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17)
- 2023(6910)
- 2022(6037)
- 2021(5536)
- 2020(4921)
- 2019(11718)
- 2018(11652)
- 2017(22700)
- 2016(12706)
- 2015(14475)
- 2014(14965)
- 2013(14988)
- 2012(14342)
- 2011(13238)
- 2010(13656)
- 2009(12934)
- 2008(13379)
- 2007(12293)
- 2006(10649)
- 2005(9641)
- 学科
- 济(57834)
- 经济(57770)
- 管理(34441)
- 业(33953)
- 方法(30372)
- 企(27690)
- 企业(27690)
- 数学(26194)
- 数学方法(25927)
- 农(14955)
- 学(14521)
- 财(14347)
- 中国(13264)
- 业经(11236)
- 贸(11050)
- 贸易(11048)
- 易(10660)
- 理论(10397)
- 制(10256)
- 地方(10027)
- 农业(9917)
- 银(9416)
- 银行(9385)
- 和(9321)
- 融(8991)
- 金融(8988)
- 行(8928)
- 务(8833)
- 财务(8818)
- 财务管理(8791)
- 机构
- 大学(201974)
- 学院(198078)
- 济(80949)
- 经济(79199)
- 管理(73581)
- 研究(67257)
- 理学(63534)
- 理学院(62736)
- 管理学(61484)
- 管理学院(61099)
- 中国(50978)
- 科学(43200)
- 京(42791)
- 财(37763)
- 农(37342)
- 所(35720)
- 研究所(32757)
- 中心(31287)
- 业大(31112)
- 财经(30532)
- 江(30471)
- 农业(29680)
- 经(27567)
- 范(27294)
- 师范(27021)
- 北京(26756)
- 经济学(26048)
- 州(23975)
- 经济学院(23693)
- 院(23236)
- 基金
- 项目(128042)
- 科学(99569)
- 基金(92784)
- 研究(90713)
- 家(81443)
- 国家(80790)
- 科学基金(67744)
- 社会(57005)
- 社会科(53902)
- 社会科学(53883)
- 省(49594)
- 基金项目(49110)
- 自然(44160)
- 自然科(43133)
- 自然科学(43112)
- 教育(42775)
- 划(42523)
- 自然科学基金(42367)
- 资助(38900)
- 编号(36916)
- 成果(31369)
- 重点(29318)
- 部(29212)
- 发(27123)
- 创(25845)
- 课题(25487)
- 科研(25041)
- 教育部(24695)
- 创新(24220)
- 大学(24062)
共检索到2870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一鸣 任秋潇
针对"过去的记录"监控"未来的偿付"的信用,本文提出期限的错配在逻辑上导致信用的内在脆弱性,给出破解悖论的理论方法,包括施加外部约束、延长博弈过程、风险冲击预期,同时对不同社会形态下进行信用悖论破解方法的验证,以及针对我国实际状况给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谷秀娟
信用悖论是银行业在其信用风险管理过程存在的较大问题: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与分散信用风险之间的矛盾。笔者考察和研究了运用现代资产组合理论进行风险分散化贷款组合管理的KMV模型和以金融创新——信用衍生品进行对冲组合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关键词:
信用风险 信用衍生品 信用悖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政 杨思莹
政府支持是创新系统建设和创新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然而,政府支持的公共物品属性、寻租和腐败的扭曲作用、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以及委托代理问题等又会削弱政府支持创新活动效果,甚至导致创新效率损失,形成了创新活动中的政府支持悖论。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政府支持悖论及其形成原因,并基于2003年至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空间面板模型以及面板门限模型分析了政府支持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支持显著提升了区域创新效率,控制了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和空间溢出效应后,该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对企业支持能够显著提升区域创新效率,而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新对区域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此外,政府支持对区域创新效率并非呈现出简单的线性影响特征,在不同支持力度、财政分权程度以及寻租和腐败程度下,政府支持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效果不同。本文结论一定程度上澄清了政府支持悖论存在的根源,认为应当积极发挥政府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政府支持 政府支持悖论 创新效率 外部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锐 向书坚
文章通过严格的理论证明发现,传统的长记忆检验理论在非平稳框架下失效了。Andrew虽然将长记忆检验原假设拓展到混合性,但并未放弃平稳性假设;虽然考虑到了序列相依性对传统检验统计量的影响,却并未发现非平稳性的影响。文章给出更一般意义的零假设,不同于其他研究之处,拓展后的零假设更符合实际;并在Andrew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非平稳稳健且更具一般意义的检验方法。最后运用该方法讨论了中国股票市场中的长记忆性,从而解释了长记忆实证检验结果令人疑惑的地方,该结论对金融领域基础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锐 向书坚
文章研究了非平稳对非平稳条件下的Box Pierce Ljung类检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传统的Box Pierce Ljung线性预测检验法进行了修正,并运用严格的理论证明和蒙特卡罗模拟证实了它们在大样本和有限样本情况下的非平稳稳健性。最后,运用修正的检验方法对上证综合指数的可预测性进行了分析。文章结论对于我国金融市场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反应了我国新兴金融市场的独有特性以及成熟统计方法在我国的实用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邢斐 张建华
