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09)
- 2023(7223)
- 2022(6072)
- 2021(5246)
- 2020(4285)
- 2019(9411)
- 2018(9209)
- 2017(18073)
- 2016(9065)
- 2015(9857)
- 2014(9867)
- 2013(9801)
- 2012(9357)
- 2011(8608)
- 2010(8978)
- 2009(8479)
- 2008(7880)
- 2007(7187)
- 2006(6779)
- 2005(6410)
- 学科
- 济(64736)
- 经济(64701)
- 管理(29517)
- 业(22590)
- 地方(19168)
- 方法(18701)
- 企(17937)
- 企业(17937)
- 数学(16687)
- 数学方法(16607)
- 地方经济(13863)
- 环境(13323)
- 中国(12720)
- 学(11174)
- 业经(11015)
- 农(10659)
- 制(10577)
- 财(10163)
- 融(10143)
- 金融(10142)
- 银(9881)
- 银行(9875)
- 行(9594)
- 贸(8863)
- 贸易(8856)
- 易(8481)
- 体(8424)
- 划(8187)
- 经济学(7830)
- 农业(7792)
- 机构
- 学院(137974)
- 大学(136190)
- 济(71345)
- 经济(70094)
- 研究(51307)
- 管理(50928)
- 理学(43069)
- 理学院(42568)
- 中国(42151)
- 管理学(42054)
- 管理学院(41795)
- 财(31265)
- 科学(28598)
- 京(28002)
- 所(25663)
- 财经(24610)
- 经济学(23854)
- 中心(23632)
- 研究所(23064)
- 经(22244)
- 江(21332)
- 经济学院(21150)
- 院(18620)
- 财经大学(18074)
- 北京(17747)
- 农(17645)
- 范(17000)
- 州(16882)
- 师范(16880)
- 科学院(15969)
- 基金
- 项目(88031)
- 科学(70670)
- 基金(65609)
- 研究(64588)
- 家(56661)
- 国家(56279)
- 科学基金(48868)
- 社会(45517)
- 社会科(43307)
- 社会科学(43298)
- 基金项目(34263)
- 省(33792)
- 自然(29267)
- 自然科(28525)
- 自然科学(28520)
- 自然科学基金(28003)
- 划(27631)
- 教育(27380)
- 资助(26349)
- 编号(24201)
- 发(21278)
- 重点(20162)
- 国家社会(19963)
- 部(19463)
- 成果(18939)
- 发展(17915)
- 展(17676)
- 创(17584)
- 课题(16961)
- 人文(16903)
共检索到221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曾光辉 王荣 王赫
本文通过构建模型刻画不同地区信用监管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综合考虑营商环境等多维要素与信用体系建设的协同效应,利用1999~2018年中国省级城市面板数据和2017~2019年城市信用监测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地区信用监管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显著为正,说明信用监管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2)营商环境与信用监管水平的交互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在营商环境越好的地区,信用监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越大;(3)信用监管和营商环境有利于降低企业交易成本,促进潜在企业的市场进入,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志迎 郑心雨
创新创业作为国家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是实现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着力点,而良好的营商环境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创新创业推动经济快速发展。文章从区域发展差异的角度出发,结合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究了创新、创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营商环境在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表明:在东、中、西部地区,创新、创业均能显著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创业的影响相对更大;此外,营商环境的作用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金融环境可以正向影响东部地区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政务环境对中西部地区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文化环境能显著增强东部地区创新创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因此,为了有效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全国要进一步促进创新创业,各地区则应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从金融、政务、文化等方面优化营商环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范巧 屈晓东
基于概念解析、发展维度与政策工具梳理,建立了“放管服”改革、城市营商环境建设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并结合回归分析、内生性处理及异质性分析,从总量和速度视角解析了“放管服”改革、城市营商环境建设与城市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论显示:城市营商环境建设与优化将在城市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放管服”改革将以城市营商环境建设与优化为媒介促进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政策建议包括:着眼于“放管服”政策工具效能的充分发挥,进一步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从城市营商环境建设行为主体和客体两方面同时发力,促成城市营商环境总体水平提升;推动“放”“管”“服”深度融合,促进城市营商环境分维度水平进一步提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潘闽 张自然
本文选取18个环境质量指标,分析2003—2016年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个板块的区域环境质量分化、区域经济分化和纳入环境因素的区域经济分化情况,并使用1990—2016年数据检验环境质量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汪克亮 杨力 杨宝臣 程云鹤
以资本、劳动和能源作为投入变量,以各省份GDP为期望产出变量,以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非期望产出变量,在全要素生产理论框架下,基于DEA方法定义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率和能源利用的环境绩效两类能源效率指数;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测算2000年至2010年中国各省份的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绩效及其分解指数,分析其演变规律与地区差异性;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实证分析中国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绩效及其分解指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内,中国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绩效整体水平均较低,地区差异明显,节能减排潜力巨大;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绩效及其分解指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形或U形...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曙光 王彬
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赖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一些资源依赖型区域在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方面经历了长期探索和创新。构建描述产业结构转型的两产品内生增长模型,并运用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区域经济转型成功的关键在于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形成内生增长与自动转型的内在动力。政府应当放开定价权,重点进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条件与多层次市场治理制度的供给,大力改善营商环境,从而实现市场机制和政府功能的有机结合。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汪克亮 孟祥瑞 杨宝臣 程云鹤
