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41)
2023(10932)
2022(9413)
2021(8355)
2020(7326)
2019(16794)
2018(16699)
2017(32703)
2016(17531)
2015(20175)
2014(20513)
2013(20508)
2012(19443)
2011(18021)
2010(18292)
2009(17543)
2008(17472)
2007(16130)
2006(14468)
2005(13434)
作者
(53163)
(44709)
(44684)
(42752)
(28469)
(21274)
(20524)
(17286)
(16840)
(16029)
(15337)
(14922)
(14383)
(14287)
(14060)
(13893)
(13390)
(13231)
(12979)
(12933)
(11420)
(11031)
(10738)
(10251)
(10164)
(10143)
(9919)
(9904)
(9018)
(8728)
学科
(94713)
经济(94607)
管理(58040)
(50845)
(42681)
企业(42681)
方法(36121)
数学(31608)
数学方法(31363)
(23958)
中国(20545)
地方(20544)
(19999)
(19845)
业经(18893)
(17688)
(14846)
财务(14808)
财务管理(14769)
企业财务(14055)
(14047)
银行(14022)
(13830)
贸易(13823)
(13797)
(13561)
金融(13557)
地方经济(13477)
(13342)
(13326)
机构
大学(272131)
学院(269742)
(122565)
经济(120074)
管理(102883)
研究(92713)
理学(87090)
理学院(86159)
管理学(84924)
管理学院(84395)
中国(72176)
(58542)
(56694)
科学(53408)
(47385)
财经(45598)
中心(43333)
(42516)
(42451)
研究所(42325)
(40924)
经济学(39199)
业大(36804)
北京(35887)
经济学院(35061)
(33381)
财经大学(33368)
师范(33089)
(33064)
农业(32961)
基金
项目(168446)
科学(132503)
研究(124637)
基金(122910)
(105618)
国家(104787)
科学基金(89724)
社会(81178)
社会科(76942)
社会科学(76919)
(65037)
基金项目(64668)
教育(56616)
自然(55550)
自然科(54206)
自然科学(54188)
(54080)
自然科学基金(53257)
编号(50950)
资助(50438)
成果(43297)
(38216)
重点(37817)
(36568)
(35033)
课题(34377)
(34240)
国家社会(34006)
教育部(33177)
创新(32265)
期刊
(143350)
经济(143350)
研究(83873)
中国(53121)
(48459)
学报(39661)
(38481)
管理(37964)
科学(35730)
大学(29899)
(28438)
金融(28438)
学学(28092)
农业(24850)
财经(24269)
技术(23639)
经济研究(23510)
教育(22738)
(20846)
业经(20422)
问题(18552)
技术经济(15365)
理论(14807)
(14674)
图书(14440)
统计(13730)
实践(13114)
(13114)
(12957)
世界(12923)
共检索到419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立  于左  丁宁  
本文针对中国现实经济中的广泛存在的失信现象 ,从经济学特别是信息经济学的角度 ,分析了信用的性质 ,失信的种类与原因 ,防止失信的市场机制与政府规制。本文的主要观点是 ,从信息的角度分析信用问题是个很好的视角。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晓唯  杨露  
截至目前我国对失信行为惩罚的制度、机制建设及惩治效果不很理想,主要表现是失信惩罚机制不够健全,惩罚力度不足;失信惩罚不明确,界定模糊。本文基于经济学视角,通过构建经济学模型对失信行为产生的原因、失信惩罚制度缺失的后果及如建立最优化的失信惩罚机制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失信惩罚机制的构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苏小方  张方方  
企业的经济行为选择内生于市场中的经济制度安排,其中最基本的制度规则就是产权制度。企业作为经济人,出现普遍的失信行为在表面上看是企业自身的问题,在深层次上则是在最基本的两类市场交易主体——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强势产权主体—弱势产权主体"结构,这种产权结构使得企业通过失信行为侵害消费者权利成为"理性"的选择。文章认为,治理企业失信问题的根本在于纠正"强势—弱势产权主体"结构,从重塑市场交易主体平等产权地位入手,从微观角度消除失信行为产生的根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长石  韩庆海  
