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60)
2023(9881)
2022(8434)
2021(7707)
2020(6381)
2019(14294)
2018(14097)
2017(27811)
2016(15089)
2015(16672)
2014(16861)
2013(16403)
2012(15281)
2011(13931)
2010(14100)
2009(13298)
2008(13582)
2007(12274)
2006(11089)
2005(10389)
作者
(43305)
(36316)
(35861)
(34557)
(23218)
(17283)
(16460)
(13719)
(13667)
(13428)
(12417)
(12046)
(11900)
(11652)
(11604)
(11106)
(10748)
(10698)
(10618)
(10417)
(9222)
(8988)
(8639)
(8305)
(8247)
(8223)
(8148)
(8128)
(7331)
(7107)
学科
(55155)
经济(55059)
管理(54074)
(48594)
(41710)
企业(41710)
(22257)
方法(21729)
数学(18372)
(18252)
数学方法(18058)
(16338)
中国(15461)
业经(14337)
(14087)
财务(14047)
财务管理(14013)
企业财务(13456)
(12146)
银行(12134)
(11959)
(11730)
(11708)
(11581)
(11039)
金融(11037)
(10747)
贸易(10743)
(10532)
农业(10125)
机构
大学(218161)
学院(217451)
(90334)
经济(88275)
管理(84195)
研究(74100)
理学(71112)
理学院(70374)
管理学(69340)
管理学院(68894)
中国(57633)
(49458)
(45162)
科学(42178)
财经(37385)
(36982)
(34765)
中心(34689)
(33788)
(33475)
研究所(32813)
业大(29004)
北京(28232)
经济学(27852)
财经大学(27609)
(27308)
(27192)
师范(26937)
(26711)
农业(25954)
基金
项目(138995)
科学(110948)
研究(104244)
基金(102544)
(88693)
国家(87970)
科学基金(76050)
社会(67110)
社会科(63689)
社会科学(63676)
(52997)
基金项目(52730)
自然(48216)
教育(48089)
自然科(47118)
自然科学(47103)
自然科学基金(46319)
(44796)
编号(42637)
资助(42288)
成果(37531)
(31837)
(31450)
重点(31166)
课题(29514)
(29117)
(28820)
(28768)
国家社会(28151)
教育部(27752)
期刊
(103635)
经济(103635)
研究(68357)
中国(46275)
(40997)
管理(32947)
学报(32187)
(31156)
科学(29114)
(25991)
金融(25991)
大学(24664)
教育(24128)
学学(23033)
农业(20360)
财经(19350)
技术(17734)
经济研究(16594)
(16527)
业经(16031)
问题(13048)
图书(12230)
理论(11682)
(11406)
实践(10476)
(10476)
财会(10401)
(10086)
(10040)
国际(9920)
共检索到341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邝雄  孙强  
预期形成机制是关系到货币政策有效性能否发挥的关键问题。本文引入锚定心理,首先建立信息锚定的预期形成机制模型,然后对锚定心理在预期中的存在性进行实证检验,最后阐明通胀目标制货币政策的作用机理。研究认为,锚定心理的存在会使得经济主体即使在完全信息的情况下也会存在系统性偏差;历史信息锚定普遍存在于人们的预期形成过程中;在存在信息锚定的情况下,实行通胀目标制能够起到引导价格预期,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作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东华  
已有的许多研究文献显示,关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宏观经济效应的检验结果在工业国与新兴市场国之间存在着"非对称性"。本文以46个国家(地区)为研究样本、运用DID方法对此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胀目标制在新兴市场国成功地发挥了稳定通胀预期的"名义锚"作用是促使这些国家宏观经济表现改善的一个重要原因。勿须赘言,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逐渐转型和市场化倾向的不断深化,通胀预期稳定的重要性将日益凸现,因而本文的这一研究结论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最后,本文探讨了我国采用通胀目标制的可行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文涛  
文章从中国宏观政策现实出发,分析了预期形成机制对宏观政策搭配及通胀预期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学习型预期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不仅能刻画预期通胀与实际通胀之间的趋势一致性与持续偏离,还能反映中国人民银行所公布的物价预期指数和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消费者预期指数的变化情况。从通胀预期管理角度看,宏观政策搭配不仅受基本面因素制约,还受公众预期形成机制的显著影响,并且应适时地由传统的"一松一紧"模式转变为"双松"或"双紧"模式。在当前形势下,宏观政策应侧重于"精确制导式"的定向调控,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完善经济供给面,以配合总需求并锁定政策目标。同时,通过积极沟通,塑造和稳定公众对宏观政策的预期,扩大政策调控空间,以实现经济平稳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文涛  
