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909)
2023(21110)
2022(18148)
2021(16657)
2020(14515)
2019(32914)
2018(32664)
2017(62659)
2016(34543)
2015(38358)
2014(38157)
2013(37862)
2012(34818)
2011(31170)
2010(31051)
2009(29162)
2008(29110)
2007(26051)
2006(22647)
2005(20160)
作者
(103332)
(86345)
(85780)
(81736)
(54980)
(41683)
(39035)
(33787)
(32560)
(30929)
(29232)
(29159)
(27431)
(27424)
(26885)
(26675)
(26568)
(25769)
(24913)
(24853)
(21733)
(21234)
(21072)
(19654)
(19382)
(19365)
(19342)
(19215)
(17513)
(17285)
学科
(138566)
经济(138412)
(113888)
管理(107896)
(100075)
企业(100075)
方法(66886)
数学(55853)
数学方法(55144)
(41429)
(40007)
业经(37793)
中国(33233)
(30475)
(29570)
财务(29486)
财务管理(29435)
企业财务(27976)
农业(27580)
(26492)
(25610)
贸易(25602)
(24856)
地方(24797)
理论(24723)
技术(24175)
(23271)
(21226)
银行(21137)
(20722)
机构
学院(496408)
大学(495491)
管理(194919)
(193671)
经济(189520)
理学(168269)
理学院(166408)
管理学(163289)
管理学院(162397)
研究(162224)
中国(124315)
科学(105392)
(105049)
(94679)
(90509)
(83646)
业大(80939)
研究所(76443)
中心(75914)
农业(74977)
(74348)
财经(73058)
(66410)
北京(65432)
(61662)
师范(60864)
(59938)
(58411)
经济学(58152)
财经大学(54252)
基金
项目(338741)
科学(264203)
基金(245558)
研究(238093)
(217479)
国家(215662)
科学基金(184032)
社会(148483)
社会科(140713)
社会科学(140673)
(133723)
基金项目(129985)
自然(124047)
自然科(121227)
自然科学(121184)
自然科学基金(119031)
(112668)
教育(109402)
资助(102233)
编号(96013)
成果(76789)
重点(76201)
(73334)
(71100)
(70966)
科研(66216)
创新(66011)
课题(65690)
计划(64139)
大学(62515)
期刊
(207813)
经济(207813)
研究(136307)
中国(89064)
学报(88713)
(85398)
科学(76893)
(72970)
管理(72056)
大学(65313)
学学(61997)
农业(57599)
教育(46589)
(45901)
金融(45901)
技术(43104)
财经(36085)
业经(35710)
经济研究(32741)
(32452)
(30903)
问题(27387)
图书(25897)
(25639)
技术经济(25242)
科技(24084)
统计(23666)
理论(23414)
业大(22661)
商业(22182)
共检索到7182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榕薇  朱维聪  罗琳  
以信用信息共享为视角,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实证分析法,掌握商业银行"首贷"现状、问题及政策;运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首贷"可得性模型和风险评估模型,特别分析制造业和科技型企业的差异性。研究表明,信用信息共享对小微企业"首贷"可得性激励与抑制并存,不同行业差异化较为显著,优化风险评估机制具有反向促进作用。最后提出加强信用信息管理与服务、推动第三方信用评级业务发展、倡导分类管理和形成外部激励约束机制等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灿  
本文分析了不同担保方式、银企关系、银行竞争对小微企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作用方向,得出:与抵押担保贷款相比,保证担保贷款中逆向选择行为明显;紧密的银企关系缓解了逆向选择行为,但增大了道德风险;银行竞争提高了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降低了事后道德风险。最后,给出了提高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降低信贷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闫东修  
首贷,是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中无贷款记录的企业首次获得的贷款,包括民营企业贷款、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据统计,小微企业一旦获得第一次贷款,后续再获得贷款的比例可达76%,获得4次以上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蒋洪平   于博  
通过考察企业是否通过微博披露环境责任信息以及披露强度能否影响其信贷可得性。研究发现,仅仅有自媒体环境责任信息披露经历并不能显著提升信贷可得性,但信贷可得性对披露频次却呈现出正敏感性——高频次的自媒体环境信息披露能提高企业长期贷款规模,且“原创类”披露频次的提高比“转发类”披露频次提高对长期贷款可得性的拉动作用更强。最后,分析师跟踪报道会抑制高频披露对长期信贷的提振效应,这与分析师跟踪报道能过滤部分自媒体噪音信息及粉饰信息,从而提高了银行风险识别能力且增加了银行信贷审慎性有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姚铮  胡梦婕  叶敏  
本文通过泰隆银行的案例研究,归纳出了与小微企业贷款相关的网络特征、网络作用、贷款可得性以及网络特征与网络作用关系、网络作用对贷款可得性影响的维度量表,构建了社会网络增进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作用机理模型与理论。研究发现,小微企业社会网络与贷款相关的网络特征包括网络关系、网络结构和网络节点,网络关系是网络作用发挥的最重要的切入点;通过信息不对称、网络约束、信息传递和融资支持网络作用的发挥,能够使银行信用成本和管理成本降低、业务收入提高,最集中的体现在信用成本降低上;信息不对称与网络特征的关系最为密切并对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的影响最大,在社会网络增进小微企业贷款可得性中处于核心地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定祥  张争美  李伶俐  
运用判别抽样法,对全国25省1062家小微企业信贷需求与借贷行为进行调查,运用Prob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检验。调查发现:小微企业普遍有中短期信贷需求,但满足率低,且高度依赖非正规借贷。计量分析表明:企业领导文化水平、资产规模、年经营收入对其信贷需求有显著正向影响;年经营收入对正规与非正规借贷分别有显著正向、负向影响;员工平均文化水平和资产规模对其借贷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殷孟波  许坤  