基于非径向距离函数与DEA方法,本文分别从效率与生产率两个维度建立区域经济增长的大气环境绩效模型,实证考察2006~2013年中国30个省份以及八大区域大气环境绩效的空间分布、动态演进特征与驱动机制,进而判断各省份大气污染防治的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大气环境效率普遍较低,区域差异显著,大气污染减排潜力巨大。大气环境生产率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来驱动,技术效率变化起到阻碍作用。通过构建静态绩效—动态绩效的"四分图"模型,发现各省份大气环境绩效存在"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特征,先进省份与落后省份的绩效差距在扩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彭红松 郭丽佳 章锦河 钟士恩 虞虎 韩娅
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压力的关系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方向,然而却很少有研究在不同理论脉络下系统梳理相关成果,并比较不同理论、方法、模型、指标与评价体系的优劣势与应用范围,以至于难以确定理论贡献。本文综述了相关的5类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并比较其理论内涵、模型方法、评价体系及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二者关系分析的基本框架和重点内容,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与技术支持。结果发现:①二者关系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指标各具优劣势与应用范围,相关研究应遵循"检验因果关系方向→识别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脱钩状态→评估生态效率强度→判定耦合协调阶段"的基本框架,并按照"方向调控→拐点/状态调控→强度调控→系统调控"的思路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②未来应重点开展方法、模型与评价体系的适用性及优化研究,关注驱动因子、作用机制及路径选择研究,探索多案例对比、远程耦合及关联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左玲玲 陈建平
文章基于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环境规制依据,利用2006—2015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全国范围内环境规制有利于经济增长,但也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呈现倒"U"型关系,适度的环境规制能够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西部地区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呈现正"U"型关系,现阶段环境规制确实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但是一旦达到拐点处,便会进入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新阶段。由此提出建立健全环境规制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实行多样化的环境规制方式、完善环境规制的监督机制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曾光辉 冯星宇
研究对277个地级市在2011—2019年间的信用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发现:(1)城市的信用水平与经济增长存在相互促进的耦合关系,但仅在东部地区信用对经济具有较高的拉动作用,其他地区主要依靠经济推动信用发展;(2)从全国范围来看,信用—经济的耦合程度保持在初级协调水平,东部的协调程度相对更高,处于中级协调水平;(3)信用—经济耦合协调程度高并不能说明两个系统均衡发展。东部双系统均发展良好,中部地区的城市大多是信用领先经济,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的经济与信用发展动力不足,发展失调数量不断增加。最后,文章就如何实现信用和经济的均衡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晓霞
信用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三大主要资本,它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文章以我国东部地区为例,从GDP、投资、消费、出口四方面对信用与其经济增长的关联性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良好的信用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反之,信用缺失则会延缓区域经济增长。为此,一个地区要保持其经济增长和发展,根本动力在于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慧微
为解决当前可持续发展中日益凸显的能源供应、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问题,文章在详细分析"环境-能源-经济"理论模型、能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复杂关系的基础上,采用全要素能源效率计算方法、面板数据处理方法,计算2006—2016年我国不同区域的全要素能源经济效率,比较分析能源经济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协调关系,最后得出:我国总体来说能源和环境经济效率正在逐年增长,但地区差距依然非常明显,东部地区的表现最为理想,中部地区较为满意,而西部地区仍需投入巨大精力改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蕊 余进韬
基于理论分析和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从营商环境的视角探讨了数字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上,数字金融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营商环境是其中重要的机制;实证上,利用2011-2018年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检验了数字金融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研究结果仍然成立。对于数字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利用工具变量法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进行处理,在缓解内生性之后,研究结果仍然显著成立。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数字金融可以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来赋能经济增长,这种经济增长的调节效应会因城市行政级别的高低和地理区位的差异而存在大小不同。上述发现为深入理解数字金融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数字金融政策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经济增长 营商环境 中国城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慧媛 吴开尧
本文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测算了中国区域经济的环境技术效率,使用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数测算了区域经济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产出没有出现环境无效率,而由能源投入和污染排放所产生的无效率值合计为0.2202,约占到环境无效率总量的71.82%;东部地区的环境技术效率始终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纯技术进步仍是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最大贡献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峥哲
在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地区经常出现环境污染程度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而先加剧后缓解的现象,即环境库兹尼茨曲线。本文通过对1990-2008年湖北省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数据的测算得出结果,废气排放量与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呈现倒U特征,废水排放量不具备此特征。本文针对湖北省环境污染的情况,提出了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发展静脉产业和加快优化能源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库兹尼茨曲线 湖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