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16)
- 2023(13743)
- 2022(11879)
- 2021(11066)
- 2020(9279)
- 2019(21348)
- 2018(21064)
- 2017(41046)
- 2016(22009)
- 2015(24672)
- 2014(24641)
- 2013(24310)
- 2012(22094)
- 2011(19825)
- 2010(20075)
- 2009(19058)
- 2008(17623)
- 2007(15558)
- 2006(13784)
- 2005(12420)
- 学科
- 济(82560)
- 经济(82431)
- 管理(69086)
- 业(65211)
- 企(56456)
- 企业(56456)
- 方法(37366)
- 数学(32052)
- 数学方法(31713)
- 融(28471)
- 金融(28467)
- 中国(27730)
- 银(27263)
- 银行(27226)
- 财(27157)
- 行(26200)
- 制(23705)
- 农(21831)
- 业经(20441)
- 务(18199)
- 财务(18129)
- 财务管理(18094)
- 地方(18020)
- 企业财务(17277)
- 学(16815)
- 理论(15255)
- 体(15194)
- 贸(14992)
- 贸易(14976)
- 农业(14571)
- 机构
- 大学(307442)
- 学院(305086)
- 管理(123167)
- 济(122188)
- 经济(119313)
- 理学(106305)
- 理学院(105182)
- 管理学(103563)
- 管理学院(103009)
- 研究(98794)
- 中国(81350)
- 京(64854)
- 财(61022)
- 科学(58497)
- 财经(48201)
- 所(48151)
- 中心(47327)
- 农(44812)
- 江(44348)
- 经(43714)
- 研究所(43497)
- 业大(42996)
- 北京(41147)
- 范(38387)
- 师范(38058)
- 经济学(37252)
- 州(36715)
- 财经大学(36086)
- 院(35852)
- 农业(34530)
- 基金
- 项目(207762)
- 科学(163797)
- 研究(155083)
- 基金(151423)
- 家(129971)
- 国家(128883)
- 科学基金(111830)
- 社会(98055)
- 社会科(93010)
- 社会科学(92988)
- 基金项目(80759)
- 省(80634)
- 自然(71729)
- 教育(70655)
- 自然科(70031)
- 自然科学(70019)
- 自然科学基金(68759)
- 划(67357)
- 编号(63724)
- 资助(62076)
- 成果(52239)
- 部(46197)
- 重点(45768)
- 创(43661)
- 课题(43418)
- 发(43413)
- 制(41941)
- 创新(40725)
- 教育部(40285)
- 项目编号(40187)
- 期刊
- 济(132773)
- 经济(132773)
- 研究(93648)
- 中国(59639)
- 财(47537)
- 管理(45246)
- 学报(45004)
- 融(43446)
- 金融(43446)
- 科学(41583)
- 农(40850)
- 大学(34949)
- 教育(32971)
- 学学(32860)
- 农业(27241)
- 技术(25185)
- 财经(23908)
- 业经(20938)
- 经济研究(20422)
- 经(20182)
- 理论(17128)
- 问题(16791)
- 实践(15780)
- 践(15780)
- 图书(15069)
- 科技(14308)
- 现代(13999)
- 技术经济(13823)
- 版(13155)
- 财会(13098)
共检索到454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蔡幸
信用担保是促进中小企业债务性融资可得性的有力保障。金融机构与信用担保机构合作的实质是控制和分散信用风险。目前不与担保机构共同分担风险的金融机构在60%以上,两者合作障碍来自于担保机构本身担保功能薄弱、规范的风险分担机制的缺失、信息不对称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原因,解决的措施着重在于建立充分的风险分担契约安排、实现对呆账的共同追索和处理、提取担保风险准备金方面的合作、加强信用担保机构本身的建设等方面。
关键词:
信用担保机构 金融机构 互动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安娜 陆巍峰 王强 柴雷鹰 杨曦 李青
目前由于我国整个金融生态环境和信用体系建设不够完善,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存在着较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商业银行为了保障贷款资金安全,普遍要求借款企业提供抵质押担保或第三方担保,使担保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设计贷款契约最重要的非利率因素。因此,研究探讨信贷担保方式创新,具有现实和长远的实践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纪岗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闫绪娴 闫绪奇
运用2004—2006年我国沪市上市公司关于担保行为的经验数据,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类别、上市公司担保行为所涉及的金融机构性质以及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情况对上市公司担保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类别显著影响其提供担保的行为;上市公司担保行为所涉及的金融机构性质与其担保水平并无直接关联;股权制衡度并不显著影响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水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国建 樊娅
为研究农业融资担保机构的决策机制,论文构建了农业融资担保机构与农户两大群体的演化博弈模型,围绕双方期望收益值变化所形成系统演化均衡的四种可能性,用计算实验仿真法进一步深化研究各因素对农业融资担保机构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财政风险补贴不到位、农业风险大是导致担保机构不担保决策行为的重要因素;其次,通过落实风险补贴、提升担保风险容忍度、加大农户失信惩罚、完善"龙头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等措施,可以促使担保机构倾向于采取担保行为。
