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67)
2023(15888)
2022(13568)
2021(12706)
2020(10394)
2019(23891)
2018(23520)
2017(45413)
2016(24503)
2015(27173)
2014(27264)
2013(27073)
2012(25151)
2011(22731)
2010(23106)
2009(21462)
2008(20195)
2007(17912)
2006(15867)
2005(14458)
作者
(71318)
(58986)
(58503)
(55613)
(37663)
(28327)
(26697)
(23019)
(22467)
(21185)
(20168)
(19952)
(18847)
(18689)
(18334)
(18288)
(17314)
(17270)
(16868)
(16826)
(14799)
(14534)
(14257)
(13486)
(13296)
(13295)
(13084)
(13038)
(11939)
(11700)
学科
(100761)
经济(100661)
(69531)
管理(68768)
(57104)
企业(57104)
方法(41291)
数学(35340)
数学方法(34974)
中国(34166)
(29420)
金融(29419)
(28339)
银行(28295)
(27339)
(27282)
地方(27002)
(26365)
业经(23833)
(21717)
(21492)
农业(19031)
(17826)
财务(17753)
财务管理(17725)
(17676)
贸易(17657)
理论(17252)
(17060)
企业财务(17026)
机构
大学(343739)
学院(343369)
(137834)
经济(134719)
管理(133880)
研究(119333)
理学(114858)
理学院(113538)
管理学(111657)
管理学院(111044)
中国(95410)
(74199)
科学(73265)
(65037)
(60397)
(57142)
中心(55537)
研究所(54932)
财经(51593)
(50750)
业大(50448)
北京(47552)
(46883)
(45981)
师范(45523)
农业(44323)
(43158)
(42540)
经济学(41535)
财经大学(38574)
基金
项目(231456)
科学(181534)
研究(169921)
基金(166717)
(145069)
国家(143800)
科学基金(123176)
社会(106599)
社会科(101060)
社会科学(101036)
(91082)
基金项目(88540)
自然(79637)
自然科(77756)
自然科学(77739)
教育(77329)
(76519)
自然科学基金(76338)
编号(69373)
资助(68954)
成果(56681)
(52673)
重点(51743)
(50482)
(48315)
课题(48261)
创新(45002)
科研(44093)
国家社会(43387)
教育部(43248)
期刊
(154174)
经济(154174)
研究(105913)
中国(69817)
学报(54364)
(52608)
科学(50259)
管理(49664)
(48307)
(47326)
金融(47326)
大学(41030)
教育(39753)
学学(38608)
农业(35863)
技术(28834)
业经(25692)
财经(25307)
经济研究(24660)
(21501)
问题(19757)
(18160)
图书(17861)
理论(17786)
科技(16525)
实践(16323)
(16323)
技术经济(16118)
现代(15746)
商业(15244)
共检索到521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元  
资本是关系到当下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命题,而信用是实现从财富到资本转化的关键要素。本文从四个维度考察信用与资本的关系。一是关于信用的产生和演进,指出了信用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并从社会财富三个阶段来审视信用和资本相互作用的演进过程。二是信用的性质和功能。讨论了信用的基本性质,以及规范商品和资本交易、促进资本形成以及信用的金融功能等基础性功能,并进一步讨论了信用的证券化功能以及金融市场建设功能。三是当前信用体系面对的新挑战和新问题。首先提出了美元外汇储备在一定意义上是美元信用对中国储蓄的证券化,是全球信用美元化的组成,在资本匮乏阶段是必要选择,而当下需要对财富和资本寻找新的载体,需要考虑和实现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其次,从深化对国家信用的运用角度对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了思考,初步提出了通过发行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股权证券化工具,解决长期资本不足问题,应对当前挑战的设想。四是在回顾和总结部分,本文指出,信用的形态会随着资本发展而不断演进,从个人到企业、国家再到国际,从债务信用升级为命运信用即股权信用,乃至尚未出现的国际股权信用,是未来信用发展的方向。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志辉  王永伟  
本文分析了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的运作方式,利用模型对政策性金融和开发性金融下政府、银行和企业行为的效率进行了对比。通过挑选企业和监督企业的过程,说明了在开发性金融的融资模式下,融资效率更高。开发性金融有别于政策性金融,它是一种独立的金融形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怀邦  
前不久,国务院批复《国家开发银行深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开发性金融机构定位和相关政策支持、制度安排,提出国开行要紧紧围绕服务国家经济重大中长期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服务国家战略、依托信用支持、市场运作、保本微利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开发性金融在重点领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懋  
二十多年来,中国开发性金融积极探索以市场化方式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至2016年末,国家开发银行作为中国唯一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已发展成为投、贷、租、证等全牌照经营的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突破14万亿元,贷款余额约10万亿元,而不良贷款率始终控制在1%以下,已经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资产质量优良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中国开发性金融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对其职能和作用进行明确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胡怀邦  
