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70)
- 2023(7501)
- 2022(6102)
- 2021(5839)
- 2020(4845)
- 2019(11206)
- 2018(10818)
- 2017(20498)
- 2016(10641)
- 2015(11787)
- 2014(11490)
- 2013(11236)
- 2012(10412)
- 2011(9625)
- 2010(9723)
- 2009(9547)
- 2008(8543)
- 2007(7261)
- 2006(6851)
- 2005(6561)
- 学科
- 济(44996)
- 经济(44943)
- 融(26549)
- 金融(26549)
- 管理(25837)
- 业(25831)
- 银(24393)
- 银行(24393)
- 中国(23771)
- 行(23766)
- 企(21407)
- 企业(21407)
- 方法(17854)
- 数学(16461)
- 数学方法(16396)
- 制(15604)
- 财(13875)
- 贸(11933)
- 贸易(11918)
- 易(11766)
- 中国金融(11342)
- 农(11184)
- 业经(10088)
- 体(10029)
- 体制(8766)
- 地方(8543)
- 务(8021)
- 财务(8007)
- 财务管理(7991)
- 企业财务(7726)
- 机构
- 大学(142871)
- 学院(140524)
- 济(73930)
- 经济(72807)
- 研究(56010)
- 中国(53838)
- 管理(50391)
- 理学(42287)
- 理学院(41830)
- 管理学(41405)
- 管理学院(41130)
- 财(35954)
- 京(30892)
- 财经(27777)
- 科学(27317)
- 所(27164)
- 中心(27149)
- 经济学(25911)
- 经(25620)
- 研究所(24412)
- 经济学院(23337)
- 融(21601)
- 金融(21253)
- 财经大学(21058)
- 银(20895)
- 北京(20880)
- 银行(20134)
- 院(19791)
- 江(19369)
- 人民(19332)
- 基金
- 项目(87752)
- 科学(70629)
- 研究(68258)
- 基金(67240)
- 家(57771)
- 国家(57352)
- 科学基金(49017)
- 社会(47182)
- 社会科(45034)
- 社会科学(45027)
- 基金项目(33963)
- 教育(30768)
- 省(29446)
- 资助(28164)
- 自然(27855)
- 自然科(27259)
- 自然科学(27254)
- 自然科学基金(26846)
- 划(25881)
- 编号(25608)
- 成果(22064)
- 部(21909)
- 国家社会(21589)
- 中国(21578)
- 重点(20218)
- 发(19722)
- 教育部(19710)
- 创(18944)
- 性(18887)
- 制(18288)
共检索到236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雷 曹永锋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社会整体信用情况严重缺失,企业与银行之间陷入信任危机,证券信用诚信意识淡薄,诚信度不高,保险信用不规范,金融租赁欠租现象普遍,存在着严重的信用危机。我国应建立健全金融评估体系,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国家有关部委及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共同参与,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听证会制度、公示制度等;同时建立借款人资信评估机制,设立民办公助的信用调查机构,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行为进行商业性的信用调查服务,制定银行对借款企业会计报告审核的常规性行为规范,及早发现借款人的不良信用行为,形成示警制度。
关键词:
信用体系 信用缺失 金融评估 评估体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侯慧君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有效的信用制度,对于保障市场经济规律作用正常发挥是至关重要的。我国的市场信用制度不健全,信用缺失现象非常严重,对金融业产生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加强对金融信用的监管问题研究非常必要。
关键词:
信用制度 资信评估 金融监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磊
目前我国金融信用缺失已成为金融行业备受关注的问题,其所导致的金融信用危机是社会伦理危机的一种表现。本文尝试从经济伦理角度解读这一现象,并从社会伦理制度建设、政府监管等方面阐述应对方法。
关键词:
金融业 经济伦理 信用缺失 伦理文化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筱君 王蓉
农村金融出现农民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两难"局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信用缺失。本文在法律语境下分析了如何理解信用的含义,如何应对信用缺失,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法律语境 农村金融 信用缺失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燕 李晏墅 李勇
目前,金融信用缺失问题正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本文从信息经济学角度,运用博弈论分析工具,揭示出金融契约难以执行的原因在于缺乏信用,这与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有关;同时指出,缓解信息不对称、治理金融信用缺失的有效制度安排是建立声誉机制。具体措施包括:完善资信评级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激励与惩罚机制以培育企业声誉资本等。
关键词:
金融信用 契约 合作博弈 声誉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苏存
本文针对当前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出现的信用缺失现象进行了社会学分析,从体制转型中的信用机制缺陷和政府缺陷角度进行诠释,由此研究了信用缺失在区域经济发展、金融风险、国家产业竞争力、市场效率、中小企业融资和政府公信力等层次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用 信用机制 政府行为 金融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谢平 邹传伟
作者认为2013~2020年的中国金融改革应遵循5项原则: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高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效率,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提高金融对外开放水平,改进金融监管;包括12个重点领域: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证券市场和证券公司改革,保险业改革,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改善小企业金融服务,外汇储备管理的理论逻辑,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推进汇率市场化,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存款保险机制,加强金融监管。书中以上述12个重点领域为经,以5项原则为纬,对中国金融改革的思路进行了详尽论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尚进
金融改革要成功,需要重视配套改革,关注金融改革的顺序;用风险倒逼改革,需要注意前提条件;汇率市场化目的是为了避免出现持续的实际汇率高估的风险中国现阶段的金融改革有五个要点。第一,金融改革要成功,不能只谈金融改革,而要重视配套改革。第二,在经济新常态下,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金融及其配套改革是一个重要的途径。第三,要避免金融危机,需要关注金融改革的顺序。第四,如果要打乱改革顺序,用风险倒逼改革,需要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陆世敏
第一部分以金融改革主导思想的变化为标准,把新中国50 年金融改革划分为三个时期,并对各个时期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的回顾。第二部分阐述了我国50 年金融改革的主要经验。最后对我国21 世纪金融改革进行了展望,并就改革的方向、目标,改革的动力和改革的主要内容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佩真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就和展望王佩真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成效举世瞩目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也是经济改革的推动力。总设计师邓小平曾说过:“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盘棋活,全盘皆活”。(《邓小平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守仁
金融体制改革波及到经济领域的各个层面,为各界人士所关注。我国下一步的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独立的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调控体系;健全和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金融市场体系。本期发表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体制改革司张守仁司长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展望》一文,对此有较全面的阐述,经济界读者均可从中获益。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巴曙松 韩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桂堂 闫盼盼 董薇薇
随着农村经济的变迁,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有效供给不是随之增长,反而趋于相对萎缩的态势,说明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依然存在缺陷,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从制度层面分析,强制性制度变迁与单纯性机构扩张是其与农村经济发展体系不适应的主要原因,改革深化路径应当是功能优先与协同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制度缺陷 制度变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