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39)
- 2023(6623)
- 2022(6003)
- 2021(5474)
- 2020(4951)
- 2019(11742)
- 2018(11624)
- 2017(23509)
- 2016(12864)
- 2015(14599)
- 2014(14959)
- 2013(15186)
- 2012(14100)
- 2011(12981)
- 2010(13098)
- 2009(12368)
- 2008(12567)
- 2007(11407)
- 2006(9759)
- 2005(8766)
- 学科
- 济(58776)
- 经济(58728)
- 业(40920)
- 管理(39742)
- 企(32407)
- 企业(32407)
- 方法(32193)
- 数学(28759)
- 数学方法(28568)
- 农(18743)
- 财(15101)
- 贸(14369)
- 贸易(14366)
- 易(13974)
- 中国(12298)
- 学(11597)
- 业经(11166)
- 农业(10563)
- 制(10398)
- 务(10061)
- 财务(10048)
- 地方(10022)
- 财务管理(10022)
- 企业财务(9542)
- 银(9050)
- 银行(9025)
- 行(8513)
- 和(8490)
- 融(8341)
- 金融(8339)
- 机构
- 大学(194301)
- 学院(193820)
- 济(83537)
- 经济(81857)
- 管理(77828)
- 理学(67784)
- 理学院(67077)
- 管理学(66002)
- 管理学院(65665)
- 研究(61833)
- 中国(48500)
- 京(39950)
- 科学(37879)
- 财(36914)
- 农(36504)
- 所(32217)
- 业大(30716)
- 财经(30118)
- 中心(29889)
- 研究所(29219)
- 农业(28955)
- 江(28562)
- 经(27269)
- 经济学(25769)
- 北京(24939)
- 范(23690)
- 师范(23469)
- 经济学院(23433)
- 州(22711)
- 财经大学(22310)
- 基金
- 项目(126931)
- 科学(100025)
- 基金(93577)
- 研究(89958)
- 家(81481)
- 国家(80825)
- 科学基金(69210)
- 社会(57650)
- 社会科(54696)
- 社会科学(54676)
- 基金项目(49873)
- 省(49170)
- 自然(46002)
- 自然科(44987)
- 自然科学(44974)
- 自然科学基金(44237)
- 教育(41726)
- 划(41470)
- 资助(39306)
- 编号(36379)
- 部(29110)
- 成果(28722)
- 重点(28169)
- 发(26684)
- 创(26001)
- 教育部(24915)
- 科研(24904)
- 创新(24364)
- 人文(24343)
- 课题(24190)
共检索到276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殷林森
基于信用衍生产品交易者之间复杂的契约关系,从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学视角分析信用衍生产品交易者之间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行为,揭示信用衍生产品在分离、管理信用风险过程中对交易者造成的一些影响。据此提出增强信用风险的分离与管理能力、大力培育信用风险接收机构和转出机构、强力约束信贷市场借款企业等对策,为发展我国信用衍生产品提供契约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
信用衍生产品 交易者 商业银行 契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敏
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在我国起步较晚,并缺少规范化、系统化的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于今年3月1日发布的《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为金融衍生产品的规范发展铺平了道路。本文简述了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现状,分析了国内对该产品的市场需求,提出了我国开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的对策。
关键词:
金融衍生品 作用分析 风险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屠新曙 林欣
本文首先介绍了信用风险管理的传统方法和度量手段及影响,然后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引出信用衍生产品。信用衍生产品主要通过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出来,转嫁其他机构以达到降低自身的风险的暴露水平,然后在系统地分析各种主要的信用衍生产品的基本原理之上,分析了利用信用衍生产品管理信用风险并说明了意义所在,最后对如何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应用它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 信用衍生产品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春勋 罗渝华
龙头企业与农户间的农产品交易本质上属于长期合作关系,双方有效合作的基础是能够为合作双方提供长期有效的激励、降低违约风险的可自我实施契约。在界定农产品交易平稳关系契约的基础上,对在农户存在专用投资、龙头企业具有全部事后谈判力量的情形下,农产品交易最优平稳关系契约的可能形式进行分析,结论表明:最优平稳关系契约形式与双方的贴现因子、双方持续合作的概率、农户的事前和事后保留收益有关;最优的激励计划严格依赖于龙头企业承诺向农户的支付与农户的事前保留效用及事后保留效用之间的对比关系,这种对比关系使农产品交易关系契约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现宗 周茹
高校预算管理是通过契约关系,将各预算责任主体的目标整合到高校发展目标中的管控工具。在结合目标管理理论、责任考核理论、激励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分析高校预算管理中为何存在契约关系、存在哪些契约关系以及各种契约关系对预算管理的影响及作用如何。研究发现,在高校预算管理过程中理顺并建立好相应的契约关系,将有利于正确界定各预算责任主体权、责、利的边界,消除预算管理中的各种"信息壁垒",提高预算管理效率和效果,更好地发挥预算管理对高校教育科研事业发展的牵引作用。因此,建议在高校预算管理中健全外部强制性契约关系,在高校预算编制流程中落实契约关系,在预算执行环节强化契约关系,在预算考核环节嵌入恰当的契约关系。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伊丽莎白·勒德鲁特 克里斯蒂安·阿佩 王晓光 卢向前
文章讨论了OTC衍生品的主要特点及其与交易后处理的联系,回顾了信用衍生品与其它衍生品合约中确认积压和未通知的更新交易所带来的问题,并介绍了市场上交易后服务的近期发展,如考虑中央对手方机制、数据仓库或者多边终结之类的多边元素如何能够改进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流管理。
关键词:
交易后处理 确认积压 集中信息存放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田晓军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衍生产品市场正日益成为现代金融业的主旋律。但直到90年代初期,衍生产品的交易与创新都仅限于市场风险,金融业的最大风险领域———信用风险,尚未被衍生产品开拓。如今,信用风险管理的新工具———信用衍生产品(CreditDerivati...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陶伟
影响信用风险大小的主要因素包括违约概率、信用暴露值以及违约损失率。传统信用风险管理大多着重于这三大因素的事前管理(如资信评级、信贷额度控制)与事后管理(如计提准备、催收)。但随着金融工程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开始借助信用衍生产品来管理信用风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仝宜
信用衍生产品的定价问题是其发展的瓶颈。本文详细分析了三种定价模型:结构模型、信用等级模型和信用价差模型,同时,对各个模型进行了检验和有效性比较,以期为信用衍生产品定价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关键词:
信用衍生产品 定价 模型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梅明华
本文结合信用衍生产品与保证、保险以及银行风险参贷业务的比较,细致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的法律性质,并就我国商业银行参与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应注意的法律问题进深入探讨。本文认为:信用衍生产品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及缓释银行监管资本要求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我国有必要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为发展我国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市场创造良好的法律监管环境及市场环境;商业银行在参与信用衍生产品交易市场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范信用衍生产品交易中存在的法律风险。本文还就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衍生产品交易中如何合理参照适用ISDA制定的标准文件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娟 赵曙明
本文基于心理资本的相关研究,以企业中层管理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管理者心理资本与个人绩效的相关性,分析了心理契约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心理资本及其四个子维度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恢复力均对绩效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心理契约在心理资本对个人绩效的积极作用中也起到调节作用。因此,在组织中实现良好的心理契约状态,并且积极地开发员工的心理资本,将有助于提高个人及组织的整体绩效。
关键词:
心理资本 心理契约 个人绩效 调节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