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57)
2023(12791)
2022(11184)
2021(10500)
2020(8871)
2019(20183)
2018(20033)
2017(38476)
2016(21008)
2015(23439)
2014(23075)
2013(22884)
2012(20842)
2011(18729)
2010(18404)
2009(16857)
2008(16354)
2007(14145)
2006(12395)
2005(10440)
作者
(62574)
(51755)
(51521)
(48846)
(32844)
(25022)
(23304)
(20432)
(19855)
(18291)
(17607)
(17427)
(16384)
(16166)
(15997)
(15795)
(15631)
(15423)
(14911)
(14587)
(13208)
(12438)
(12415)
(11769)
(11615)
(11534)
(11468)
(11355)
(10469)
(10346)
学科
(79419)
经济(79238)
管理(61192)
(57546)
(48459)
企业(48459)
方法(39375)
数学(32988)
数学方法(32642)
(21929)
(21141)
中国(20940)
(19941)
业经(19377)
地方(15402)
理论(15001)
(14797)
农业(14633)
(14616)
贸易(14611)
(14176)
(14041)
财务(13976)
财务管理(13957)
技术(13418)
企业财务(13249)
(12966)
环境(12949)
(11280)
教育(11031)
机构
大学(299258)
学院(295213)
管理(120489)
(110915)
经济(108509)
理学(105520)
理学院(104324)
管理学(102459)
管理学院(101938)
研究(97447)
中国(69340)
科学(65206)
(63549)
(54012)
业大(50204)
(49350)
(49335)
研究所(45642)
中心(44277)
农业(42822)
(41130)
财经(40618)
北京(39663)
(38836)
师范(38365)
(36963)
(34882)
(33798)
经济学(32056)
师范大学(31211)
基金
项目(212955)
科学(166055)
基金(154462)
研究(150121)
(136943)
国家(135796)
科学基金(115822)
社会(94591)
社会科(88814)
社会科学(88784)
基金项目(83510)
(83268)
自然(77992)
自然科(76180)
自然科学(76157)
自然科学基金(74804)
(70759)
教育(68250)
资助(62579)
编号(61142)
成果(48594)
重点(47271)
(45843)
(44217)
(44108)
科研(41408)
创新(41192)
课题(40860)
计划(40228)
大学(39086)
期刊
(114759)
经济(114759)
研究(81088)
学报(56047)
中国(52027)
(48194)
科学(47911)
管理(40838)
大学(40745)
学学(38333)
(36599)
农业(33400)
教育(30909)
技术(23067)
(19735)
金融(19735)
业经(19630)
图书(19590)
财经(19063)
经济研究(18520)
(16815)
科技(16523)
(16133)
(15328)
理论(15228)
问题(15009)
业大(14974)
情报(14325)
实践(14234)
(14234)
共检索到412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魏宏森  刘长洪  
本文对信息高速公路产生的历史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论述,从中提出软科学在信息时代应该考虑的重大课题和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游光荣  
所谓“信息高速公路”一说,首先由美国叫起,并不是交通公路,而指的是高速计算机通讯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的正式名称为“全国性信息基础设施”,它是以光纤电缆为“路”,集电脑、电视、录像和电话为一体的多媒体机为“车”,向各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及普通人家庭提供数据、图像、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高原  张洪珍  宋金耀  
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对人类社会负面影响分析高原,张洪珍,宋金耀Abstract:Itiscountedthattheinformationsuperhighwayhassomenegativeinfluencesonmaninchudingindivid...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常梦雄 ,蔡业泉 ,黄仲文  
一、状况 近30年来,电子信息业蓬勃发展,其效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实践已经证明,电子信息技术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核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加拿大的信息高速公路目前,加拿大计算机网络大约有2.5万多人使用。全加有两个计算机网络:一个是以多伦多为基地的CRS网络;另一个是以渥太华为中。心的“全国首都免费网络”。但更多的加拿大人却与美国提供的国际网络联机。据加拿大统计局统计,约240万加拿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峥,胡晓强  
Internet即国际互联网,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人们又称它为信息高速公路。 Internet的主要用途是E—mail电子邮件、查询资料、彼此交换信息等。它的特点是速度快、信息量大,用户14.4Kbps以上的速度传送数据。对于它的交互式界面,你可以组织一个沙龙,与几万公里以外的参与者实时会谈。 Internet对医药、卫生最大的贡献在于它的快捷、全面和医疗模拟操作等。进入Internet,你可以走进世界卫生网world—health.net/或虚拟医院Vh.radiology.uiowa.edu/,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熹灵   西林  
近年来,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风靡全球,有人称“第二次信息革命已悄然到来”。毫无疑问,中国同样面临着一次机遇:中国何日能上信息高速公路?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陈慧杰  
Internet在很多情况下可看成等同于信息高速公路,而不提很多不同之处。本文描述了Internet的发展历史,它来源于美国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合作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可利用的资源是全球大量可高速存取的信息。Internet的运行特征是由无数自愿参加者维护的“脑对脑”通信信道。文章也讨论了把Internet发展成国家基础设施─—信息高速公路的政策问题,诸如新的数据类型、新的用户团体、私有化过程以及收费评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培云,郑淑荣  
信息高速公路与Internet赵培云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图书馆郑淑荣辽宁电子计算机学校国人争上互联网,已汇成我国信息界的一股热潮,许多人上网之后,便认为进入了信息高速公路。其实,Internet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高速公路,只是国际范围的信息交换网。正...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邵斌  
“青年科学家论坛”探讨信息高速公路(摘自《中国科协报》1995年9月17日)邵斌由中国科协主办的“青年科学家论坛”第二次活动,今年8月在北京举行。与会者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题就“信息高速公路’他提法、我国是否要上“信息高速公路”、关于Interne...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日本式“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21世纪是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信息社会,信息通信正朝着多媒体为代表的高速、大容量的方向发展。日本邮政省最近就信息通信业的发展绘制了宏伟的蓝图,预讨到201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20万亿日元。在研究“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邓寿鹏  
由多媒体(Multimedia)技术触发的最新一轮信息高技术创新活动,把现有的“三电”(电话、电视、电脑)集成为一体。这项重大的技术创新使世界拥有了更加有效的通信工具,每个社会基层机构和每个家庭都可凭藉这个高技术工具,在通信系统终端便捷地输入输出语音、图象、文字和数据,用以实现全新的信息生产和流通方式。多媒体、数据库与光缆、微波站、通信卫星组成的上天下地入海的庞大通信网络,大大强化了地球及其周围空间的立体通信结构。可以说,世界已准备了进入信息时代的高技术基础,人类在跨越世纪的同时,也在跨越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万齐鸣  
信息高速公路与未来图书馆万齐鸣Abstract:It'snecessaryforthelibrarytostartatthepresentthebuildingofelectroniclibraryinformationresources,andto...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东升  李艳娜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建  
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信息革命 ,推动工业经济及人类社会走向新阶段。目前制约我国网络经济发展的瓶颈是网络基础设施的落后 ,对此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公用信息网 ,提出五条衡量标准和一些具体目标及见解 ,特别是如何加大开发力度 ,大胆引入风险投资 ,解决建网资金来源 ,发表一些看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