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1)
2023(279)
2022(267)
2021(209)
2020(227)
2019(434)
2018(427)
2017(1021)
2016(518)
2015(494)
2014(548)
2013(509)
2012(438)
2011(491)
2010(557)
2009(541)
2008(499)
2007(490)
2006(474)
2005(452)
作者
(1414)
(1099)
(1045)
(1040)
(754)
(538)
(506)
(480)
(421)
(412)
(392)
(391)
(367)
(360)
(340)
(333)
(331)
(319)
(318)
(311)
(310)
(286)
(282)
(272)
(264)
(256)
(252)
(240)
(229)
(225)
学科
(1953)
企业(1953)
(1932)
管理(1903)
(1638)
经济(1637)
(1426)
银行(1426)
(1363)
方法(1216)
数学(1023)
数学方法(1020)
(974)
(923)
金融(923)
业务(860)
制度(781)
(781)
(781)
贸易(779)
银行制(757)
(738)
(732)
(654)
财务(654)
财务管理(653)
企业财务(634)
理论(436)
(424)
行业(412)
机构
学院(6841)
大学(6705)
管理(3284)
(2991)
中国(2925)
经济(2906)
理学(2809)
理学院(2787)
管理学(2774)
管理学院(2758)
(2484)
银行(2394)
(2264)
人民(1934)
国人(1739)
中国人(1737)
中国人民(1729)
(1691)
中心(1577)
人民银行(1552)
研究(1412)
(1393)
中国人民银行(1379)
金融(1367)
财经(1309)
(1275)
支行(1220)
(1210)
(1172)
(1130)
基金
项目(4159)
科学(3468)
基金(3420)
研究(2857)
(2762)
国家(2748)
科学基金(2612)
社会(2215)
社会科(2078)
社会科学(2077)
基金项目(1781)
自然(1749)
自然科(1722)
自然科学(1722)
自然科学基金(1701)
资助(1475)
(1440)
教育(1406)
(1208)
编号(1125)
(1050)
教育部(984)
人文(966)
国家社会(879)
成果(859)
(817)
大学(814)
社科(809)
重点(803)
项目编号(791)
期刊
(3518)
金融(3518)
(2864)
经济(2864)
研究(2044)
(1334)
管理(1221)
(1052)
(1047)
(803)
中国(790)
财经(766)
理论(762)
实践(730)
(730)
科学(704)
学报(611)
(598)
(572)
大学(559)
学学(553)
农村(470)
(470)
业经(437)
(405)
技术(391)
经贸(387)
(383)
浙江(383)
财会(357)
共检索到117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曙光  
最近一段时间,社会上对儿童疫苗事件的讨论非常多。为什么会发生这类的恶性事件?很多人觉得这是伦理道德观念、良知底线的堕落。从伦理道德角度来看,这也是中国目前转型经济时期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笔者认为,在经典的计划经济和经典的市场经济当中,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楚廷  
大学的任务有些可以具体规划,有些只能大体规划,有些则是间接规划。大学的规划是大学自己的规划,有效的规划还得是校长的规划;规划是一种人格,是一种信仰,规划凝聚着校长的情感、人格和追求。大学的规划是大学理念结出的果实,大学校长对大学原本的体悟决定着规划。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全石秀  
我刚参加工作时被分到乡下,常常抱怨条件的简陋,掂量工作的繁重,唠叨报酬的低廉,内心充满着对物质的欲望。是我的同事老唐—一位财会战线上的优秀共产党员,他对诚信的虔诚、对党的忠诚,教会了我怎样处世、如何做人,给了我一种无穷的力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明芳  
该研究采用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人际信任量表、青少年应对方式问卷对338名青海高职大学生进行了调查。通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精神信仰、人际信任对应对方式的某些因子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其中,国家主义对幻想应对方式既有直接作用,也有间接作用;民族主义对幻想应对方式有间接作用;金钱崇拜对幻想应对方式和发泄应对都有直接作用;特殊信任对幻想应对有直接作用。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庚乙  王江涛  
中国企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能够为企业管理提供原动力和持久力的价值信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中国企业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遇到了各种管理难题,而这也成为学术界与企业界关注的焦点。面对着这些成绩和难题,我们越来越迫切地需要认识清楚,中国企业管理的出路在哪里?中国式管理的流行与批判20世纪80年代,曾仕强先生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宇燕  高程  
引言60年前,美国国务院官员乔治·凯南在《外交》季刊上发表了其经典文章——《苏联行为的根源》。在凯南看来,分析美国当时的头号劲敌苏联之行为逻辑,应当成为美国制定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之一。他抓住了那个时代美国在全球面临的"主要矛盾",明确且令人信服地——尽管存在争议——阐述了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所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石中英  
