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13)
2023(8453)
2022(6998)
2021(6340)
2020(5392)
2019(12212)
2018(11757)
2017(22901)
2016(12277)
2015(13689)
2014(13952)
2013(13683)
2012(12127)
2011(10786)
2010(11049)
2009(11029)
2008(11514)
2007(10545)
2006(9493)
2005(8946)
作者
(34512)
(28880)
(28677)
(27204)
(18454)
(13559)
(13098)
(11006)
(10944)
(10325)
(9789)
(9658)
(9510)
(9272)
(9043)
(8561)
(8537)
(8446)
(8293)
(8211)
(7139)
(6917)
(6872)
(6663)
(6554)
(6485)
(6414)
(6341)
(5643)
(5572)
学科
(75871)
企业(75871)
(70821)
管理(65315)
(51364)
经济(51249)
(26653)
方法(23967)
业经(21122)
(20895)
财务(20874)
财务管理(20852)
(20807)
企业财务(19845)
数学(16243)
数学方法(16117)
技术(14445)
(13538)
(13512)
(12761)
银行(12754)
体制(12312)
企业经济(12293)
(12034)
(11948)
(11825)
经营(11798)
理论(11341)
技术管理(11002)
中国(10426)
机构
学院(182577)
大学(180400)
管理(79489)
(79033)
经济(77492)
理学(67591)
理学院(67008)
管理学(66415)
管理学院(66054)
研究(51133)
中国(46837)
(44419)
(36716)
财经(34001)
(30622)
(29593)
科学(26389)
财经大学(25121)
中心(24795)
经济学(24084)
商学(24065)
(23942)
商学院(23863)
(22878)
北京(22710)
经济学院(21619)
业大(20874)
研究所(20790)
(20326)
经济管理(19810)
基金
项目(112817)
科学(92225)
基金(85989)
研究(84443)
(72232)
国家(71562)
科学基金(64976)
社会(57617)
社会科(54725)
社会科学(54711)
基金项目(45476)
(43518)
自然(41392)
自然科(40508)
自然科学(40498)
自然科学基金(39873)
教育(38666)
(35341)
资助(34380)
编号(32838)
(28515)
成果(26426)
(25981)
(25902)
(24872)
重点(24532)
创新(24101)
国家社会(24034)
教育部(23604)
人文(23409)
期刊
(92207)
经济(92207)
研究(55369)
(41810)
管理(37491)
中国(35315)
(25298)
金融(25298)
科学(22806)
学报(20640)
财经(18523)
大学(17380)
(17207)
技术(16894)
学学(16705)
(15820)
业经(14869)
经济研究(13790)
财会(13431)
教育(12606)
会计(11302)
问题(11151)
技术经济(10871)
现代(9903)
农业(9835)
(9590)
经济管理(9225)
通讯(9098)
会通(9085)
商业(9070)
共检索到2837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晏艳阳  蒋恒波  
系统考察了信用制度变迁、商业信用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以人民银行企业信贷登记系统建立与否为制度变量,选取企业应收、应付账款、银行借款、利润率等指标,运用面板回归及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信用制度的完善对于商业信用的发展与企业绩效的提升存在正向的显著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魏明  王琼  褚俊虹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学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商业信用制度的变迁是一种诱致性制度变迁,但它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明显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那种完全自发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这一诱致性制度变迁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商业信用制度的“外部收益”性,而政府确立面向市场化的改革后使商业信用制度的诱致性变迁成为可能,非政府主体自发恢复被政府剔除于制度供给之外的商业信用制度,进而影响政府的制度供给,迫使政府最终设立发展商业信用的制度装置,促成商业信用制度实现诱致性变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汤莹玮  
商业信用是信用制度的基础,票据则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所产生的最有代表性的信用工具。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变迁,票据发展出汇兑、支付、结算、融资等功能。在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票据的核心功能最终演化为融资。中国票据市场服务于中国经济市场化转型的需要,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票据市场制度体系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修复调整。票交所作为票据市场重要的制度创新,推动票据市场从区域分割、信息不透明、以纸质票据和线下操作为主的传统市场向全国统一、安全高效、电子化的现代市场转型。在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票据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建设,深化票据市场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功能,尤其是发挥好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曙霞  张小博  
