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77)
2023(7241)
2022(6204)
2021(5354)
2020(4628)
2019(10563)
2018(10302)
2017(21597)
2016(11047)
2015(12139)
2014(12163)
2013(12476)
2012(12037)
2011(11057)
2010(11304)
2009(10783)
2008(10227)
2007(9166)
2006(8432)
2005(7760)
作者
(32270)
(27499)
(27072)
(26090)
(17619)
(13032)
(12390)
(10585)
(10417)
(9770)
(9628)
(9169)
(8911)
(8803)
(8802)
(8477)
(8010)
(7867)
(7848)
(7406)
(7146)
(6747)
(6601)
(6294)
(6288)
(6149)
(5888)
(5571)
(5529)
(5180)
学科
(81173)
经济(81118)
管理(34098)
方法(33765)
(32374)
数学(31065)
数学方法(30957)
(26355)
企业(26355)
地方(18155)
(15463)
中国(15028)
地方经济(13115)
(13025)
业经(12432)
(12070)
(11025)
(10356)
贸易(10350)
(9903)
(9876)
金融(9876)
(9388)
财务(9385)
财务管理(9364)
农业(9331)
企业财务(9071)
(9037)
银行(9021)
产业(9012)
机构
大学(174777)
学院(172688)
(91442)
经济(90083)
管理(66965)
研究(59620)
理学(58369)
理学院(57752)
管理学(56974)
管理学院(56653)
中国(46216)
(40407)
(34556)
财经(32994)
经济学(31537)
科学(31434)
(30091)
(29090)
经济学院(28371)
中心(26670)
研究所(26054)
(25114)
财经大学(24671)
(23578)
北京(21638)
业大(21281)
(21067)
商学(20380)
商学院(20202)
(19758)
基金
项目(110937)
科学(89729)
基金(85507)
研究(79365)
(73205)
国家(72683)
科学基金(63839)
社会(56849)
社会科(54275)
社会科学(54266)
基金项目(44624)
(40795)
自然(39339)
自然科(38520)
自然科学(38514)
自然科学基金(37925)
资助(36582)
教育(36346)
(33646)
编号(28506)
(26568)
国家社会(25017)
重点(24695)
(24348)
教育部(23836)
人文(22997)
成果(22949)
(22299)
大学(21420)
创新(21009)
期刊
(102024)
经济(102024)
研究(56618)
(31055)
中国(27587)
管理(26000)
学报(23819)
科学(22404)
(19936)
金融(19936)
(19781)
经济研究(19077)
大学(18959)
财经(18857)
学学(18294)
(16260)
技术(14170)
问题(13419)
业经(13073)
农业(12669)
技术经济(11419)
统计(11362)
(10938)
(9851)
世界(9522)
商业(9194)
决策(9050)
国际(9016)
经济问题(8333)
教育(8232)
共检索到260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斌  刘文欢  苏妍  
文章从总量和结构两个视角,对信用与经济之间的数量和逻辑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信用总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这种关系的关联方式存在国别差异。在中国社会信用中,金融部门信用占大多数,政府释放出的基础信用大部分滞留于金融体系之中,金融体系与实体部门之间的信用流动渠道并不畅通,是阻碍信用扩张与经济增长之间产生良性互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岳意定  杨艳  刘贯春  
文章立足于金融部门的视角,从需求跟进论出发,对银行和股票市场在经济增长进程中的演化重要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同时验证了两者与保险市场的作用关系。传统的OLS、GMM估计发现,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负,而股票市场交易规模的扩大有利于经济增长。时变参数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近年来股票市场的演化重要性越来越大,而银行信贷则呈现轻微下降的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浩  沈文星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增长永恒的主题,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关系。文章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以安徽省为例,对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协同关系,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提升经济增长的水平。提出了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提高第二产业的比重,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第一产业的发展,以推动安徽省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丽慧  蒋庚华  郭沛  
文章首先对1997~2011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均主要集中在旅游、运输和其他商业服务等传统服务项目上,新兴服务贸易所占比重较小;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类因果关系检验对中国服务贸易进口商品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劳动和资源密集型服务贸易、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出口增加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口的增加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谢波  
在国内外文献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我国1978~2010年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的税收收入、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对统计变量数据的平稳性与因果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第二产业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很快并且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显著。从推动经济增长的视角提出可操作性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力春  
文章基于1978—2015年能源统计数据,使用VAR模型方法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样本期内协整关系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三者之间成立,依据长期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能源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均显著高于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拉动作用,实施节能减排政策,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会大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杨  葛建军  
文章采用时间序列计量经济模型,运用Eviews软件分别对投资的主体结构、投资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计量经济分析,得出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增长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阐明投资主体结构多元化与投资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益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根据贵州省当前的状况,提出优化投资主体结构和投资产业结构的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崔治文  王蓓  管芹芹  
根据我国1985~2008年样本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税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流转税、所得税(尤其是个人所得税)份额的增加有利于人均GDP的增长,财产税的经济效应尚未体现,宏观税负和赤字融资的增加已经抑制了人均GDP的增长。目前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税制,加强征收管理,提高所得税份额,减少债务融资规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力春  
文章基于1978—2015年能源统计数据,使用VAR模型方法对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样本期内协整关系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能源结构三者之间成立,依据长期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能源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均显著高于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拉动作用,实施节能减排政策,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会大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建民  杨文培  杨力  
文章采用4步法,对1990~2011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碳排放之间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基于三者之间协整关系的研究,建立了经济增长—能源消费—碳排放之间关系的传导效应关系,其传导关系为:1:1.5177:1.5722,即经济每增长1%,能源消费增长1.5177%,碳排放增长1.5722%。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郝春虹  
经验证据表明:我国GDP对税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税收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不会明显偏离均衡状态,税收与经济税源之间保持着合理的关系。从经济增长率最大角度,我国最优宏观税率应该是20%左右。税收应该随着经济增长而增长,宏观税率的提高要与经济增长适度,说明了“拉弗”曲线在我国的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翔  华倩  
文章以中部江西、河南、山西、湖南和湖北五省2005—2011年的环境污染、经济增长面板数据为例,运用双对数模型探讨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间存在单调递减、单调递增、"U"型、倒"U"型、倒"∽"、"N"型中的哪个形态。由于各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工业化进程的快慢,致使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脱钩的拐点迥异,并且各省份通过拐点的时间有先有后。实证的结果与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有较大的出入,表明各省在贯彻可持续发展和"五化"同步的进程中摈弃了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巢阳  
本文在回顾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中外文献的基础上,试图利用我国1979-2009年期间的年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我国的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我国的金融深化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增长并未反过来促进金融深化,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的循环机制尚未建立。基于此,笔者提出我国要加快金融深化改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邹雪阳  
文章在综述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协整框架下的计量经济模型,对分别代表我国收入分配、经济增长情况的基尼系数、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的模型进行检验,分析了我国1990~2009年间的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关系,并对协调我国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琛  
文章基于2000—2014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时点固定面板模型和门槛效应面板模型考察了我国经济增长率与CPI的关系,得出:第一,CPI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正负效应,对经济增长呈现非线性关系的影响。基于经济增长率最大化前提下,我国CPI的最优值为103.53。第二,我国CP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单重门槛效应,其门槛值为103.55,当CPI<103.55时,CPI对经济的影响呈现正向效应;当CPI≥103.55时,CPI对经济的影响呈现负向效应。门槛效应进一步验证了CPI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