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64)
- 2023(12558)
- 2022(10365)
- 2021(9847)
- 2020(8270)
- 2019(18903)
- 2018(18712)
- 2017(35623)
- 2016(18813)
- 2015(20706)
- 2014(20602)
- 2013(19369)
- 2012(17223)
- 2011(15187)
- 2010(15011)
- 2009(13895)
- 2008(12272)
- 2007(10191)
- 2006(8615)
- 2005(7420)
- 学科
- 济(67547)
- 经济(67458)
- 管理(51824)
- 业(49073)
- 企(41997)
- 企业(41997)
- 方法(31630)
- 数学(28380)
- 数学方法(27998)
- 融(27117)
- 金融(27110)
- 银(25242)
- 银行(25219)
- 中国(24915)
- 行(24380)
- 财(22381)
- 制(19442)
- 农(18806)
- 业经(16195)
- 地方(14646)
- 体(14096)
- 务(14070)
- 财务(14014)
- 财务管理(13984)
- 企业财务(13355)
- 理论(12863)
- 农业(12308)
- 学(11988)
- 贸(11749)
- 贸易(11737)
- 机构
- 学院(238308)
- 大学(237159)
- 济(99467)
- 经济(97438)
- 管理(93960)
- 理学(81357)
- 理学院(80594)
- 管理学(79176)
- 管理学院(78722)
- 研究(76339)
- 中国(65191)
- 财(49388)
- 京(47873)
- 科学(43740)
- 中心(39174)
- 财经(38799)
- 农(36811)
- 所(35536)
- 经(35510)
- 江(34907)
- 业大(33735)
- 研究所(32316)
- 经济学(31787)
- 范(29842)
- 师范(29475)
- 财经大学(29296)
- 北京(29282)
- 经济学院(28815)
- 院(28588)
- 农业(28323)
- 基金
- 项目(168142)
- 科学(133849)
- 研究(126240)
- 基金(123088)
- 家(106394)
- 国家(105483)
- 科学基金(92151)
- 社会(81494)
- 社会科(77351)
- 社会科学(77336)
- 省(66220)
- 基金项目(65104)
- 教育(59187)
- 自然(58115)
- 自然科(56877)
- 自然科学(56858)
- 自然科学基金(55851)
- 划(55309)
- 编号(51080)
- 资助(49277)
- 成果(40921)
- 重点(37893)
- 部(37664)
- 创(36625)
- 发(36129)
- 课题(35190)
- 国家社会(34438)
- 创新(34195)
- 教育部(33229)
- 制(32901)
- 期刊
- 济(101342)
- 经济(101342)
- 研究(70592)
- 中国(47798)
- 财(39741)
- 融(38499)
- 金融(38499)
- 学报(34607)
- 管理(34390)
- 农(32704)
- 科学(31404)
- 教育(28647)
- 大学(27911)
- 学学(26410)
- 技术(21986)
- 农业(20944)
- 财经(19405)
- 业经(17315)
- 经济研究(16998)
- 经(16683)
- 问题(13082)
- 理论(12301)
- 实践(11181)
- 践(11181)
- 财会(10777)
- 版(10758)
- 统计(10520)
- 业(10315)
- 科技(10231)
- 技术经济(10103)
共检索到3541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思敏
分析信用体系建设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互动机理,从增加金融制度供给、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提升金融供给能力、提高金融供给效率、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等五个层面阐述信用体系建设与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作用关系。对广东以信用体系建设补齐普惠金融短板新进展新情况进行初步总结和探讨。最后,从提升普惠金融发展内生动力,加快金融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健全信用奖惩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金融改革 信用体系 补短板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思敏
分析信用体系建设与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互动机理,从增加金融制度供给、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提升金融供给能力、提高金融供给效率、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等五个层面阐述信用体系建设与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作用关系。对广东以信用体系建设补齐普惠金融短板新进展新情况进行初步总结和探讨。最后,从提升普惠金融发展内生动力,加快金融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健全信用奖惩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金融改革 信用体系 补短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 綦鲁明
"补短板"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诠释了"补短板"的内涵、目标实质和手段,提出: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补短板"应突出如下五个重点:(1)土地制度改革;(2)人才与创新;(3)公共产品投融资;(4)金融结构改革;(5)补产业"短板"。文章围绕上述五个重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课题组 綦鲁明
"补短板"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文章诠释了"补短板"的内涵、目标实质和手段,提出: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补短板"应突出如下五个重点:(1)土地制度改革;(2)人才与创新;(3)公共产品投融资;(4)金融结构改革;(5)补产业"短板"。文章围绕上述五个重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綦鲁明