文章从中国宏观政策现实出发,分析了预期形成机制对宏观政策搭配及通胀预期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学习型预期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不仅能刻画预期通胀与实际通胀之间的趋势一致性与持续偏离,还能反映中国人民银行所公布的物价预期指数和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消费者预期指数的变化情况。从通胀预期管理角度看,宏观政策搭配不仅受基本面因素制约,还受公众预期形成机制的显著影响,并且应适时地由传统的"一松一紧"模式转变为"双松"或"双紧"模式。在当前形势下,宏观政策应侧重于"精确制导式"的定向调控,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完善经济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孙静  
本文分析的1998~2011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历程属于相机抉择。VAR模型实证表明,我国货币政策数量与价格工具对于控制通胀是失效的。外汇储备较货币供给增速对通胀的冲击更大,利率提高与汇率加速升值对于通货膨胀不是抑制而是适得其反。货币政策对通胀的利率传导及汇率传导不畅,而成本传导机制效应显著。本文提出应进一步优化货币政策工具,运用非常规方式稳定物价并结合信贷政策调整货币供给结构;长远来看还需推进利率市场化以发挥价格工具作用,控制人民币升值速度和必须降低外汇储备等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文龙  
以美元作为主要参考锚是2005~2015年人民币维持强势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2015年"8·11"汇改及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正在推动形成新的人民币参考锚——货币篮子指数。当前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美元加息预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汇率贬值及资本外流压力,在此情况下,除了依靠货币篮子指数来稳定人民币汇率外,强化通胀目标也有助于增强人民币信心和巩固新的人民币参考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边泓  周晓苏  曲兴华  
文章通过筛选市场中价格稳定成员的方式,对影响股价的非会计信息进行了有效控制,改进了计量观的实证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年度财务报告发布后的长时间窗中,历史性会计信息确定了各股票价格间的相对关系,并决定了这一期间的股价锚定初值。在2003年至2007年间,净资产及资产总值对股价具有稳定的影响力,且日趋增大,表明我国投资者的决策方式日趋稳健。从不同会计信息对股价影响力的变化,可以预见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将对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发展起到较强的推动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成  马文涛  王彬  
本文在国内首次采用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测度我国的季度通胀预期,并运用贝叶斯法估计模型参数。研究发现:时变通胀目标和学习机制能增强新凯恩斯DSGE模型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刻画程度,对主要宏观变量提供较好的预测;模型测度的通胀预期较好反映1992年以来实际通胀的变化,具有迟缓性、自我实现性、平稳化和近理性特征,同时,比统计调查法、状态空间模型、SVAR模型和马尔科夫范式转换模型等传统方法的通胀预测能力和测度稳健性更强。本文所揭示的学习机制为中央银行的通胀预期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央银行应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构造通胀预期形成的名义瞄,积极向公众宣示坚定的反通胀立场,以实现对通胀预期的有效管理。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永宁  
本文在区分居民通货膨胀预期和经济学家通货膨胀预期的基础上,研究通货膨胀预期形成和锚定的特点,发现经济学家通货膨胀预期呈现不规则的正态分布,往往在通货膨胀实际值较低时更多的经济学家做出偏高预期。居民通货膨胀预期显示低收入阶层对物价上涨更为敏感,大城市居民通货膨胀预期最敏感。总体如果半数以上的人认为物价上涨,则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概率增加。发现居民物价预期指数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成因,但经济学家通货膨胀预期却不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发生。国际比较发现英国居民物价预期指数显著高于中国。锚定通货膨胀预期的关键是防止通货膨胀预期加速形成,防止中央银行陷入通货膨胀预期陷阱,为此需要单一化中央银行职责,建立通货膨胀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许友传  
