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72)
- 2023(8862)
- 2022(7269)
- 2021(6552)
- 2020(5546)
- 2019(12675)
- 2018(12936)
- 2017(24734)
- 2016(13177)
- 2015(15307)
- 2014(15566)
- 2013(15127)
- 2012(13898)
- 2011(12878)
- 2010(13403)
- 2009(12485)
- 2008(11760)
- 2007(10578)
- 2006(9564)
- 2005(8631)
- 学科
- 济(76383)
- 经济(76323)
- 管理(36180)
- 业(31845)
- 方法(27735)
- 数学(25098)
- 数学方法(24584)
- 企(23539)
- 企业(23539)
- 地方(18590)
- 中国(16926)
- 学(14448)
- 农(13836)
- 业经(13470)
- 地方经济(12825)
- 制(12209)
- 财(10890)
- 理论(10849)
- 体(9628)
- 融(9582)
- 金融(9575)
- 贸(9571)
- 贸易(9563)
- 银(9330)
- 银行(9316)
- 易(9172)
- 行(9034)
- 农业(8941)
- 环境(8797)
- 和(8712)
- 机构
- 学院(194104)
- 大学(192920)
- 济(86902)
- 经济(84964)
- 管理(73093)
- 研究(67685)
- 理学(62126)
- 理学院(61460)
- 管理学(60097)
- 管理学院(59738)
- 中国(51545)
- 京(41077)
- 科学(39965)
- 财(37381)
- 所(34234)
- 研究所(30863)
- 中心(30402)
- 江(30132)
- 财经(29187)
- 农(29039)
- 经济学(27242)
- 业大(26388)
- 经(26266)
- 北京(26157)
- 范(24823)
- 师范(24545)
- 院(24435)
- 经济学院(24021)
- 州(23861)
- 农业(22457)
- 基金
- 项目(124990)
- 科学(97644)
- 研究(91993)
- 基金(88982)
- 家(77200)
- 国家(76624)
- 科学基金(65552)
- 社会(58746)
- 社会科(55667)
- 社会科学(55651)
- 省(49849)
- 基金项目(45523)
- 教育(42491)
- 划(40985)
- 自然(40886)
- 自然科(39984)
- 自然科学(39974)
- 自然科学基金(39203)
- 资助(37945)
- 编号(37840)
- 成果(31260)
- 重点(28210)
- 发(27922)
- 课题(26853)
- 部(26562)
- 创(25372)
- 国家社会(24305)
- 创新(23827)
- 项目编号(23215)
- 科研(23140)
共检索到303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牛成立
在当前国内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信托公司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顺应时代要求,回归本源,践行金融企业责任,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信托作为仅次于银行业的第二大金融行业,因其跨市场的资本运作,多元化的金融工具,服务实体经济具有天然的优势。在当前国内经济转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建超
本文通过对信托服务实体经济特点及路径选择的分析,指出了信托服务实体经济的特性和阶段性,将为监管层推动信托服务实体经济提供决策参考,为信托公司介入新业务领域提供指导,同时为提升政府及社会大众对信托服务社会的认识,从而为信托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信托 实体经济 路径选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叶志桂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浙商银行)创新"产业链银行""智能制造银行""人才银行""小微贴心银行"等金融模式,精准服务实体经济,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20年,浙商银行资产总额达2.05万亿元,同比增长13.74%;营业收入477.03亿元,同比增长2.89%;排名英国《银行家》杂志"2020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第97位,比上年跃升10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朋 邓然
本文在分析银保合作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和内容的基础上,论述了银保合作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解决、文化产业与科技企业的支持、"三农"金融和民生金融等领域的服务模式以及面临的问题和矛盾,通过对银行贷款和保险赔付两个服务实体的指标进行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研究了银行业与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的宏观一致性与相互影响,验证了银行贷款对于保险赔付的短期冲击和长期因果效应的显著性,最后以典型的贷款履约保证保险为例分析了银保合作服务实体过程中的博弈过程和利益风险分配机制,并提出了政府支持、银保协作和企业安排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银保合作 实体经济 保证保险贷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颜雅英 黄启才
我国金融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脱虚向实,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泉州市作为第三个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紧紧抓住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条主线,着力建设区域性实体金融服务中心,有效推动经济金融互动发展,初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和经验。通过对泉州市金融改革模式进行经济学分析,提出区域金融改革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欣烨 修 妍
互联网金融包含多种模式并具有普惠金融特点。由于不同模式服务实体经济的共性基础存在差异,金融服务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针对不同模式共性基础的差异比较,寻找形成金融服务效果差异的原因,从而辩证地对待不同互联网金融模式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形成差异化监管,并逐步完善监管对策,发挥出其普惠金融的作用,推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共性基础差异 金融服务效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鹏博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配置资源要素的枢纽、调节宏观经济的杠杆,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正确把握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是推动经济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命题。金融与实体经济不可分离、共生共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我们主张环绕金融的基本功能来重新审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命题。本文认为,所谓"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根本的要求,就是有效发挥其媒介资源配置的功能;所谓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则要求的是降低流通成本,提高金融的中介效率和分配效率。因此,进一步理顺利率、汇率和无风险收益率曲线等媒介资源配置的市场基准、建立稳定的筹集长期资金和权益类资本的机制、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建立市场化风险处置机制以及完善金融监管框架,是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根本举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铁钢
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发展,将会助推资产泡沫形成,引发社会经济资源严重错配,造成经济体系相对价格关系混乱,加速实体产业空心化目前,我国金融领域呈现出某些脱离实体经济的苗头,如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股票价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正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倡导的,我们要让金融首先充分发展起来,同时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是近年来中国金融思想的最新发展,也是新时期中国金融工作的基本要求,对衡量金融创新与推进金融发展都发挥着指导作用。然而,在现实理解中,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很好诠释,"服务"一词没能全面地阐发,以至于常常在狭义范畴内或机械地制定和执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伯川
服务实体经济将成为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判断金融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党中央与国务院在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做好新时期的金融工作,要坚持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这表明,服务实体经济将成为落实稳健货币政策、判断金融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就广东省而言,需要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殷兴山
综合运用宏观审慎管理、信贷政策评估、窗口指导等多种方式,督促金融机构加强自我约束,引导金融资源回归实体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依靠体制机制优势,在全国较早进入了经济和金融大省行列。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体经济发展减速换挡,新旧动能转换调整,"贷款难"和"难贷款"矛盾重现,金融业出现资金"脱实向虚"的苗头。面对新形势、新挑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鹏博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是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基础。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配置资源要素的枢纽、调节宏观经济的杠杆,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立业之本。正确把握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水平,是推动经济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命题。金融与实体经济不可分离、共生共荣
关键词:
金融服务业 服务实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跃
现代金融是市场经济有效配置资源和管理风险的核心制度。从金融工作的本质来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健康运行的金融体系,能够把资源配置给最有效的生产者和使用者,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也要有效管理好资源在跨时空配置交易中的潜在风险,保障经济金融安全,以达成经济稳定增长的发展目标。金融工作必须遵循金融发展的一般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逄金玉
金融体系的功能之一是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本文在分析金融发展与促进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就目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 服务 实体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