面对今日教育生活的支离破碎 ,如何救治 ?文章从信仰与生活世界关系的分析入手 ,认为教育信仰的缺损是造成种种教育问题的一个总根源。教育信仰是人们对教育活动在个体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及其实现方式的极度信服和尊重 ,并以之为教育行为的根本准则。对于教育生活而言 ,教育信仰是一种前提性条件 ,是一种超越性、凝聚性和教育性的力量。教育信仰在教育生活中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教育信仰的培育和提升可以通过学习教育学名著、重振教育仪式的作用、加强榜样人物的宣传和学习、指导教育行为的反省、对原有的教育信仰进行理性的批判等途径来进行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盈曦  梁捷  
本文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宗教信仰强度对个人信任和欺骗行为的影响。本文改进了Gneezy(2005)欺骗博弈实验(Liar Game)并加入宗教信仰控制,考察人们在不同环境下欺骗和信任行为的变化。结果表明,宗教信仰能促进信任,减少欺骗;"高类型"宗教信仰群体与无宗教信仰群体在欺骗与信任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而"低类型"宗教信仰群体的行为混于二者之间;宗教对欺骗和信任行为既存在信仰效应,又存在身份认同效应。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承元  
企业走精益之路,说到底是领导和员工通过精益改善行动,朝着理想的目标不断修炼意识、思维和能力的过程。精益的目标是零缺陷、零库存、零浪费、零故障等。其实,就连丰田也从来没有实现过这些目标,只是矢志不渝地在追求。可见,这些精益零化目标以及准时化只能无限接近,却无法真正实现,是一种理想的高境界。因此可以说,企业走精益之路,说到底是企业领导和企业员工通过精益改善行动,朝着理想的目标不断修炼意识、思维和能力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精益就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汪先平  张斌  
20世纪末以来,生命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界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研究的视阈不断拓展,取得了丰富成果。从生命教育视角研究大学生信仰,既能提升其生命存在和延续的价值,又使信仰回归生活世界,以信仰激发生命主体行为的动力和活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云奎  
学习财政部老部长吴波的感人事迹,使我深受震撼、极得教益的,不仅是他在任时对工作的顾全大局、细致认真、开拓创新和坚定的原则性,更在于他不论是在职还是离休之后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许多小事处理所体现出来的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崇高而又纯粹的理想信念。这才是老一辈革命家吴波人性最透明最光彩之处,也是财政系统的后辈们,乃至每一个真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共产党员最应该学习的地方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玉平  
信仰的多元是21世纪的特征,是伴随现代科技发展和物质丰富而出现的。笔者针对研究生这一高知识、高层次群体如何在信仰多元并存的态势中建立比较科学的、前沿的、先进性的信仰进行了一点探讨。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建军  
信仰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现象和人类精神的巨大力量,对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信仰既弥散性存在于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全领域,又集中存在于社会精神文化领域,构成价值观的核心和依据。信仰具有重要的社会维系功能,对社会稳定与和谐起着重要纽带作用;信仰具有重要的社会推动功能,在社会运动和社会变革中起着重要动力作用;信仰具有重要的时代塑造功能,使有信仰的时代成为光辉灿烂的时代;信仰具有重要的文明涵养功能,在文明形态的形成与兴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霍鹏  严如贺  阮荣平  
基于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数据CGSS2012,本文分析了宗教信仰对于中国居民普遍信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宗教信仰对居民普遍信任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使用工具变量,匹配倾向得分法的检验结果表明,上述结论有着较强的稳健性。同时,根据"社会互动—信任构建"理论框架,文本从社会互动过程中的感知、频率以及观念距离三个方面对于上述抑制作用进行了探究——信教居民较弱的主观社会公平感,宗教活动与世俗活动的替代与挤出效应以及思想观念之间所存在的张力,可能是导致上述负向影响存在的主要原因。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建波  孙圣民  张博  周建涛  
中古时期的寺院金融通过传播佛教信仰来建立商业信用,依靠宗教信仰聚集社会财富并约束借款人,有效节约了组织运作的交易成本。这是寺院金融超越本土金融之处,并使得寺院金融在南北朝隋唐时期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依靠社会财富而不是自有财富放贷的金融组织。之后寺院金融在唐中叶后随佛教热降温而迅速衰落。本文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分析佛教信仰作为非正式制度,如何影响交易成本并导致经济组织的制度变迁;揭示中古时期佛教信仰的兴衰影响寺院金融发展的具体机制,并得到了模型分析的支持。研究发现,佛教信仰可以有效节约交易成本,但长期看单靠宗教信仰建立商业信用是不够的,还要实现非正式制度和法律等正式制度的良性互动,才能进一步提高商业信用的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