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3)
- 2023(12171)
- 2022(10007)
- 2021(9219)
- 2020(7449)
- 2019(15997)
- 2018(15722)
- 2017(28629)
- 2016(15159)
- 2015(16590)
- 2014(15407)
- 2013(14540)
- 2012(13173)
- 2011(11641)
- 2010(11545)
- 2009(10469)
- 2008(10084)
- 2007(9048)
- 2006(7864)
- 2005(6714)
- 学科
- 济(53531)
- 经济(53472)
- 业(51844)
- 管理(49922)
- 企(43903)
- 企业(43903)
- 方法(22098)
- 技术(20828)
- 数学(18366)
- 数学方法(18166)
- 农(17025)
- 中国(16335)
- 业经(15707)
- 财(15375)
- 技术管理(13522)
- 农业(12095)
- 贸(11491)
- 贸易(11485)
- 学(11367)
- 易(11223)
- 理论(10329)
- 务(10147)
- 制(10124)
- 财务(10120)
- 财务管理(10105)
- 企业财务(9683)
- 产业(9503)
- 地方(9235)
- 银(9157)
- 银行(9113)
- 机构
- 学院(207866)
- 大学(206358)
- 管理(83768)
- 济(82088)
- 经济(80557)
- 理学(72815)
- 理学院(72064)
- 管理学(70960)
- 管理学院(70566)
- 研究(68632)
- 中国(49943)
- 科学(43537)
- 京(42549)
- 农(38465)
- 财(35781)
- 业大(34434)
- 所(33861)
- 中心(32418)
- 研究所(31204)
- 江(30845)
- 农业(30357)
- 财经(28965)
- 经(26531)
- 北京(26168)
- 范(25943)
- 师范(25552)
- 技术(25148)
- 院(24870)
- 经济学(24436)
- 州(24371)
- 基金
- 项目(149745)
- 科学(118587)
- 基金(108199)
- 研究(107910)
- 家(97734)
- 国家(96500)
- 科学基金(82320)
- 社会(69868)
- 社会科(66347)
- 社会科学(66327)
- 省(60546)
- 基金项目(57899)
- 自然(53141)
- 自然科(52018)
- 自然科学(52000)
- 自然科学基金(51158)
- 划(50687)
- 教育(49070)
- 编号(42827)
- 资助(40746)
- 创(37943)
- 创新(34444)
- 重点(33861)
- 成果(33473)
- 发(32519)
- 部(31624)
- 业(29773)
- 国家社会(29735)
- 课题(29256)
- 科研(28350)
共检索到3012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陶秋燕 高腾飞
在理论层面系统梳理信息通信技术(ICT)对国家创新能力的影响路径,得到其主要通过技术驱动、ICT人力资本积累和ICT公共基础设施建设3个方面来实现。利用1997—2016年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ICT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家创新能力影响作用的独立性最强,即仅加强ICT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便可直接有效地提升国家创新能力,而在技术驱动要素协同下,这种促进效果会明显提升;技术驱动对ICT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依赖程度要大于对ICT人力资本积累的依赖程度;ICT人力资本积累必须与另外两个要素协同才能发挥促进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
关键词:
ICT 国家创新能力 影响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宪洲 谢冬梅
企业既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基础,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微观上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决定着国家宏观上的自主性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文章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模型,从知识互补性视角研究了跨组织获取基础研究成果的成本、专业化经济下降导致的损失和独立实施基础研究的追加投入以及交易效率对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微观影响,而这一微观影响将最终决定我国宏观的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为提升我国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从机制上降低交易费用和跨组织获取基础研究成果的成本,促进企业与外部组织的跨界合作,实施合作创新,发展互补经济。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知识互补性 互补经济 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宪洲 谢冬梅
企业既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基础,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微观上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决定着国家宏观上的自主性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文章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模型,从知识互补性视角研究了跨组织获取基础研究成果的成本、专业化经济下降导致的损失和独立实施基础研究的追加投入以及交易效率对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微观影响,而这一微观影响将最终决定我国宏观的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为提升我国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从机制上降低交易费用和跨组织获取基础研究成果的成本,促进企业与外部组织的跨界合作,实施合作创新,发展互补经济。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知识互补性 互补经济 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宪洲 谢冬梅
企业既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基础,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微观上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决定着国家宏观上的自主性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文章运用委托-代理理论模型,从知识互补性视角研究了跨组织获取基础研究成果的成本、专业化经济下降导致的损失和独立实施基础研究的追加投入以及交易效率对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微观影响,而这一微观影响将最终决定我国宏观的技术创新水平和能力。为提升我国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从机制上降低交易费用和跨组织获取基础研究成果的成本,促进企业与外部组织的跨界合作,实施合作创新,发展互补经济。
关键词:
自主创新 知识互补性 互补经济 技术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美云 宋宇
中国于2010年成为上中等收入国家,目前正处于迈向高收入行列的关键时期。技术创新能力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探究中国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努力方向极具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系统GMM一步法等方法比较中国与三类高收入国家(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对中国及三类高收入国家(地区)技术创新能力均发挥正向作用的变量是研发支出、金融支持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滞后一期,均产生负向作用的变量是人力资本和制度;对三类高收入国家(地区)技术创新能力均发挥正向作用对中国却产生负向作用的变量是物质资本。研究结论对中国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美云 宋宇
中国于2010年成为上中等收入国家,目前正处于迈向高收入行列的关键时期。技术创新能力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探究中国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努力方向极具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系统GMM一步法等方法比较中国与三类高收入国家(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表明:对中国及三类高收入国家(地区)技术创新能力均发挥正向作用的变量是研发支出、金融支持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滞后一期,均产生负向作用的变量是人力资本和制度;对三类高收入国家(地区)技术创新能力均发挥正向作用对中国却产生负向作用的变量是物质资本。研究结论对中国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龙天炜 汪艳杰 李亮
