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40)
2023(10668)
2022(8821)
2021(7821)
2020(6365)
2019(14112)
2018(13541)
2017(26631)
2016(13588)
2015(14823)
2014(14595)
2013(14694)
2012(13720)
2011(12676)
2010(13213)
2009(12971)
2008(11471)
2007(10488)
2006(9915)
2005(9227)
作者
(38177)
(32635)
(32127)
(30612)
(20096)
(15460)
(14347)
(12401)
(12336)
(11343)
(11318)
(10556)
(10185)
(10037)
(9970)
(9888)
(9223)
(9175)
(9167)
(8783)
(8116)
(7815)
(7789)
(7603)
(7524)
(7409)
(6964)
(6731)
(6628)
(6307)
学科
(85991)
经济(85940)
(48981)
(45839)
管理(34940)
农业(32927)
(26120)
金融(26120)
地方(24653)
方法(24471)
(24426)
企业(24426)
(24006)
银行(23998)
中国(23964)
(23324)
数学(22318)
数学方法(22232)
业经(21566)
(16730)
(16277)
环境(14565)
(13374)
地方经济(12763)
(12655)
农业经济(12573)
(12208)
中国金融(11181)
(11106)
贸易(11093)
机构
学院(202070)
大学(194136)
(104387)
经济(102667)
管理(75363)
研究(71386)
理学(64481)
理学院(63932)
中国(63554)
管理学(63206)
管理学院(62876)
(49696)
(44059)
(38299)
科学(38273)
农业(37245)
中心(35436)
(35096)
财经(34713)
经济学(33725)
业大(32162)
(31486)
研究所(31420)
(30606)
经济学院(30275)
经济管理(25183)
财经大学(25070)
(24425)
(23941)
北京(23639)
基金
项目(128118)
科学(101850)
研究(98230)
基金(94296)
(80152)
国家(79392)
科学基金(68758)
社会(68594)
社会科(64896)
社会科学(64878)
(51446)
基金项目(49992)
教育(40526)
(39949)
编号(39419)
自然(39062)
自然科(38063)
自然科学(38058)
自然科学基金(37395)
资助(37218)
(31553)
成果(30571)
(29716)
国家社会(29628)
(28692)
重点(28350)
发展(26944)
(26657)
(26558)
课题(26073)
期刊
(127317)
经济(127317)
研究(63406)
(55852)
中国(41302)
(38140)
金融(38140)
农业(37223)
(32513)
科学(26887)
学报(26850)
业经(24323)
管理(23893)
大学(22347)
学学(22052)
经济研究(19458)
财经(18131)
问题(17287)
(16219)
技术(15968)
(15645)
农村(15268)
(15268)
农业经济(14769)
世界(13942)
经济问题(12471)
技术经济(12156)
(10696)
(10098)
统计(9913)
共检索到321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权飞过  王晓芳  
本文首次采用农村信用户占比来度量农村信用环境,利用陕西省40个区县2011—2015年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对信用环境、金融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信用环境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直接影响,即农村信用环境优化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信用环境还能够通过农村金融效率渠道间接影响农村经济增长,并且农村金融效率在这一过程中起部分中介效应。本文的研究证实了信用环境的优化能够推动金融资源内生地向农村经济配置,为提升金融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权飞过  王晓芳  
本文首次采用农村信用户占比来度量农村信用环境,利用陕西省40个区县2011—2015年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对信用环境、金融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信用环境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直接影响,即农村信用环境优化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信用环境还能够通过农村金融效率渠道间接影响农村经济增长,并且农村金融效率在这一过程中起部分中介效应。本文的研究证实了信用环境的优化能够推动金融资源内生地向农村经济配置,为提升金融服务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参考。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纯彬  桑铁柱  
文章利用1978—2008的年度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G 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实证检验了农村金融发展、金融中介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的提升并未促进农村经济增长,而农村金融中介效率的提升有助于农村经济增长。农村金融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并未形成良性互动机制。继续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扩大农村金融供给,突破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门槛",同时提升支农贷款的效率是农村金融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颜廷峰  
本文选取农村信用社从业人员与农村人口数量比率等5个指标与农村人均GDP增长率进行实证分析,对农村信用社的监控与激励功能和价值增值功能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定性分析。认为农村信用社参与农信银清算系统的影响之一是不利于农村经济增长,不改变粗放型增长的放贷方式、不加大人力信息获得的力度将不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监控和激励功能得不到有效改善会加剧农村经济风险的累积,价值增值功能在短期内对农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田杰  刘勇  刘蓉  
理论分析表明信息通信技术通过促进农村金融包容,带动了农村经济增长。基于中国2006~2010年1 743个县(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的经验分析表明:信息通信技术通过农村金融包容影响了农村经济增长,在信息通信技术水平高的地方,农村金融包容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运用动态广义矩方法对模型进行的稳健性检验结果支持以上的结论。这表明要在农村地区继续加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发展电子化金融服务来构建包容性农村金融;同时继续深化现有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最终实现农村金融包容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璐璐  
