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21)
- 2023(5004)
- 2022(4299)
- 2021(4260)
- 2020(3912)
- 2019(8973)
- 2018(9014)
- 2017(18352)
- 2016(10034)
- 2015(11687)
- 2014(11826)
- 2013(12215)
- 2012(11361)
- 2011(10151)
- 2010(10628)
- 2009(10448)
- 2008(11035)
- 2007(10433)
- 2006(9636)
- 2005(9178)
- 学科
- 管理(36671)
- 济(33378)
- 经济(33337)
- 业(33335)
- 企(27966)
- 企业(27966)
- 银(20847)
- 银行(20702)
- 制(20118)
- 行(19258)
- 方法(17663)
- 数学(15161)
- 数学方法(15087)
- 财(14858)
- 中国(14409)
- 度(13664)
- 制度(13660)
- 融(12718)
- 金融(12718)
- 业务(11499)
- 险(11081)
- 保险(10990)
- 务(10251)
- 财务(10229)
- 财务管理(10196)
- 银行制(9689)
- 企业财务(9647)
- 贸(8236)
- 贸易(8223)
- 农(8145)
- 机构
- 大学(144793)
- 学院(141083)
- 济(59117)
- 管理(57977)
- 经济(57300)
- 中国(49032)
- 理学(45430)
- 理学院(44977)
- 管理学(44533)
- 管理学院(44213)
- 研究(44103)
- 财(37707)
- 京(32276)
- 财经(27520)
- 银(26197)
- 银行(25103)
- 经(24779)
- 江(24299)
- 行(23413)
- 中心(22840)
- 科学(21796)
- 所(21713)
- 北京(21699)
- 财经大学(20577)
- 州(20352)
- 农(19415)
- 融(18937)
- 研究所(18590)
- 金融(18588)
- 人民(18140)
- 基金
- 项目(73838)
- 研究(57067)
- 科学(56630)
- 基金(53027)
- 家(43840)
- 国家(43460)
- 科学基金(37123)
- 社会(34853)
- 社会科(32978)
- 社会科学(32966)
- 基金项目(27410)
- 省(27234)
- 教育(27131)
- 编号(24534)
- 资助(23950)
- 划(23156)
- 自然(23116)
- 自然科(22501)
- 自然科学(22492)
- 自然科学基金(22110)
- 成果(21231)
- 部(17609)
- 课题(16925)
- 重点(15794)
- 性(15667)
- 教育部(15513)
- 项目编号(15277)
- 人文(14943)
- 创(14733)
- 大学(14646)
共检索到252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谭春枝 陈超惠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一种用于管理信用风险的新技术信用衍生工具成为金融界关注的对象。它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信用风险管理的静态特征,使之表现出动态管理的发展趋势;它使信贷机构只需改变其贷款头寸的风险收益特性就能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并转移出去,从而使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从消极、被动的风险回避,变为积极、主动的组合风险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在已有的信用风险管理措施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应利用该项新技术转移分散信用风险,从而改变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高的现状,达到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目的。
关键词:
信用衍生工具 信用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程鹏 吴冲锋 陈江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永军 丁守海 刘晔
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在经济下行期面临诸多挑战,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可以有效减缓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承担,降低中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累积,有效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中国金融市场快速深化,法规逐步健全,为发展信用衍生工具提供了有利条件,立足现实,审慎稳妥发展信用衍生品,是中国当前纾解金融体系信用风险的有效途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永军 丁守海 刘晔
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在经济下行期面临诸多挑战,利用信用衍生工具可以有效减缓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承担,降低中国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累积,有效维护金融体系稳定。中国金融市场快速深化,法规逐步健全,为发展信用衍生工具提供了有利条件,立足现实,审慎稳妥发展信用衍生品,是中国当前纾解金融体系信用风险的有效途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魏荣 魏婧
本文介绍了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信用衍生产品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以及信用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关键词:
风险管理 信用风险 信用衍生产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清河
信用衍生产品作为金融市场分散和转移信贷风险的创新工具,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和成功实践,但信用衍生产品在大大提升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因此,本文分析比较了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法,在论述信用衍生产品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互动效应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用衍生产品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南汉馨
近20年来,风险计量领域最主要的进展就是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模型体系,目前正式对外公布、有影响力的信用风险量化模型主要有四个,特点各异,且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佶
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概述及现状(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涵义和特征所谓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从狭义上讲,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借款协议致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实际上是违约风险。从广义上说,信用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可测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银行在信贷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经营实际结果与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罗真
本文在对国外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进行详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其在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适用性,以及我国运用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现实选择,并提出相关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 管理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云 李秀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树红 王善民
本文从外部环境和内部管理机制两方面讨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因素,分析目前国际上主要的风险管理模型,研究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资产VaR 违约概率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谢清河
信用衍生产品(Credit Derivative)是一种使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类型中分离出来,并从一方转让给另一方的金融合约,是一种新的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目前主要有两种分类:一类是根据信用风险保护买方是否获得了相应的融资,分为融资性和非融资性信用衍生产品;另一类是根据基础资产所涉及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卫兵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传统的信用风险评价方法,就其在中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决策中的运用现状进行了回顾,分析了这种方法在中国的商业银行信贷决策运用中的特点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改进的信贷风险决策评价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布慧敏
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风险,商业银行的信用评价工作直接关系着银行经营的成败。本文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基于AHP的分析框架建立商业银行的信用评分模型,以期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度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
信用度量 评估模型 层次分析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鑫
信用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分析了信用风险量化管理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运用VaR计算方法来预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思路,最后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量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