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6)
- 2023(1533)
- 2022(1375)
- 2021(1350)
- 2020(1220)
- 2019(2609)
- 2018(2687)
- 2017(5092)
- 2016(3007)
- 2015(3493)
- 2014(3730)
- 2013(3726)
- 2012(3896)
- 2011(3647)
- 2010(4369)
- 2009(4754)
- 2008(3852)
- 2007(3587)
- 2006(3214)
- 2005(2987)
- 学科
- 济(11781)
- 经济(11762)
- 管理(9875)
- 业(8626)
- 企(7859)
- 企业(7859)
- 方法(5451)
- 数学(4301)
- 数学方法(4158)
- 融(3935)
- 金融(3935)
- 制(3719)
- 银(3706)
- 银行(3700)
- 财(3575)
- 行(3542)
- 学(3439)
- 中国(3211)
- 理论(3018)
- 农(2827)
- 贸(2757)
- 贸易(2752)
- 易(2664)
- 务(2502)
- 财务(2493)
- 财务管理(2483)
- 企业财务(2356)
- 业经(2205)
- 体(2145)
- 策(2122)
- 机构
- 大学(48918)
- 学院(47790)
- 济(16871)
- 研究(16735)
- 经济(16340)
- 管理(15904)
- 中国(15359)
- 理学(12942)
- 理学院(12778)
- 管理学(12359)
- 管理学院(12283)
- 京(11188)
- 科学(10893)
- 农(9363)
- 所(9340)
- 财(9013)
- 中心(8639)
- 研究所(8268)
- 江(8213)
- 业大(7330)
- 农业(7254)
- 北京(7213)
- 财经(6779)
- 州(6669)
- 范(6633)
- 师范(6540)
- 经(6044)
- 省(5890)
- 银(5789)
- 院(5714)
共检索到82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斌
资产证券化产品设计复杂,投资者很难评估所购买证券的内在价值和风险,评级机构发布的信用评级就成为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2007年春夏之交,因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而引发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无数外表光鲜的"投资级"的次级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及与之相关的抵押债务证券(CD0)的价格大幅缩水,令投资者损失惨重。面对全球投资者和各国监管当局相继启动调查程序,之前曾将这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曾良
我想通过几个故事,请大家看看到底是什么因素,使一些企业在金融危机中轰然倒塌,一些企业却在此时逆风飞扬。先看第一组故事:中信泰富是香港最有影响力的红筹股公司之一。
[期刊] 征信
[作者]
谈儒勇 曾鸣 金晨珂
近年来,公共危机频发,危机管理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政府信用与政府危机管理之间的关系:从历史的角度看,政府信用的内涵是在历次危机及其管理中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从具体的危机管理过程来看,政府信用与危机管理存在互动机制。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着政府信用缺失的问题,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状况日益恶化。因此,为提升政府信用,更好地应对频繁发生的公共危机,需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提高公务员素质等。
关键词:
政府信用 危机管理 互动机制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伟 李敏波
在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穆迪(Moody's Investors Service)、惠誉(Fitch Ratings)三大评级机构一直处于被指责和诟病的境地。早在2007年7月,美国众议院就要求信用评级机构向投资者提供更多有关如何进行信用风险计算的信息。2008年1月,英国、德国、法国和意大利领导人联合发表声明,敦促信用评级机构在告知投资者有关结构性金融工具的内在风险的问题上要做得更好,否则各国政府将考虑通过管制来解决这个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游
由于现代金融体系的全球化,这场涉及美国众多金融机构的次级债危机很快在全球蔓延开来,逐步演变成了一场全球信用危机,而一贯被人们寄予厚望的信用评级机构在这场愈演愈烈的危机中却备受指责。论文重新审视了美国信用评级机构运营机制的固有缺陷,通过揭示信用评级机构对次级债危机形成的责任,提出我国要以次级债危机为鉴,通过规范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使信用评级机构真正承担金融风险监督者的责任。
关键词:
次级债 信用评级 抵押贷款 风险控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静慧 周定财
