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76)
- 2023(4469)
- 2022(3790)
- 2021(3651)
- 2020(3034)
- 2019(6890)
- 2018(7043)
- 2017(12712)
- 2016(7194)
- 2015(7583)
- 2014(7865)
- 2013(7441)
- 2012(6760)
- 2011(6163)
- 2010(6272)
- 2009(5844)
- 2008(5967)
- 2007(4970)
- 2006(4602)
- 2005(4369)
- 学科
- 济(26379)
- 经济(26335)
- 管理(18062)
- 业(17649)
- 企(15260)
- 企业(15260)
- 方法(10338)
- 制(9974)
- 数学(8999)
- 数学方法(8858)
- 财(8619)
- 体(7950)
- 中国(7582)
- 银(7089)
- 银行(7081)
- 行(6851)
- 农(6524)
- 融(6408)
- 金融(6408)
- 学(6193)
- 业经(6089)
- 体制(5898)
- 地方(5521)
- 理论(4743)
- 务(4740)
- 财务(4733)
- 财务管理(4714)
- 企业财务(4557)
- 度(4530)
- 制度(4525)
- 机构
- 大学(95510)
- 学院(94465)
- 济(38241)
- 经济(37390)
- 研究(36744)
- 管理(32988)
- 中国(29128)
- 理学(27790)
- 理学院(27403)
- 管理学(26883)
- 管理学院(26670)
- 科学(22349)
- 财(21253)
- 京(20582)
- 所(19231)
- 农(18716)
- 研究所(17409)
- 中心(16676)
- 江(15790)
- 财经(15694)
- 经(14297)
- 农业(14253)
- 业大(14225)
- 院(13186)
- 范(13173)
- 师范(13008)
- 北京(12966)
- 州(12244)
- 省(12217)
- 经济学(12027)
- 基金
- 项目(61967)
- 科学(48623)
- 基金(45207)
- 研究(44252)
- 家(40544)
- 国家(40227)
- 科学基金(33780)
- 社会(28274)
- 社会科(26778)
- 社会科学(26770)
- 省(23652)
- 基金项目(23396)
- 自然(22022)
- 自然科(21541)
- 自然科学(21533)
- 自然科学基金(21161)
- 教育(21073)
- 划(20559)
- 资助(18432)
- 编号(16941)
- 成果(14658)
- 重点(14464)
- 部(14099)
- 性(13745)
- 发(13038)
- 创(12995)
- 课题(12727)
- 创新(12241)
- 教育部(12088)
- 国家社会(12068)
共检索到1547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继安
1、“三性”是我国集体所有制的信用社的基本特征,没有“三性”就没有信用社。 从信用社的资金来源看,最初是由一家一户农民群众自动集资、自愿入股筹集起来的。解放初期,我国农民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绝大部分都加入了信用合作社,成了信用社的一名社员。尽管那时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农民还处在私有经济阶段,但由于政府的号召,千家万户农民群众的积极拥护,信用社很快就在全国范围内办起来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吕美育
(一) 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在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广大农民在党的领导下,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筹集股金组织起来的资金互助组织。它的性质是集体所有制的金融组织。二十多年来,信用社作为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组织调剂农村闲散资金,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打击高利贷活动,支持农业生产发展等方面,发挥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邓洪春
从1982年起,我国农村信用社开始了以恢复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业务经营上的灵活性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各地都成立了信用社理事会、监事会,开展了清股扩股,主任实行选举制,职工实行聘任制。恢复信用社“三性”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信用合作事业的发展。但是,经过一段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汉川
不平衡是我国农村经济的基本特点。近几年农村经济获得迅速发展,整个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不平衡反而有所扩大。经济是信用赖以存在的客观基础,经济的不平衡带来了信用社业务的极大差异。1986年末,全国信用社存款为965亿元,其中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北五省占一半;而贵州、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只有27亿元,占全国存款总数的3%。按县和社来说,广东省存款最高的县达10亿元,存款在1亿元以上的信用社有7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孝洲
一、“三性”成为形式主义的原因。农村信用合作社(下简称信用社)的改革始于坚持合作金融方向的恢复“三性”。但是,众所周知,七年来的恢复“三性”,成了形式主义。通过行政手段甚至不惜以摊派的方式进行扩股,以证明其“群众性”。通过成立没有任何实际作用的理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以体现管理上的“民主性”。通过利率实行浮动和发放乡镇企业、专业户、个体工商户贷款,以显示其经营的“灵活性”。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恢复“三性”改革本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关锡庚
中共中央一九八三年一号文件提出“信用社应坚持合作金融组织性质”,总行下达的文件里也已决定要恢复信用社的“三性”(即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这是现行信用社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广大农民群众长久企望的福音。但是有人不无忧虑地问道:“信用社三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又如何保证其贯彻实施”?这是一个实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郭贞淑
中师图书馆如何进行改革目前,有些中师图书馆还沿用旧的管理模式,不能紧密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发挥图书资料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师图书馆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1.馆员实行弹性工作制,增加借阅时间。馆员的作息时间应灵活掌握,在不影响师生借阅的情况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华
再谈信用社改革张华一年以前,在山东召开的全国合作金融理论研讨会上,我提交了一篇《对信用社改革的几点看法》的文稿,主张“信用社改革的最终目标是独立于各金融机构之外,真正自立门户,依法经营,完全确立信用社的法人地位,逐步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海丰
一、我国信用合作事业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与流通相互关系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也是正确分析和总结我国信用合作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只有科学地、历史地回顾和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才能明确信用合作事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严芬芬
信用社体制改革在深入进行,去年以来,农村中出现了股份式的经济联合体,城市也在广泛进行股份制试点,有的地方出现了“股份热”。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同志认为信用社的改革方向是股份经济化,主张现有的信用社吸收大额股份,用以股定权替代民主管理,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沈家鳌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自1983年试点,次年全面铺开以来已六年了。改革引起了各界的关注,有各种各样的认识。有的认为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恢复信用社的“三性”,为了接近群众,接受社员监督,信用社的规模应该是小型的;有的认为改革的目的是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在商品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信用社的规模宜大不宜小。有的认为管理体制应彻底改革,信用社应该从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的旧模式中解脱出来,或独立成立从中央到地方的信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雷
三年来,信用社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也遇到不少问题,存住一些不同意见和实际困难。这些不同意见牵涉到对信用社改革的基本问题的认识,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将会阻碍改革的深入发展。学会组织这方面的研究,就是要从理论上进行探索,为信用社改革的实践开辟道路。我们不是简单地从各个人的不同经验出发为改革提供某种模式,而是要探索改革中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伟武 王祥明
现行的农村信用社制度安排具有模糊性、限制性和不合理性的特点 ,相对于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农村金融监管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均是最差的选择。农村信用社制度安排调整的基本思路是 :一是对农村信用社进行分类改造 ;二是按不同的类别制订不同的管理方法 ,实行不同的管理。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改革 制度安排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路建祥
信用社改革已经进行两年多了,但信用社改革的理论根据是什么?有的同志仍然提出疑问。对此,我讲点看法。 农村信用社是属流通领域的合作经济,流通领域的合作经济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广泛发展。最早的合作社产生于德国,是工人组办的消费性质的合怍社。它总结了早已存在民间的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的经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流通领域合作经济的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