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36)
- 2023(9073)
- 2022(7639)
- 2021(7040)
- 2020(6029)
- 2019(13450)
- 2018(13709)
- 2017(27189)
- 2016(14700)
- 2015(16479)
- 2014(16757)
- 2013(16625)
- 2012(15572)
- 2011(14215)
- 2010(14454)
- 2009(13897)
- 2008(14114)
- 2007(13136)
- 2006(11909)
- 2005(10952)
- 学科
- 济(56146)
- 经济(56050)
- 管理(49799)
- 业(43887)
- 企(36849)
- 企业(36849)
- 方法(23532)
- 财(20654)
- 数学(20150)
- 数学方法(19954)
- 制(19161)
- 中国(18982)
- 农(15913)
- 业经(14228)
- 银(13707)
- 银行(13694)
- 行(13095)
- 务(12784)
- 财务(12744)
- 财务管理(12713)
- 企业财务(12179)
- 体(12171)
- 融(11611)
- 金融(11609)
- 学(11107)
- 贸(11091)
- 贸易(11081)
- 易(10856)
- 体制(10361)
- 农业(9636)
- 机构
- 大学(217518)
- 学院(215303)
- 济(88703)
- 经济(86651)
- 管理(81390)
- 研究(71225)
- 理学(68249)
- 理学院(67542)
- 管理学(66588)
- 管理学院(66168)
- 中国(57501)
- 财(49321)
- 京(46436)
- 科学(40419)
- 财经(37589)
- 所(35552)
- 江(33915)
- 经(33884)
- 中心(33672)
- 农(32344)
- 研究所(31337)
- 北京(29621)
- 业大(28362)
- 经济学(27923)
- 财经大学(27883)
- 州(27278)
- 范(26844)
- 师范(26584)
- 院(25581)
- 经济学院(25150)
- 基金
- 项目(132711)
- 科学(104301)
- 研究(100540)
- 基金(96251)
- 家(82880)
- 国家(82217)
- 科学基金(70152)
- 社会(64182)
- 社会科(60774)
- 社会科学(60760)
- 省(50900)
- 基金项目(50261)
- 教育(46733)
- 自然(43352)
- 划(42853)
- 自然科(42287)
- 自然科学(42274)
- 编号(41801)
- 自然科学基金(41563)
- 资助(39309)
- 成果(36897)
- 部(30654)
- 制(30115)
- 重点(29725)
- 课题(28898)
- 性(27842)
- 发(27558)
- 创(27375)
- 国家社会(26722)
- 教育部(26631)
- 期刊
- 济(102655)
- 经济(102655)
- 研究(68718)
- 中国(46626)
- 财(39954)
- 学报(31848)
- 管理(31713)
- 农(29821)
- 科学(27905)
- 融(26886)
- 金融(26886)
- 教育(24924)
- 大学(24456)
- 学学(22469)
- 财经(19738)
- 农业(19442)
- 技术(18260)
- 经(16839)
- 业经(16495)
- 经济研究(16466)
- 图书(14526)
- 问题(14041)
- 理论(12882)
- 贸(11915)
- 实践(11661)
- 践(11661)
- 书馆(10290)
- 图书馆(10290)
- 技术经济(9844)
- 现代(9755)
共检索到341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姚海明
信用具有信息性的特点。从传统的"同心圆社会"、"熟人社会"到现代"全球化社会",信用的信息性对交易的影响是不同的。于后者而言,信用信息机制是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目前,我国的信用信息机制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处于初级阶段,水平较低。车贷险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是我国信用信息机制建设不足的典型表现。促进信用信息机制建设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信用 信息性 信用信息机制 车贷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应清 邓志文 邹圆 李辉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建立信用信息交流与共享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借鉴美国模式,提出加快我国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建设对策建议。
关键词:
美国模式 信用建设 信息共享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卢阳春
入世后的中国承担了必须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并达到国际标准的义务。完善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基石上的商品经济 ,信用制度是市场机制良好运行的必不可少的制度基础之一。本文运用信誉收益曲线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当前信用状况不佳的具体成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建立健全我国的社会信用制度 :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归属 ;严惩违规者 ,增大违信成本 ;建立完善的政府信用和个人信用制度以及发达的社会信用评估体系等。
关键词:
WTO 信用制度 信誉收益曲线 产权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丽红
当前我国信用信息共享机制还很不完善,信用信息资源共享难的问题相当严重,严重阻碍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步伐。造成信用信息共享难的主要原因在于信用体系建设组织机构不明确、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行业技术标准不统一。为此,要从明确组织机构、完善法律法规、建立信息平台、订立技术标准等方面着手,完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尽快破解信息共享难题。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信息共享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明 王琼 褚俊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利人
