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70)
- 2023(11599)
- 2022(9925)
- 2021(9329)
- 2020(8235)
- 2019(19338)
- 2018(19368)
- 2017(38201)
- 2016(20571)
- 2015(23697)
- 2014(23735)
- 2013(23450)
- 2012(21402)
- 2011(19308)
- 2010(19233)
- 2009(17972)
- 2008(17498)
- 2007(15476)
- 2006(12922)
- 2005(11198)
- 学科
- 济(88981)
- 经济(88889)
- 管理(60767)
- 业(59327)
- 方法(50657)
- 企(49747)
- 企业(49747)
- 数学(46051)
- 数学方法(45362)
- 财(23237)
- 农(21799)
- 中国(19407)
- 业经(17259)
- 贸(16502)
- 贸易(16497)
- 易(16034)
- 务(15826)
- 财务(15766)
- 财务管理(15725)
- 学(15444)
- 企业财务(14926)
- 地方(14816)
- 制(14546)
- 农业(14386)
- 理论(14028)
- 技术(12801)
- 银(12709)
- 银行(12683)
- 和(12614)
- 融(12441)
- 机构
- 大学(296879)
- 学院(296067)
- 济(122416)
- 管理(121158)
- 经济(119995)
- 理学(106153)
- 理学院(105123)
- 管理学(103159)
- 管理学院(102620)
- 研究(89579)
- 中国(68634)
- 京(60397)
- 财(55155)
- 科学(54274)
- 农(45679)
- 财经(45308)
- 中心(44034)
- 所(43774)
- 业大(43508)
- 江(42540)
- 经(41252)
- 研究所(39937)
- 经济学(38191)
- 北京(37411)
- 范(37038)
- 师范(36662)
- 农业(36054)
- 经济学院(34873)
- 财经大学(33962)
- 州(33723)
- 基金
- 项目(203558)
- 科学(161735)
- 基金(150271)
- 研究(146605)
- 家(129726)
- 国家(128711)
- 科学基金(112529)
- 社会(93480)
- 社会科(88869)
- 社会科学(88845)
- 基金项目(79295)
- 省(79189)
- 自然(74523)
- 自然科(72877)
- 自然科学(72859)
- 自然科学基金(71558)
- 教育(70302)
- 划(66942)
- 资助(63502)
- 编号(59757)
- 成果(47302)
- 部(46240)
- 重点(45415)
- 创(42527)
- 发(42147)
- 教育部(40342)
- 课题(40169)
- 科研(39857)
- 创新(39706)
- 大学(39033)
- 期刊
- 济(120613)
- 经济(120613)
- 研究(78958)
- 中国(48457)
- 财(43968)
- 学报(42633)
- 管理(41750)
- 科学(40149)
- 农(39224)
- 大学(33209)
- 学学(31254)
- 教育(29239)
- 技术(28420)
- 农业(26567)
- 融(26279)
- 金融(26279)
- 财经(22197)
- 经济研究(20231)
- 业经(20121)
- 经(18857)
- 统计(17922)
- 问题(16185)
- 策(16159)
- 技术经济(15612)
- 业(14892)
- 决策(14818)
- 理论(14228)
- 商业(14191)
- 版(13376)
- 财会(13161)
共检索到4097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谢巧燕
基于1952—2016年美国政府、居民、金融和企业四部门的信用规模数据,从多个视角实证考察了信用规模变动的部门间联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信用规模变动不仅存在于单部门之间,两部门或三部门的联合变动同样具有很强的传递效应。在四部门信用规模变动的联动机理中,金融在风险传递中处于核心地位,不易受其他部门影响,居民风险传递性最弱,政府最易受其他部门影响。在三个层次的信用风险传递过程中,信用规模变动的联动性依次增强。该研究对于中国的信用治理,特别是防范由信用规模无序变动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信用规模 内在联动 传染度 脆弱度
[期刊] 征信
[作者]
谢巧燕 吴晶妹
基于美国1952Q2—2016Q4共259个季度的四部门信用规模数据,运用WLS方法实证考察了信用规模变动冲击的部门间传递效应与影响路径。研究表明,信用规模变动冲击的部门间传递效应不仅仅存在于单部门之间,两部门与三部门之间也存在传递效应;四部门信用规模变动冲击的传递效应不同,居民与金融部门最强,政府与非金融企业部门次之。从传染度与敏感度差异来看,居民部门敏感度最弱,但其传染度最强;政府与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敏感度最强,传染度最弱。从四部门信用规模变动冲击的影响路径来看,部门之间的相互影响路径具有差异性,有正向影响也有负向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根 冯鑫明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能耗强度尽管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高位。文章首先分析了江苏工业能耗强度的变动特征;接着探究技术进步、能耗结构、产业结构、能源价格等因素对江苏工业能耗强度的作用机理;然后基于1990—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实证分析多因素对工业能耗强度的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结果;最后提出优化能耗结构、促进技术进步、理清能源价格体系等相关建议,以降低江苏工业能耗强度。结果能为实现工业节能减排提供相关政策建议,也可丰富和完善节能减排理论。
关键词:
