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02)
2023(11334)
2022(10138)
2021(9759)
2020(8115)
2019(19151)
2018(19084)
2017(37946)
2016(20482)
2015(23061)
2014(23283)
2013(23071)
2012(21168)
2011(18782)
2010(18457)
2009(17076)
2008(16578)
2007(14589)
2006(12820)
2005(11254)
作者
(57549)
(47473)
(47132)
(44877)
(30537)
(22875)
(21674)
(18557)
(18446)
(17047)
(16620)
(15836)
(14977)
(14952)
(14738)
(14488)
(14130)
(13998)
(13645)
(13456)
(11645)
(11524)
(11505)
(10842)
(10654)
(10643)
(10580)
(10549)
(9494)
(9234)
学科
(77836)
经济(77754)
管理(57918)
(54776)
(46257)
企业(46257)
方法(38234)
数学(33426)
数学方法(33091)
(21358)
银行(21211)
(20200)
(20105)
(19832)
(19810)
中国(19575)
业经(16800)
地方(16474)
(16090)
(15994)
金融(15991)
(14350)
贸易(14336)
(13837)
(13737)
财务(13678)
财务管理(13654)
理论(13318)
农业(13150)
企业财务(12683)
机构
大学(281479)
学院(278605)
管理(115545)
(110064)
经济(107429)
理学(99488)
理学院(98429)
管理学(96894)
管理学院(96397)
研究(89302)
中国(76897)
(60682)
科学(54163)
(51992)
(43955)
中心(43630)
(43597)
财经(42068)
(41071)
业大(40638)
研究所(39561)
北京(38517)
(38196)
(35820)
师范(35537)
(34430)
农业(34285)
经济学(32683)
(32470)
财经大学(31605)
基金
项目(191051)
科学(150060)
研究(141058)
基金(139008)
(119587)
国家(118599)
科学基金(102992)
社会(87438)
社会科(82808)
社会科学(82784)
基金项目(75045)
(73668)
自然(68211)
自然科(66594)
自然科学(66582)
自然科学基金(65382)
教育(64315)
(62115)
编号(58635)
资助(57703)
成果(46683)
(42370)
重点(41638)
(39678)
(39640)
课题(38985)
创新(36857)
教育部(36693)
科研(36569)
项目编号(36276)
期刊
(118672)
经济(118672)
研究(86647)
中国(51160)
(43308)
金融(43308)
学报(40855)
管理(40723)
(40031)
科学(38818)
(38631)
大学(31072)
学学(29063)
教育(28727)
农业(24883)
技术(23546)
财经(20620)
业经(19008)
经济研究(17769)
理论(17656)
(17311)
实践(16518)
(16518)
图书(15526)
问题(15523)
技术经济(13404)
现代(12929)
科技(12769)
(12612)
资源(12133)
共检索到417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强  
信用成本指数是从总体和宏观角度对信用成本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从而形成的信贷市场资金提供方对特定类型的个体信用状况的总体评价,它是一个相对数平均值指标,与信用评分和评级不同。分析影响信用成本的宏观因素,进行信用成本指数的微观设计,重点探讨信贷成本(C)构成、银行业信用成本评价、信用成本指数计算以及信用成本指数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指数生命周期管理和完善的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韩启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会场结构在不断地变化,虽然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竞争体系,但在加剧的竞争环境下,商业银行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信贷业务扩张行为,为更好地调整银行业市场结构,规范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本文选取HHI指数测度银行业市场结构,来研究银行业市场结构对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银行业垄断程度越来越低,竞争程度越来越高,竞争的环境会促进商业银行发展信贷业务。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鲁  
运用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构建银行业信用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宏观经济形势、地区信用意识以及客户信用状况三个层次。应用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检验银行业信用环境与信贷规模增长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银行业信用环境与信贷规模增长存在协整关系,且互为Granger因果关系,银行业信用环境改善会促进信贷规模增长,而信贷规模增长又有利于银行业信用环境的改善,具有长期的相互促进效应,但短期的互相促进效应并不显著。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邱兆祥  石涛  安世友  
银行业信贷市场永远是一个信息不完全的市场,研究银行业信贷市场永远都应以信息不完全为出发点。信号传递理论有效地解决了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和银行的最优选择。总体而言,应该通过信号传递在信贷市场内部形成一个激励机制,这个激励机制的作用有两点:银行可以激励企业真实报告自己的信息,防止逆向选择;企业可以激励银行改进金融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国联  林建东  刘阳  
