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53)
- 2023(2006)
- 2022(1688)
- 2021(1678)
- 2020(1524)
- 2019(3529)
- 2018(3560)
- 2017(6524)
- 2016(3744)
- 2015(4249)
- 2014(4383)
- 2013(4473)
- 2012(3873)
- 2011(3466)
- 2010(3582)
- 2009(3533)
- 2008(3820)
- 2007(3717)
- 2006(3481)
- 2005(3274)
- 学科
- 管理(23964)
- 企(18502)
- 企业(18502)
- 业(17824)
- 济(9846)
- 经济(9831)
- 财(8012)
- 务(6766)
- 财务(6747)
- 财务管理(6731)
- 企业财务(6418)
- 方法(5870)
- 制(4842)
- 银(4299)
- 银行(4299)
- 划(3932)
- 行(3929)
- 数学(3928)
- 数学方法(3909)
- 经营(3896)
- 策(3850)
- 决策(3515)
- 理论(3508)
- 人事(3495)
- 人事管理(3495)
- 计划(3438)
- 业经(3424)
- 度(3174)
- 制度(3173)
- 和(2874)
- 机构
- 大学(48690)
- 学院(48588)
- 管理(24699)
- 理学(19006)
- 理学院(18826)
- 管理学(18716)
- 管理学院(18579)
- 济(16892)
- 经济(16220)
- 中国(14671)
- 财(12081)
- 研究(11231)
- 京(10910)
- 江(9035)
- 财经(8114)
- 州(7564)
- 中心(7454)
- 经(7279)
- 公司(7229)
- 银(7051)
- 北京(7044)
- 银行(6800)
- 商学(6768)
- 商学院(6698)
- 行(6434)
- 人民(6265)
- 科学(6066)
- 财经大学(6016)
- 省(5975)
- 所(5436)
共检索到88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克
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以诚信为基石、以专业服务为载体、以高质量专业信息为最终产品,在服务国家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使命的行业;同时,注册会计师行业由于向社会、向公众提供财务信息或者是交易信息,关系到市场交易的公允性,又是一个需要高度公信力的行业,更是一个高风险行业。所以,声誉、品牌和公信力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尤其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曹向 匡小平 刘俊
虽然关于商业信用的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是这些成果主要是从企业内部特征来分析的,很少考虑我国特有的国情。笔者以沪深两市2007年~2009年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政府干预和管理者过度自信两个方面对企业提供商业信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政府干预的程度与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负相关;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正相关。进一步分析表明,当存在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是国有企业时,提供的商业信用比民营企业的更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智
保险公司遵循最大诚信经营原则,诚信是保险企业经营的根本。为此,应确立和加强以法律体系为根本保证的信用体系、以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为重要手段的监督信用体系和以企业内部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基础信用体系建设,尽快解决制约保险信用体系建设的一些现实问题,凝聚保险企业的诚信力,提高中国保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民族保险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保险业 诚信经营 信用体系建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向 匡小平 刘俊
基于行为金融视角,考量沪深两市2007~2011年上市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商业信用的关系。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提供的商业信用正相关。民企面临的市场竞争大于国企,使得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而国有企业不存在这样的关系;同时,在竞争行业与管制行业之间,也表现出这种显著性关系。
关键词:
过度自信 商业信用 市场竞争 所有者性质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黄莲琴 傅元略 屈耀辉
本文从行为公司金融视角出发,以沪深两市2002~2007年期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过度自信管理者在利用供应商提供的信用融资后经营负债杠杆对公司创值能力与成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随着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的增强,公司的经营负债杠杆效应显著降低,即管理者过度自信公司运用信用融资发挥经营负债杠杆的创值效应与成长效应均显著低于一般管理者公司。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速建
自从管理成为专门的职业以来,将科层组织最底层的人员只视作被管理者的认识,一直被视作理所当然。现在,该是打破这种观念的时候了。管理的结果,是由全体员工共同创造的。从管理的接受性角度,应该说,人人都是管理者。实行“接受管理”很有必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承元
自省是管理者提升精益领导力的重要方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忠、信、勤"是曾子自省的三件事,做人要忠诚于事,取信于人,勤勉于己。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就要自我反省,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要懂得"我"才是一切的根源。
关键词:
精益管理 领导力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唐崇健
要想管好别人,必须先管好自己,这就是管理者自我管理的基本概念。那么,作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怎样进行自我管理呢?我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我定位管理:看不清自己的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文奎 许春玲
管理本质上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合作过程。这种合作不仅要体现组织的要求和管理者的意志,更要符合被管理者的状况和反映被管理者的意愿。管理者必须通过科学规范的调查分析,在真正了解和掌握被管理者状况的基础上,才能够切实有效地促成这种合作,提高管理质量。本文依据这样的认识,对管理界事实上长期忽视的被管理者状况的调查分析问题进行初步的讨论。
关键词:
管理 人性假设 管理者 被管理者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于计
●一旦业绩变成硬道理,管理就简单化了。●管理精细化的刀尖和本质是责任和利益的精细化。●企业以人为本,管理以利为本。●管理者不主动谈钱,员工就会被动谈钱。●奖金不会让人心动,扣款才会让人心痛。●有那么几次心痛,他就会真正关心,进而用心!●罚款代表"我承诺"、"我打赌",奖金代表"我尽量"、"我尽力而为"。●企业文化和公司业绩是管理手段的副产品,价值观要通过管理手段才能发生作用。
关键词:
管理手段 管理精细化 企业文化 行为规范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善波
如何实现对管理者的管理李善波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各类企业集团或经济组织的根本目的,是在不违背经济规则和社会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争取组织自身的最大利益。但是在有的情况下,经济组织为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而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更有甚者,这种组织的管理者滥用职权...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盛清才
诚信是保险业的“立业之本”。诚信原则是保险法的基本原则。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对诚信原则的运用和保护 ,除“总则”新增条款将其确定为基本原则外 ,还体现在对投保诚信原则、承保经营诚信原则、索赔诚信原则、理赔诚信原则和对违背诚信原则的惩治等方面都作出了新的明确的规定 ,从而为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确保我国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关键词:
保险法 诚信原则 保险活动 法律责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叶志桂
<正>抛却过多人情、关系造成的困扰,既是高层领导者的担当所在,也可在更大社会范围内为破解管理者错配问题提供解决空间。毛泽东依据党的历史经验,做出一个规律性的重要论断:“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被誉为经营之神的稻盛和夫也认为,组织运行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真正有能力的人担任组织的领导,把他们放到负责人的岗位。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组织中“管理者错配”情形仍然不少。管理者错配会引起能力错配和任务错配,造成履职不力和混乱,影响组织运转,
关键词:
管理者错配 人岗不符 人岗错配 选人用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