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7)
- 2023(10087)
- 2022(8481)
- 2021(7450)
- 2020(5935)
- 2019(13196)
- 2018(12908)
- 2017(24988)
- 2016(13098)
- 2015(14391)
- 2014(14597)
- 2013(14606)
- 2012(14161)
- 2011(13145)
- 2010(13652)
- 2009(12752)
- 2008(12305)
- 2007(11082)
- 2006(10447)
- 2005(10045)
- 学科
- 济(82274)
- 经济(82220)
- 管理(35367)
- 业(31279)
- 地方(26640)
- 中国(22603)
- 方法(22545)
- 企(22345)
- 企业(22345)
- 数学(19507)
- 数学方法(19382)
- 农(18478)
- 地方经济(16659)
- 环境(16257)
- 业经(16227)
- 学(14984)
- 农业(13399)
- 发(12672)
- 融(12639)
- 金融(12638)
- 财(12286)
- 银(12064)
- 银行(12048)
- 行(11807)
- 制(11601)
- 贸(11538)
- 贸易(11526)
- 易(10963)
- 和(9999)
- 划(9842)
- 机构
- 学院(198058)
- 大学(194827)
- 济(95179)
- 经济(93349)
- 研究(78273)
- 管理(69777)
- 中国(61011)
- 理学(58148)
- 理学院(57379)
- 管理学(56576)
- 管理学院(56191)
- 科学(45487)
- 京(42721)
- 财(41244)
- 所(40433)
- 研究所(36256)
- 中心(34638)
- 江(31809)
- 财经(31628)
- 农(31114)
- 经济学(30675)
- 经(28479)
- 院(28184)
- 范(28010)
- 北京(27834)
- 师范(27775)
- 经济学院(27245)
- 州(25476)
- 业大(24864)
- 科学院(24262)
- 基金
- 项目(122943)
- 科学(97400)
- 研究(92264)
- 基金(88084)
- 家(76299)
- 国家(75682)
- 科学基金(64328)
- 社会(61657)
- 社会科(58572)
- 社会科学(58561)
- 省(48957)
- 基金项目(45646)
- 划(40413)
- 教育(39984)
- 自然(37899)
- 自然科(36884)
- 自然科学(36877)
- 编号(36208)
- 自然科学基金(36189)
- 资助(35773)
- 发(34447)
- 成果(29725)
- 重点(28616)
- 发展(28540)
- 展(28070)
- 部(26576)
- 课题(26519)
- 国家社会(26213)
- 创(24983)
- 创新(23580)
- 期刊
- 济(120766)
- 经济(120766)
- 研究(68216)
- 中国(45079)
- 财(30418)
- 农(29534)
- 管理(28001)
- 科学(26835)
- 学报(26799)
- 融(24172)
- 金融(24172)
- 经济研究(20568)
- 大学(20452)
- 农业(20067)
- 教育(20020)
- 学学(19340)
- 业经(18372)
- 技术(17956)
- 财经(16599)
- 问题(15290)
- 经(14497)
- 贸(12069)
- 技术经济(11699)
- 世界(11229)
- 国际(10942)
- 资源(10800)
- 统计(10284)
- 业(10216)
- 商业(10016)
- 经济问题(9808)
共检索到328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曾光辉 冯星宇
研究对277个地级市在2011—2019年间的信用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检验,发现:(1)城市的信用水平与经济增长存在相互促进的耦合关系,但仅在东部地区信用对经济具有较高的拉动作用,其他地区主要依靠经济推动信用发展;(2)从全国范围来看,信用—经济的耦合程度保持在初级协调水平,东部的协调程度相对更高,处于中级协调水平;(3)信用—经济耦合协调程度高并不能说明两个系统均衡发展。东部双系统均发展良好,中部地区的城市大多是信用领先经济,西部和东北地区城市的经济与信用发展动力不足,发展失调数量不断增加。最后,文章就如何实现信用和经济的均衡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波 刘震
<正>一、区域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与意义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立足于新发展格局,旅游业在“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中的角色愈发重要。然而,伴随着中国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地区间、城乡间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义霞
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历史上,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世界各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规划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改革至今,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党中央与时俱进地提出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伟战略。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和创新进行总结和研究,对我国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邵全权
本文在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框架下构建了保险业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模型显示,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门槛效应和多重均衡现象,在保险业发达的情形下,经济增长和保险业发展相互促进;在保险业不发达的情形下,经济增长存在低水平陷阱。本文以寿险业为例,运用中国各省份1999~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门槛回归估计结果显示,寿险业发展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随着人均GDP和保险密度进入更高的区制,寿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提高;当相对寿险深度跨越更高的门槛值后,寿险业促进经济增长的程度降低。
关键词:
保险业 经济增长 多重均衡 门槛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何燕子
在区域开发的实践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基本上是以非均衡手段来实现均衡发展的。在探索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过程中,区域的产业选择问题是一个重要内容,事实上产业选择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手段,产业选择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要方面。
关键词:
产业选择 非均衡 增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源芳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断深化金融服务,但其能否缓解经济增长中的地域歧视和梯度发展问题尚缺少实证支持的答案。本文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将劳动、传统资本、互联网金融资本和制度等因素纳入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分析框架,以考察各因素特别是互联网金融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收敛假说在中国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各区域的经济差异仍在扩大,各区域相对共同前沿的平均技术效率呈"U"型趋势;传统资本和劳动要素依然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作为新型的金融资源配置方式,互联网金融具有明显的技术无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洪尚群 叶文虎 陈国谦 毛峰 张世秋
本文以区域发展梯度规律为主线 ,以生态环境为主要限制因子 ,论述了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公平、效率和环境统一体。区域可持续发展是非均衡增长与协调发展的时空和谐 ,严格保护限制环境 ,揭示区域发展共有的特性与规律 ,探索实现区域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关键词:
区域 补偿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宗义 刘亦文 袁亮
本文从金融服务可得性研究中引申出金融广度的概念,以区分金融服务渠道宽度和金融服务对象范围,更为全面地分析了金融发展的深度、宽度与广度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从这个三个维度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曲线特征,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不仅不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反而会导致实体经济受损。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特征是低金融广度和金融宽度与高金融深度。对我国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金融发展短板是过低的金融广度和宽度,金融的不均衡发展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增强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推行金融业普遍服务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要的。
关键词:
金融发展 金融广度 金融宽度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姜涛 赵文龙
20世纪90年代一直持续到2007年,全球经济经历了当代不平衡发展阶段。有学者认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全球性经济结构失衡的危机,具有金融发展比较优势的西方发达国家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来源。文章建立了以世界各国人均GDP分布基尼系数为主的分析模型,对全球经济水平分布均衡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西方发达经济体在新世纪爆发的一系列国际性的金融风险事件,从反面改善了世界各国人均GDP分配失衡问题,世界各国人均GDP分配的基尼系数从世纪初的0.751持续下降到2015年的0.626,但随着发达经济体逐渐复苏,基尼系数下降趋势有所减缓。世界各国人均GDP分配的基尼系数仍然较高,实现世界经济均衡发展还需要经济落后国家从自身出发做出更多的努力。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均衡发展 世界经济 基尼系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强
民生发展是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根本落脚点。本文通过构建经济增长质量对民生发展的理论影响分析框架,并采用门槛面板计量模型以及相关统计方法,实证考察2000年以来中国各省域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对民生发展的多重均衡影响。研究发现:样本期间,经济增长质量对民生发展具有正向影响。以经济增长质量、人均GDP和经济结构为门槛变量的结果显示,经济增长质量对民生发展的影响均存在单一门槛效应,而以城镇化率为门槛变量的结果则显示存在双重门槛效应,为此应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民生发展 门槛面板模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姜涛 赵文龙
20世纪90年代一直持续到2007年,全球经济经历了当代不平衡发展阶段。有学者认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全球性经济结构失衡的危机,具有金融发展比较优势的西方发达国家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来源。文章建立了以世界各国人均GDP分布基尼系数为主的分析模型,对全球经济水平分布均衡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西方发达经济体在新世纪爆发的一系列国际性的金融风险事件,从反面改善了世界各国人均GDP分配失衡问题,世界各国人均GDP分配的基尼系数从世纪初的0.751持续下降到2015年的0.626,但随着发达经济体逐渐复苏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均衡发展 世界经济 基尼系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建伟
周期性波动是各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规律,任何周期性波动均存在瞬时均衡值,经济增长周期的瞬时均衡值取决于内部结构性因素和财政支出及出口等外生变量,随影响因素的变化呈动态发展状态。动态化索罗模型本身即是一个内生性周期性波动模型,其稳定均衡增长状态与经济增长周期的动态均衡增长状态是一致的。凯恩斯主义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和新古典主义的均衡增长理论分别反映了经济增长周期的周期性波动及其动态均衡增长状态。从我国实际经济运行看,短期波动总是围绕长期波动展开,并以长期波动为动态均衡值。未来十年我国经济增速将保持周期性下降趋势,但年均GDP增速仍能保持在6.5%左右的较快增长状态。
关键词:
经济增长周期 动态均衡增长状态 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朝明
按照世界银行的分析,一种现实的研究方法是确定可以计量的增长模式:(1)不可持续的增长(Unsustained growth),即经济在一些阶段出现高速增长,但是速度不稳定或下降,最终会出现停滞或接近于停滞;(2)扭曲的增长(Distorted growth),即以掠夺自然资源为代价的增长,由于这种模式更加依赖物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林贤郁 李纲 汲凤翔 梁琦 史会学 王明亮
本文利用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相关的历史数据,全面地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对我国地区差距进行了定量描述与评估,并剖析了我国地区投资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普查 投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玉林
外商直接投资(以下简称FD I)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中国吸收FD I的地区分布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非均衡特征。这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市场竞争、收入分配、综合竞争等方面阐述了FD I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FDI 区域经济差异 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