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34)
- 2023(6540)
- 2022(5921)
- 2021(5572)
- 2020(4922)
- 2019(11600)
- 2018(11762)
- 2017(22483)
- 2016(12734)
- 2015(14687)
- 2014(15475)
- 2013(15293)
- 2012(14575)
- 2011(13277)
- 2010(13775)
- 2009(12628)
- 2008(13012)
- 2007(12333)
- 2006(10555)
- 2005(9505)
- 学科
- 济(52084)
- 经济(52036)
- 管理(35080)
- 业(33286)
- 企(26751)
- 企业(26751)
- 方法(26517)
- 数学(23345)
- 数学方法(23028)
- 财(14594)
- 农(14588)
- 中国(12717)
- 学(11798)
- 制(10944)
- 贸(10479)
- 贸易(10474)
- 地方(10276)
- 易(10115)
- 业经(9968)
- 理论(9699)
- 农业(9488)
- 务(9438)
- 财务(9408)
- 财务管理(9371)
- 银(9317)
- 银行(9292)
- 行(8736)
- 企业财务(8732)
- 和(8479)
- 融(7901)
- 机构
- 学院(188393)
- 大学(186998)
- 济(72774)
- 经济(70832)
- 管理(68449)
- 研究(61489)
- 理学(57735)
- 理学院(57011)
- 管理学(55721)
- 管理学院(55363)
- 中国(49039)
- 京(40722)
- 科学(39825)
- 财(35365)
- 农(35361)
- 所(33220)
- 江(31380)
- 中心(30109)
- 研究所(29836)
- 业大(29400)
- 农业(27876)
- 财经(27491)
- 北京(26046)
- 州(25270)
- 范(25045)
- 师范(24767)
- 经(24561)
- 技术(22185)
- 经济学(22151)
- 院(21634)
- 基金
- 项目(115523)
- 科学(87580)
- 研究(84598)
- 基金(79636)
- 家(69275)
- 国家(68647)
- 科学基金(57161)
- 社会(49289)
- 省(46941)
- 社会科(46501)
- 社会科学(46484)
- 基金项目(41988)
- 教育(40506)
- 划(39121)
- 自然(37328)
- 编号(37065)
- 自然科(36393)
- 自然科学(36378)
- 自然科学基金(35692)
- 资助(34294)
- 成果(31091)
- 重点(26175)
- 课题(25724)
- 部(25295)
- 发(24696)
- 创(23257)
- 科研(22388)
- 大学(22072)
- 项目编号(21967)
- 创新(21772)
共检索到287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庄传礼
信用局个人信用评分具有客观、一致、高效的特点,广泛地应用于个人信贷、信用卡、保险理赔等金融业务。本文首先对信用局评分的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信用局评分的4种应用方式,讨论了信用评分应用的局限性。
关键词:
征信 个人信用评分 信贷 风险管理
[期刊] 征信
[作者]
叶湘榕
当前,各种各样的个人信用评分不断推出并尝试应用于各种不同场景。我国对于个人信用评分的应用需求主要来自于社会治理、消费信贷和社会生活,分别对应诚信分、金融分和综合分。在充分考虑满足不同主体应用需求和评分数据限制的基础上,对诚信分、金融分和综合分从评分要素构成、评分方法、评分产品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设计。个人信用评分的未来发展是,社会各方共同推进个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地方政府探索建立诚信分,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致力发展金融分,社会征信机构探索联合建立综合分。
[期刊] 征信
[作者]
庄传礼
信用局个人信用评分作为信用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我国个人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已经建成,开发信用局个人信用评分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有重要意义。在分析信用局个人信用评分特点、意义及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信用局个人信用评分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信用局 信用评分 风险管理 社会信用体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石庆焱,靳云汇
Based on a set of credit card sample of Chinese commercial bank,a systemically comparative study of various statistical credit scoring models was firstly made in China The comparative study indicated that every model has its own strength and weakness The strengths of 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inear program,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re that these models are explainable and their outputs can be a linear scorecard(so can be easily implemented) But these models have higher misclassification rate comparing with others Neural network and classification tree models have a higher predict accuracy,but may be‘over fitted’,and their outputs are hard to be explained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莫茜 高峰 董纪昌
本文将Logistic模型和马尔科夫链模型相结合,在Logistic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客户行为状态的变化,将其加入信用评估模型中,得到优于单一运用Logistic模型的结果,据此得到的动态信用评分,为商业银行信贷决策及客户关系管理决策提供更有力的依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武安华
