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75)
2023(8388)
2022(6785)
2021(5855)
2020(4898)
2019(10688)
2018(10336)
2017(20427)
2016(9963)
2015(11311)
2014(11297)
2013(11313)
2012(10751)
2011(9771)
2010(10256)
2009(10109)
2008(8736)
2007(8047)
2006(7648)
2005(7298)
作者
(29758)
(24716)
(24668)
(23654)
(15778)
(11609)
(11296)
(9555)
(9440)
(8929)
(8775)
(8158)
(8011)
(7946)
(7755)
(7725)
(7241)
(7171)
(7138)
(6614)
(6482)
(5922)
(5901)
(5741)
(5732)
(5644)
(5359)
(5273)
(4980)
(4910)
学科
(68005)
经济(67971)
管理(34736)
(34365)
(28516)
企业(28516)
(25323)
金融(25323)
(22234)
银行(22224)
(21604)
方法(20648)
中国(20569)
地方(19114)
数学(18305)
数学方法(18219)
(14566)
业经(13548)
技术(12892)
地方经济(12361)
(11998)
(11963)
中国金融(11058)
(10679)
(10143)
财务(10116)
财务管理(10105)
企业财务(9752)
农业(9573)
信息(9209)
机构
学院(154145)
大学(153020)
(80184)
经济(78786)
管理(58615)
研究(54477)
理学(48899)
理学院(48463)
中国(48358)
管理学(47949)
管理学院(47652)
(35764)
(30990)
科学(28293)
财经(28258)
经济学(27248)
中心(27124)
(26673)
(25511)
经济学院(24390)
研究所(23726)
(23348)
财经大学(20835)
(19865)
北京(19785)
(19546)
(19298)
金融(19223)
(18727)
(18609)
基金
项目(94638)
科学(75043)
研究(71947)
基金(69646)
(59293)
国家(58844)
科学基金(51154)
社会(49344)
社会科(47173)
社会科学(47164)
(36649)
基金项目(35943)
教育(30619)
自然(29316)
(29037)
自然科(28663)
自然科学(28660)
编号(28643)
资助(28361)
自然科学基金(28187)
成果(23786)
(22403)
国家社会(21841)
重点(21179)
(20687)
(20411)
创新(19348)
发展(18860)
项目编号(18787)
课题(18697)
期刊
(92781)
经济(92781)
研究(51790)
中国(30841)
(30766)
金融(30766)
(28955)
管理(23059)
学报(19136)
科学(18010)
(17933)
经济研究(16801)
技术(16087)
财经(15604)
大学(14645)
学学(13961)
(13554)
业经(11551)
农业(11229)
问题(11223)
技术经济(11128)
理论(9142)
教育(8942)
图书(8911)
(8882)
国际(8468)
世界(8462)
统计(8449)
实践(7898)
(7898)
共检索到254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海二  
本文研究信息通讯技术(ICT)与金融的结合对于拓展交易边界,提高金融包容性水平的作用。研究表明,过去20年间,ICT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互联网上网人数、移动电话指标都显著促进了经济增长,并且移动电话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互联网上网人数。但固定电话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显著,这是因为移动电话对固定电话有替代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ICT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是通过扩大交易边界,提高金融包容性水平来实现的,即通过提高人均存款与人均贷款来实现经济增长。随着ICT和金融的不断融合,未来可能出现"互联网融资模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田杰  刘勇  刘蓉  
理论分析表明信息通信技术通过促进农村金融包容,带动了农村经济增长。基于中国2006~2010年1 743个县(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的经验分析表明:信息通信技术通过农村金融包容影响了农村经济增长,在信息通信技术水平高的地方,农村金融包容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运用动态广义矩方法对模型进行的稳健性检验结果支持以上的结论。这表明要在农村地区继续加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发展电子化金融服务来构建包容性农村金融;同时继续深化现有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最终实现农村金融包容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文波  张银杰  
信息通讯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信息通讯技术通过更便捷的传播与获取知识提高人力资本,高效的信息发布与检索提高商品交易效率,并可以提高社会分工岗位与劳动者的匹配程度,以提高劳动效率。同时,信息通讯产业自身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荆林波  冯永晟  
生产率悖论曾引起了经济学界的争论,不过主张ICT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的观点逐渐证明了其正确性。与此同时,ICT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效应和机制,各国ICT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ICT经济增长效应的国际差异,以及国际数字鸿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等问题,都是经济学家仍在关注的重要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勋  万广华  张佳佳  何宗樾  
人类正在经历的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对效率和公平的影响巨大且深远。中国尤其得益于互联网革命,使得中国实现了数字经济和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本文将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相结合,评估互联网革命所推动的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首先,基于分样本实证分析,发现中国的数字金融不但在落后地区的发展速度更快,而且显著提升了家庭收入,尤其是对农村低收入群体而言。可见,数字金融促进了中国的包容性增长。其次,对于数字金融至包容性增长的传导机制,本文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帮助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创业行为,并带来了创业机会的均等化。最后,通过对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的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特别有助于促进低物质资本或低社会资本家庭的创业行为,从而促进了中国的包容性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艳林  
