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32)
2023(9280)
2022(7563)
2021(6926)
2020(5882)
2019(13210)
2018(12962)
2017(25864)
2016(13527)
2015(15113)
2014(15036)
2013(14722)
2012(13443)
2011(11862)
2010(12271)
2009(11773)
2008(12183)
2007(11056)
2006(10138)
2005(9404)
作者
(37240)
(31071)
(31017)
(29194)
(20116)
(14598)
(14147)
(11904)
(11649)
(11460)
(10400)
(10272)
(10236)
(9868)
(9646)
(9293)
(9275)
(9138)
(8992)
(8991)
(7695)
(7582)
(7486)
(7162)
(7050)
(6940)
(6930)
(6711)
(6151)
(5973)
学科
(77417)
(73081)
企业(73081)
(62577)
经济(62505)
管理(61432)
业经(27050)
方法(26168)
(24894)
(22823)
(21819)
贸易(21808)
(21229)
(20162)
财务(20139)
财务管理(20125)
企业财务(19008)
数学(17720)
数学方法(17546)
(16868)
农业(16226)
技术(16134)
(13593)
理论(13454)
中国(13068)
(12976)
(12391)
企业经济(12064)
经营(11320)
(10571)
机构
学院(202529)
大学(194042)
(93057)
经济(91487)
管理(87952)
理学(74417)
理学院(73869)
管理学(73234)
管理学院(72851)
研究(59320)
中国(49484)
(44995)
(39126)
财经(34811)
(32246)
(31394)
科学(30513)
(28845)
(28230)
中心(27983)
经济学(26759)
商学(25697)
商学院(25446)
(25344)
财经大学(25090)
研究所(24617)
业大(24478)
北京(24348)
经济学院(24279)
经济管理(23449)
基金
项目(122682)
科学(99305)
研究(96777)
基金(90433)
(75117)
国家(74348)
科学基金(66963)
社会(63114)
社会科(60073)
社会科学(60062)
(48593)
基金项目(47084)
教育(42675)
自然(41223)
编号(41019)
自然科(40341)
自然科学(40333)
自然科学基金(39719)
(38327)
资助(36839)
成果(32997)
(31503)
(28923)
(27484)
(26897)
课题(26325)
重点(26306)
项目编号(26296)
创新(25976)
(25924)
期刊
(108866)
经济(108866)
研究(60191)
(39035)
管理(37672)
中国(35937)
(27892)
科学(21239)
(21172)
金融(21172)
业经(20772)
技术(19849)
学报(19799)
农业(19522)
经济研究(17671)
财经(17415)
(17180)
大学(16234)
学学(15363)
教育(15280)
(15105)
国际(14994)
问题(14847)
技术经济(12811)
(12758)
财会(12135)
世界(12111)
现代(11384)
商业(11374)
会计(10087)
共检索到315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金矿  
自美国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之后,在世界各地引起极大反响,西方发达国家已开始研究建立“全球信息高速公路”问题。我国也提出了实施“三金工程”的宏伟规划。我国外贸企业在目前外部环境尚未具备时,首先应积极在企业内部实现信息管理,建立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网络,开发适应本企业的管理软件,为下一步实现行业内以及相关行业的联网做好物质和人才方面的准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游光荣  
所谓“信息高速公路”一说,首先由美国叫起,并不是交通公路,而指的是高速计算机通讯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的正式名称为“全国性信息基础设施”,它是以光纤电缆为“路”,集电脑、电视、录像和电话为一体的多媒体机为“车”,向各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及普通人家庭提供数据、图像、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沈根荣  
当今世界进入了一个全面的信息化时代,作为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和开通。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是什么?《信息高速公路与我国外贸产业信息化》的内在关系又是什么?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登理  
阐述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基本内容与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重大意义,介绍美、日、欧洲等国信息高速公路发展的概况,提出我们的对策和措施。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宏恩  