本文在一个累积创新框架下分析了各种创新支持政策的作用机理,并检验了我国相应政策工具在促进私人研发作用上的有效性。运用我国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进行系统GMM估计发现,直接资助以及高校提供的公共研发对企业私人研发产生替代效应,科研机构提供的公共研发对企业研发具有促进效应,而专利保护政策对企业研发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结合理论分析与经验结果,本文推断:信息不对称和项目的不可验证性导致的道德风险,高校研发以应用技术为主的导向未得到根本转变以及企业整体创新能力偏低,是导致我国创新支持政策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创新政策 私人研发 促进效应 替代效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南
一、帕舍检验与帕舍效果的理论根源帕舍检验与帕舍效果的理论根源,涉及到拉斯派雷斯指数与帕舍指数的性质及关系。在西方的指数理论体系中,作为基本的代表性的指数,应当首推拉氏指数与帕氏指数(其他常用的指数,不过是二者的变形或结合),其公式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首元 孔淑红
期望效用理论以财富最终值作为消费者的决策依据,但效用函数形式不明确;前景理论以财富变化值作为消费者的决策依据,但是主观概率不确定。将变化量与最终持有量的比例值作为效用值将得出更全面的结论,并且适用于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和确定性条件下决策。同时,比例值效用理论使得消费者的效用量可以明确的计算,可以用于人民生活福利水平的评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苏汝劼 冯晗
企业所提供的商业信用规模和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迥异,发达国家是正相关关系,而发展中国家是负相关关系。企业规模、关系网络和商业信用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商业信用 企业规模 关系网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润 陈汉军 刘春章
本文介绍了复夏普比率的理论和方法 ,指出使用bootstrap方法改进夏普测度 ,能够在度量传统夏普比率估计风险的基础上 ,获得对资产组合业绩的更精当的评价标准。然而对中国证券市场中 1 9家基金的研究表明中国的证券市场不成熟、风险大 ,复夏普比率在中国并没有得到如发达国家的对资产组合业绩的评价的显著改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烨
基于国外相关理论争议和实证研究成果,本文剖析了股权激励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效应,即股权激励是解决代理冲突的手段抑或制造代理问题的来源?相应地讨论了股权激励的最优契约论和管理层权力论两派观点。文章认为,股权激励的最优契约论和管理层权力论并不相互排斥,二者实际上分析了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股权激励的有效性与公司治理等配套制度密切相关,只有完善所有权结构,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发挥内部和外部的监督作用,股权激励才可能接近最优薪酬契约。
关键词:
股权激励效应 最优契约论 管理层权力论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博 植率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博 植率
以2008年~2014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供应商进行商业信用再配置的信贷漏损行为为视角,证明了商业信用供给并非供应商根据自身信贷优势主动实施的逐利行为,而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因客户占据强势地位被动进行的授信行为,是强势买方对供应商实施的信用侵占;其次,证明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助于降低强势买方的信用侵占意愿,弱化被动性再配置水平,即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手段具有缓解微观厂商之间商业信用侵占的能力;最后,证明了技术创新可以通过强化供应商产品市场竞争力来帮助其摆脱强势买方的商业信用侵占,进而降低被动性再配置水平,即鼓励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对扭曲型信贷漏损具有治理意义。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博 植率
以2008年~2014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以供应商进行商业信用再配置的信贷漏损行为为视角,证明了商业信用供给并非供应商根据自身信贷优势主动实施的逐利行为,而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因客户占据强势地位被动进行的授信行为,是强势买方对供应商实施的信用侵占;其次,证明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助于降低强势买方的信用侵占意愿,弱化被动性再配置水平,即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手段具有缓解微观厂商之间商业信用侵占的能力;最后,证明了技术创新可以通过强化供应商产品市场竞争力来帮助其摆脱强势买方的商业信用侵占,进而降低被动性再配置水平,即鼓励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对扭曲型信贷漏损具有治理意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小龙 刘祖云
"城乡差距"一直是中国城乡发展良性推进中的症结性问题。通过从城市偏向理论的视角对城乡差距的形成逻辑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江苏省市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城市偏向与城乡差距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城市偏向政策是中国城乡差距形成的本质原因,且回归结果显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科教文卫支出、公共服务支出等存在显著的城市偏向。为此,城乡差距问题的消解,应立足于"乡村本位"的价值思考,摒弃"城市偏向型政策",建构"包容性"的城乡发展政策,才能有效达成城市与乡村社会的衔接。
关键词:
城乡差距 城市偏向 包容性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