现代信用的形式主要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国际信用、消费信用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人们的生活逐渐互联网化。互联网促使社会信任结构转变,为信用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持,并推动了新的信用形式即互联网信用的形成。互联网信用缺失问题在互联网交易中,买方与卖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引起"柠檬问题"的产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明辉 许佩 韩旖桐 覃志
从样本偏差和信用样本动态变化问题出发,以CBR(案例推理)方法建立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研究发现,基于CBR的个人信用评分模型在案例检索环节假设特征集中各特征变量具有相同权重,与个人信用评分实际不符;在案例修正环节假设相似案例权重相等,导致已有数据信息无法得到充分利用。针对这些局限性,本文设计了基于Logistic回归-BP神经网络的权重调整算法,结合BP神经网络的高精度及Logistic回归的稳定性计算个人信用评分各特征变量的权重,对案例检索进行优化;设计基于距离的投票算法计算各相似案例的权重,对案例修正进行优化。实证实验证明基于优化CBR的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精确性和解释性均有所提高,错分率降低,能够输出各指标的重要性,有效的利用已有数据信息,更加适用于个人信用评分。
关键词:
信用评分 案例检索 案例修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易传和 彭江
在经济、金融快速发展,信用交易日益频繁的中国,个人信用评分的建设仍然是个薄弱环节。文章基于运用FAHP法构建了个人信用评分模型,并通过案例分析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引入FAHP法简化了模型的构建过程,模型运行结果有效、合理,值得在个人信用评分领域推广。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湘君
个人信用信息的时效性是保证其具备信用凭证功能的关键,主要受征信活动中个人信用信息采集与查询利用环节、个人信用信息处理环节和个人信用信息当事人监督过程的影响。基于此,个人信用信息时效性的保障策略可归纳为采用变通方式,简化个人信用信息采集过程中当事人监督环节;针对大量的、经常性的查询个人信息的机构,简化查询利用审核手续;制定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采集标准,保证信息处理过程的连贯一致。
关键词:
个人信用信息 信息采集 时效性 个人征信
[期刊] 征信
[作者]
朱浩 黄险峰 陈彦舟
通过采用合理有效的评分指标对个人信用进行量化评分,可以获得个人的社会信用水平,评判个人信用风险,这将有利于节约市场参与者的交易成本,提高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目前国内已有江苏苏州的桂花分、江苏宿迁的西楚分、福建福州的茉莉分、福建厦门的白鹭分等个人信用分落地应用,而部分城市暂未建立个人信用评分制度。根据国家、省、市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个人诚信建设的政策文件和系列工作部署,为进一步加强国内部分城市个人诚信体系建设,实施信用惠民工程,需要对适合各城市情况的个人信用评分机制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
个人信用 评分 指标体系 应用场景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彬 李育林 张浩智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规范的个人信用评分指标体系和方法。本文利用真实的个人消费信贷数据,首先建立了个人信用评分的多元线性判别分析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然后将线性判别分析模型的结果与其它变量一起作为输入变量建立了混合两阶段个人信用评分模型。实证研究表明,混合两阶段个人信用评分模型相对于前两种单一模型能同时满足预测精度和稳健性的双重要求,从而,突破了通常应用单一模型于个人信用评分领域的局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闫俊周 魏明侠
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个人信用又是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通过构建一个博弈模型分析个人信用是如何通过交易者双方一次性博弈、重复博弈和信号传递而形成的。基于此,在交易者双方中引入政府个人信用监督机关,构建出有个人信用监督机关的博弈模型。基于对以上博弈模型的分析,提出构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
个人信用 博弈 监管
[期刊] 征信
[作者]
任宏涛
在个人信用征信活动中,围绕个人信用信息,不同的权利主体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权利主张。作为信息主体的个人,强调个人权利的保护;为了保障交易安全,提高交易效率,加强社会管理,则需要确认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而在信息的征集、加工、整理、流转环节,个人信用信息的财产权属性也不容忽视。因此,应客观分析附着在个人信用信息上的各种权利以及权利之间存在的冲突,并加以平衡,从而促进个人征信制度的建立。
[期刊] 征信
[作者]
陈伟群 陈浩然 贺荣
阐述我国个人信用信息权益保护现状,以衡阳市为例进行典型性分析。从基层央行的角度,结合工作实际,剖析内部管理、系统功能、风险意识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加大监管力度,提高信用信息保护的针对性和务实性;加强技防控制,提高信用信息保护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强化教育宣传,提高信用信息保护的系统性和长效性。
[期刊] 征信
[作者]
赵相东 相振宇
2013年央行推出的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方便了公众及时了解个人信用信息,但目前平台提供的身份验证方式受众面窄,通过率较低,难以满足广大公众需求。探讨优化现有的身份验证方式,增加新的身份验证途径,同时在平台中引入用户"安全等级"设置,将验证方式的可靠性与可获取的信用产品关联起来,可以帮助平台在改进易用性的同时保证信用信息安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