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49)
- 2023(13456)
- 2022(11708)
- 2021(10715)
- 2020(9078)
- 2019(20503)
- 2018(20651)
- 2017(38954)
- 2016(20867)
- 2015(23446)
- 2014(23344)
- 2013(22707)
- 2012(20940)
- 2011(19013)
- 2010(19163)
- 2009(18057)
- 2008(17618)
- 2007(16291)
- 2006(14156)
- 2005(12435)
- 学科
- 济(83215)
- 经济(83134)
- 管理(67095)
- 业(62387)
- 企(52945)
- 企业(52945)
- 方法(35351)
- 数学(29814)
- 数学方法(29512)
- 农(23854)
- 中国(22246)
- 财(22147)
- 业经(20733)
- 技术(20159)
- 地方(18516)
- 学(18091)
- 制(17272)
- 环境(15740)
- 贸(15461)
- 贸易(15453)
- 理论(15418)
- 农业(15381)
- 易(14938)
- 务(14049)
- 财务(14005)
- 财务管理(13970)
- 和(13852)
- 产业(13674)
- 银(13596)
- 银行(13565)
- 机构
- 学院(298005)
- 大学(294942)
- 济(118888)
- 经济(116262)
- 管理(116002)
- 理学(99316)
- 理学院(98291)
- 研究(96855)
- 管理学(96636)
- 管理学院(96074)
- 中国(73094)
- 京(61712)
- 科学(60284)
- 财(54876)
- 农(49748)
- 所(48818)
- 江(46526)
- 中心(46385)
- 研究所(44231)
- 业大(44199)
- 财经(43220)
- 农业(39221)
- 经(38869)
- 范(38778)
- 北京(38336)
- 师范(38327)
- 州(37265)
- 经济学(35658)
- 院(34835)
- 技术(34309)
- 基金
- 项目(198154)
- 科学(155537)
- 研究(147669)
- 基金(140417)
- 家(121837)
- 国家(120820)
- 科学基金(103691)
- 社会(92245)
- 社会科(87403)
- 社会科学(87382)
- 省(81167)
- 基金项目(74694)
- 教育(67964)
- 划(66953)
- 自然(65718)
- 自然科(64196)
- 自然科学(64176)
- 自然科学基金(63060)
- 编号(61959)
- 资助(55990)
- 成果(50474)
- 创(45892)
- 重点(44581)
- 发(43972)
- 课题(42763)
- 部(42569)
- 创新(42099)
- 项目编号(38420)
- 科研(37603)
- 国家社会(37538)
- 期刊
- 济(132888)
- 经济(132888)
- 研究(82510)
- 中国(61586)
- 学报(45642)
- 农(45364)
- 财(44339)
- 管理(43342)
- 科学(41483)
- 教育(35398)
- 大学(33717)
- 学学(31465)
- 农业(30666)
- 技术(28415)
- 融(24662)
- 金融(24662)
- 业经(24244)
- 经济研究(21384)
- 财经(20943)
- 图书(18302)
- 经(18146)
- 问题(17213)
- 业(17025)
- 科技(16070)
- 技术经济(15784)
- 商业(14527)
- 版(14261)
- 理论(14133)
- 坛(13921)
- 论坛(13921)
共检索到441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曹玉红 尤建新
研究产业创新平台在多方主体模式下的协同合作策略问题。我国产业创新平台发展时间较短,部分平台系统的资源共享和服务能力处于"弱势",但通过多方主体协同合作能有效提升平台系统的技术创新水平,所以主体间的博弈会影响平台系统的存续质量与运行效率。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信息非对称环境下"产业链相关企业-各类研究型机构-政府管理部门"主要三方主体的静态博弈模型,从利益实现机制出发,强化各方主体在产业创新平台运行中的理性,以破解产业创新平台运行效率低下困局。研究表明,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管理部门是否会严格遵循契约治理规范自身行为主要取决于各自的资源共享力度、资源共享成本以及资源共享的收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守伟 林霖琳 李备友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是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又一项重大工程。其中,构建具有活力的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又是实施2011计划的重要措施之一。研究发现,具有多主体网络化的协同创新平台,既不同于传统的产学研合作联盟,也不同于一般的公共服务平台。面向行业产业的协同创新平台的架构应以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导,包括组织管理、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研发模式、产业化、创新文化、国际合作、评价体系等八个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在功能上相互作用、相互协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余丁
随着21世纪新科技革命的到来,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体现在科技实力、创新能力的竞争上。科技创新平台作为集群创新的典型范式,其主要功能是把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各种创新主体和创新人才积聚起来,为其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充分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以发挥出其最大的创新效益。科技评估是促进科技创新平台规范化和提高其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路文杰、许娜撰写的《科技创新平台评估与预测系统建设》一书以科技创新平台绩效评估为研究对象。第一章对科技创新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房银海 谭清美
为更好实现平台战略,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充分考虑平台领导的动态性及参与群体的能动性,研究产业创新平台领导者策略选择与参与群体策略选择的互动机制,并对影响该系统演化过程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为解决平台领导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最后给出博弈过程的稳定演化策略集及最优策略说明,为多主体协同创新驱动平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持和决策参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斌 谭清美
产业创新平台可分为决策平台、研发平台、制度平台、环境平台、金融平台、产业化平台等六个子平台。该文依据各子平台的作用机理,从组织结构、环境、外围支撑、规制四个方面构建了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框架模型,并对其结构、功能、机理进行了分析。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亚萍 张令坦 马红章 朱海丰 刘彦民 李书光