能耗强度 技术进步 能源价格 VAR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根 冯鑫明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能耗强度尽管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高位。文章首先分析了江苏工业能耗强度的变动特征;接着探究技术进步、能耗结构、产业结构、能源价格等因素对江苏工业能耗强度的作用机理;然后基于1990—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实证分析多因素对工业能耗强度的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结果;最后提出优化能耗结构、促进技术进步、理清能源价格体系等相关建议,以降低江苏工业能耗强度。结果能为实现工业节能减排提供相关政策建议,也可丰富和完善节能减排理论。
关键词:
能耗强度 技术进步 能源价格 VAR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述忠 方琛超
我国加入WTO以来,农产品的出口贸易有了大幅增长,但仍然面临着较多的出口壁垒,其中,反倾销压力的增长尤其迅速。本研究的主要思路是,在界定参与反倾销各个主体功能的基础上,根据我国遭受的反倾销诉讼和农产品出口的现实情况,构建我国农产品反倾销联动体系,并通过因子分析和路径分析,分析制约该系统构成和运行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四大主体中,前两者对农产品反倾销联动体系构成的影响度较大,而在4个主体中行业协会的反倾销职能对农产品反倾销联动体系构成的影响度最高。同时,该体系的构建对反倾销应诉的运作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对信息沟通也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是,信息沟通对运作的促进作用不大...
关键词:
反倾销 联动体系 结构方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太洋
本文对我国粮食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关联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粮食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期货价格是现货价格的格兰杰原因,对现货价格具有显著的价格溢出效应。同时,粮食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存在着显著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但粮食现货市场对粮食期货市场波动溢出效应不明显。
关键词:
粮食期货价格 粮食现货价格 溢出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章晟 李其保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政府坚持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信贷规模不断上升。为考察信贷政策的影响力,本文根据1998—2008年度信贷规模、实际GDP和消费物价水平的季度数据,通过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分析等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信贷增长在短期和长期内都会引致经济增长,但长期还会引致物价水平上升,因此短期内坚持适度宽松的信贷政策对保增长有现实合理性,但长期需警惕其潜在风险;从2009年第2季度的情况来看,信贷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低于历史情况,因此还需关注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
关键词:
信贷规模 经济增长 消费物价水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程池 赵丽虹
外贸经营规模变动的实证分析与启示华中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程池赵丽虹自1991年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与中国五金矿产进出口总公司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试点企业集团以来,外贸部门陆续制定了许多支持企业集团发展的配套政策,强调外贸企业的联合,鼓励走规模经营、集团化的...
[期刊] 预测
[作者]
邹新月 邓亭 文东胜
本文利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对我国1997年至2006年商业银行规模经济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影响商业银行规模经济内在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均存在规模经济特性,且规模经济效益均呈现出上升趋势;产权制度、绩效管理、资产质量及金融创新能够有效地促进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稳步发展,是商业银行规模经济拓展的内在影响因素。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规模经济 内在影响因素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彭正银 廖天野
本文按照中观、微观、个体的逻辑分析思路,分别从连锁董事网、公司董事会和连锁董事的个人行为特征这三个层面来解析连锁董事产生治理效应的内在机理:认为连锁董事网的嵌入性影响着公司的资源获取能力、协调控制能力和环境应变能力;连锁董事的引进可改善董事会的结构,影响着董事会的战略参与与功能整合;而连锁董事个人的行为动机与个人能力将会约束其治理效应的发挥,从而表现为网络镶嵌、公司行为与个人动机的有机结合与共同作用。本文基于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40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与构建时刻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对连锁董事的治理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公司所处连锁董事网的规模、公司的网络中心...