本文在新规制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SLS)验证了煤矿安全规制以及煤矿企业与安全规制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对社会福利损失所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中国煤矿安全规制是有效的。但是,这种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会被煤矿企业与安全规制机构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所抵消。除此以外,实证分析还发现,改善煤矿企业与安全规制机构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能够有效地减少社会福利损失。在上述实证结果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改善中国煤矿安全规制效果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新兴  陈宏平  
在各国放松规制的改革过程中,人们发现实际上很多规制措施的实行并未达到预期目的,国内外学术界由此形成了规制无用的普遍看法,主张以市场竞争代替管制。这似乎从规制万能的极端认识走到了市场万能的另一极端。管制的内容是多样的,并非所有的管制都是无效的,规制改革不能只是简单放松,应该作具体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向东  沈健  
零售商滥收通道费恶化了工商关系,阻碍了零售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对我国的通道费进行了分类,并通过建立模型,认为通道费作为一种分担新商品风险的经营模式有其合理性;文章后半部分从供应商、零售商的竞争者、消费者三者福利盈亏角度,对各类通道费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最后对最近颁发的《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进行了评述,并提出规制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高萍  
为了降低我国药品价格,使大众真正得到药品降价的福利,新医改已经明确即将取消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加成的政策。本文通过对我国药品价格规制失灵的经济学分析,深刻诠释这一政策的含义,同时对这一政策做出客观评价。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尹平  
隐性产业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形态,它与地下经济有着明显的界分,存在着相对性、外生性、规模性、过渡性等特征。本文以性产业为例,从企业、市场、绩效三个方面对隐性产业的运行进行剖析,揭示隐性产业产生、发展的基本规律,指出政府对隐性产业实施规制的必要性及其失败的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颜锦江  汪贤裕  
文章基于规制理论框架,从新规制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对称信息和不对称信息情况下我国高等教育中政府对高校的最优规制。在不对称信息情况下,高效率高校存在有效率的努力,并且得到基于低效率高校努力水平的租金,而低效率高校努力不足且没有租金,资源配置受到扭曲。文章最后进一步讨论了高校的关闭条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家明  
本文从市场价格机制、转轨时期的经济体制对旅客运输价格规制的影响角度,就政府旅客运输价格干预行为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我国旅客运输价格规制政府行为的有效边界,为政府旅客运输价格管理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钱玉文  
政府应当承担保障消费安全职责,但防止所有消费者事故和伤害"零风险"既不现实也是无益目标,意味着机会成本的选择,公权规制减少消费安全风险应当接受效率评判。美国消费品安全法律规制中使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来选择规制工具,我国消费安全规制工具选择同样应当进行公平效率分析。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万晓文  
会计信用问题的提出,源于会计信用缺失的严峻现实。会计信用与会计诚信不同,依据新制度经济学、委托代理理论、信息经济学等理论的观点,会计信用实质上是一种制度结构,旨在规范会计行为主体自觉选择诚信执业。社会也迫切需要建立并实施一套健全有效的会计信用体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星  彭先展  
信用风险已成为全球经济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本文认为 ,与西方发达国家信用风险的成因不同 ,中国的信用风险带有明显的经济转轨时期的风险特征。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制度的缺陷、信用文化的断层以及信息不对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明显,谭中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睿明  
会计准则是政府对会计信息生产的规制措施之一。目前主要有两种规制观点:公众利益理论和利益集团理论。本文运用这两种理论,对会计准则制定进行了具体的解析。笔者认为,公众利益理论更加注重会计准则制定的效率目标,而利益集团理论则更加注重公平目标。结合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目标选择,笔者认为我国目前会计准则制定的目标定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并提出应当以发展的眼光认识这个问题,逐渐吸收更多的利益相关集团参与到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过程当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