阐述了信息高速公路对我国图书馆活动的影响及图书馆文献信息网建设的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常梦雄 ,蔡业泉 ,黄仲文  
一、状况 近30年来,电子信息业蓬勃发展,其效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实践已经证明,电子信息技术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核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加拿大的信息高速公路目前,加拿大计算机网络大约有2.5万多人使用。全加有两个计算机网络:一个是以多伦多为基地的CRS网络;另一个是以渥太华为中。心的“全国首都免费网络”。但更多的加拿大人却与美国提供的国际网络联机。据加拿大统计局统计,约240万加拿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峥,胡晓强  
Internet即国际互联网,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人们又称它为信息高速公路。 Internet的主要用途是E—mail电子邮件、查询资料、彼此交换信息等。它的特点是速度快、信息量大,用户14.4Kbps以上的速度传送数据。对于它的交互式界面,你可以组织一个沙龙,与几万公里以外的参与者实时会谈。 Internet对医药、卫生最大的贡献在于它的快捷、全面和医疗模拟操作等。进入Internet,你可以走进世界卫生网world—health.net/或虚拟医院Vh.radiology.uiowa.edu/,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熹灵   西林  
近年来,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风靡全球,有人称“第二次信息革命已悄然到来”。毫无疑问,中国同样面临着一次机遇:中国何日能上信息高速公路?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陈慧杰  
Internet在很多情况下可看成等同于信息高速公路,而不提很多不同之处。本文描述了Internet的发展历史,它来源于美国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合作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可利用的资源是全球大量可高速存取的信息。Internet的运行特征是由无数自愿参加者维护的“脑对脑”通信信道。文章也讨论了把Internet发展成国家基础设施─—信息高速公路的政策问题,诸如新的数据类型、新的用户团体、私有化过程以及收费评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培云,郑淑荣  
信息高速公路与Internet赵培云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图书馆郑淑荣辽宁电子计算机学校国人争上互联网,已汇成我国信息界的一股热潮,许多人上网之后,便认为进入了信息高速公路。其实,Internet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信息高速公路,只是国际范围的信息交换网。正...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春法  
企业的产生与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技术创新在企业的产生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关于企业产生的三种理论,指出社会交易成本与直接生产成本的比较是企业产生的重要原因,而社会基本经济单位分工的细密化和社会化则是企业产生的主要方式;然后分析了技术创新影响企业产生的基本途径和内在机制。而90年代以来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是一场重大的社会性技术创新活动,这样一个全球性创新高潮必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群  陈峰  
信息高速公路具有多媒体、交互式、高速度、大容量、网络化等技术特征,中国建设国际经贸高速信息网络的目的,在于通过以信息高速公路为基础的贸易工具创新,推动全球贸易一体化和贸易流程规范化,保证我国对外贸易持久快速地增长。我国全面实施“电于贸易”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当前要突破技术、信息安全、资金、立法等障碍,立足中国国情,分阶段、点线面统筹协调,积极推动经贸信息高速公路建设。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日本式“信息高速公路”的设想21世纪是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信息社会,信息通信正朝着多媒体为代表的高速、大容量的方向发展。日本邮政省最近就信息通信业的发展绘制了宏伟的蓝图,预讨到2010年市场规模将超过120万亿日元。在研究“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行动计划...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邓寿鹏  
由多媒体(Multimedia)技术触发的最新一轮信息高技术创新活动,把现有的“三电”(电话、电视、电脑)集成为一体。这项重大的技术创新使世界拥有了更加有效的通信工具,每个社会基层机构和每个家庭都可凭藉这个高技术工具,在通信系统终端便捷地输入输出语音、图象、文字和数据,用以实现全新的信息生产和流通方式。多媒体、数据库与光缆、微波站、通信卫星组成的上天下地入海的庞大通信网络,大大强化了地球及其周围空间的立体通信结构。可以说,世界已准备了进入信息时代的高技术基础,人类在跨越世纪的同时,也在跨越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