20162017中国经济年会平行论坛二以"深化供给侧改革:补短板的攻坚重点和主要举措"为主题。与会专家指出,当前,农业方面,存在粮食供应仍然高度依赖进口的突出短板。制造业方面,存在高端供给、创新能力、质量品牌、节能环保、行业冠军、适用人才不足等短板。服务业方面,主要有公共服务、高端服务和基础设施三方面短板,社保制度方面,最为突出的一个短板就是养老金制度不健全。专家建议,今后要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补上以上领域中的短板,特别是制度短板。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补短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綦鲁明
2016~2017中国经济年会平行论坛二以"深化供给侧改革:补短板的攻坚重点和主要举措"为主题。与会专家指出,当前,农业方面,存在粮食供应仍然高度依赖进口的突出短板。制造业方面,存在高端供给、创新能力、质量品牌、节能环保、行业冠军、适用人才不足等短板。服务业方面,主要有公共服务、高端服务和基础设施三方面短板,社保制度方面,最为突出的一个短板就是养老金制度不健全。专家建议,今后要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补上以上领域中的短板,特别是制度短板。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补短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宜勇 关博
一、坚持"统账结合",提高面向老年群体的保障效能。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是涉及国计民生的长期制度安排,为确保制度的平稳发展,减少外生经济和社会成本,要继续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框架和缴费比例,避免长期效果难以准确判断的颠覆性改革。考虑到在当前政府财力负担能力下,继续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确有较大困难,因此可采用名义账户设计,兼顾参保激励功能,确定适当的记账利率,保证账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崔瑜
加强扶贫供给侧改革,精准对接扶贫对象需求,引领金融机构精准投入,增加扶贫攻坚有效供给作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广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截至2015年末,广西贫困人口仍有452万人,排全国第四,占全国贫困人口总数的8.1%;贫困发生率10.5%,高出全国4.8个百分点;2016年需要完成减贫120万人,实现1000个贫困村、8个贫困县脱贫摘帽,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万。因此,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广西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保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促进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尽快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2016年,山西金融主动作为,紧抓历史机遇,积极加大资金投入,努力调整资金结构,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保民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也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促进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尽快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2016年,山西金融主动作为,紧抓历史机遇,积极加大资金投入,努力调整资金结构,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勾东宁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来源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其中需求侧因素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和消费者信心,供给侧因素则主要包含要素积累和技术进步,即经济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的提高。2013年开始,中国名义GDP与人均GDP增速均明显下降,2015年中国股市与人民币汇率的震荡引发了外界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消费者信心受到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罗必良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经济理论创新,是实践证明能够解决我国经济领域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良方,是破解当前发展阶段重大结构性失衡、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的治本之策。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罗必良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经济理论创新,是实践证明能够解决我国经济领域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良方,是破解当前发展阶段重大结构性失衡、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的治本之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国平 方龙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必须要结构性发力,力争形成有效供给与新需求,以稳定有效投资并培育新动能,从而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2018年上半年,在中国经济防风险、去杠杆大背景下,影子银行融资受限,PPP项目清理整治,地方债发行减速,财政和金融呈实质紧缩之势。宏观杠杆率虽得以趋稳,但负面效应也逐渐显现,实体经济受到明显冲击。7月31日,中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慧娴
2018年是财政社保工作继续坚持不懈深化改革、推进重大改革与制度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关键一年。财政社保工作全面落实中央和财政部党组深化改革的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聚焦问题务求实效,以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将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不断增强社会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