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14)
2023(7568)
2022(6445)
2021(6080)
2020(5111)
2019(11844)
2018(11589)
2017(22790)
2016(11839)
2015(13044)
2014(12818)
2013(12281)
2012(10979)
2011(9686)
2010(9248)
2009(8194)
2008(7625)
2007(6102)
2006(4845)
2005(4046)
作者
(30555)
(25729)
(25678)
(24334)
(16553)
(12336)
(11590)
(10100)
(10027)
(8881)
(8828)
(8613)
(8072)
(8023)
(7817)
(7777)
(7715)
(7456)
(7384)
(7278)
(6226)
(6147)
(5984)
(5957)
(5795)
(5749)
(5504)
(5319)
(5163)
(4983)
学科
(49643)
经济(49597)
管理(34575)
(33335)
(28986)
企业(28986)
方法(28236)
数学(24784)
数学方法(24414)
(13090)
(11340)
中国(10783)
业经(10336)
(9938)
理论(9345)
(8783)
财务(8751)
财务管理(8734)
(8651)
贸易(8648)
企业财务(8347)
(8277)
(7635)
农业(7619)
(7553)
技术(7468)
地方(7318)
(7014)
银行(7001)
环境(6800)
机构
大学(161588)
学院(159730)
(68340)
管理(67609)
经济(67199)
理学(60158)
理学院(59620)
管理学(58572)
管理学院(58262)
研究(46901)
中国(35748)
(31538)
(30568)
科学(27862)
财经(25734)
(23672)
业大(23606)
中心(23376)
(22755)
经济学(22341)
(21410)
(21086)
经济学院(20284)
财经大学(19708)
研究所(19582)
(19233)
师范(19040)
北京(18623)
商学(18321)
商学院(18164)
基金
项目(118830)
科学(95640)
基金(89697)
研究(85746)
(77931)
国家(77359)
科学基金(68411)
社会(57063)
社会科(54247)
社会科学(54234)
基金项目(47736)
(45327)
自然(44811)
自然科(43853)
自然科学(43842)
自然科学基金(43060)
教育(40315)
(38203)
资助(36264)
编号(33264)
(27298)
重点(26615)
(25615)
成果(25033)
国家社会(24521)
(24502)
教育部(24146)
创新(23932)
科研(23619)
人文(23521)
期刊
(63319)
经济(63319)
研究(41629)
(24344)
管理(24282)
学报(23874)
科学(22487)
中国(22300)
大学(19444)
(18709)
学学(18610)
技术(14953)
教育(13528)
财经(13008)
(13007)
金融(13007)
农业(12648)
(11118)
经济研究(10314)
业经(9946)
问题(8727)
理论(7970)
技术经济(7787)
统计(7502)
(7351)
实践(7276)
(7276)
财会(7175)
科技(7022)
(6800)
共检索到211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建红  张娜  
信用的本质问题是信用理论的最基本问题,至今却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述。由于信任是信用的基础,研究信用的本质可以从信任入手。根据卢曼的信任理论发现,信任由复杂性简化机制和回报二因素构成。沿着信任二因素的路径前进可以发现对信用本质的两种认识:一是信用是信任的转化,是信任和信任效用的合体,即"信任之效用";二是信用是商品交换复杂性的简化机制,是对商品交换中存在的各种复杂信息进行综合决策时的简化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熙保  
关于现代农业增长的道路,不少农业发展经济学家作了理论探讨。本文将评述两种不同的农业发展理论:梅勒的资源互补论和速水佑次郎与拉坦的资源替代论。 一、梅勒观点:农业发展 阶段与资源互补论 美国农业经济学家约翰·梅勒(JohnW.Mellor)在60年代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一种农业发展理论,我们称之为资源互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景华  
本文探究经济计量学联立方程模型关于简约式定义的两种观点。本文的结论是,模型的简约式不应该平行于其结构式而被独立地设立。简约式的独立设定,不仅会造成参数关系体系的混乱,还势必导致伪的参数分析结论与错误的方程估计结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国栋  
论两种供求理论朱国栋市场供求是市场运行的主要内容,所有经济学家对供求关系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过分析研究。在西方经济学中,供求关系理论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处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他对这一时期的市场供求关系也作过深层次的研究和阐述。比较这两种供求理论,对...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在本刊出版发行100期和中国新时期的人口学开始走向成熟之即,我们来对中国人口理论研究进行一番回顾与展望,特别是对两种生产理论进行一次再认识,就显得别有一番意义。本刊的创建与发展伴随着中国人口学的恢复、创建与发展,而两种生产理论又是这种人口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或者说它是我国人口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今天对它进行一次再认识,这本身就是对中国人口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的一种很好的纪念。 在中国近20几年人口学理论的发展进程中,两种生产理论确实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令当今老一代人口学者记忆犹新的是,70年代初期我国全面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时,马克思主义的两种生产理论对于指导实践和宣传群众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从这一点我们可以说,没有两种生产理论也就没有我国轰轰烈烈的计划生育实践。我们正是通过这一理论,系统、充分地解释和宣传了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坚定了我们实行计划生育的信念和自觉性。因此,两种生产理论应该以其巨大的历史功绩被载入中国计划生育和现代人口学的史册。然而,时至今日,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代。那么,两种生产理论所包含的关于“物质生产的有计划性就决定了人的生产也是有计划的”这一基本观点似乎已经不适应今天的社会形势而应该退出历史舞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洪才  
