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58)
2023(18143)
2022(15563)
2021(14417)
2020(12161)
2019(27609)
2018(27235)
2017(52825)
2016(28349)
2015(31589)
2014(31449)
2013(31457)
2012(29186)
2011(26583)
2010(26788)
2009(25113)
2008(23766)
2007(21154)
2006(18959)
2005(17044)
作者
(84751)
(70122)
(69747)
(66398)
(44490)
(33827)
(31762)
(27370)
(26774)
(25022)
(23793)
(23735)
(22406)
(22245)
(21741)
(21535)
(20818)
(20738)
(20156)
(20025)
(17426)
(17389)
(16948)
(16003)
(15983)
(15634)
(15467)
(15365)
(14157)
(13690)
学科
(127313)
经济(127189)
管理(79086)
(74911)
(60234)
企业(60234)
方法(50722)
数学(44561)
数学方法(44179)
中国(36859)
(31917)
地方(30966)
(30054)
(29934)
金融(29930)
(29160)
银行(29096)
(27974)
业经(26498)
(26294)
(25267)
(21923)
贸易(21904)
农业(21889)
(21191)
环境(18879)
(18701)
财务(18635)
财务管理(18602)
理论(17850)
机构
大学(410547)
学院(408802)
(171270)
经济(167647)
管理(156133)
研究(142828)
理学(134542)
理学院(132955)
管理学(130787)
管理学院(130058)
中国(112586)
科学(87963)
(87636)
(79060)
(72937)
(69815)
研究所(66426)
中心(65381)
财经(63310)
业大(61952)
(59267)
(57304)
北京(55852)
农业(54785)
经济学(52864)
(52699)
师范(52134)
(51144)
(48946)
经济学院(47579)
基金
项目(274260)
科学(213408)
基金(197870)
研究(197373)
(174069)
国家(172630)
科学基金(146226)
社会(125118)
社会科(118602)
社会科学(118569)
(106545)
基金项目(105646)
自然(94946)
自然科(92605)
自然科学(92579)
自然科学基金(90901)
(90302)
教育(89008)
资助(81075)
编号(80073)
成果(64591)
重点(61772)
(60069)
(59905)
(56496)
课题(54935)
创新(52839)
科研(52276)
国家社会(51532)
教育部(50897)
期刊
(191515)
经济(191515)
研究(125041)
中国(75756)
学报(67694)
(62863)
科学(60585)
(58492)
管理(56235)
(51437)
金融(51437)
大学(50212)
学学(47716)
农业(42093)
教育(38242)
技术(32999)
财经(31624)
经济研究(31583)
业经(29734)
(27080)
问题(25298)
(20771)
理论(20509)
技术经济(20397)
(19618)
科技(19194)
图书(18804)
商业(18526)
(18420)
实践(18386)
共检索到612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恒松  胡朝凤  孙久文  
随着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的持续,中国经济面临巨大考验。东北地区长期忽视金融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以致在信用债券融资方面远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严重制约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通过信用债券融资对区域经济增长有很强的带动效应,借助债券融资来振兴东北地区经济已刻不容缓。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背景下,东北地区应积极培育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构建完善的地区融资体系、提高债券融资能力和规模、有效借助产融结合手段,推动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稳健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俊  兰传海  
区域优势文化产业选择是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下研究热点。本文将优势文化产业归纳为显著优势、一般优势、潜在优势三种类型,通过对区位商计算方法进行补充和完善,建立了增加值区位商模型,并以东北地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了和实际情况较为一致的结果。该模型的建立,可为定量研究优势文化产业选择开辟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姜玲  梁涵  
科技人力资源是在经济体系中从事科学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和技术整合的生产要素。科技人力资源的积累可以带来劳动力结构的不断升级和内生技术进步,提升产业链全过程和产品价值。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具有科技人力资源优势,尤其是技工资源优势。但是从1997年来,科技人力资源的集聚优势急剧下降。而且相关性研究表明,东北地区科技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步联动趋势不显著,科技人力资源集聚对于地区生产率的提高有一定作用,但并不非常明显。东北地区科技人力资源集中于传统产业,对产业结构升级没有起到支撑作用。东北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进一步发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梦博  刘津梁  
中国的高速公路里程数近年来逐步上升,新修建的高速公路对沿途区域起到了盘活宏观经济与资本存量,增强流动性、拉动较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等一系列积极的作用。然而,一些地区的高速公路基础设施投融资也使得我国部分地方政府收不抵支的现象愈发明显,债务风险日益上升,从而从经济增长的另一侧——支出侧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以高速公路对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的省份和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东北地区面板数据与广义矩估计方法判断了该地区与高速公路投融资相关的一系列经济变量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并回归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结合当下与高速公路、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和当今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症下药"地给出一系列与东北地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晓玲  韩平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文章通过梳理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的相互联系,分析二者融合发展的必要性。选取2013—2019年东北地区数据,通过构建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二者的融合发展水平,并用实证分析了其融合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东北地区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水平从轻度失衡发展到中度融合,其中,辽宁的融合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最低。同时,东北地区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支持力度、政府参与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正向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晓玲  韩平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文章通过梳理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的相互联系,分析二者融合发展的必要性。选取2013—2019年东北地区数据,通过构建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二者的融合发展水平,并用实证分析了其融合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东北地区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水平从轻度失衡发展到中度融合,其中,辽宁的融合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最低。同时,东北地区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支持力度、政府参与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小兵  雷仲敏  张正河  