关键词:
连锁董事 内在机理 治理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罗玉波
近期食品价格的波动对我国城乡居民生活产生了显著影响。本文利用2001年1月至2011年5月间我国城乡食品价格月度同比指数,研究了两者的联动机制。实证分析表明,城乡食品价格存在长期均衡,两者互为因果,但相互影响的大小和方式存在差异。
关键词:
食品价格指数 协整关系 因果检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晋红
宁夏地处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依托已有的城市集群,加快城市发展是宁夏经济发展的关键。利用城市流方法,对宁夏沿黄城市带城市间的要素流动进行研究,认为宁夏沿黄城市带处于城市群发展的初期,城市群强度主要依赖物资和人力流动;加强沿黄城市带城市流强度,应该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升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
沿黄城市带 城市流 要素流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龙 杨灿
在非常数规模报酬的超越对数联合成本函数的基础上,引入科技资本、教育水平和市场化率三个代表技术进步的指标变量,运用微观经济理论分析和统计指数技术方法,分离出规模报酬因素和纯技术进步因素,建立了产出数量指数与投入数量指数及技术进步指标指数之间的关系模型。利用我国20个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实证证明了行业发展存在明显的规模报酬效应,并且在所选的技术进步三因素中,教育指标是主导因素,市场化率指标的影响较小,而科技资本指标对成本的节约是有负面影响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黄炳凯 耿献辉 胡浩
本文利用200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马尔可夫链方法,分析生猪产业政策对养殖规模转移概率的影响,进而揭示生猪产业政策对生猪养殖规模结构变动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生猪产业政策显著促进了养殖场规模转移,从而加速了生猪养殖规模结构变化过程,但不同规模养殖场对政策的敏感性存在差异。生猪养殖补贴强度提高显著降低了100头以下规模生猪养殖场维持原有规模的概率,但显著提高了散养户的退出概率和小规模养殖场向中规模养殖场扩张的概率。环境规制强度提高显著降低了规模养殖场的扩张概率,但显著提高了散养户维持原有规模的概率,并显著降低了其退出概率。环境规制强度对大规模养殖场规模转移概率的影响不显著。此外,小规模养殖场具有规模扩张的动机,对生猪养殖补贴和环境规制强度都十分敏感。
关键词:
转移概率 规模结构 马尔可夫链 产业政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史琳琰 张彩云 胡怀国
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是"十四五"时期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实现中国向发达国家迈进的重要举措。基于高消费率及消费升级异质性下各经济体发展的差异化事实,利用全球59个不同收入组别国家(地区)1995—2018年的面板数据,在统计描述消费升级及消费率演变的基础上,构建面板门槛模型验证了消费升级、消费率提升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变化,并对消费升级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及其内在作用机理进行研究,得到如下结果:第一,1995年以来,消费率对各经济体的发展显现出一定的负向作用,继续提升消费率反而抑制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二,消费升级对经济发展表现出较强的促进作用,且该作用随发展水平的提升在逐步增强;第三,消费升级主导了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是造成不同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分化的主要原因;第四,机制分析表明,消费升级不仅对经济发展具有直接影响,还通过人力资本的中介效应间接促进经济发展。整体而言,高收入经济体后期的经济发展得益于消费率下降及消费升级的双重促进作用;消费升级对中低收入经济体发展的促进作用超过了消费率对其发展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消费率 消费升级 经济发展分化 人力资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的实践与内在机理分析——基于四川省邛崃市的调查
信用风险视角下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测算——基于KMV模型的实证分析
产业集聚与商业信用——基于中国市级地区SIC-3工业部门的实证分析
居民杠杆率与经济增长的联动机制研究——基于浙江数据的实证分析
环境管制下规模养猪户绿色养殖模式演化机理——基于湖北省规模养猪户的实证分析
金融支持与企业家精神成长:内在机理与实证分析
中国信用规模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1986~2004年的协整分析
企业创新投入影响因素:内在机理与实证分析
商业信用与企业规模的负相关关系——基于关系网络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区域金融风险部门间传染机理与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