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78)
- 2023(16254)
- 2022(13965)
- 2021(13032)
- 2020(10927)
- 2019(25128)
- 2018(24950)
- 2017(48644)
- 2016(25926)
- 2015(29197)
- 2014(28993)
- 2013(28415)
- 2012(25903)
- 2011(23169)
- 2010(22984)
- 2009(21130)
- 2008(20387)
- 2007(17913)
- 2006(15793)
- 2005(13380)
- 学科
- 济(108497)
- 经济(108385)
- 业(79647)
- 管理(73918)
- 企(57693)
- 企业(57693)
- 方法(51883)
- 农(51519)
- 数学(45980)
- 数学方法(45411)
- 农业(34220)
- 业经(28745)
- 财(27633)
- 中国(26086)
- 地方(21183)
- 学(20535)
- 制(19275)
- 贸(18208)
- 贸易(18203)
- 务(17978)
- 财务(17906)
- 财务管理(17863)
- 易(17683)
- 企业财务(17037)
- 技术(16879)
- 理论(16352)
- 环境(15471)
- 银(15272)
- 银行(15238)
- 和(14962)
- 机构
- 学院(365159)
- 大学(364368)
- 管理(151224)
- 济(146337)
- 经济(143285)
- 理学(132087)
- 理学院(130792)
- 管理学(128495)
- 管理学院(127827)
- 研究(113682)
- 中国(88548)
- 京(75255)
- 农(71974)
- 科学(70000)
- 财(65368)
- 业大(59007)
- 中心(56142)
- 农业(55016)
- 所(54505)
- 财经(53439)
- 江(52533)
- 研究所(49718)
- 经(48997)
- 范(46738)
- 北京(46422)
- 师范(46343)
- 经济学(43552)
- 州(43058)
- 经济管理(40734)
- 院(40698)
- 基金
- 项目(257857)
- 科学(203931)
- 研究(190590)
- 基金(188777)
- 家(163054)
- 国家(161655)
- 科学基金(140793)
- 社会(121209)
- 社会科(114697)
- 社会科学(114665)
- 省(100566)
- 基金项目(100529)
- 自然(91070)
- 自然科(88980)
- 自然科学(88960)
- 自然科学基金(87361)
- 教育(86645)
- 划(83310)
- 编号(79342)
- 资助(77285)
- 成果(62964)
- 部(57135)
- 重点(56390)
- 发(54204)
- 创(53160)
- 课题(52079)
- 国家社会(50203)
- 创新(49550)
- 科研(49416)
- 教育部(49283)
- 期刊
- 济(154789)
- 经济(154789)
- 研究(101217)
- 农(72504)
- 中国(64883)
- 学报(57127)
- 科学(51777)
- 管理(49414)
- 农业(49031)
- 财(48790)
- 大学(44598)
- 学学(42004)
- 融(36361)
- 金融(36361)
- 教育(35719)
- 技术(31611)
- 业经(31529)
- 财经(25068)
- 经济研究(22631)
- 业(22354)
- 图书(22043)
- 问题(21545)
- 经(21188)
- 理论(18883)
- 版(18758)
- 实践(17519)
- 践(17519)
- 技术经济(17422)
- 统计(17262)
- 科技(17183)
共检索到519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士华 李伟毅
在农村信贷市场上,当同时面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时,贷款人必须考虑非对称信息对行为(工作努力)和类型(生产力)的影响,他们将根据自身的可获得信息量、信贷处理成本、借款人担保禀赋等因素,设计出适应于不同类型借款人的信贷合约,从而实现信贷资金配置。对两类贷款人("小贷"贷款人和"农信"贷款人)的信贷交易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小贷"的信贷合约条件比"农信"的信贷合约条件更具有可变性;"小贷"借款人比"农信"借款人更富裕且生产力更高;"农信"中的高生产力借款人更可能转移到"小贷"来申请贷款。政策启示在于创新农村信贷合约、促进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解决农村信贷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关键词:
非对称信息 信贷合约 信贷资金配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士华 郭雨林 杨涛
针对信息不对称下的农村信贷市场,本文基于金融联结机制模型,分析农户信贷资金配置策略问题,认为,在金融联结机制下,贷款违约的惩罚力度将对信贷资金配置策略产生重要影响,实证证实了在高惩罚的配置策略中,贷款人发放贷款时,其可能更加关注借款人未来偿还因素的甄别和监督;在低惩罚的配置策略中,贷款人发放贷款时,其更多注重有关借款人履约特征方面的甄别和监督。政策含义在于设计有效的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部门之间合作的激励机制,强化农村信贷合约有效履行的制度设施,以及在既有的农村金融存量基础上,通过类似于金融联结的农村信贷制度创新,来整合与深化农村金融市场。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金融联结 信贷资金配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课题组
本课题组调查研究的结论为,所调查年度农村金融机构约占存款三分之一的信贷资金为净流出,其流出方式有三种:一是集中式流出,表现为农村金融机构系统内约期上存资金;二是转移式流出,表现为邮政储蓄机构转存款等;三是投资性流出,表现为运用信贷资金购买国债等有价证券。农村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中约有三分之一形成呆坏账,信贷资金不能参加正常的周转,信贷支农作用明显减弱。信贷资金回流农村的路径设计为构建四个机制:中央银行的调节机制,经济杠杆的引导机制,金融企业内部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农业信贷投入的风险补偿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曹文举
国家为消除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带来的严重消极影响,在宏观上适当收缩信贷规模,以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是必要的。但是,国家在宏观控制上对农村和城市的信贷资金没有区别对待,而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对农村信贷实行财政和金融渠道“双重紧缩”的过度政策,将会给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大的波动,不利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兵 许国玉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1995~2005年江苏省农村总体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和农业、乡镇企业各自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研究表明,江苏省农村总体信贷资金配置效率较差;农业信贷资金对净利润增长量敏感性较差;乡镇企业信贷资金对净利润增长量敏感性较高。本文同时考察了江苏省农村金融市场各影响因素对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省农村金融市场提高信贷资金配置效率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关键词:
