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71)
2023(8288)
2022(7264)
2021(6765)
2020(5978)
2019(14018)
2018(13927)
2017(27625)
2016(14957)
2015(17353)
2014(16842)
2013(16923)
2012(15648)
2011(14136)
2010(14282)
2009(13102)
2008(12659)
2007(11057)
2006(9637)
2005(8385)
作者
(43839)
(36372)
(36358)
(34374)
(23729)
(17788)
(16487)
(14291)
(14238)
(13221)
(12762)
(12408)
(11827)
(11672)
(11480)
(11443)
(10846)
(10833)
(10682)
(10634)
(9274)
(9117)
(8996)
(8526)
(8186)
(8162)
(8126)
(8070)
(7506)
(7278)
学科
(64885)
经济(64815)
管理(41585)
(39467)
方法(36685)
数学(33868)
数学方法(33310)
(32727)
企业(32727)
(15645)
(15063)
中国(14442)
地方(12823)
(12058)
(11847)
业经(11846)
(11093)
贸易(11086)
理论(10723)
(10699)
农业(10502)
(9538)
财务(9508)
财务管理(9481)
企业财务(8979)
技术(8849)
(8806)
金融(8804)
(8680)
银行(8650)
机构
大学(212535)
学院(210150)
(83662)
经济(81692)
管理(81312)
理学(70967)
理学院(70174)
研究(69897)
管理学(68528)
管理学院(68160)
中国(52469)
(45357)
科学(43432)
(37843)
(37580)
(34817)
业大(33703)
中心(32796)
(32441)
研究所(31675)
财经(30376)
农业(29877)
北京(28252)
(27659)
(26909)
师范(26532)
(26043)
经济学(26010)
(25682)
经济学院(23558)
基金
项目(145877)
科学(114707)
基金(106357)
研究(102764)
(93672)
国家(92943)
科学基金(80018)
社会(63996)
社会科(60666)
社会科学(60647)
(58099)
基金项目(55770)
自然(54638)
自然科(53438)
自然科学(53423)
自然科学基金(52480)
教育(50202)
(49317)
资助(46184)
编号(40913)
重点(33161)
成果(32553)
(32546)
(30586)
(30537)
课题(29623)
科研(28648)
创新(28479)
教育部(28042)
大学(27893)
期刊
(86896)
经济(86896)
研究(60683)
中国(42947)
学报(35077)
(32455)
科学(31462)
管理(29328)
(29020)
大学(26817)
教育(26592)
学学(25116)
农业(22056)
(19995)
金融(19995)
技术(19680)
财经(15275)
经济研究(14119)
业经(13419)
(13002)
(12788)
统计(12153)
问题(11324)
(10893)
技术经济(10311)
(9952)
决策(9886)
理论(9069)
图书(9067)
科技(9056)
共检索到3060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罗然然  
近年来,数量分析技术在信用分析领域的运用得到极大发展,特别是在信用衍生品风险度量、资产定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雷曼兄弟公司以先进的信用衍生品模型分析技术著称,但其9月15日倒闭前,模型工具并未起到应有的预测作用,信用衍生品的损失远超预期,是除次级债巨额损失、过高的交易杠杆率、市场信心低迷造成流动性紧张等因素外,导致其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结合信用衍生品模型在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事件中的失灵,可以看出其风险建模的思路,以及其中的一些缺陷。一、雷曼公司信用衍生品风险模型的特征在雷曼兄弟公司此前公布的《信用衍生品指导》等针对客户的业务指南中,有近一半的篇幅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史永东  武军伟  
信用衍生品是有效分散、转移以及对冲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2007年以来,全面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导致了金融资产价格的急剧下跌,致使现有的信用衍生品定价模型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如何假设基础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动过程,进而对信用衍生品进行准确定价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本文假设资产服从Variance Gamma过程,利用Levy Copula直接将资产的跳跃进行关联,对组合信用衍生品进行定价。蒙特卡罗模拟结果显示,本文模型可以很好地对不同的参数设置下的组合信用衍生品进行定价。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郑胜寒  章颖薇  
本文结合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案,对衍生金融工具是否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了分析,提出可以将"能以公允价值合理计量"为标准,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品种进行限制,以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并且对完善我国会计准则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晋渝  孙立  李冬来  刘斌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提出最谨慎原则,针对违约数据较少的信用资产估值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引入最谨慎原则估计违约率,采用资产价值波动过程,假设损失程度服从β分布,构建了适合我国市场的信用衍生品定价模型,处理低违约资产的信用风险估值问题。本文用我国债券市场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结果较为稳健,能合理反映信用衍生品的信用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史永东  武军伟  