发展数字金融是实现经济包容性增长的重要战略举措。文章基于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EBM-GML指数测度经济包容性全要素生产率,实证考察长江经济带数字金融对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显著促进了经济包容性增长,且促进作用主要来自数字金融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的扩张;数字金融对经济包容性增长存在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的双重门槛效应,存在基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单一门槛效应,跨过门槛值后,数字金融对经济包容性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淑芳  梁洁莹  
实现包容性增长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金融包容指数和包容性增长指数,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包容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空间溢出效应以及门槛特征。结果表明:(1)金融包容能够显著促进包容性增长,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在包容性增长的子维度方面,金融包容对促进经济增长、缩小收入差距均有显著影响。(2)金融包容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存在人力资本水平的门槛特征。(3)在东部地区或营商环境水平较高的区域,金融包容对包容性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强。基于研究,从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氛围、推动区域之间金融包容的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殷剑峰  
本文在拉姆齐模型中引入了一个外生的中间品生产技术 ,在对称信息下 ,通过技术在经济中的逐步普及 ,经济将以 AK式的增长最终达到一个具有更高人均消费和资本存量水平的稳态点。但是 ,当存在道德风险问题时 ,技术在经济中的普及速度乃至经济增长都将减慢 ,经济甚至会因技术普及的终止而陷入“不对称信息陷阱”。此时 ,金融系统的功能就必不可少。不过 ,由于银行和金融市场解决道德风险问题的机制不同 ,对技术普及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有所差异。因此 ,不同的金融结构安排就会产生不同的增长绩效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郝云平  雷汉云  董永亮  
为了探索普惠金融与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利用西部地区1981~2015年包容性经济增长数据,构造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动态面板差分GMM估计方法,考察普惠金融对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解释了西部地区普惠金融对包容性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另外,本文还考察了普惠金融对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增长效应以及普惠金融包容程度测量,同时衡量了包容性经济增长对普惠金融的分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普惠金融对包容性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地理维度的服务渗透性包容性程度更高,而包容性经济增长水平较低的群体从普惠金融中获益更多,普惠金融发展有利于改善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分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孟维福  沈琦  
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构建政府参与背景下的包容性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并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边际效应递减趋势,即处于倒"U"型右半部分;随着各类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水平呈缓慢下降趋势;财政支出与包容性金融发展之间存在正向的交叉效应,说明现阶段的包容性金融发展能够在财政支出下有效促进经济增长,但在经济发达地区,其交互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趋于弱化。据此,提出要适时推进包容性金融发展,并根据国家政策要求和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特征,对政府支出的力度进行调整,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广斌   李祎   赵川  
文章基于2011—2021年中国27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金融科技对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作用机制及空间效应。结果表明:金融科技显著促进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在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技术创新和金融资源配置是金融科技促进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的重要机制;金融科技对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带动周边城市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金融科技有助于促进东部地区、核心城市及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城市的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因此,营造良好的金融创新环境,深化信息技术与传统金融融合,发挥金融科技的溢出效应,能够赋能经济包容性绿色增长。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少华  罗汉祥  
运用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数字金融、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提升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具有直接且显著的影响,且该激励效应在东部与中部地区更为显著;数字金融可以通过促进区域技术创新水平提升的路径间接实现该地区经济的增长;该路径隐含着更为细致的关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因果链条传导路径,即数字金融的发展促进了区域内研发投入的增加,研发投入的增加是创新产出水平提升的重要诱因,创新产出的增加与应用实现了区域整体的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作为重要驱动力显著激励了区域经济增长水平的提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江春  龚立彩  
本文对国外有关金融市场影响FDI溢出效应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的理论文献进行了综述,提出要使金融市场对FDI的技术溢出产生正效应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中国就必须继续加大金融改革的步伐,在促进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同时,大力促进金融市场的对内开放、切实改善中小企业的金融环境、成立科技开发银行、大力完善中国的资本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