息传导机制,可以利用声誉的传导效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贷风险。所以,通过建立融资中小企业与银行的行为博弈模型,分析中小企业声誉对银行放贷信心的影响以及相应的融资策略,从而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
声誉 博弈 融资
[期刊] 征信
[作者]
梁涛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信用危机激发了社会对"信用评级悖论"的关注。声誉溢价模型与美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历史说明了声誉机制对破解"信用评级悖论"、促进信用评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由于竞争过度、评级方法不透明、声誉信号传递不通畅和付费方式的影响,我国评级市场声誉机制难以发挥其作用。因此,应改革现有的信用评级体系,增强信用评级业的有序竞争,提高信用评级的透明度,加强对信用评级市场的金融监管,改进信用评级机构的管理框架,促进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评级市场 声誉机制 信用评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旭 石妮 张笑寒
笔者以声誉溢价模型对信用评级机构与发行方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了声誉机制是解决评级市场利益冲突、保证评级等级正确性的结论,这对于防范金融风险,保证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声誉理论 信用评级 利益冲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琳 徐建硕
随着新闻舆论传播速度的加快和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声誉风险逐渐成为保险公司面临的重要风险。声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是当前我国保险业的紧迫任务。本文利用自动元胞机模型,从微观角度研究社会个体对保险声誉评价的传导过程,分析影响保险业声誉风险传导的关键因素,论证了社会对保险的评价存在着聚集效应以及人际传播网络对保险业声誉传播的重要影响,为抑制声誉风险传播、提高保险业声誉提供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齐经民 常伟勇
随着国有企业经营状况的不断好转,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又重新提到政府议事日程。做好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工作,是保障政府公共管理和宏观调控职能发挥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博弈论思想的引入,运用KMRW声誉模型建立一个博弈模型,分析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管控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经理层之间的博弈关系,意在建立动态的红利分配体系、完善针对主管部门的奖惩机制、激励主管部门积极树立起能够使企业信赖的声誉,逐步健全内外监督机制提出建设性意见,以加强对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的管控。
关键词:
国有资本 收益收缴 博弈分析 管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强 张宝
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信用评级机构未能及时向投资者提示结构化金融产品的潜在风险是其原因之一。金融危机使得评级机构面临着"声誉危机",这也显示出声誉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激励约束作用。本文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通过声誉溢价模型考察了信用评级机构声誉机制,并结合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声誉机制缺失动因,提出了重塑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声誉机制,提高评级质量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声誉机制 评级质量 声誉溢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雄元 张春强
本文以2009—2012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中期票据为样本,检验信用评级的债务融资成本效应在我国债券市场的适用性与作用机理。结果显示:(1)信用评级越高,中期票据融资成本越低,且相对主体评级,债项评级融资成本效应更强;(2)发行前主体评级调增和较低的评级机构声誉均会减弱信用评级的融资成本效应;(3)国有产权和公司上市也会削弱信用评级的融资成本效应,但募集资金仅为还贷时,信用评级的融资成本效应更大。这些结论有助于丰富信息披露、债务融资成本及声誉机制类文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璐璐
在农产品供应链逐渐向现代产业体系和大生产大市场集中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企业竞争、物流等因素均可能导致供应链不稳定,并使供应链整体利润受损,农产品供应链主体间必须保持合作关系与利益协调机制。已有研究探讨了农产品供应链的联盟合作、契约设计、决策机制等问题,并运用各种博弈模型分析供应链主体间的利益分配机制,为供应链主要节点的选择、合作主体的确定、利益协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但对供应链主体的主观选择考虑得不够充分。为探寻农产品供应链科学与长期合作机制,可运用KMRW声誉模型的重复博弈分析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供应链各主体间的合作策略选择和稳定性,从供应商和经营商两个参与主体出发进行多阶段动态博弈。研究发现,农产品供应链的关键企业保持重复博弈有助于双方选择帕累托最优的策略(合作,合作);贴现因子越大,农产品供应链的关键企业越看重长远利益,选择合作的动机也越强。可见,构建合作机制的关键在于,寻找能够促使农产品供应链关键企业进行重复博弈、帮助其识别并信任对方的关键因素,提高其对长远利益的重视程度。这就需要农户和零售商建立完整的选择激励机制;建立约束机制和自身声誉机制,进一步保持长期合作;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统一共享信息平台,共同确立组织原则,优化初级加工和物流水平;将农产品供应链置于同行监测机制之下,增强贴现因子,推动农产品供应链上下游间形成稳定与长期合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金良
伴随网络的普及和发展,P2P电子商务逐步成为被大范围应用的贸易模式,其以数据为基准完成商务活动,但尚未有权威机构有能力监管该体系的操作,因而贸易点间的信任机制很微妙。本文在预判国内电子商务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完成基于声誉机制的P2P电子商务信任模型设计,最后给出仿真实验分析,完成参量设定和有效性解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基于声誉机制的P2P电子商务信任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给出P2P电子商务过程中诚实评判和存在不良评判因子对服务机制的影响,能够预判信任模型的状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施先旺 李钻
笔者以2003年~2012年我国分析师评级数据、基金公司佣金分仓与季度十大重仓股数据以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基金公司券商的佣金分仓对分析师评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基金公司的佣金分仓与关联分析师对基金重仓股的乐观评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声誉机制能显著抑制上述利益冲突造成的乐观评级。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券商研究部门的监督和引导,让分析师真正做到独立、客观和诚实。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施先旺 李钻
笔者以2003年2012年我国分析师评级数据、基金公司佣金分仓与季度十大重仓股数据以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基金公司券商的佣金分仓对分析师评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基金公司的佣金分仓与关联分析师对基金重仓股的乐观评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声誉机制能显著抑制上述利益冲突造成的乐观评级。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券商研究部门的监督和引导,让分析师真正做到独立、客观和诚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