治理信用缺失的重要措施是国强信用制度建设。信用信息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和核心 ,信用市场需求是信用制度中信用奖惩的基础 ,对信用信息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有着重要的影响。培育和发展我国的信用市场需求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市场、规范发展各类信用活动、构筑信用服务业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
关键词:
信用 信用信息 信用市场需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石晓军 陈殿左
信用信息体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矫正信息不对称、促进重复博弈两个方面。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建立有效的信用信息体系非常必要。政府主导的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存在着公共物品—信息质量、商业激励—政府职能的两对矛盾,因此有必要对此模式进行创新。本文提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信用信息体系建设的创新方案:构造产业链转变模式;运用市场化手段理顺关系;建立信用联盟鼓励创新多样化。
关键词:
信用信息体系 信息不对称 信用联盟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宗胜 何威
国内现有立法及研究鲜少详尽关注信息可携带权制度的具体内容,使得该权利在实践中难以行使。信用信息相较于一般信息,更关乎主体的人格权及财产权,因此探索信用信息可携带权的制度构建十分必要。通过对各法域的立法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现实所需可知:非自然人作为信用信息的重要主体,且拥有独立人格,理应享有信用信息可携带权。衍生信用信息应当被纳入客体范畴之列,为此可尝试构建一种有偿携带机制,以弥补信息处理者的开发成本。还应赋予信息主体对公共信用信息可携带权,以促进公共信用信息与市场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就行权条件,应统一信用信息携转的格式,不得妨害公共利益、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侵犯信息处理者的商业秘密,不影响删除权、撤回同意权的行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姚秦 李镇华
交易是一对权利束的相向运动,当权利束的转移存在时间差的时候,这种交易就称为信用交易,而交易的权利束就是产权。产权与信用交易之间的逻辑联系是本文的研究核心,它们之间定量的关系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内容。而以上问题具体到中国,就体现为中国的信用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关键词:
信用 产权 信用制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小金
前几年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犹在,信用评级机构面临严重的"声誉危机"。本文通过借鉴声誉溢价模型,分析不同收费模式下声誉如何影响评级机构行为,认为现有的收费模式并不是导致"声誉失效"的原因,而是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应建立起声誉机制并实施有效的监督。
关键词:
信用评级机构 声誉机制 收费模式
[期刊] 征信
[作者]
赵进文 潘越
2009年下半年国家发改委对新发债券要求主体评级不低于AA-后,国内大量主体和债项评级上升,这种评级的普遍上扬,可能是因为债券发行者存在新的市场信息,也有可能是因为监管部门的"行政指导"导致的评级机构对被评级公司评级等级的虚增。针对此问题,构造信息显著性统计量,研究评级变更前后异常收益率的显著性;对市场模型加入虚拟变量,考察变更主体评级后发行新债异常收益率的显著性,并通过比较2009年前后影响主体信用评级主要因素的变更,检验行政干预对信用评级产生的影响。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岩 许小雨
分析近几年个人身份信息被盗用典型案件及其对受害者在经济、精神及信用方面的损害,探讨信息主体信用情况修复困难或无法修复的内在原因。为加强身份盗用信息主体信用修复机制建设,应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身份盗用案件受理的主管部门;加强对身份盗用的执法力度;利用网络平台,增设"身份盗用修复服务"模块或开发手机APP软件;完善不良信用信息修复渠道,提升信息主体维权意识;推动身份盗用类保险产品的发展。
关键词:
身份盗用 信息主体 信用修复机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岩 许小雨
分析近几年个人身份信息被盗用典型案件及其对受害者在经济、精神及信用方面的损害,探讨信息主体信用情况修复困难或无法修复的内在原因。为加强身份盗用信息主体信用修复机制建设,应完善法律法规,明确身份盗用案件受理的主管部门;加强对身份盗用的执法力度;利用网络平台,增设"身份盗用修复服务"模块或开发手机APP软件;完善不良信用信息修复渠道,提升信息主体维权意识;推动身份盗用类保险产品的发展。
关键词:
身份盗用 信息主体 信用修复机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吴晶妹
本文在国外学者关于信用与GDP关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和延伸,不仅放大了研究区间,而且对新经济前后美国信用活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变化给予了高度关注。作者探析了新经济条件下各层次信用规模与GDP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提出信用依存度的概念,研究并总结了经济对各层次信用活动的依存程度及其变化,指出信用规模、信用结构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揭示了信用活动发展的轨迹与空间。以此为基础,作者通过数据分析及对比,指出我国信用活动总规模偏低、信用交易结构不合理、经济信用化程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不匹配的现状,并据此对建设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用规模 信用结构 信用依存度 信用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吉鹏 袁开洪 王恕立
信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生活中避免不开的症结问题。近年来,商业欺诈、逃债赖账、财务造假等失信失范行为愈演愈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构建我国信用体系已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