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37)
2023(7966)
2022(6673)
2021(6201)
2020(5203)
2019(12009)
2018(12006)
2017(23921)
2016(12987)
2015(14936)
2014(15232)
2013(15088)
2012(14203)
2011(12999)
2010(13355)
2009(12972)
2008(12995)
2007(12309)
2006(11151)
2005(10298)
作者
(37725)
(31181)
(30984)
(29747)
(19747)
(14701)
(14200)
(11884)
(11771)
(11384)
(10528)
(10433)
(10161)
(9967)
(9783)
(9669)
(9137)
(9135)
(9042)
(8979)
(7984)
(7541)
(7524)
(7157)
(7083)
(7082)
(7072)
(6988)
(6339)
(5987)
学科
(53705)
经济(53614)
管理(43860)
(38056)
(31495)
企业(31495)
方法(22475)
数学(19889)
数学方法(19742)
中国(18455)
(18454)
(17292)
(15278)
(13084)
银行(13075)
(12588)
业经(12313)
(11692)
金融(11690)
(11512)
(11491)
贸易(11479)
(11203)
(9819)
体制(9810)
财务(9785)
财务管理(9759)
企业财务(9284)
(9093)
制度(9062)
机构
大学(194209)
学院(192955)
(85606)
经济(83719)
管理(73692)
研究(64108)
理学(61327)
理学院(60719)
管理学(59955)
管理学院(59584)
中国(54514)
(46687)
(41672)
财经(35335)
科学(33215)
(31850)
(31453)
(30563)
中心(30229)
研究所(27194)
北京(27176)
经济学(27141)
(26309)
财经大学(26218)
经济学院(24357)
(24257)
业大(23279)
(23257)
(23131)
师范(22922)
基金
项目(114054)
科学(89986)
研究(88321)
基金(82860)
(70221)
国家(69645)
科学基金(59768)
社会(57051)
社会科(54040)
社会科学(54027)
(43057)
基金项目(42993)
教育(41309)
编号(36626)
(36261)
自然(36044)
自然科(35140)
自然科学(35132)
自然科学基金(34524)
资助(34442)
成果(31655)
(27572)
(27064)
课题(26041)
重点(25481)
(24079)
教育部(23832)
(23552)
(23480)
国家社会(23442)
期刊
(102576)
经济(102576)
研究(66064)
中国(43166)
(36671)
管理(30466)
(28091)
金融(28091)
(24312)
学报(23596)
科学(23134)
教育(21935)
大学(19440)
财经(19117)
学学(17891)
技术(17346)
业经(16554)
(16350)
经济研究(16203)
农业(15499)
问题(14175)
(12521)
理论(11572)
国际(10558)
实践(10272)
(10272)
技术经济(9508)
商业(9442)
现代(9189)
图书(9096)
共检索到3158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利人  
治理信用缺失的重要措施是国强信用制度建设。信用信息是信用制度的基础和核心 ,信用市场需求是信用制度中信用奖惩的基础 ,对信用信息市场的供给与需求有着重要的影响。培育和发展我国的信用市场需求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市场、规范发展各类信用活动、构筑信用服务业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明  王琼  褚俊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卢阳春  
入世后的中国承担了必须建立和完善市场机制并达到国际标准的义务。完善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基石上的商品经济 ,信用制度是市场机制良好运行的必不可少的制度基础之一。本文运用信誉收益曲线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当前信用状况不佳的具体成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建立健全我国的社会信用制度 :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归属 ;严惩违规者 ,增大违信成本 ;建立完善的政府信用和个人信用制度以及发达的社会信用评估体系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姚秦  李镇华  
交易是一对权利束的相向运动,当权利束的转移存在时间差的时候,这种交易就称为信用交易,而交易的权利束就是产权。产权与信用交易之间的逻辑联系是本文的研究核心,它们之间定量的关系是本文要探讨的主要内容。而以上问题具体到中国,就体现为中国的信用制度的构建与完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武博  
2001年底以来,美国资本市场爆发了严重的信用危机,沉重地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和美国经济的复苏势头,消费者信心已跌至9年以来的最低点,显示出美国经济的缺陷。该文从信用危机经济学原理着手,分析了美国信用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我国的信用制度建设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安贺新  
根据马克思的制度经济理论,一定的制度产生于一定的经济条件,经济环境的变化引致制度的变迁。一旦制度失去其赖以存在的经济"土壤",就如同沙滩上的高楼,迟早要坍塌。也就是说,构建社会信用制度必须具备使之能有效运作的经济环境。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在对我国社会信用制度运行的宏观经济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信用制度运行的宏观经济环境建设。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梓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良好的信用环境会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但是我国在信用制度建设方面还十分落后,杜会信用环境还不够完善,阻碍了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加强我国的信用制度建设。本文从我国信用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国际经验分析出发,探讨了我国信用制度建设的模式问题。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梓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良好的信用环境会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市场经济运行的效率,减低社会的调节成本。但是我国在这方面还是空白,因此加强信用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应从社会信用建设的必要性和国际经验出发,选择我国信用建设的模式。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吴晶妹  
本文在国外学者关于信用与GDP关系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和延伸,不仅放大了研究区间,而且对新经济前后美国信用活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变化给予了高度关注。作者探析了新经济条件下各层次信用规模与GDP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提出信用依存度的概念,研究并总结了经济对各层次信用活动的依存程度及其变化,指出信用规模、信用结构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揭示了信用活动发展的轨迹与空间。以此为基础,作者通过数据分析及对比,指出我国信用活动总规模偏低、信用交易结构不合理、经济信用化程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不匹配的现状,并据此对建设我国社会信用体系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吴英娜  丁梁  
国外信用制度建设有150多年的历史,信用制度已成为这些国家经济得以良好运行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信用制度建设的经验,对于加强我国信用制度建设很有意义。 一、国外银行信贷登记咨询制度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制度,是指以立法形式建立、由中央银行管理运行、强制所有银行参加,以登记和提供企业信贷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公共信贷信息登记系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宋茜  
信用在一国经济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现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和普遍的信用失衡问题突显了出来,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突出问题之一。所以,在借鉴国外信用建设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寻找出适合经济发展特点的信用建设模式,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北京、上海、甘肃等地的信用制度试点,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教训,形成了四大信用建设模式,给中国信用的相关研究填补了一项空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洪隽  
市场经济是法制、竞争和信用的有机结合体,一个有序的市场经济必然是在法制与信用结合基础之上的竞争体系。信用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高级形态,市场经济由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就是信用经济的形成过程。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按照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总体要求,我国今后特别是“十五”期间,应把培育信用观念、完善信用制度、健全社会化信用体系、引导企业加强信用管理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环节和实质性措施。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晓娆  
通过对过去美国政府在次贷危机时信用制度建设中扮演的角色和制度存在的缺陷等进行回顾,分析我国"去库存"过程中面临的金融风险,为我国供给侧改革"去库存"过程中的信用风险管理以及信用体系建设和完善提供借鉴经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洪隽  
在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的形势下,国民经济 实质上更多地体现为信用经济,市场经济也必然要发展到信用 经济阶段。温州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城市,其在上一世纪 的两次变迁,将对本世纪初中国正在推动的信用经济产生新的 启示。培育信用观念、完善信用制度、形成信用体系、加强信用 管理应是“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主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