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32)
- 2023(2322)
- 2022(2073)
- 2021(2035)
- 2020(1729)
- 2019(3928)
- 2018(3846)
- 2017(7135)
- 2016(4334)
- 2015(4681)
- 2014(4743)
- 2013(4751)
- 2012(4727)
- 2011(4380)
- 2010(4787)
- 2009(4408)
- 2008(4532)
- 2007(4128)
- 2006(3774)
- 2005(3418)
- 学科
- 济(12961)
- 经济(12934)
- 管理(8599)
- 业(8272)
- 企(6534)
- 企业(6534)
- 教育(5560)
- 方法(5466)
- 制(5231)
- 学(4976)
- 数学(4385)
- 研究(4377)
- 数学方法(4274)
- 生(4180)
- 农(4132)
- 银(4019)
- 银行(3999)
- 度(3921)
- 制度(3916)
- 融(3842)
- 金融(3841)
- 行(3796)
- 中国(3794)
- 研究生(3567)
- 理论(3426)
- 财(3387)
- 业经(2956)
- 农业(2783)
- 贸(2608)
- 贸易(2606)
- 机构
- 大学(67008)
- 学院(62604)
- 研究(26997)
- 济(21920)
- 经济(21104)
- 管理(20488)
- 中国(19781)
- 理学(17226)
- 理学院(16898)
- 科学(16881)
- 管理学(16411)
- 管理学院(16290)
- 京(15442)
- 所(14419)
- 农(14078)
- 研究所(13248)
- 中心(11686)
- 财(11117)
- 范(10984)
- 江(10980)
- 农业(10978)
- 师范(10862)
- 业大(10404)
- 北京(9898)
- 院(9865)
- 师范大学(9094)
- 财经(8586)
- 教育(8571)
- 州(8471)
- 省(8052)
- 基金
- 项目(40519)
- 科学(31203)
- 研究(29085)
- 基金(28861)
- 家(26123)
- 国家(25919)
- 科学基金(20839)
- 社会(16928)
- 社会科(15864)
- 社会科学(15859)
- 省(15403)
- 基金项目(15022)
- 教育(14747)
- 划(14036)
- 自然(14032)
- 自然科(13694)
- 自然科学(13684)
- 自然科学基金(13450)
- 资助(11975)
- 编号(11864)
- 成果(11178)
- 重点(9719)
- 部(9388)
- 课题(9232)
- 发(8591)
- 创(8265)
- 计划(7986)
- 科研(7853)
- 创新(7775)
- 教育部(7720)
共检索到101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麦元勋 杨星
信用衍生工具是一种可以用做分散、转移、对冲信用风险的金融创新产品。它在设计理念、交易规则和风险收益特性方面都与传统的衍生工具不同,这种新的衍生产品对我国信用风险管理具有多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
信用衍生工具 信用风险 风险管理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婧 王光明
信用衍生品是20世纪一项备受瞩目的金融创新。然而,在次贷危机后,信用衍生品也备受争议。本文以国际市场上信用衍生品的发展历程为脉络,探讨了信用衍生品发展的内在逻辑、优势及其不足。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境内银行业的信用衍生品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明辉
衍生工具是一种用以避险的重要工具,但其本身也蕴含着极大的风险。因此,应当加强风险管理,尤其是加强内部控制。我国在发展衍生产品时,应当借鉴BCBS和COSO关于衍生工具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的指引,建立和完善相关的风险内部控制机制,并保证相关控制的贯彻实施。
关键词:
衍生金融工具 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伯良 周长信
美国安然公司破产的启示之一是企业有关各方应高度重视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监管及其审计监督。本文对美国现行的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准则及其执业规范进行了引介和分析,旨在为我国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准则的制定及其执业实践提供他山之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果 李本金
近年来 ,随着信用风险管理工具的逐步完善 ,信用衍生工具开始逐渐被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使用。本文主要阐述了信用衍生工具的概念以及主要的几个种类 ,同时也分析了在使用信用衍生工具过程中的几类风险
关键词:
信用风险 信用衍生工具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凤元
开发新衍生品合约需要耗费大量资源,且并不是每一个新合约都会成功。本文对全球部分失败衍生品合约分析发现,现货保值需求不足、交易成本过高、合约规模太大以及交割规则不合理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合约交易量偏低甚至退市。文章最后还分析了沪深300指数可能影响交易量的潜伏缺陷。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雷曜 王瑱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过各国监管当局及市场各方的努力变革,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场正朝着更成熟稳健的方向发展,简单化产品重回市场主导地位,清算机制的完善降低了市场风险,信用衍生品市场规范和市场自律管理得到加强。当前,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已初步建立起有序的监管体系和制度框架,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具备了较好的市场基础,下一阶段,应充分发挥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通过创新促进发展,推动我国信用衍生品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
信用衍生品市场 国际经验 发展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郑晖
本文论述信用衍生品主要类别、积极作用及交易蕴含风险,分析评价了2010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包含信用衍生品在内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立法。我国监管层也有推出信用衍生品的计划,并于2010年11月开始市场试点,在此背景下作者对构建我国信用衍生品监管法律制度提出若干建议:加快制定包括信用衍生品在内的统一的金融衍生品交易监管法,为市场发展奠定法律基础;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尽快出台相关立法或司法解释以解决《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有关规定与现行法律冲突的问题;适时修改监管规则以鼓励金融机构更多采用信用衍生品管理风险;逐步引进集中清算方式;改进信用衍生品监管信息披露要求。
关键词:
信用衍生品 风险管理 交易监管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完世伟
信用衍生品是20世纪9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金融衍生工具,它将信用风险从市场风险中分离出来,并使信用风险变得可以交易和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式。尽管信用信息缺乏、金融法规不健全、债务交易二级市场滞后等问题限制了我国信用衍生工具的发展,但随着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程度的迅速提高和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发展信用衍生工具将成为我国未来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信用衍生工具 信用风险 风险管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马韧韬 周永坤 曾辉
从理论上讲,信用衍生工具则能够剥离信用风险并单独交易,从而更好地实现风险的分散、转移和管理。在总结国际经验,特别是回顾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相关争论的基础之上,本文认为:与国际市场投机过度、监管不足的情况相反,中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信用衍生工具发展迟缓,难以满足市场主体管理信用风险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发展信用衍生工具。目前中国银行间市场引入的CRM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在市场制度框架、参与主体、市场运行机制、外部环境和信用风险定价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改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焕舟
中国信用衍生工具必然可以在促进债券市场开放的进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为境内外参与者提供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支持新的时期,通过进一步的对外开放,对接国际标准和引入境外市场参与者,必将有助于中国债券市场迈上新台阶,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从引入境外市场参与者的角度,提供必要的风险对冲工具是重要的举措之一。中国已具备较为成熟的利率和汇率衍生品市场,能够有效协助市场参与者管理相关风险,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徐怀庚 王晓东 唐枫 张烽
本文详细阐述了台湾地区对金融衍生工具的税收政策,介绍并分析了台湾地区对非居民企业跨境并购和股权投资业务的税收措施,提出了大陆加强对非居民企业金融衍生工具、跨境并购及股权投资税收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台湾地区 非居民企业 税收政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都红雯
巴塞尔委员会(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以下简称BCBS)对此颁布了诸多文件和协议,其中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分别是被称作国际金融界“神圣公约”的1988年的《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协议》(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CapitalMeasurement and Capital Standards)和在1999年6月公布的《新的资本充足比率框架》基础上几易其稿、并于2003年底完成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The New BasleCapital Accord)。前者通常被称为旧协议,后者则被称为新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