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96)
2023(7665)
2022(6411)
2021(5714)
2020(4633)
2019(10715)
2018(10560)
2017(19759)
2016(10319)
2015(11382)
2014(11359)
2013(11370)
2012(11060)
2011(10250)
2010(10508)
2009(9668)
2008(9623)
2007(8721)
2006(8340)
2005(8009)
作者
(31377)
(26136)
(25743)
(24455)
(16646)
(12378)
(11819)
(10131)
(9976)
(9678)
(8839)
(8627)
(8566)
(8433)
(8157)
(7936)
(7631)
(7559)
(7499)
(7456)
(6831)
(6456)
(6328)
(6119)
(5917)
(5843)
(5814)
(5789)
(5428)
(5129)
学科
(50642)
经济(50597)
管理(28187)
(27059)
(20302)
企业(20302)
中国(18025)
地方(18022)
(14730)
业经(13190)
方法(12407)
农业(10358)
地方经济(10168)
(10136)
(10116)
(9853)
数学(9563)
(9404)
金融(9404)
数学方法(9390)
(9141)
银行(9125)
(8941)
(8430)
理论(8270)
(8102)
贸易(8088)
环境(7804)
(7695)
技术(7625)
机构
学院(148946)
大学(148867)
(60454)
经济(59081)
研究(58805)
管理(54007)
中国(45096)
理学(44048)
理学院(43452)
管理学(42684)
管理学院(42373)
科学(34827)
(34306)
(30493)
(29512)
研究所(27085)
中心(26656)
(25989)
(25487)
(23154)
师范(22948)
北京(22647)
财经(21710)
(21093)
(20945)
业大(20213)
农业(19757)
(19655)
(19420)
师范大学(18343)
基金
项目(91343)
科学(71464)
研究(70424)
基金(63481)
(55290)
国家(54757)
科学基金(46157)
社会(43990)
社会科(41650)
社会科学(41643)
(36817)
基金项目(32765)
教育(31261)
(30727)
编号(30207)
自然(27329)
自然科(26688)
自然科学(26682)
成果(26531)
自然科学基金(26191)
(26063)
资助(25329)
课题(21308)
发展(21211)
重点(20907)
(20833)
(19083)
(18729)
项目编号(18580)
国家社会(18147)
期刊
(79203)
经济(79203)
研究(51346)
中国(40670)
(25659)
学报(23069)
教育(22900)
(22747)
管理(22173)
科学(21079)
(17585)
金融(17585)
农业(17397)
大学(17176)
学学(15297)
业经(14167)
技术(13941)
图书(13595)
经济研究(12688)
财经(10773)
问题(9914)
书馆(9700)
图书馆(9700)
(9573)
(9366)
情报(8187)
(8182)
论坛(8182)
(8028)
世界(7779)
共检索到259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尹雪  赵林  
信息通晓是21世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对公民素质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期高校教育目标之一。它的提出绝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文章将对信息通晓源起的时代背景和理论背景做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研究信息通晓概念的发展与内涵的延伸,总结其能力标准,为进一步探索信息通晓培育模式做初步的准备。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尹雪  刘琼  任树怀  
文章探讨了近年来在国外尤其是美国颇具争议的术语"信息通晓",着重讨论了它的产生、概念以及教育承担者、培育方式等,并介绍了在信息通晓培育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的典型案例,并将之与信息素养做了区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尹雪  
介绍信息社会中相对信息素养象征着更高能力层次的新术语——信息通晓,阐述其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分析美国图书馆界权威机构给出的信息通晓概念,探讨其内涵与教育目标;根据国外高校成功开展信息通晓教育项目的经验,总结和初步讨论信息通晓的教育条件;对信息通晓在国内推行和实施提出一点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封志明  李鹏  
科学认识承载力概念的源起与发展对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立足资源环境视角,从基于种群个体最大生物量的生态承载力,到基于人口与资源关系的资源承载力和基于人口与环境关系的环境承载力,再到面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为系统地阐释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源起与发展历程。通过追踪公开发表或可获取的英文文献,同时兼顾中文资料,综述表明:承载力概念最早诞生于1840年代的工程机械领域,之后,在生态学、地理学、资源科学与环境科学领域得到了持续但有争议的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最早可见于20世纪初期的能量承载力和畜牧承载力研究,1940年代末期以土地承载力研究为标志的资源承载力研究诞生;直到20世纪末期,具有综合特征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才在中国悄然兴起,严格意义上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则始于21世纪初。目前,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总体处于发展阶段,以概念探讨和定性研究为主,尽管在政策层面已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相对而言,国外相关研究却较少使用这一概念,相应研究报道并不多见。2010年以来,作为描述发展限制的一个重要判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重大研发计划已有多项部署。但承载力概念似乎也成为了"灵丹妙药",存在研究泛化或概念泛化现象。鉴于此,有必要科学认识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的源起与发展,加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科学内涵与理论基础、技术方法与模型参数以及模式化、规范化与标准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求正本清源、学以致用。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于良芝  