信用衍生产品是有效分散、转移以及对冲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2008年,全面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了严重的违约集聚现象,致使现有的信用衍生品定价模型面临极大的挑战,如何对信用衍生品进行准确定价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为了更好地描述这种现象,本文利用Levy过程刻画违约密度的跳跃结构,构建了一种更为一般的仿射跳跃模型。对于组合信用衍生品定价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与传统的定价模型相比,这种结构可以很好地描述违约的集聚现象。文章最后给出了该模型的扩展方向。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永  夏敏  梁力铭  
天气衍生品(Weather Derivatives)作为一项国外金融创新产品,为天气风险管理和转移提供了新途径,其中产品定价是该领域研究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以O-U模型为基础,采用时间序列建模方法,分析了上海1951~2010年气温的动态变化,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并检验了模型预测精确度。研究结果表明:O-U模型与时间序列建模相结合方法能够提高气温变动预测精确度,进而借助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可以完成对天气期权产品的合理定价。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亚茹  
本文以O-U均值回复模型为基础,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从北到南依次选取了哈尔滨、北京、郑州、上海和广州五个城市作为气温衍生品发展的试点城市,收集五个城市1951-2017年的日平均温度数据来估计O-U模型的参数,并分析计算了不同气温指数的预测误差,采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气温衍生品进行定价。结果表明:O-U模型对气温季节指数的预测精度较好,而且不同月份的月度指数的预测精度偏差较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承  郭黄斌  崔小勇  
利率衍生品发展迅速,是当今国际金融市场上交易最为活跃、流动性最强的金融工具之一。但相比于权益类及外汇类衍生品而言,利率衍生品的结构要复杂很多,估值也要困难得多。因此,对许多利率衍生品的估值而言,有必要开发出描述整个收益率曲线概率行为的模型。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实现了LIBOR在定价利率上限中的应用。在LIBOR市场模型参数的校准基础上,本研究首先得到了远期利率的瞬时波动率,然后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法与构建二叉树的方法对利率上限进行定价,并且将定价结果与Black模型的定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闯洋  
文章以BDT模型和Hull-White模型为框架,构建了利率衍生品定价的动态利率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对我国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的债券进行实证,发现银行间市场债券定价的相对误差波动总体高于交易所市场,而采用Hull-White模型的定价效果要优于BDT模型。然后,采用Hull-White模型对可回售债券定价进行实证,证实了国内债券市场发行的可回售债券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趋于合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晶  
文章以天气衍生品市场为前提,提出了基于温度动态过程的天气衍生品的定价模型。根据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发布的北京日均气温数据,对温度过程进行统计模拟。在温度动态过程中引入了风险的市场价格的思想,推出温度指数所遵循的随机微分方程,最终得到以HDD指数为标的资产的期权定价的偏微分方程和有限差分法的数值结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聂亦慧  
文章考虑产品期限、市场利率和信用等级三个因素,构建OTC金融衍生品的测控模型,同时利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进行压力测试。结果表明:收益利差受产品期限、市场风险和信用状况的影响,呈非线性变化;在极端情况下,市场利率影响长期收益要比短期收益大,收益利差随期限延长而变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琰  
文章在考虑信用状况和基准利率的影响下,通过当期收益率对产品期限、基准利率和信用等级等进行逐步线性回归,建立了OTC金融衍生品的复合因子定价模型,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复合因子定价模型根据产品期限、利率和信用状况的不同,当期收益率呈非线性变化,主要原因是由于信用状况与产品期限、基准利率三者存在相互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潘慧峰  边江泽  张艾颖  
随着场外衍生品的日益复杂化,定价的模型风险越来越受到重视。标的资产随机过程的设定是衍生品定价的关键环节,但随机过程选择与估计样本选择尚无公认的标准,这成为衍生品定价模型风险的主要来源。本文以中信泰富杠杆式外汇合约为例,根据已有文献选择了几何布朗运动、OU过程、Schwartz单因素模型来描述汇率走势,运用不同区间和频率的样本估计这3个随机过程的参数,进一步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得到此合约的价格分布,使用业界普遍使用的"最坏情况"指标来度量买卖双方承担的模型风险。实证结果表明,随机过程设定导致的模型风险显著存在,模型风险会随着随机过程与估计样本的变化而变化,衍生品买卖双方的模型风险呈现非对称性特征,买方承担的模型风险显著高于卖方,这反映了模型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及非专业买方参与场外复杂衍生品交易时的困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田超  隋立祖  
金融衍生品创新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最大的革命。本文通过对金融衍生品创新与金融创新的对比分析,从全新的视角对金融衍生品创新的生产函数重新进行考察,建立了生产函数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发展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创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灏  丁宏  
金融衍生品创新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领域最大的革命。本文通过对金融衍生品创新的分析,从全新的视角对金融衍生品创新的生产函数重新进行考察,建立了生产函数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发展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创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