国家开发银行(下称"开行")是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成立20年来,开行把自身的发展与国家发展战略紧紧联系在一起,牢牢把握中国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顺应国际趋势和时代要求,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中,在城镇化、工业化、国际化的进程中,留下了开发性金融的深深印迹,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开行20年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不断改革创新的发展历程1994~1998年,开行发挥政策性银行功能优势,筹集和引导资金,有力支持了国家"两基一支"重点项目建设。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着眼于推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懋  
二十多年来,中国开发性金融积极探索以市场化方式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至2016年末,国家开发银行作为中国唯一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已发展成为投、贷、租、证等全牌照经营的金融机构,资产规模突破14万亿元,贷款余额约10万亿元,而不良贷款率始终控制在1%以下,已经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资产质量优良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中国开发性金融获得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要对其职能和作用进行明确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元  
开发性金融的实践和成果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中长期投融资机构,始终把"抓好党建、办好银行、支持发展"作为工作指导思想,以"增强国力、改善民生"为宗旨,以服务国家战略、承担社会责任为己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宏元  
农业本身生产周期长,资金周转速度慢,易受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影响,属于高风险低收益行业。农业建设项目资金缺乏,已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桎梏,也是破解"三农"难题的当务之急。一、融资模式分析(一)"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公司+基地+农户"是指将从事农产品生产的农户与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结合起来,以市场为导向,按照约定的利益连接机制,形成农工商一体化的产业链和一定程度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曦光  
本文运用中国31个省市在2005-2013年间的面板数据,以GDP增长率和人均GDP增长率为因变量,国家开发银行中长期贷款的市场份额(开行中长期贷款余额占各省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比例)为自变量,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的市场份额为对照,考察了开发性金融对中国经济增速在总量和质量上的相对贡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在中国现阶段,国家开发银行市场份额的上升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梅世文  
开发性金融作为政策性金融的深化和发展,为实现政府发展目标,推进制度和市场建设,增进国家经济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开发性金融具有区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方法。重要体现在强调规划先行,加强与政府的合作,以县域经济为重点、注重信用建设和市场建设。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源超  曹跃群  
邮政金融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市场定位于"市民银行",与兼顾政策目标与市场目标的开发性金融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和共通性。让邮储资金直接和间接参与开发性金融活动,既有利于邮储资金保值增值,也有助于国家开发银行等开发性金融机构拓宽融资渠道。本文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对邮储资金与开发性金融的结合方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罗云开  
一、政策性金融涵义政策性金融是相对商业性金融而言的,两者的内涵既具有对立性又具有互补性。在一个社会的多数行业或领域从事生产经营,当需要向商业性金融机构借贷时,这些行业或领域的整体盈利性可以大致保证它们能承担得起相应的借贷利息,商业性金融机构也便具有足够的放款意愿向它们提供资金,这就是说,上述行业或领域借助商业性金融机构便基本能满足资金需求。但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也经常存在一些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曲昭光  
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的关系,是开发性金融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对二者之间的互补关系进行研究,首先,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范式,对金融交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建立起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其次,论证了二者的互补关系。在理论上,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既存在着静态互补关系,也存在着动态互补关系。最后,简要指出二者互补关系的实践意义。开发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有益于双方开展横向合作和纵向合作,进而实现二者的“双赢”,并提升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谭小芳  白璐  
农村金融制度缺陷导致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即"双失灵")同时存在,是造成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效率低下的问题,必须先破解"双失灵"这一约束。开发性金融凭借重建市场、重建制度的特殊运行机制,通过发挥政策性引导、开发性扶持、引领整合不同融资方式等途径,促进农村金融市场依次开放,逐步建立有序竞争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实现农村金融市场效率的稳步提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志辉  武岳  国娇  
在市场竞争和金融管制的双重制约的环境中,开发性金融机构为实现经营目标不断地开拓市场、调整结构,即不断地进行着金融创新;而金融管理当局为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保护资产安全与投资者的权益又在日益加强监督与管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作为一个矛盾关系中的两极力量,相互影响、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