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是以本质主义思维方式作为指导思想的,并以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和建立精确、可操作的研究结论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但在反思了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和指导思想之后,特别是在中西学术交汇过程中逐渐地接受了非本质主义的思考方式之后,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风格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走向多元化。展望未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将在本质主义与非本质主义之间寻求平衡并获得突破,这将会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更趋成熟。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向书坚  平卫英  
本文主要介绍了两种基于不同理论的绿色国民核算方法——GREENSTAMP(GREEned National STatistical and Modelling Procedures)方法和GARP(Green Accounting Research Project)方法的发展和应用。GREENSTAMP方法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模型计量方法,目的在于发展一种理论上严密、实行上可行的衡量满足可持续环境标准的经济产出总量的方法。GARP方法是搜集能够用于估计绿色NNP或者能够用于解释标准国民账户(SNA)的卫星账户的信息的实证研究方法,目的在于给出一个经济活动净福利的准确计量值。通过比较发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六星  吴结飞  
文章以灰色系统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分别构建了GM(1,1)模型和融入灰色理论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房价进行预测。通过对上海浦东新区房市做实证分析发现:GM(1,1)模型的拟合程度和预测精度均优于灰色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并且GM(1,1)模型更加适应样本数据较少的情况。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段炳德  
国际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过两种增长问题,一种是发展中国家与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瓶颈,长期在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徘徊,不能逾越高收入国家门槛,因拉美国家最为典型,被称之为"拉美化"问题;一种是发达国家与地区在高速发展期过后,受高福利支出和高工资政策影响,债务负担加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树春  
当前俄罗斯外交战略最突出的特点是推行经济外交,从这个视角出发分析我国在俄罗斯经济外交中所处的地位,可清晰地显示,目前中俄贸易合作关系与俄罗斯其他贸易伙伴相比并不滞后,真正滞后的是两国的相互投资合作,目前两国的经济合作水平还不会影响中俄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对“中俄经济合作关系滞后论”、“滞后的经济合作关系必然影响中俄整体合作关系”的观点提出质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何晓星  
人类生活中同时存在着公共选择和经济选择,两者除原有已提出的共性外,还应补充多数规则这一共性。原有理论只重视两者的共性而忽视了它们的区别,或是仅将其区别归结为偏好是否一致的假设。其实两者的本质区别不在于选择者的偏好,而在于其支付能力的完全不同:公共选择是人口选票,而经济选择是资源选票。公共选择中是占人口少数的富人向占人口多数的穷人转移利益;经济选择中是持有少数资源的穷人向持有多数资源的富人转移利益。可见在同一多数规则下由于各自支付能力的不同,两者再分配发生的利益转移方向完全相反。两种选择因支付能力之不同产生两种不同的公平标准,每一个社会群体或利益集团,都是以自己占多数之选择领域的公平标准来要求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原新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期,很有必要对两种生产理论再认识。本文从两种生产原理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两种生产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充分肯定了该理论在中国人口理论发展和人口控制实践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并对其指导中国计划生育实践的局限性进行了客观评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卓炯  
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对于恩格斯的这一段话,有着不同的理解。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温应乾  
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研究人口理论和人口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人口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理论的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对许多重大问题的看法已渐趋接近。但仍有一些基本问题,如怎样评价两种生产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如何看待两种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人口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相适应是否共有的人口规律等等,仍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拟就这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粗浅的体会,以求教于学术界,在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时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章理  
近年来,我国人口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即两种生产的理论问题,发表了不少文章,在各种学术活动中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引起了我国理论界的普遍关注。这对于推动人口科学研究、促进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为了有助于把讨论引向深入,本期发表了章理同志的《两种生产理论的讨论综述》,供大家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