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18)
- 2023(8683)
- 2022(7408)
- 2021(7021)
- 2020(5977)
- 2019(13560)
- 2018(14126)
- 2017(27194)
- 2016(15079)
- 2015(16796)
- 2014(17281)
- 2013(16747)
- 2012(15610)
- 2011(14240)
- 2010(14711)
- 2009(14148)
- 2008(13983)
- 2007(12802)
- 2006(11751)
- 2005(11125)
- 学科
- 济(55364)
- 经济(55269)
- 管理(45600)
- 业(40081)
- 企(33424)
- 企业(33424)
- 制(21814)
- 中国(19576)
- 方法(19092)
- 财(18704)
- 农(16731)
- 体(16290)
- 数学(16281)
- 数学方法(16126)
- 银(14491)
- 银行(14471)
- 行(13933)
- 业经(13379)
- 融(12267)
- 金融(12260)
- 体制(11768)
- 贸(10976)
- 贸易(10966)
- 易(10672)
- 度(10391)
- 制度(10390)
- 学(10154)
- 务(10042)
- 财务(10011)
- 财务管理(9979)
- 机构
- 大学(209282)
- 学院(208848)
- 济(87970)
- 经济(85871)
- 管理(75520)
- 研究(74099)
- 理学(62672)
- 理学院(62008)
- 管理学(61120)
- 管理学院(60719)
- 中国(60556)
- 财(48974)
- 京(45351)
- 科学(40613)
- 所(37439)
- 财经(36059)
- 江(34559)
- 中心(33875)
- 农(33396)
- 研究所(32789)
- 经(32414)
- 北京(29540)
- 业大(27147)
- 院(27138)
- 范(27064)
- 州(26947)
- 经济学(26889)
- 师范(26775)
- 财经大学(26441)
- 农业(25493)
- 基金
- 项目(124655)
- 研究(97370)
- 科学(97125)
- 基金(87983)
- 家(75465)
- 国家(74803)
- 科学基金(62862)
- 社会(60791)
- 社会科(57458)
- 社会科学(57449)
- 省(48818)
- 教育(46148)
- 基金项目(45551)
- 编号(41317)
- 划(40988)
- 自然(37399)
- 成果(36814)
- 自然科(36442)
- 自然科学(36430)
- 资助(35888)
- 自然科学基金(35780)
- 课题(30159)
- 制(29428)
- 部(29022)
- 重点(28261)
- 发(26847)
- 性(26395)
- 创(26042)
- 项目编号(25148)
- 教育部(25119)
共检索到347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良芳
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着很大比重的低收入阶层和弱者群体,其国情决定了必须发展合作金融、合作经济。要明确信用社先立法后规范的发展思路,以法确定合作金融系非盈利性的金融服务组织,是公益法人、免税团体,必须按照合作制原则进行组织和管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雨舟 张翔 徐书杰
农村信用社合作制改革需解决以下问题:1.确立为“三农”服务的方向;2.政策扶持;3.完善经营机制;4.加快立法;5.完善组织体系。
关键词:
合作制 农村信用社 市场定位 经营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钟钦 冯赫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雷
从1984年开始,按照国务院105号文件的规定,以恢复合作金融的本来面目为目标的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进行至今已将近九年了。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也经过很多波折,各方面对改革的认识有很大分歧。在经过九年的改革后,很多同志对改革的目标不是更加清晰,而是日渐模糊了;改革的意志不是更加集中和奋发,而是逐渐分散和淡薄了;近二、三年,信用社改革徘徊不前,某些方面甚至出现倒退的现象,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情况。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争社
改革后,省级政府成为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主体,承担对其的依法管理职能、行业管理职能和金融风险处置责任,但中央政府仍掌握金融监管职能,导致省级政府履行职能尤其是金融风险处置责任缺乏有力手段,产生了履职中的权责配置错位问题,由此造成了管理体制向改革前复归等问题。深化改革的方向是,中央政府将金融监管职能下放省级政府,并建立分别由省级金融服务办公室、省级金融监管机构、省级联社依次履行对农村信用社依法管理职能、金融监管职能、行业管理职能的格局,以理顺权责关系,促进实现管理体制改革目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穆争社 蓝虹
改革后,省级政府成为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主体,承担对其的依法管理职能、行业管理职能和金融风险处置责任,但金融监管职能仍由中国银监会履行,导致省级政府缺乏履行金融风险处置责任的手段,产生了履职中的权责配置错位问题;同时,金融风险处置资金主要依靠中央银行紧急贷款,易于造成省级政府承担的金融风险处置责任虚拟化;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产生了管理体制向改革前复归。深化改革的方向是,中央政府将金融监管职能下放省级政府,并建立在省级政府统一领导下,分别由省级金融服务办公室、省级金融监管机构、省级联社依次履行对农村信用社依法管理职能、金融监管职能、行业管理职能的格局,以理顺权责关系;同时,以省级政府为出资主体建立金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信用社体制改革宁波8年试点调研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分行课题组一、描述与判断1987年宁波市进行了三种不同模式的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一是在鄞县进行了与农业银行脱钩建立股份制县联社的试点;二是在余姚等市(县)进行了继续在农行领导下建立股份制经营型县(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联苗 李怡农
