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26)
2023(11234)
2022(9417)
2021(8669)
2020(7556)
2019(17495)
2018(17410)
2017(33450)
2016(18595)
2015(21327)
2014(21652)
2013(21667)
2012(19959)
2011(17711)
2010(18277)
2009(17316)
2008(18076)
2007(16997)
2006(14862)
2005(13737)
作者
(54674)
(45829)
(45473)
(43292)
(29455)
(21881)
(20992)
(17806)
(17014)
(16798)
(15451)
(15376)
(14837)
(14522)
(14243)
(14197)
(13949)
(13588)
(13476)
(13214)
(11466)
(11348)
(11185)
(10660)
(10411)
(10342)
(10181)
(10181)
(9328)
(9222)
学科
(88062)
(81313)
经济(81214)
(81147)
企业(81147)
管理(77547)
方法(37699)
(30852)
数学(28711)
数学方法(28492)
业经(28412)
(27050)
(23796)
财务(23753)
财务管理(23704)
企业财务(22438)
农业(19269)
(19051)
中国(17925)
技术(17671)
理论(16335)
(16197)
(15831)
(15672)
(14225)
贸易(14219)
(13782)
经营(13451)
(13373)
地方(13230)
机构
学院(276052)
大学(269437)
(113592)
管理(113050)
经济(111062)
理学(94520)
理学院(93593)
管理学(92391)
管理学院(91841)
研究(82651)
中国(69661)
(57342)
(57083)
科学(49469)
(47857)
(46213)
财经(43914)
(42776)
中心(40102)
(39530)
业大(39235)
研究所(37821)
农业(37611)
(36495)
北京(35980)
经济学(33369)
财经大学(31924)
(31596)
商学(31299)
师范(31285)
基金
项目(166590)
科学(130715)
研究(125155)
基金(118790)
(101213)
国家(100207)
科学基金(87415)
社会(77564)
社会科(73413)
社会科学(73387)
(67894)
基金项目(63244)
教育(57532)
自然(56285)
自然科(54930)
自然科学(54913)
(54682)
自然科学基金(54000)
编号(52812)
资助(48666)
成果(42155)
(38191)
(37656)
重点(36762)
(36652)
(35705)
课题(35593)
创新(34325)
(32345)
项目编号(32344)
期刊
(136804)
经济(136804)
研究(79849)
中国(57492)
(52584)
管理(47608)
(44231)
学报(36906)
科学(35547)
农业(29523)
技术(28404)
大学(28267)
(27569)
金融(27569)
教育(27055)
学学(26542)
业经(24718)
财经(22588)
(20098)
经济研究(19889)
(19519)
问题(17642)
财会(17426)
技术经济(17295)
会计(14847)
商业(14490)
现代(14443)
(13663)
理论(12833)
世界(12809)
共检索到428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同泽  文莉  
随着信托业的进一步调整,信托企业人员的流失率普遍增大, 频繁的人员流动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为此,应根据信托业自身的特点,通过给信托业更优惠的政策环境、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建立人员流失预警机制、培养吸引性的企业文化和制度环境,以预防人员流失、增强其人员的稳定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胡雪明  吴华  
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论文从国企人才流失的深层原因入手,探讨了国企怎样才能留住人才问题。人才流失在于企业缺乏一系列激励约束机制,面对入世后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局面,国有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避免人才流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晓  
21世纪企业的竞争 ,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在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改革开放 2 0年来 ,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召开以后 ,我国私营经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私营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我国私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个非常尖税的问题是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 ,人才流失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私营企业的用人机制落后 ;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企业主素质低下 ,企业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和外企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理念对私营企业的冲击等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闵嘉宁  金成  
近年来,国家为了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管控,不断对与房地产行业相关的宏观政策进行调整,对房地产市场开发资金的监管愈加严厉,房地产企业普遍面临融资成本高、融资难以及融资渠道过窄的问题,信托夹层融资的出现恰好为房地产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本文以华夏幸福为例,对股权型和混合型两种信托夹层融资模式的运作方式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其他房地产企业实施信托夹层融资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昌富  
在社会政治、文化、技术变迁及企业内文化、体制、组织的演绎过程中 ,一些企业业已形成的核心能力正在流失 ;文化性流失、体制性流失、过程性流失是企业核心能力流失的基本路径 ;防范核心能力流失的本质方法是不断培育新的核心能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忠庆  高鹰  
一、基本案情2012年6月,A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B房地产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合作,并签订增资协议,增资金额为人民币6亿元整,其中部分为增加注册资本,其余转增资本公积。增资完成后A公司作为B公司的股东,并持有16.02%的股权。2014年5月,A公司与B公司原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A公司将所持B公司股权转让给B公司的原股东,转让价格7.02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春伟  
国有资产信托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是信托当事人的认定和信托财产权属的认定问题,国有资产信托中的委托人只能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国有资产信托管理具有现实意义,有利于扩大国有资产管理的方式,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国有资产信托管理具有可行性,可以根据我国信托法的基本规定进行。作为信托受益人的国有财产的代表人,不得放弃信托受益权;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不应当因信托而发生改变,信托财产的权利性质是非典型的财产所有权,可以理解为是形式所有权,或者是名义所有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陈康敏  李斌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本文分析人才流失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及其成因,提出遏制这一现象的相关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广春  
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民营物流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其人才流失的原因依次为公司内部原因、员工个人原因和公司外部原因。然后提出防范民营物流企业人才流失的措施:建立完善的人才招聘管理系统;建立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完善企业的员工培训与开发制度;实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以为企业留住人才提供有效参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程兴华  张雷  
信托是一种高度灵活的财产管理制度。本文首先分析了信托在企业并购中所特有的制度功能,然后探讨了信托投资公司的投融资功能和协调管理功能,并从中揭示出我国信托投资公司在企业并购金融支持方面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信托制度、综合应用信托工具进行企业并购的几种类型。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马亚明  
信托作为一种财产管理制度,不仅具备一般意义上的资金融通功能,其特殊的交易结构赋予信托财产独有的破产隔离功能。信托财产所有权、处置权、受益权的分离特性,以及由此造就的信托在满足社会需求方面的广泛适应性与灵活性,是信托业最大的竞争优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俊  吴一锋  
文章主要对信托的内在优势进行了一番分析,揭示了信托所具有的财产所有权与收益权分离、财产独立性、有限责任、管理连续性与灵活性等制度优势和财产转移功能、财产管理功能等基本功能优势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融通资金、中介服务、投资、社会福利与公益、培育社会信用等衍生功能优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厚强  鲁莎莎  张政久  
及时考评信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是提高企业基本管理效率、维持企业在复杂金融市场中得到稳定发展的保证。本文基于A省某信托投资公司实地调查的一手数据,利用管理熵与管理耗散结构模型,对101名企业员工进行HRM效能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整体效能较高,其经营管理有序发展,但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薪酬福利和绩效管理方面管理思想较为陈旧。据此,提出丰富职业生涯规划体系、采取有效薪酬激励机制、充分利用绩效考评结果等改进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关培兰  周新军  
本文围绕企业研发人员“59”现象的问题,着重探讨了研发人员的人力资本专用属性,分析了研发人员“59”现象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预防研发人员“59”现象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