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20)
2023(7567)
2022(6639)
2021(6405)
2020(5588)
2019(13244)
2018(13188)
2017(25394)
2016(14341)
2015(16412)
2014(17069)
2013(16988)
2012(16033)
2011(14291)
2010(14748)
2009(13711)
2008(14210)
2007(13068)
2006(11161)
2005(10110)
作者
(42197)
(35304)
(35038)
(34034)
(22355)
(17073)
(16355)
(13801)
(13083)
(12955)
(11896)
(11801)
(11338)
(11319)
(11237)
(11196)
(11013)
(10440)
(10245)
(10186)
(8951)
(8857)
(8580)
(8049)
(8030)
(8005)
(7884)
(7884)
(7240)
(7168)
学科
(59313)
经济(59257)
管理(44670)
(41533)
(34660)
企业(34660)
(30070)
方法(28444)
数学(25089)
数学方法(24877)
(16869)
中国(16195)
(15645)
(15483)
财务(15459)
财务管理(15395)
企业财务(14630)
地方(13082)
财政(13025)
(13009)
业经(11788)
(11267)
贸易(11263)
(10945)
(10931)
农业(10466)
(10466)
理论(9836)
(9749)
银行(9720)
机构
学院(206636)
大学(206053)
(84366)
经济(82439)
管理(75573)
研究(68318)
理学(64202)
理学院(63470)
管理学(62338)
管理学院(61950)
中国(53385)
(48661)
(43568)
科学(42717)
(36686)
(36402)
财经(34559)
(33827)
研究所(32348)
中心(31914)
(31028)
业大(30759)
农业(28804)
北京(27746)
经济学(26776)
(26220)
(26218)
师范(25919)
财经大学(25042)
经济学院(24410)
基金
项目(127478)
科学(97870)
研究(93829)
基金(89808)
(77739)
国家(77065)
科学基金(64716)
社会(56891)
社会科(53842)
社会科学(53823)
(51051)
基金项目(47686)
教育(44121)
(42271)
自然(41218)
自然科(40185)
自然科学(40171)
编号(39794)
自然科学基金(39437)
资助(37927)
成果(33554)
重点(29145)
(28601)
课题(27507)
(27387)
(26034)
(24934)
科研(24857)
大学(24449)
创新(24429)
期刊
(96334)
经济(96334)
研究(63595)
(44977)
中国(42756)
学报(33474)
(32307)
科学(28596)
管理(25519)
大学(24722)
学学(23215)
教育(22032)
农业(20932)
(18807)
金融(18807)
技术(18530)
财经(17996)
经济研究(15970)
业经(15596)
(15427)
问题(13253)
财会(12387)
(11404)
会计(11291)
(11250)
技术经济(10922)
(10781)
图书(10178)
理论(10101)
商业(10080)
共检索到3175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倪受彬  黄宇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虽然《民法典》第1133条在涵盖《继承法》第16条的基础上,增设第四款"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使信托出现在《民法典》的条文当中,但纵观全典,其不仅对遗嘱信托与继承法的衔接未继续予以细化规定,而且未在更为基础的物权编、合同编,抑或是总则编对信托进行吸收。因此,我国目前在法律制度上可谓采取了一种将信托作为民事特别法、单行法的立法模式。无法回避的现状是,我国信托法制发展至今,信托的基础理论研究始终未能取得重大突破,尤其在信托财产归属、财产权结构、信托财产独立性的解释上仍存较大争议。如何引进信托制度是大陆法系国家共同面临的难题,我国《信托法》已实施20年,信托基础理论的争议始终与实践遭遇的各种法律障碍密切相关。如何构建起能凝聚共识的信托法财产权结构,如何衔接《信托法》与正式颁布的《民法典》,是否需要对我国《信托法》进行更新和完善,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尝试通过对已有信托财产权学说进行分析,并运用所有权权能理论进行探究,最终得出如何在一物一权的前提下理解信托财产权及其独立性的思路,并对信托财产权与物权法定原则的冲突提出较为妥善的选择方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崔世春  
产权是出资者在企业法人存续期间享有的与其出资份额相应的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法人财产权是企业法人依法对企业资产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由于企业法人财产权与产权的相互制衡关系,使得两者相对于所有权来说都不是绝对的。从所有权转化为相互制约的各自相对独立的产权、法人财产权,最后又回复为所有权,是向企业法人一次投资过程中的财产权利变化过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立新  柴丽杰  
信托制度的形成和完善是围绕着对受益人利益的救济而进行的。一个自信的政府理应有足够的信心和实力保障信托投资人的财产安全,而不能以牺牲效应为代价使我国信托制度徒具信托之名而乏信托之实。我国信托制度当前面临的困境不在于我国是否存在衡平法,更不在于所谓的"双重所有权"结构。信托财产所有权归属不仅关乎信托制度的构建,而且是一个关乎立法与司法的权力配置、权利与义务谁为本位、法律与衡平的相互关系等法治建设全局性、永久性的问题。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晓西  
国家“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关系探讨李晓西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我国国有企业改制和非国有企业发展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建设的一件大事。正因为如此,对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内涵和作用的研究就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本文还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邵兴全  胡业勋  