个人信息世界是作为信息不平等研究(特别是其整体性研究)的基础性概念而提出的。这一概念提出的背景是现有信息不平等研究采用的逻辑起点具有局限,其经验数据基础是访谈调研收集的有关40位城乡居民常规信息实践的录音誊写数据,其形成过程是针对这些数据所做的定性(质化)分析。本文主要阐释了从这一分析过程中得出的概念要素(个人信息世界的内容、动力、边界)的含义,给出了个人信息世界的正式定义,并展望了个人信息世界概念对信息不平等研究的可能贡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樊振佳  程乐天  
[目的 /意义]面对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在信息分化问题研究中对整体性、以人为本和关注效用等理论的诉求,探寻符合上述诉求的逻辑起点。[方法 /过程]基于对信息分化领域所采用相关概念的梳理,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田野调查质性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可行信息能力概念框架,结合效用主义、可行能力、信息素养等相关理论分析,提出可行信息能力是信息主体在信息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实质自由。[结果 /结论]可行信息能力表现为信息主体在实践中的功能性活动,是结构因素、能动性因素和具体情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结构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条件、社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翁默斯  王孙禺  
创业型大学支撑区域创新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动能。针对当前大学显性指标繁荣与有效创新对接不足的问题,本文以共生视角切入,分析创业型大学支撑区域创新发展的共生概念框架,提出大学应锚定区域创新发展需求,以学术创业优势融合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与区域形成“结构适切-人才匹配-知识嵌合”的相容发展。基于国内外创业型大学的创新实践,文章从共生界面、知识流动、人才生态、制度驱动四个方面,提出了创业型大学与区域创新发展共生的实践路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嵩  
创业网络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但是对于创业网络概念本身还缺乏系统化的概念框架。本文对创业网络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且从关系主体、关系属性、关系产出三个维度对创业网络概念内涵进行了探讨,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创业网络三维概念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知津  樊振佳  
基于“”理论的分析方法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根据相似性原理,通过情报过程与能量过程的比较,论证了把“”理论引入情报学的可行性。从“情报是在一定环境下对用户有用的信息”这一命题出发,提出了情报即“信息”的观点。从“信息”的情报观出发,阐述了情报学就是以“信息”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该学科的中心任务就是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开发信息中所包含的“信息”。“信息”是情报概念的一个新的认识视角,具有探索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剑  巩振兴  张莹  
反馈是组织中常用的激励策略和行为矫正工具,但是关于反馈和绩效关系的不一致研究结果使得管理者不清楚如何反馈才能提高绩效。反馈环境超越反馈的地方在于强调反馈的多维复杂性、接收者对反馈有效性的建构和鼓励反馈寻求的氛围,针对反馈环境的研究能够弥补反馈研究预设二元对立关系进而孤立对比反馈的作用、忽视接收者对反馈的建构、未体现反馈双方互动的不足,从而较针对反馈自身的研究而言能够得出更为一致的预期结果。本文基于对反馈研究困境和出路的分析,介绍了反馈环境这一超越反馈的概念及其对反馈的超越性,探讨了反馈环境的形成机制和影响机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人炳  
人口转变的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已有80多年的历史。数十年来,许多学者对人口转变的研究和贡献,使之成为人口学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它概括了人类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人口再生产的演变特点以及这种演变的原因和社会经济后果。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欧洲学者范德卡及其同事提出了"第二次人口转变"的概念,以此概括二战以后发生在西欧的一系列人口和婚姻家庭的变化以及生育率现象。20世纪90年代后,又有学者用"第三次人口转变"表述欧美国家持续的低生育率和高迁入率导致的人种结构的变化。文章认为,"第二次人口转变"和"第三次人口转变"的提出者们的研究是非常有启发性和有价值的,但并不赞成他们将自己的研究内容冠以"人口转变"。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祝建军  肖华芳  
广义资本结构是指企业所拥有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存量的比例关系,以及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各自的内在结构。本文认为,广义资本结构是研究企业性质和利益分配的新概念和新视角。企业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利益结合体,而广义资本结构和利益分配制度是影响这两种资本结合效率的关键因素。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春花  刘祯  
对于组织而言,持续成长至关重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若要做到持续成长,组织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通过研究现代企业的管理实践,发现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突破困境并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获得成长,是因为其不再固守旧的组织模式,而是变成了更加主动灵活的组织。这样的组织与东方文化中水的特征相契合,因此,本文提出了水样组织的概念。所谓水样组织,是指像水一样可以灵活应对环境变化的动态组织。水样组织是组织内部驱动力与外部适应力的统一,呈现出"内在坚韧、外在柔和"的品性,具有坚韧性、个体能动性、动态适应性、融合性四大特征。打造水样组织可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剑  巩振兴  张莹  
反馈是组织中常用的激励策略和行为矫正工具,但是关于反馈和绩效关系的不一致研究结果使得管理者不清楚如何反馈才能提高绩效。反馈环境超越反馈的地方在于强调反馈的多维复杂性、接收者对反馈有效性的建构和鼓励反馈寻求的氛围,针对反馈环境的研究能够弥补反馈研究预设二元对立关系进而孤立对比反馈的作用、忽视接收者对反馈的建构、未体现反馈双方互动的不足,从而较针对反馈自身的研究而言能够得出更为一致的预期结果。本文基于对反馈研究困境和出路的分析,介绍了反馈环境这一超越反馈的概念及其对反馈的超越性,探讨了反馈环境的形成机制和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