制度变迁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但终究可以归结为相关利益主体成本-收益的一种权衡。制度需求主体的弱势和相对缺乏,使得中国的制度转变集中于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通过对政府金融效用函数和Kaldor-Hicks准则的界定,文章将中国金融制度演变和选择过程纳入到成本-收益分析框架之中。作为一个展望,文章在最后对我国民间信用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构想,同时对政府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期刊] 征信  [作者] 应瑛   陈海盛   沈满洪  
环境信用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区分经济驱动型与社会牵引型两种变迁模式,从信用环境与交易成本耦合交互视角分析中国环境信用制度的演进逻辑与动态轨迹。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相对应,中国环境信用制度经历了优良信用环境下制度建立与低交易成本运行、趋劣信用环境下制度局部调整与交易成本上升、高交易成本下制度被动调整与信用环境积累、信用环境牵引制度主动改革与交易成本优化四个阶段。由信用环境牵引并对交易成本适度敏感的环境信用制度,更应注重回应社会需求,强调制度主动性、适应性和动态性,合理确定环境信用制度边界,构建系统完备的标准、监测和治理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应瑛   陈海盛   沈满洪  
环境信用制度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区分经济驱动型与社会牵引型两种变迁模式,从信用环境与交易成本耦合交互视角分析中国环境信用制度的演进逻辑与动态轨迹。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相对应,中国环境信用制度经历了优良信用环境下制度建立与低交易成本运行、趋劣信用环境下制度局部调整与交易成本上升、高交易成本下制度被动调整与信用环境积累、信用环境牵引制度主动改革与交易成本优化四个阶段。由信用环境牵引并对交易成本适度敏感的环境信用制度,更应注重回应社会需求,强调制度主动性、适应性和动态性,合理确定环境信用制度边界,构建系统完备的标准、监测和治理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章政  张丽丽  
信用理念产生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广泛存在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中,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而广义信用范畴作为一种新的制度安排,随着信息生产力的发展得以确立和完善。通过对广义信用、信用经济、信用管理内涵的界定和梳理,认为信息经济条件下信任关系的发展和进步是信用制度建立的基础,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构成了与信息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制度核心,未来以信任为基础的信用制度建设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卫国   张珍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吴英娜  丁梁  
国外信用制度建设有150多年的历史,信用制度已成为这些国家经济得以良好运行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信用制度建设的经验,对于加强我国信用制度建设很有意义。 一、国外银行信贷登记咨询制度 银行信贷登记咨询制度,是指以立法形式建立、由中央银行管理运行、强制所有银行参加,以登记和提供企业信贷信息为主要内容的公共信贷信息登记系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洪隽  
在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的形势下,国民经济 实质上更多地体现为信用经济,市场经济也必然要发展到信用 经济阶段。温州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标志性城市,其在上一世纪 的两次变迁,将对本世纪初中国正在推动的信用经济产生新的 启示。培育信用观念、完善信用制度、形成信用体系、加强信用 管理应是“十五”期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主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胡健  公磊  
在中国宗法社会的演进与发展过程中 ,制度结构逐渐形成了一种以柔性制度为主、以刚性制度为附的制度安排 ,这种制度结构中的信用链条与信用制度表现出其特有的连接方式和约束条款。在这种文化观、伦理观的濡化和教化之下 ,在中国市场经济热潮覆盖的今天 ,信用制度结构框架仍有待重构与再建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韩松  
我国出口企业的交易方式及信用管理严重滞后,在国际营销中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不利于我国外贸出口的稳定发展。为了帮助出口企业应对风险,我国必须建立完善的化解信用风险的信用管理及融资体制:建立出口企业信用征信体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担保制度;利用进出口银行对出口企业提供支持;借助多边投资担保组织;进一步开放私营机构参与我国出口企业保险业务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崔亚东  
现代经济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信用经济 ,但信用缺失现象在经济竞争中却屡见不鲜 ,特别是在中国目前尚不成熟的经济体系中 ,信用缺失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障碍。本文系统地阐述了信用及信用经济的内涵及起源 ,分析了信用缺失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危害及其产生因素 ,更进一步借鉴西方国家在建立信用制度方面的成功经验 ,提出中国建立与完善信用制度与信用经济体系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