信贷资金 配置效率 农村金融市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骆波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信贷资金供需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缺口。应在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完善农发行政策性金融功能,改革现行信贷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对策研究。
关键词:
农村信贷资金 供需缺口 信贷管理体制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郭伟 司燕翔 倪代荣 吕炜
效率是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评价资源配置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是分析资源是否流向有价值创造能力的行业。本文借鉴Jeffrey Wurgler(2000)及经济增加值(EVA)方法,对2002~2005年我国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在36个工业行业的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与我国工业行业价值创造能力总体上呈现出较低相关性,配置效率较差,并就此问题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贷资金 配置效率 EVA 面板数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向民
体制转换中的农村信贷资金运动对盐都县农村信贷资金营运情况的调查中国人民银行盐都县支行刘向民1994年以来,随着农村金融体制的深刻变化,农村信贷资金营运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原来的农业银行领导下的单一的信贷资金营运体制变成了政策性业务、商业性业务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闫文
本文分析了德国、美国、印度3国农业信贷资金配置制度的运作方式、机构设置及制度变迁,3国在农业信贷制度、政府支持力度、农业合作金融制度及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上的共性及差异,从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农业贷款制度、涉农金融机构等对农业信贷的分工及政府支持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信贷 资金配置 信贷体系 合作金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贺聪 尤瑞章
信贷资金配置方式和配置效率会对技术进步、产业结构以至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基于Wurgler(2000)的模型,对浙江制造业贷款的安全性、盈利性和前瞻性进行实证评估,发现银行是一种较为注重安全的融资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首次尝试使用Malmquist指数法对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配置效率偏低是导致信贷资金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
效率是资源配置的核心问题,评价资源配置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是分析资源是否流向有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的行业。本文借鉴Jeffrey Wurgler的研究方法,对2000年以来北京市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在26个主要行业的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信贷资金配置效率与北京城市特点、当前产业结构调整状况、行业利润率以及价值创造能力总体上呈现出较高相关性,但也存在对一些行业投入过度集中或对其发展趋势不够敏感等问题。文章据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贷资金 配置效率 北京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颖
从非对称信息理论出发,联系泰国农业合作银行(BAAC)的经营实际,笔者认为非对称信息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阻碍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开展金融业务的重要原因。解除金融抑制,实现农村利率自由化并不能完全解决农村正规金融弱化的问题,政府介入农村金融市场应该重点采取制度创新方式,帮助解决农村信息不对称问题,激励正规金融部门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
关键词:
农村信贷 非对称信息 泰国BAAC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解凤敏 李凯风 张士峰
文章以江苏省信贷资金区域流动与区域配置为研究对象,首先用Feldstein-Horioka测试方法验证了江苏省13个城市内的信贷资金流动能力,说明信贷资金存在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的倾向,然后建立信贷资金区域配置影响模型,证明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是决定信贷资金区域配置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发现两个因素对省内不同经济区域的影响性质和影响程度有所差异。文章的研究结论对改善信贷资金区域配置不平衡,促进全省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信贷资金 流动能力 FH测试 区域配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罗富民
在非对称信息的农村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着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户的信贷配给。而目前垄断性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加剧了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引发了农村信贷资金的外流,最终导致更为严重的信贷配给问题。因此,必须发展农户贷款担保组织和乡村银行,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机制,更好地克服或减弱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切实解决农户贷款难题。
关键词:
非对称信息 农村金融 市场结构 信贷配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