"十一五"即将结束,文章根据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在五年内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战略目标,以东北地区为例,在分析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能源生产与消费以及环境状况基础上,指出东北地区还存在着能源利用效率不高、节能目标实施进度滞后、水环境质量改善缓慢、大气污染形势不容乐观等问题;通过对东北地区各省在"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实施过程中的节能能力、SO2和COD削减能力以及投资机会的定量分析,为强化节能潜力的挖掘、SO2和COD的削减提供决策依据。最后,本文从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循环经济发展、管理体制完善等方面,提出了全面实施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全力推进节能减排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楚波  金凤君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对国土的开发和利用进行规划的空间发展观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空间组织的影响将是深远的。本研究基于对东北地区空间发展的总体情况的概观,结合利用GIS数据库分析所获的区域开发综合评价结果,遵循一定的区划原则,获得了东北地区未来振兴的主体功能区划分的初步方案,对于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编制,尤其是空间总体布局的确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支撑,同时本研究所遵循的"全局判断——分区评价——方案确定"的基本框架对于其他区域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春梅  
本文以东北地区作为资源依赖地区的典型代表,首先指出投融资在区域产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紧接着研究当前东北地区投融资政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发现了东北地区地方政府越位和市场竞争缺位之间的矛盾等突出问题;然后对德国鲁尔区和法国区域经济转型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为东北地区区域经济转型提供借鉴;最后,从转变传统观念、建立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区域金融政策差别化四个方面设计投融资政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春梅  
本文以东北地区作为资源依赖地区的典型代表,首先指出投融资在区域产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紧接着研究当前东北地区投融资政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发现了东北地区地方政府越位和市场竞争缺位之间的矛盾等突出问题;然后对德国鲁尔区和法国区域经济转型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为东北地区区域经济转型提供借鉴;最后,从转变传统观念、建立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区域金融政策差别化四个方面设计投融资政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恒  宿伟玲  
冰雪运动与区域旅游融合发展已成大势所趋,科学理解和掌握二者融合发展的规律有利于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本文采用PEST分析法与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法相结合的方法,对东北地区冰雪运动与区域旅游融合发展的条件因素及融合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东北地区冰雪运动与区域旅游融合发展具备良好的政策条件与社会基础;冰雪产业投资呈规模化、多元化特征;冰雪运动设施优势明显。(2)政策、经济、社会以及技术等条件因素对冰雪运动与区域旅游的融合程度产生影响,但条件因素对冰雪运动与区域旅游融合程度的影响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3)黑龙江冰雪运动与区域旅游融合度较高,吉林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辽宁融合度较低,且具有不断降低的趋势。基于此,应加快冰雪政策的集成创新,不断促进冰雪消费大众化,持续推进冰雪产业现代化深化,冰雪文化与体育旅游融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石淑芹  陈佑启  姚艳敏  李志斌  何英彬  
以东北地区为例,结合监测数据和农业统计数据,利用GIS技术分别开展耕地数量变化对粮播面积的影响分析、高中低产田内部各县粮食单产变化趋势分析、高中低产田内部耕地数量变化对粮食总产的影响以及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①东北地区耕地数量增加了188.8×104hm2,总体呈北增南减趋势;②粮播面积增加了162.67×104hm2,高产区的粮食单产多呈上升趋势,中产区的粮食单产稳中有升,低产区各县的粮食单产有增有减,但多数仍呈上升趋势;③高产田的粮食单产和低产田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促进了东北地区粮食总产的增加;④东北地区玉米生产进一步向吉林省集中,大豆、水稻、小麦向黑龙...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涛  
基于DEA方法,构建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评价分析模型,并利用2004-2017年东三省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数据,对我国老工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要提升我国老工业基地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要着力解决科技成果的经济效益问题,需从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校等方面共同发力,激活"利益相关者科技成果转化意愿",重塑利益相关者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议,完善和优化公共科研体系布局,着重增强原创知识和适应性技术供给;增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科技成果吸收能力;加强转移化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能力;推动科技成果协同转化,健全部门间合作协同机制;打造具有比较优势的区域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实现创新链、资本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姜博  初楠臣  薛睿  王童  陈颜  
高铁可达性是土地经济价值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本文以东北地区高铁地级市为对象,基于时间、经济、频次、服务的视角分析高铁影响下的沿线城市可达性,运用广义交通成本、土地价值增值模型探讨高铁通车前后沿线城市土地经济价值的变化,基于多元线性回归选取高铁可达性等相关特征变量,探讨影响高铁土地经济价值的驱动力。研究表明:高铁开通改变原有辽宁可达性向吉林、再向黑龙江递减的趋势,及原有沈阳经济区可达性优势最强、沿海经济带与吉林中部次之、哈大齐稍弱的格局,带来黑龙江可达性改善幅度最大、辽宁强于吉林,位处边缘区位的城市可达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中树  唱新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体系是以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力核心,包括发达国家日本、新兴工业国韩国,还包括中国、蒙古、朝鲜等发展中国家等多层次、复合式的国际分工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国东北地区占有极其特殊的位置,它不仅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雄厚的工业基础,而且还处于与日、韩保持着的垂直分工,与俄、朝保持着密切的水平分工的交叉点上,是不同层次国家开展经济合作的纽带,也是未来东北亚地区最大的市场。因此,以中国东北地区为核心,开展多层次的多边经济合作,有利于改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区域内的多边经济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