小微企业融资难已成为共识,随着生产成本上涨、利润下降及其转型需求,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会更加突出。大型银行重抵押物的市场交易型贷款技术模式,把没有和缺乏充足合格抵押物的小微企业拒之门外。但基于关系型贷款技术的中小银行却为小微企业融资打开了可行之门,通过抵押物从"有形"到"无形",从"物"向"权"拓展,实现轻"抵押物"向重"还款能力"思路转变,可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的信贷可得性。
[期刊] 征信  [作者] 刘良毕  
商业交易中的契约往往伴随着信息不对称问题,基于信息共享的声誉机制恰是消解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手段。论证商业信用信息共享对于小微企业征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在借鉴邓白氏公司成功经验基础上,建议通过征信市场,采集、共享小微企业的契约履行、声誉评价等商业信用信息,建立新型、有效的小微企业征信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郑秀君  
小微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但一直面临融资难困境。由于银企信息不对称和小微企业信用记录的缺失,商业银行发行小微贷款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构建小微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并选取企业案例进行实证研究。这对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扩大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并规避风险,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云章  
识别小微企业的正规信贷需求、揭示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结构,是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改善金融供给的内在要求。以构建的概念性分析框架为基础,可以将小微企业的理想信贷需求细分为有效的、潜在的和隐蔽的三类,并进行识别。统计数据揭示了小微企业信贷需求的特征与结构,并表明:小微企业面临的信贷配给并不严重,民间融资比例偏高的说法也值得商榷;内源融资是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单纯地扩大和改善现有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无法完全解决小微企业的发展困境。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庄雷  赵天骄  黄玲  
网络借贷是传统借贷体系的有益补充,具有间接融资的延伸作用,能满足小微企业小额、快速、短期的借款需求,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与传统借贷体系难以匹配的问题。基于网络借贷的间融延伸的特征,探析网络借贷的匹配机制及效率的机理。通过国内典型的P2P网络借贷平台——人人贷的交易数据,从小微企业的融资可得性和融资成本的角度,验证网络借贷的间融延伸作用,并对网络借贷的匹配机制和效率进行探究。实证结果表明,网络借贷平台能突破地域限制,有效匹配小微企业的小额贷款需求,达到间融延伸的目的。信用等级较高、融资需求合理的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概率更高、融资成本更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月书  李扬  
本文通过对江苏省淮安市242家农村小微企业的调查,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在控制信贷需求影响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小额贷款公司与以农村信用社为代表的正规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考察了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对农村小微企业面临的正规信贷配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小微企业所面临的正规信贷配给,其中,对数量配给和交易成本配给的缓解程度较大,而对风险配给的缓解程度则较小;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倾向于向涉农的农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并将信贷服务对象由高资产规模企业延伸到中等资产规模企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晓林  张晓艳  杨小丽  
本文采用江苏省48个县域2007年以来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243家金融机构的调查数据,运用直接诱导式询问方法对金融机构发放农村小微企业贷款时所使用的贷款技术进行识别并分类,在此基础上,对金融机构规模、贷款技术与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的关键因素是贷款技术,而非金融机构规模。金融机构规模是通过贷款技术发挥作用的,间接地影响到农村小微企业的信贷可得性;财务报表型贷款技术和固定资产贷款技术不利于提高农村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而关系型贷款技术能够使得农村小微企业的信贷可得性得到显著的改善;信用评分贷款技术和判断型贷款技术对提高农村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的积极作...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正平  胡亚男  
作为一种有益的创新,小额信贷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缓解小微企业、弱势人群融资难的一个工具。从理论和实践层面看,已有文献关于小额信贷机构服务小微企业受哪些因素影响的结论并不清晰。文章以2010—2012年我国98家小额信贷机构为样本,通过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法实证检验了小额信贷机构向小微企业提供贷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机构属于NGOs类型、有更强的风险控制能力、更高的商业化水平和经营效率对其服务小微企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文章发现小额信贷机构追求财务绩效的同时并没有导致其偏离小微企业。文章的政策建议是,应进一步促进小额信贷机构的商业化发展,强化其风险控制能力,提升其经营效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谢清河  
信用风险控制技术是大数据在商业银行应用的最核心功能。本文以大数据为背景,结合商业银行内外部环境,探讨了小微企业智能审贷引入大数据分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剖析了商业银行推进小微企业智能审贷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提出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数据库体系建设、强化数据价值挖掘能力、搭建适应大数据的数据管理体系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