本文将前瞻性泰勒规则推广至随机状态,构建了两种目标锚定情景下的前瞻性决策规则,其能显性刻画未来多期前瞻信息的预期变动对当前名义利率调整的具体影响。对我国短期名义利率的拟合表明,货币当局对通胀和产出分别有长期锚定目标和短期锚定目标,且分别盯住通胀的长期趋势和产出的短时变动。当前名义利率调整前瞻性地虑及了未来通胀预期和经济不确定预期的影响:当未来预期通胀上升(下降)时,货币当局倾向于调低(提高)当前名义利率,当前扩张(紧缩)性货币政策可能是未来高通胀(低通胀)的原因,且倾向于放大后者的波动性;当未来经济的不确定预期下降(上升)时,货币当局倾向于调低(调高)当前名义利率,未来较低(较高)的经济不确定预期为当前货币扩张(紧缩)提供了缓冲空间。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邝雄  
本文以德格鲁特的社会影响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社会学习的价格预期形成机制模型,并结合复杂适应系统模拟,探讨了三种社会影响结构矩阵下价格预期形成的收敛性、共识性、收敛速度、准确度和各主体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模拟分析了央行公信度下降造成的影响和央行引导预期的有效性问题。研究发现:价格预期多数情况下都能够收敛并达成共识,但在预期收敛速度和准确度上存在差异;央行的公信度下降,会造成社会预期收敛的速度变慢和预期误差大的不良影响;通过引导机构或公众的预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央行的影响力和社会预期的准确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本华  
以心理学中的锚定理论为基础,对有限理性下的通胀预期理论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关于通胀预期锚定效应的三个假设。利用我国1994年1月至2007年11月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在我国通胀预期中存在着锚定效应,具体表现为:在通胀预期形成中主要锚定滞后一期的通胀率;高通胀阶段和低通胀阶段都存在通胀预期的锚定作用,但高通胀阶段的锚定作用更大;在通胀预期中对不同商品价格变动的锚定是有显著差别的,其中食品价格和衣着价格的锚定作用较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田敏   钟春平  
通胀预期不仅关系到宏观政策及其实施的效果,也是宏观经济研究的重要发展脉络,一直是国际上研究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领域。梳理通胀预期研究的进展及争议可以发现,通胀预期相关研究在近些年成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线之一。具体内容如下:第一,介绍通胀预期的指标和测度方法,侧重说明数据来源及测算的可靠性问题,发现利用机器学习和文本挖掘等方法探测微观预期数据已经成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第二,结合前沿理论和经验证据阐述了通胀预期的形成过程,发现相关理论及经验证据尝试着改变“理性预期”的严格设定,进而改进了宏观经济的模型说服力及政策的实施效应;第三,结合“前瞻性指引之谜”,总结了在宏观经济政策及通胀预期管理中存在的争论及政策实施困境,侧重说明预期能否被有效管理,央行能否影响居民消费与企业投资预期;第四,基于上述分析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胀预期管理框架,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和说明。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尧成  庄雅淳  
本文应用异方差时变参数模型(SV-TVP-VAR)对2002年6月至2016年8月间我国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包括:首先,这两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我国工业增加值等实体经济因素的关联性均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强;其次,受其自身冲击的影响,短期利率的波幅较大,但利率期限结构正在逐步完善,短期利率对中期利率以及中期利率对长期利率的影响程度随时间增强;再次,就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之间的影响关系来看,利率对货币供应量比货币供应量对利率的影响显著。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尧成  庄雅淳  
本文应用异方差时变参数模型(SV-TVP-VAR)对2002年6月至2016年8月间我国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包括:首先,这两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我国工业增加值等实体经济因素的关联性均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强;其次,受其自身冲击的影响,短期利率的波幅较大,但利率期限结构正在逐步完善,短期利率对中期利率以及中期利率对长期利率的影响程度随时间增强;再次,就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之间的影响关系来看,利率对货币供应量比货币供应量对利率的影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