温州市民营经济发达、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同时作为人总行批准的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近年来信贷经营创新不断涌现,特别是出现了不少支持个私经济、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新品种,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本文对温州银行信贷经营创新的现状和障碍进行了具体分析,对研究国内基层商业银行的信贷经营创新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邹朋飞  
本文在充分控制"大而不倒"监管效应、资产多样化效应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美国、日本等9个国家2523家银行1999~2007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非信贷市场竞争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随着银行市场势力的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也跟着提高;随着竞争程度的提高银行整体稳定性降低;随着人均GDP的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性提高,银行整体稳定性提高;随着银行总资产的增长,银行的资本充足水平降低,整体稳定性也降低。研究结果支持"竞争—脆弱假说",即非信贷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激发了银行的规模扩张冲动,降低了资本充足水平,降低了银行业的整体稳定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桂珍  
银行业市场结构是宏观经济政策布局和微观实力较量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呈现寡头垄断特征,这给我国信贷资源配置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得信贷资源配置呈现长期化、集中化趋势。就整体而言,我国信贷资源配置是低效的。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我国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连军  
本文利用中国120家商业银行2003-2015年度面板数据,分析在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杠杆率对银行融资成本与信贷扩张的作用。研究发现,杠杆率监管对银行信贷扩张的影响取决于银行调整的时间,长期内可防止银行规模扩张,而信息不对称环境下提高银行杠杆率则显著降低下一期的融资成本,加速信贷扩张;施加杠杆率约束放大银行融资成本的顺周期性,弱化货币政策信贷渠道传导的效果;国有控股银行的融资成本与资产负债扩张速度都明显低于非国有银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福明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一定的区域经济模式也极大地影响着银行业务经营,尤其是信贷业务。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温州,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优良,经营效益高,其根本原因在于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这揭示了银行信贷经营必须考虑区域经济结构特点的影响,才能实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俊岭  李艳芳  
本文分析了河南省银行业实施绿色信贷的客观必然性、实施绿色信贷的策略选择,并提出了河南省银行业实施绿色信贷的问题与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亮  柳建华  
鉴于我国资本市场弱法律风险和股权高度集中的基本特征,本文提出了一个分析我国银行信贷业务预期违约风险的基本框架。以此为基础,本文考察了我国的银行业改革以及市场化进程对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配置信贷资源时,会认真考虑贷款企业的历史财务绩效和代理成本。并且,银行业改革和地区市场化进程都成功促进了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的商业化。本文的研究为评价银行业改革的历史进程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进一步的努力方向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线索。一方面,银行在配置其信贷资源时不仅要进一步关注贷款企业的财务绩效;另一方面,也应当致力于促使银行在确立必要报酬率时进一步关注贷款企业的代理成本。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谊浩  陈柳钦  
本文利用平均移动投资技术模型分析了不同银行业市场结构下的利率决定和信贷风险,结果显示:竞争性的银行业市场结构比垄断性的银行市场结构能提供更低的贷款利率,这种较低的贷款利率会引致企业投资水平的增加,并能够降低企业因为破产而导致的信贷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振东  李纪建  
分析中国银行业贷款中长期化的表现,探讨贷款中长期化的成因、风险,提出解决中国银行业贷款中长期化问题的政策建议是:调控经济结构进而影响信贷结构;完善资本市场,增加直接融资比重;改变商业银行的利润绩效评价体系;加强资本充足率监管和加快资产证券化进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程锦  潘小军  
本文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回归,对第二轮试点以来的三年内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发行产品的定价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还不够成熟,发行产品与发起银行并未完全实现风险隔离,且投资者群体不足和基础资产种类较为单一等问题导致难以形成完善的定价机制。本文于篇末提出了完善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定价机制的一些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