从传统分析,我国的农地产权制度以集体所有权为中心进行构建,这导致产权主体虚置、权属不明及流转制度不规范等现象,使农民的土地财产权难以得到有效的实现与保障。为寻求在农地产权分割上新的理论突破,本文在分析以农地集体所有权为中心的产权制度为何出现及其利弊得失的基础上,借鉴英美法律的财产权理论,试图提出一个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理论分析框架,在该框架下,并非突破现有法律规定重新界定所有权人,仅需将经济利益赋予真正需要赋予的农民个体即可,这就是农地土地财产权的实现,即强化农民农地收益权,弱化农地集体所有权。最后,本文从机制转换、路径设计和动力机制三方面对该框架进行了阐释。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金海  
航运基金信托财产所有权的归属一直备受争议,受托人作为信托财产的管理者,应当享有所有权。委托人应当将此权利让渡给受托人。赋予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信托财产的权利能够更好地与中国现行物权立法、船舶登记制度与船舶扣押制度相衔接。航运基金信托财产应独立于受托人、受益人、托管人的固有财产或其管理的其他财产。这样一来能够将航运基金之信托制度的功效施展到最大化,拓展中国航运融资渠道,保障航运投资活动的专业化、灵活性及其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推进国家航运产业政策的发展以及金融创新。保持航运基金信托财产的独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曲振涛  
我国现行《公司法》第4条规定:"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力。公司享有由股东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依法享有民事权力,承担民事责任。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这是我国立法首次以基本法的形式对企业法人财产权做出规定,是我国确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进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青贵  
集体土地所有权至今并未在法律上得到直接表述,但作为一类所有权却早已为公众所认同。集体土地所有权独立性源自于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本质属性。集体土地所有权是集体所有制的法律实现形式,是私法的财产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同样负担了维护和实现特定公共利益的"社会义务"。集体土地所有权"社会义务"的有效履行,应当以主体自治和法律规制的协调为基本路径,形成制度激励与法律监管协同的制度"合力"。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符琪  
我国信托法有关信托财产权配置不明、当事人权利义务不清等问题不解决,即使银监会转变对信托公司的监管思路也无法从根本上化解信托兑付危机。构建信托财产权的"三重二元"结构,即信托财产权包含信托财产物权和债权,信托财产物权由受托人和受益人分别享有,信托财产债权由受托人注意义务和对信托财产享有的债权构成,或可廓清信托公司不能兑付信托计划时的责任承担,赋予受益人竞合性请求权,既可化解刚性兑付危机,亦保障了受益人权益。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常鹏翱  
在财产权负载他物权的权利叠加情形,他物权扣减了财产权的权能,财产权会因适格的消灭事由发生而相对于财产权人消灭,但相对于他物权并不消灭,此即财产权相对消灭论。在土地使用权设立抵押权后,该土地被依法认定为闲置土地并被无偿收回时,应适用财产权相对消灭论,结果是土地使用权消灭,但抵押权持续存在,这不仅符合民法原理和规范,还能通过行政法中比例原则、公益利益、行政处罚和信赖保护的检验,具有正当性。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卫国  程承坪  
对所有权、财产权和产权三个概念进行全新的辨析,同时,还讨论了马克思的所有制理论与现代产权理论的异同及其互补性问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陶浪平  万光彩  
在FDI迅猛增长的国际背景下,基于所有权的贸易统计能够合理反映各国参与国际商业活动的实际利得。本文根据美国的基于所有权的经常账户补充统计框架,测算出如果考虑到FDI的影响,美国的外部不平衡将下降25%。而且基于所有权的贸易统计原则,发现中美贸易顺差70%是由FDI导致的。文章指出,在我国应建立基于所有权的贸易统计体系,同时反思我国的外资政策,为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提供研究思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海林  
作者从所有制历史的发展过程,阐释了所有权的内涵的变化。产权是所有权内涵的继续分解。作者根据产权主体的不同把产权划分为所有者产权和经营者产权,二者维护着不同的目标,所有者产权强调资产的增殖,经营者产权强调效益。正是这两者在商品经济运行中相互作用,产生了现代经济运行所要求的资产组织形式。作者根据这一思路提出了我国国有制企业体制改革的思路。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文喜  
当代知识财产权面临诸多挑战。从法的关注焦点置换到哲学分析的起点,尚有若干突出问题亟待澄清。将知识财产视为一种权利如何获得正当性解释,乃是一个关键性问题。马克思哲学是从一种称作知识创造、人的自由和现实的思想出发来追问该问题的。在著作权领域,马克思曾多次指控拉萨尔剽窃。若作为一个事实的简单判断来看,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但梅林、巴枯宁等人以自己的理论立场,在知识财产权的理解方面引入误解的主体相互意识理论,对此案做一种貌似更有公平感的解释。他们错误地把称之为仿效者作为著作权利的原始创作者,作为所谓的同马克思并列而无愧者。实质上,这折射着一段相互进行思想斗争的国际工人政党运动史。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大卫·科茨  庞娟  
所有权和财产权是当今世界讨论最激烈的主题之一。很多美国、欧洲甚至中国的经济学家都断言,只有实现企业的私有权才能促进更有绩效的经济发展。然而,很多已经实行了私有化的国家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有些学者开始怀疑私有权的作用,有些学者则更进一步为私有权作辩护。本文将以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经验为例,来证明对私有化的批判是正确的,而对私有权权威必要性的诉求则是不正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