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69)
2023(5348)
2022(4559)
2021(4255)
2020(3541)
2019(7880)
2018(7803)
2017(14945)
2016(8406)
2015(9472)
2014(9338)
2013(9139)
2012(8968)
2011(8421)
2010(8705)
2009(7941)
2008(8293)
2007(7501)
2006(7042)
2005(6514)
作者
(28219)
(23346)
(23295)
(22043)
(15052)
(11325)
(10541)
(9282)
(8968)
(8710)
(8244)
(8216)
(7816)
(7780)
(7693)
(7309)
(7028)
(7020)
(6973)
(6914)
(6066)
(5993)
(5939)
(5708)
(5540)
(5295)
(5233)
(5198)
(4961)
(4909)
学科
(31091)
经济(31045)
管理(27017)
(23960)
(21269)
企业(21269)
方法(13922)
数学(11197)
(11075)
(11027)
数学方法(11008)
(8363)
(8118)
(7981)
财务(7960)
业经(7953)
财务管理(7941)
中国(7736)
企业财务(7709)
理论(6641)
(6260)
银行(6221)
(5895)
(5892)
金融(5891)
(5553)
贸易(5549)
(5539)
(5510)
(5341)
机构
大学(132742)
学院(127839)
研究(49328)
管理(46242)
(45687)
经济(44613)
理学(39147)
理学院(38593)
中国(37773)
管理学(37689)
管理学院(37458)
科学(32719)
(29743)
(28313)
(27048)
研究所(24657)
(23795)
中心(22680)
农业(22529)
业大(21848)
(20945)
北京(18673)
财经(18640)
(17655)
(17571)
师范(17354)
(16933)
(16479)
(15920)
科学院(14718)
基金
项目(84776)
科学(65684)
基金(62504)
(57605)
国家(57185)
研究(56880)
科学基金(46982)
社会(35061)
社会科(32970)
社会科学(32954)
自然(32743)
基金项目(32239)
自然科(31984)
自然科学(31965)
自然科学基金(31462)
(31436)
(28564)
资助(26184)
教育(25956)
编号(22398)
成果(20784)
重点(19885)
(18775)
计划(17545)
(17097)
科研(16849)
(16613)
创新(15750)
课题(15688)
教育部(15451)
期刊
(51188)
经济(51188)
研究(36284)
学报(29336)
中国(26854)
(25478)
科学(24055)
大学(20609)
(19742)
学学(19240)
农业(17004)
管理(16818)
(14114)
金融(14114)
教育(12963)
图书(10714)
财经(9742)
(8975)
技术(8384)
(8292)
(8246)
业大(8107)
经济研究(7860)
书馆(7402)
图书馆(7402)
理论(7271)
情报(7246)
农业大学(6832)
业经(6829)
实践(6696)
共检索到200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文寅  
本文认为,信用是市场交易的基本要素,是社会经济运行的润滑剂,信用缺失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影响极大。导致信用缺失的原因很多,而信息不对称就是一个难以完全消除的原因。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加大了实际交易费用,甚至使交易者因惧怕高额交易费用而放弃交易,导致社会福利无从增加。文章提出,为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完善信用市场,必须进行信用主体、社会和政府三方面的信用建设,促进信用主体采取相应的自助与自救措施矫正信息不对称程度,取得互利的信任;加强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尤其是信息中介机构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信用建设中的作用,以政府为主导,在各有关部门的积极参与下,促进信用信息系统建设。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少波  杨代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田侃  崔萌萌  
信用的本质是契约关系,而契约的遵守是需要保证条件的,这种条件的实现无论是从个人还是企业主体方面讲,都显现出政府信用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信用主体的博弈分析,指出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信用扭曲和信用危机等问题的根源是制度性的,提出改善我国信用状况的路径选择是发挥政府的核心作用,并就信用缺失问题提出了治理机制安排。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叶帆  
当前,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一种共识,但我国民营企业的信用状况却不容乐观,信用缺失不但已经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而且影响到整个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和秩序。民营企业的信用缺失既有外部环境的问题,也有内部管理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民营企业的信用建设,迫切需要从社会氛围、法制建设、民企业主素质、产权制度、内部信用管理、信用服务体系等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苏存  
本文针对当前在经济社会各领域出现的信用缺失现象进行了社会学分析,从体制转型中的信用机制缺陷和政府缺陷角度进行诠释,由此研究了信用缺失在区域经济发展、金融风险、国家产业竞争力、市场效率、中小企业融资和政府公信力等层次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勇  
信用缺失几乎遍布了我国经济生活各个环节和方面,制约着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文章首先分析了声誉机制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性,从而得出建立政府治理机制的必要性,只有两者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形成对金融违约者的全方位约束。此外,除了通过国家治理的采用,政府还应在推动产权改革、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与构建竞争性市场结构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最后则提出了保证和提高国家治理效率的措施。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楼土明  
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财务信用问题。企业财务信用产生的原因既有企业自身造成的,社会环境存在的缺陷造成的,又有法律及信用管理滞后造成的。本文认为,治理企业财务信用危机,提高企业信用水准,需要通过完善法制,强化全社会的道德意识,树立新型的企业经营理念,建立和加强企业内部财务信用管理,构建和逐步完善起我国财务信用管理系统,并形成有效的财务信用管理机制,从根本上治理和消除财务信用缺失,使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万寿义  刘非菲  
文章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进行定量衡量,使用不完全契约、委托代理、交易成本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发生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动因,及其发生后对企业盈余质量、财务绩效、资本成本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社会责任缺失会降低其盈余质量和财务绩效,提高其资本成本,应进一步提高相关信息披露及监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华楠  宋春祥  
我国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其根源在于食品安全信用的缺失。本文从三个层面深入系统地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信用缺失的原因,并提出四种联合征信系统模式以治理食品安全信用缺失。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新明  杨俊凯  
信用规范与市场交易具有内在统一性,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但在我国目前体制转型期,信用缺失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严重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在对信用与交易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当前信用缺失的原因及其影响,并就完善信用制度进行了探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少波  蒋海  
本文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通过对信用市场中的信誉机制与信用资源的供给的分析,揭示了我国信用缺失的微观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加强市场的透明度建设,培育起信用主体的信誉资产价值与信誉意识,建立良好的信誉机制与信用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的信用缺失问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金风  
从关注当代社会出现的信用缺失入手 ,着重分析信用缺失对经济运转成本 ,经济活力和电子商务造成的恶劣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