基于SEM模型的产品创新能力影响路径分析表明,由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科技意识、发展方式转变、成果转化、信息化水平等组成的科技与产业基础对区域产品创新能力形成较高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显现,一是直接影响,即为产品创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产业能力基础;二是间接影响,即由于科技与产业基础雄厚,因此能够创造更好的科研条件,更加便于形成专利等科研成果,而科研条件的提高又能够吸引更多人才,进而人才的聚集有利于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产品创新 科技进步 影响路径 结构方程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涛 杨雪梅
大学科技园作为促进政、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平台,在行业技术进步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科技园的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托于高校提供的科研人才及成果等多种创新资源,这些资源也是大学科技园得以顺利开展孵化活动的基础条件.以国家大学科技园及其依托的高校为研究对象,利用三阶段超效率DEA模型和熵值法分别评价2014年—2018年大学科技园的孵化效率和高校技术创新溢出能力,运用混合回归模型探究高校的技术创新溢出对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及空间异地扩张的影响.研究发现:1)研究期内,仅东部地区的孵化效率一直大于1,实现了DEA有效,北京、江苏和广东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孵化效率也实现了DEA有效,多数省份的孵化效率偏低,且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高效率区主要由东部沿海、中部少数省份组成,东北三省和中部多数省份多位于中效率区,低效率区大都由西部省份组成.2)各省级区域高校技术创新溢出能力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现相似的特征,北京、江苏和上海的高校技术创新溢出能力一直处于较高等级,大部分省区市高校的技术创新溢出能力呈现先稳步增长,后有所下降的趋势;整体来看,东部地区的技术创新溢出能力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3)高校技术创新溢出能力对大学科技园的孵化效率存在正向影响.大学科技园空间扩张分析结果表明,依托较高技术创新溢出能力高校的大学科技园,更容易实现辐射异地发展,助力科技园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科技园.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胡文玉 王文举 李欣先
本文运用2001—2018年全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统计数据,对信息通信技术(ICT)创新扩散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首先采取改进的Bass模型来测算ICT创新扩散速度,然后构建ICT创新扩散及其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动态SAR模型,并采用拟极大似然估计法对动态SAR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研究表明:ICT创新扩散的时空效应显著,创新扩散不仅受本地影响还受邻近城市的影响;人口密度、人口流量、户均ICT消费支出及ICT供给能力等因素对其创新扩散有显著影响,且这些因素短期空间溢出效应和长期回流反馈效应显著。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邓峰
核心企业创新能力对集群创新的社会绩效、效率绩效和规模绩效的影响路径各不相同。根据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可知,核心企业创新能力直接正向影响集群创新的效率绩效和规模绩效,通过网络资源配置效率正向间接影响集群创新的社会绩效。
关键词:
集群创新绩效 核心企业 创新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昌林
文章以412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在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进行理论构建,及创新网络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三维度的影响作用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创新网络—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路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验证了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构成三维度之间的路径关系及其演化路径,也证明了创新投入、网络构建利用、内外资源整合的顺序依赖关系。实证结果也表明:创新网络中心性和关系质量是影响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关键因素,企业创新投入和对创新成果的转化能力是企业发展技术创新动态能力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动态能力 创新网络 技术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陶秋燕 高腾飞 黄艳
在界定信息通信能力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信息通信能力评价体系,并对2013-2018年我国信息通信能力进行了评价与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基建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是当前及未来我国信息通信能力提升的"三驾马车";②创新能力已取代基建能力,成为我国信息通信能力持续增长的新引擎,而服务能力存在很大改进空间;③未来我国应巩固信息通信基建能力,抓实信息通信服务能力,强化信息通信创新能力。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信息通信能力 综合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郑玉雯 薛伟贤
为破解西部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增长不均衡、不充分突出的困境,基于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序列型网络RAM模型和引力模型,从绿色创新效率和绿色创新联系度两方面对39个西部国家高新区的绿色创新能力进行测评,结合新时期高质量发展导向下西部国家高新区的战略定位、功能和使命,研究提出促进西部国家高新区绿色创新能力提升的差异化路径。结果表明,成熟型国家高新区需着力打造成为全国绿色创新的先行先试示范区;成长型国家高新区以引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低碳转型为主要任务;发育型国家高新区应发挥自身独特优势、释放绿色创新潜能辐射带动邻近高新区;潜在型国家高新区则要敢于培育其独特的绿色创新文化,为成功对接绿色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家高新区奠定基础。研究结论为西部国家高新区全面转向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现实依据与政策参考。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罗丽英 杨云
伴随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创新成为经济持久发展的动力,而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够有效地促进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对经济的持久繁荣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Chen和Kee(2005)的模型基础上建立公共产品供给对国家创新能力促进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并利用2000—2010年中国31个省(市、区)相关数据就公共产品供给对国家创新能力的作用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公共产品供给对国家创新能力的作用影响显著;不同区域的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差异会导致区域创新能力存在的差异;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水平是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
公共产品 技术进步率 国家创新能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德平 秦铸清
在分析信息通信技术(ICT)水平、创新能力以及绿色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以成渝地区为研究样本,采用非径向特点的超效率SBM模型对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算,通过构建PVAR模型,实证了三者之间关系的动态演化过程。结果表明:ICT水平与创新能力之间存在长期良性互动关系;创新能力的提升对绿色发展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创新效能还未得到充分释放;ICT的发展阻碍了城市绿色转型进程,同时绿色发展也对ICT水平的提升产生抑制效应,二者互为反向关系。据此,根据成渝地区实际情况,提出加快ICT开发与应用、推动区域创新成果转化、加强城市间技术合作和环境协同治理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