关键词:
农业融资 担保机构 决策机制 演化博弈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吉明 钱敏 吴登宽
为了进一步了解担保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的现状,促进担保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良性互动发展。温州银监分局对此进行了调查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思维 邹妍萍
信用担保机构的建立对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起了积极作用,然而目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运行机制并不健全。我国应结合本国国情借鉴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规范信用担保机构的运行,充分发挥信用担保机构的作用,完善其运行机制。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信用担保 运行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九杰 沈杰
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抵押品,从替代的角度研究抵押品问题,基于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认为,互助性的信用担保机构可以充分利用掌握的"软信息"来控制主动违约、甄别贷款者的风险偏好,并利用"软信息"促使企业提高其最优努力水平,降低银行贷款的风险。
关键词:
信用担保 抵押品 软信息 中小企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秋明
对担保机构属性的不同认识影响了担保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担保机构担保所具有的特性入手,分析了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货币流通、信用、风险管理三个本质要素的联系,从而明确了担保机构的金融属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史志贵
再担保对分散担保风险、规范担保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就省级再担保机构运作模式及面临的问题,从市场准入、风险管理和资本金补充等方面完善省级再担保机构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省级再担保机构 运作模式 风险管理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军
政府全资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民营全资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的内在稳定性较差,而有效监督下的政府非控制型多元股权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同模式担保机构的稳定性差异最终体现为股权主体性质和股权结构分布的差异,进而决定了担保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和盈利能力。因此,应对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稳定机制进行优化设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匡国建
对珠江三角洲的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四个城市金融机构动产担保融资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动产担保融资已经成为经济发达地区金融机构拓展信贷业务的新亮点和中小企业获得信贷融资的新途径,不过这项业务的开展还面临着不少制度和机制瓶颈。为此,要在《物权法》的制度框架下,围绕担保物权法律配套机制建设,逐步建立集中统一的动产担保登记系统,完善大宗原材料价格形成机制,明确动产担保物权的优先受偿规则,简化动产担保物权实现程序,以此促进动产担保融资更活跃、更安全地开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磊 倪民 孙丰山
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是金融发展的客观需要。由于信用担保机构并非直接的商业性信贷机构,其直接承担着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职能。本文以山东省莱芜市的信用担保机构作个案研究,着重分析信用担保机构发展的基本特征及其现实制度障碍,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用担保 中小企业融资 金融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艳花
从1998年试点开始,中国信用担保业已经经历了将近10年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机构试点,到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担保业被称为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担保机构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有"信用批发商"之称的担保机构,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格外令人关注。担保业并非有人所说的是一个"来不及繁荣就陷入衰退的行业",它的发展更需要理清思路、找到出路。本期一线话题正由此展开。本期嘉宾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陈乃醒教授、中国人民银行新余市中心支行行长黄火生、中国人民银行盐城市中心支行行长邱跃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