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90)
- 2023(3344)
- 2022(2872)
- 2021(2624)
- 2020(2278)
- 2019(5184)
- 2018(5154)
- 2017(10082)
- 2016(5509)
- 2015(5976)
- 2014(5831)
- 2013(5804)
- 2012(5448)
- 2011(5052)
- 2010(5280)
- 2009(4724)
- 2008(4932)
- 2007(4370)
- 2006(4031)
- 2005(3609)
- 学科
- 济(20289)
- 经济(20260)
- 业(17807)
- 管理(16774)
- 企(12543)
- 企业(12543)
- 农(10614)
- 方法(10085)
- 数学(8778)
- 数学方法(8664)
- 贸(7357)
- 贸易(7354)
- 易(7195)
- 银(7116)
- 银行(7102)
- 制(6990)
- 行(6832)
- 融(5944)
- 金融(5943)
- 财(5557)
- 学(5073)
- 业经(5052)
- 产品(5050)
- 农业(4839)
- 市场(4618)
- 中国(4519)
- 体(4452)
- 体制(3774)
- 生产(3759)
- 农产(3735)
- 机构
- 学院(80257)
- 大学(80077)
- 济(33789)
- 经济(33136)
- 管理(30710)
- 研究(28231)
- 理学(26402)
- 理学院(26085)
- 管理学(25595)
- 管理学院(25460)
- 中国(24566)
- 农(18493)
- 科学(17869)
- 京(17222)
- 财(15849)
- 所(15194)
- 农业(14694)
- 研究所(13962)
- 业大(13883)
- 中心(13814)
- 江(12791)
- 财经(12688)
- 经(11575)
- 北京(10540)
- 经济学(10394)
- 院(9978)
- 范(9971)
- 州(9886)
- 师范(9845)
- 财经大学(9576)
- 基金
- 项目(54130)
- 科学(42861)
- 基金(40850)
- 研究(37304)
- 家(36908)
- 国家(36662)
- 科学基金(30769)
- 社会(24189)
- 社会科(22973)
- 社会科学(22966)
- 基金项目(21349)
- 自然(20884)
- 自然科(20454)
- 自然科学(20447)
- 省(20237)
- 自然科学基金(20125)
- 划(17618)
- 资助(17002)
- 教育(16644)
- 编号(14208)
- 部(12511)
- 重点(12412)
- 发(11371)
- 成果(11252)
- 创(11099)
- 科研(10607)
- 创新(10533)
- 教育部(10381)
- 国家社会(10352)
- 计划(10316)
共检索到120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京阳
本文分析了德国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两个主要市场,即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与斯图加特欧洲权证交易所(EUWAX)的基本情况及金融衍生产品的分类,详细阐述了德国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体系,并与中国的监管体系进行了对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晟
雷曼兄弟宣布申请破产保护成为次贷危机演化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暴露出以CDS为代表的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巨大风险。本文在回顾上述事件及其相关背景的基础上,着重介绍和探讨了当前有关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清算机制安排以及监管方面的最新演变及其应该注意的问题,同时提出借鉴国际经验,发展与规范我国场外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相关启示。
关键词:
场外金融衍生产品 清算 监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赖劲宇
信用衍生品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在本轮次贷危机中,它暴露出一系列监管问题。本文系统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的合约特性,进而指出在我国发展该产品时,应该坚持现行的政府监管和市场自律监管相结合的模式。2007年,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的成立和《中国银行间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的出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信用衍生品在我国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这仅为其发展做了基础性的铺垫,实践中推广这类金融产品还需要更加完善的自律监管、标准文本适用、信息披露和中介机构管理等制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翀 谭燕芝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田晓军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衍生产品市场正日益成为现代金融业的主旋律。但直到90年代初期,衍生产品的交易与创新都仅限于市场风险,金融业的最大风险领域———信用风险,尚未被衍生产品开拓。如今,信用风险管理的新工具———信用衍生产品(CreditDerivati...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蹇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并且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引起全球股价、大宗商品的价格和主要货币汇率等剧烈变动。进入2009年,金融危机对工业、制造业的影响也日益明显。金融危机如此广泛且迅速地蔓延也正说明了经济全球化已经进入了金融全球化的这一高级阶段。而从危机的开始到进一步发展,都与曾经在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推进器这一角色的金融衍生产品脱不了干系。加强金融衍生品的法律监管,是金融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衍生产品 金融监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玉莲
本文认为电子交易系统的发展对传统以交易所和交易经纪商为主的监管模式提出了挑战,并引发出诸如公平性审核等许多新的监管问题,这对监管者的能力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金融产品和金融市场创新将加速进行。我们在电子交易系统的开发运用中,应注意传统监管模式的制度缺陷,对金融衍生产品电子化交易设立最低的监管标准和灵活的监管框架,根据电子交易系统所提供服务的功能对其市场性质进行具体界定和分类监管,以应对可能产生的风险和出现的监管真空。
关键词:
金融衍生产品 电子交易 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宋连 王大贤
场外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潜藏较高的系统风险。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和规范,将会引发经济动荡。本文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分析了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监管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保持金融市场健康运行。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场外金融衍生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勇
英国在近几年加强了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监管并且成效显著,形成了更趋统一的监管模式,英国金融服务局进一步规范了对金融衍生产品长期投资性帐户以及交易性帐户的处理规程等。这些经验对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及其监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征信
[作者]
殷林森 汤偲仪
信用衍生品是商业银行转移信用风险的重要风险管理工具,但在信用风险转移过程中易导致商业银行弱化贷款审查监督力度,形成道德风险。通过构建商业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与商业银行道德风险行为间的博弈均衡状态以及影响该状态的因素,建议监管机构应加大对商业银行道德风险行为的惩罚力度,并视商业银行道德风险行为产生超额收益的大小合理调整其监管频次。
关键词:
信用衍生品 博弈均衡 金融监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胜 朱新蓉
在信用衍生工具交易中,信用保护购买者在降低信用风险的同时会增加流动性风险、定价风险等多种风险以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的巨大风险,随时可能造成金融机构危机,或者破产而导致金融恐慌。当前信用衍生品的市场统一监管模式应是中间型监管模式,即以政府的行政监管和交易市场的自我监管相结合的形式。信用衍生工具的监管主要问题是信用事件的界定、资本保证金要求及监管归类问题。建立中国信用衍生工具监管体系应从加强相关的立法工作、市场准入监管和资本监管、完善信息披露内容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信用衍生品 监管模式 监管体系 金融风险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黄红升
0年代,随着布雷顿森林体制的崩溃,各国汇率、利率出现剧烈波动,国际贸易、信贷、投资方面的风险不断增加,从而激发了风险领域的金融创新。衍生金融产品应运而生并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业务种类与交易量持续高速增长。世界各国金融机构纷纷利用衍生交易来达到资产的保...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世斌 胡兆峰
在美国金融危机中,信用衍生工具曾经扮演着扩大和传递风险的作用。因此,如何借鉴美国对信用衍生工具的认识和监管,将对我国在"规范"中发展信用衍生工具市场具有重大借鉴意义。
关键词:
信用衍生工具 中央清算 监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屠新曙 林欣
本文首先介绍了信用风险管理的传统方法和度量手段及影响,然后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引出信用衍生产品。信用衍生产品主要通过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出来,转嫁其他机构以达到降低自身的风险的暴露水平,然后在系统地分析各种主要的信用衍生产品的基本原理之上,分析了利用信用衍生产品管理信用风险并说明了意义所在,最后对如何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应用它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信用衍生产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