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为此国家制定了许多可以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基于此,针对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了解,可以全面掌握金融对农村经济所形成的作用效果,有利于制定理高质量的金融发展策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高速增长。因此,针对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及优化问题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楠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机构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说明,农村金融机构亟待改革,分散化和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发展方向并未达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目标。中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应该是以农村金融体系的集中型体制为基本模式,包含产前、产中和产后各阶段服务分体系的综合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方建武  刘惠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过四年的发展,是否达到设立初期银监会、人民银行所要实现的目标吸引各界广泛关注。从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视角出发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本文运用邹氏检验,发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不仅完善了我国金融体系,也更好地支持了"三农"服务,所以还应加大业务建设、明确市场定位和增强政策支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洪丹  朱显平  
笔者基于吉林省1978年~2011年的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吉林省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农村金融规模和农村金融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均衡关系,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农村金融规模与农村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农村金融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农村经济增长是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的格兰杰原因。从短期来看,农村金融规模和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显著;相反,农村经济增长对农村金融规模和农村金融效率的影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阮素梅  陈静  
从我国非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入手,利用汇总的1997~2008年间有关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指标,通过构建相关的线性回归方程等进行实证分析,得出非正规金融投资效率明显高于正规金融投资效率并且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单向因果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向玲  唐俊  
在中国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并存的二元结构框架下,本文利用霍奇曼"向后弯曲的贷款供给曲线"对非正规金融效应由"补充"到"挤出"转变的整个动态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两部门模型",对两种效应下农业部门产出增长率与非正规金融规模比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补充效应下非正规金融规模比例的上升对农业部门产出增长率具有正的效应;而挤出效应下农业部门产出增长率会随着非正规金融规模比例的上升从"递增"变为"递减";二者存在着一种"倒U"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亚平  魏立乾  罗剑朝  
文章利用2011—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Hansen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下收入差距对农村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1)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影响下,收入差距与农村经济增长呈“U”型非线性关系。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122.03时,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对农村经济增长存在抑制效应;而当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跨越拐点122.03时,适度的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有利于农村经济增长。(2)2014年以后,中国所有省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均已跨越拐点,处于“U”型曲线递增区间。(3)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三个维度的共同发展和协调配合使得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其中,覆盖广度作用最大,使用深度次之,数字化程度影响最小。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调节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规避农村贫富差距过大对农村经济增长产生的抑制效应。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松奇  郭江山  
基于中国1978年到2010年的年度数据,本文研究了金融支持、结构优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发现农村经济水平提升与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村消费结构改善密切相关,信贷资金和财政资金实际上是通过农村产业结构和农村消费结构作用于农村经济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帆  马艳红  
本文借鉴金融结构论,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效用分析,研究了1997—2006年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农村金融规模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指标,农业存贷款规模对于农村经济的增长影响较大,说明当前正规金融仍是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依赖因素;扩大对农业的贷款规模可以增加农业总产值,并较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但在乡镇企业正规金融支持上明显存在不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大为  彭迪云  刘畅  白彩全  廖文强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西农村金融效率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江西农村金融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江西农村金融效率基本呈现平稳上升的趋势,但农村投资投向效率较低,这是制约江西农村金融发展的瓶颈。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江西农村金融效率与农村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今后要加大江西农村金融建设,提高江西农村金融效率,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