借鉴国内外高校实验教学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物理实验中心的实际,从课程体系、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依托实验教学引导学生科技创新4个协同体系进行建设和实践,对物理实验进行全方位综合改革,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效果。
关键词:
物理实验 协同体系 创新环境 创新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雅彦 孟晓哲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航空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融合了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具有超强的产业连带作用。中国目前航空产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来自国外先发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创新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具有网络协同、技术引领和制度创新的机理,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不同层次制度创新的环境下,多元主体的系统协同创新将加快知识共享和资源整合,实现由技术追随向技术引领的跨越。建立航空产业创新平台,将有利于推动航空产业的产业创新和动态升级。
关键词:
航空产业 产业创新平台 运行机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瞿海东 陈慰浙
1999年至2004年,浙江大学在校研究生规模从6624人发展到16646人,增长了2.5倍。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带来严峻挑战,突出表现为研究生教育资源日趋紧张,研究生教育投入相对不足,研究生培养环境难以适应提高研究生质量的要求。 新形势下,国家推出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作为国家"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它以立项的形式确立研究生创新目标,加大研究生教育投入,从而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2003年6月,在学院申报和研究生院审核的基础上,我校组织了对首批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申请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忠耀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路径变短,创新迭代周期也不断缩短。开放式创新是指企业有目的地运用知识流入和流出以促进内部创新,将组织内创新拓展为外部市场机会。开放的本质是增加内外部资源协同互补,强调企业对创新资源的整合利用以实现创新。开放式创新已成为企业集聚和利用分散在全球的知识资源、提升创新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创新流程 美创平台 美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姜启波 王斌 谭清美
该文研究了智能生产和服务网络条件下产业创新平台的内涵和框架,并分析了平台的网络集成、价值集成和全程价值链供给等全新功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平台领导权、促进产业升级以及提高资源和创新效率的平台运行机制,为平台的建设和良性运行提供了借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薛捷 张振刚
本文对共性技术的内涵特点和概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国在科研院所转制后所出现的共性技术研发断层的实际情况以及现阶段我国在共性技术开发上所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官产学研”合作来组织建设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思想,并对其组成主体的行为和基本功能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组织运作特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组建共同参与管理的组织机构、建立创新平台的中心实验室以及充分利用创新平台人力资源的思路。
关键词:
共性技术 创新平台 市场失灵 组织失灵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磊 谭清美 陆菲菲
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世界产业变革的主流模式,并产生许多创新相关概念。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这些概念相互交叉但又不尽相同,学界尚未形成统一厘定标准。与国外相比,虽然中国产业创新、创新平台研究起步较晚,但最先定义了产业创新平台。随着"互联网+"和"工业4.0"在全球兴起,为产业创新平台发展提供了明确导向,未来将与中国特色"互联网+"和"工业4.0"的实施工具——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深度融合形成智能生产力,进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此,针对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下产业创新平台未来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进行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牧南 杨建梅
文章提出了基于知识管理的产业集群创新平台构建理论。该理论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出发,论述了知识管理在产业集群创新机制培育以及产业集群演化等领域的作用。另外,构建统一的产业集群知识创新系统在降低单个企业知识管理成本、提高集群内各要素之间交互效率,以及提高科研转化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知识管理 创新平台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戚小玉
该文客观地阐述了将可视化技术应用于铁路科技创新辅助决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可视化应用需求,并基于这一需求进行了可视化技术选型,提出了可视化技术应用架构。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科技创新平台3个方面的可视化技术应用案例,说明了二维、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典型应用场景,结合实践提出了对评价体系的改进建议,并总结了可视化技术应用在辅助科技创新决策支持以及提升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铁路科技创新 可视分析 辅助决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