把信用社办成真正起民间借贷作用的合作金融组织,是信用社改革的最终目标,也是进行信用社改革所应遵循的基本方向。几年来,围绕着恢复信用社的“三性”(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信用社的体制改革,迄今为止,并没有取得什么突破性的进展。现在,我们就如何才能把信用社的体制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这个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与同志们商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齐心
目前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模式与“三性”存在着矛盾,其自身经营错位。应建立农村信用社两级法人体制,解决政策上的历史欠账,信用社自身要端正经营方向,加强内部管理,建立新型运行机制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体制改革 经营方向 运行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曾义瑞 郭荫才 李惠连
(一) 改革信用社体制,势在必行建国以来,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各级党政和国家银行领导下,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金融政策,积极开展农村信贷业务,在解决社员生产生活困难,支持农业发展,打击高利贷活动,活跃农村经济中,都发挥了重要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平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村信用社改革在体制上、政策上深层次的问题依然突出。为此,要明确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总体目标,加快建立农村信用社自律组织,有效解决信用社的历史包袱,并对其实行保护扶持政策,为农村信用社创造宽松的经营环境。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管理体制 支农贷款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贵珍 董俊奎
经济联合社是我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它的出现给信用社的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信用社如何配合经联社的经济活动来推动自己的业务活动,在促进经济联合社发展的同时,实现自己的改革等等。现结合我省一年来的信用社改革的实践,谈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蔡友才
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农村信用社60年体制变迁过程,总结了改革发展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目前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最新争论,提出了以地(市)为单位组建农村商业银行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体制改革 反思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树旺 成金华
(一)对既有改革思路的评价 农村信用社作为一类特殊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其风险程度的严重性和相关利益群体(农民)问题的敏感性,已经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最新一轮的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始于1996年,概括地讲,大致经历了行社脱钩、规范化改革、设立市(地)或省级联合社、实行省级统一法人以及目前正在试点的组建农村商业银行等5个主要阶段。顺着这一改革脉络,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一种以合作制为导向的改革思路。可以说,合作制既是我国政府主导型的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前提,也是归宿。由于农村信用社最初是按照合作制原则设计的,因此,完善合作制从理论上讲是符合其必然逻辑的。客观地讲,这些改革尝...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孝洲
一、“三性”成为形式主义的原因。农村信用合作社(下简称信用社)的改革始于坚持合作金融方向的恢复“三性”。但是,众所周知,七年来的恢复“三性”,成了形式主义。通过行政手段甚至不惜以摊派的方式进行扩股,以证明其“群众性”。通过成立没有任何实际作用的理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以体现管理上的“民主性”。通过利率实行浮动和发放乡镇企业、专业户、个体工商户贷款,以显示其经营的“灵活性”。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恢复“三性”改革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