近年来我国日益频发的公共危机对政府能否有效履行其公共责任提出了新的挑战,成为影响政府信用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政府的自利性、地方政府执政能力不足、监督机制和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原因,我国政府在处理各种公共危机时,还存在一些信用缺失问题,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重构政府信用,提升政府的危机治理能力,必须加强政风建设、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建设法治政府、完善政府信用考评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国平 李景农 张富民 万解秋 薛誉华 姚海明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武进市湖塘镇的政府主导型融资体系重组作个案研究,探讨当前我国总体信用水平低下的规制设计。本文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当前企业融资行为中的集体非理性行动导致了普遍性低偿付倾向(信用危机),需要能解决集体行动的强力部门——政府的介入。第二,信用危机的后果是“囚犯困境”(所有企业都受损)和“三个和尚没水吃”效应(政府、企业和银行都受损),在信贷上体现为集中与萎缩。第三,解决信用危机必须要求实现更高层次的“共谋”——政府、企业和银行的合作。第四,政府主导型资产——债务重组的关键是把握行政力量与市场力量的完美平衡,这是一种艺术。
关键词:
政府理性 融资体系 信用危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林影 赵放
以穆迪、标准普尔、惠誉为代表的信用评级机构在现代金融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近年来的几次金融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却因发放的信用评级不断丧失客观公正而广受质疑本文通过对评级机构的起源、经营、监管和所处市场环境的讨论,对其受质疑行为所产生的根源进行了分析,并由此引发出对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
信用评级机构 受质疑行为 根源 启示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潘石屹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海啸"正在冲击着全球的经济,世界各地反映经济变化和市场信心的股票市场,如同狂风中的落叶在没有方向和目的中跌宕。恐慌的情绪笼罩在每个人的心头,对失业的恐惧和对失去自己财产的恐惧交织在一起。恐慌是因为缺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吕一林 李妍嫣
社区商业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主要以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为主,突出特点是便利性、地域性,具有相对稳定的需求水平,不失为我国商业企业应对经济危机的新途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吴秀祥
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有这样一个特点,越是发达的国家受到的冲击越大,越是发展快的行业影响越严重。我国煤炭行业企业就受到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光明
一、商业信誉的危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违约、欺诈、假冒伪劣、偷税骗税、走私骗汇的案件不胜枚举,仅以制酒行业的造假贩假为例。虽然全国反反复复地实施打假,但假酒案仍是屡禁不止,假酒毒死人的案件时有发生,四川庐州老窖、郎酒集团公司每年要花费几百万元资金用于打假,可是收效甚微。又如摩托车行业,据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全国的摩托车制假贩假的数量已经超过了正规厂家生产数量的总和。甚至有人在开办假银行上动起了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楼小飞
信用卡的全面普及是现代经济生活的一个标志。本文通过回顾信用卡的发展历程及近期在全球爆发的危机,分析了危机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针对我国信用卡发展现状,提出了可能出现信用卡危机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全球化 信用卡 危机 我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闫屹
信用评级业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在缓解市场信息不对称、降低企业筹资成本、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等方面积极作用明显。但是近年来,特别是在次贷危机中,信用评级机构暴露出许多缺陷和不足,饱受社会质疑。本文深入剖析了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表现欠佳的原因,介绍了欧美国家对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从中得出了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
次贷危机 信用评级机构 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钢青
除了资管新规,近期整个投融资市场讨论最多的就是信用风险事件及其带来的潜在影响。无论信托等非标市场还是债券市场,2018年以来出现了众多风险事件,即使有些主体最终兑付,但是过程无不令人揪心。公开信用风险主体明显偏多,且开始向中大型企业转移。企业性质不仅包含各类民企,也包
关键词:
信用风险 风险定价 债券发行人 投资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